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四篇生态系统生态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71008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PPT
  • 页数:160
  • 大小:1.0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篇生态系统生态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四 生态系统 生态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 生态系统的信息联系 5.生态系统的演化和演替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第九章第九章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简言之,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生境)的总和。许多生态系统合在一起构成的镶嵌体镶嵌体,形成了流域、山脉、城镇等景观单位景观单位。地球上所有各种镶嵌体联合起来就构成复杂程度更高的生物生物圈圈。Ecosystem的由来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是英

    2、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87l一1955)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Tansley兴趣广泛,他对植物群落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土壤、气候和动物对植物的分布和丰度有明显的影响,于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即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动植物与其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他指出:“更基本的概念是整个系统(具有物理学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称为环境的各种自然因素的复合体。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特点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时,强调了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割

    3、的整体;强调了生态系统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在功能上的统一,把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当作一个统一的自然实体,这个自然实体生态系统就是生态学的功能单位。例如: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就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群落与其环境就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而池塘中的鱼、虾和藻类等生物与水域环境就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生物地理群落原苏联植物生态学家VNSukachev(1944),在深入研究植物群落中种间和种内竞争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osis)的概念。生物地理群落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地段内,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地理环境组成的功能单位。他强调了在一个空间内,生物群落中各个成员和自然地理环境因

    4、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实际上,正如196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认定的那样,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是同义语。其他类似概念此外,还有一些与生态系统一词相类似的概念,如:生物群落biocoensis(KMobius 1887)、微宇宙microcosm(SAFobes 1887)、生物系统(biosystem(AThienemann 1939)等。这些概念都不如生态系统的概念简明;因而未被广泛应用。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生态系统是当代生态学中最引人注意的概念,Odum就提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近代生态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围绕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展的。当然生

    5、态系统的研究,离不开个体和种群生态学的基础。1989年英国生态学会75周年纪念大会上,主席Cherrett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ecosystem”容登榜首。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六个组成部分:1.生境-非生物环境(1)无机物质:氮、磷、氧、水等;(2)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腐殖质等;(3)气候条件:温度、光照及其他物理因素;2.生物群落(4)生产性生物(生产者):藻类和大型植物;(5)大型消费性生物(消费者):动物;(6)微型消费性生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三生态系统的功能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所谓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加以分析:

    6、(1)能量流线路(energy circuit);(2)食物链(food chain)或食物网(food web);(3)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样性格局;(4)营养盐等物质的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5)发展和进化(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6)恒稳控制(通过信息反馈而进行的自我调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生物生产力则是这些功能的综合表现。信息联系包括营养联系、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的能源太阳能是维持一切生命系统的能源,除特殊情况(如深海底和温泉的热能)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所利用

    7、的能源,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太阳能。自养生物借助于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高能化合物,使部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固定下来。异养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这种高能化合物,使能量通过食物链而流动。在流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化学能降解为热量而消失,余下的以物质形式积累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与能量流动同时,自养生物在光合过程中,吸收各种无机物质合成本身的有机质并被消费性生物所利用,动物和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又把各种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可供自养生物重新利用的无机养分。于是,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营养物质在环境与生物之间反复循环和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流动和消散。这两个过程是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必须有物质参与,

    8、而在物质的循环和恢复中又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但是两者又是有区分的:能量流是单向的并不断以热能形式而消散,物质或养分则是反复地循环利用,当从一个食物链回到生境后,又在另一个食物链中被摄取和流转。当然,物质循环的周期变化是很大的,可以从几分钟到几个地质年代之久。生态系统与系统外有交流。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通常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与系统之外有所交流。比如,从其他生态系统可以进入各种物质,其中部分可参与物质循环并作为能源;在河流和水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物质以生物或非生物形式流走;此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还与大气进行着交换。贮存库和循环库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还可以根据物质与能量的活动性可分为:1.贮

    9、存库(reservoir pool)在生态系的功能运转过程中,一部分物质和能量暂时脱离生物循环而贮存下来构成了贮存库。例如水生植物死后经过长期矿化作用形成泥炭,软体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外骨骼形成石灰石或珊瑚礁,许多生物的死体形成水底沉淀或转化为石油和煤等。贮存库一般为非生物成分,库容量很大,经过地质年代又可以通过岩石的风化分解和化学燃料的燃烧等形式释放出来,再参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循环库(cycling pool)参加生物学循环的那部分物质和能量属循环库,它们容量很少但交换很快。生产、呼吸和分解从营养结构讲,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员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类。而生态系统中进行的功能过程与其

    10、结构相对应,也可以用生产、呼吸和分解三大作用来概括。生产过程就是含叶绿素植物制造有机质的自养过程。据估计,地球上生物的光合作用,大约每年能生产107g(约1000亿吨)有机质。既藻类、高等植物、光合细菌和化学合成细菌。呼吸过程是消费能量的异养过程。全部生物一年中通过呼吸活动消耗的有机质大致等于生产的有机质。从物质循环来讲,呼吸作用正好是光合作用相反的过程。呼吸过程消耗氧并释放CO2和水,如绝大多数生物。分解者分解有机质的作用,实际上也是光合作用相反的过程,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无机质CO2、O2和矿物质,如细菌和真菌。四、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四、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养殖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

    11、系统不同,即水域生态系统具有其自己特点。一、结构特点1非生物组分(生境)有3-4个自然体,如水、水底、大气和冰盖,而陆地通常仅有土壤和空气两个自然体。2水域生态系统生境有垂直分层,而陆地不明显。3水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组分所占的比重远超过陆地生态系统。温度较陆地稳定,光照条件较差。4水域生态系统的生境是活动的。5水域生态系统中有固着动物。四、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四、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二、功能特点1浮游植物整个身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效率高,但现存量低,远低于陆地水草。如池塘的1为5 g/m2(干重),而草原1为500 g/m2(干重)。2水中物质循环速度比陆地快,藻类所形成的全部有机质都是

    12、较易利用的成分,陆地植物则因木质部存在少数动物利用之。3水生生物渗透营养发达,且细菌、腐质具有重要营养意义。即腐质链作用大;而陆地生态系统腐养微生物丰富。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 2.2.有机物质的生产和分解有机物质的生产和分解 3.3.营养物循环营养物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所谓物质循环(物质循环(nutrient cycle)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是指生物圈里任何物质或元素沿着一定路线从周围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回到周围环境的循环往复的过

    13、程。概念的理解那些为生物所必需的各种化学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运动通常称为营养物循环(nutrient cycling)。通常用分室(compartment)或“库(pool)”一词来表示物质循环中某些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中某化学元素的数量。即可把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看成不同的分室或库,一种特定的营养物质可能在生态系统的这一分室或那一分室滞留(reside)一段时间。例如硅在水层中的数量是一个库,在硅藻体内的含量又是一个库。这样,物质循环或物质流动就是化学元物质循环或物质流动就是化学元素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素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周转率和再循环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中的流动量称为流通率。某物

    14、质的流通量与库含量之比称为周转率,周转率的倒数称为周转时间。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量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量/流通量=1/周转率循环指数(CI)=再循环率(R)/通过总量(T)CI=0-1属低再循环率,CI0.5属高再循环率。二、有机物质的生产和分解二、有机物质的生产和分解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存在着彼此对立而又相互协调的两个过程:一个是有机物质的生产,另一个是有机物质的分解。从整个生物圈来看,有机物质的生产与分解大体上是平衡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生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大约为1017g (约1000亿吨),一年中生物的呼吸活动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也大致等于这一数量。正是由于这两个过

    15、程的相对平衡,才使得地球上的生物有着比较稳定的生存条件。生产与分解的历史变化应当指出的是,有机物质生产与分解的平衡,在地质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大约在6亿一l0亿年前,有机物质的生产略大于其分解,结果使大气中的氧含量增高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为地球上高等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大约在3 亿年前,有机物质的生产明显地大于其分解,以致大量的生物残体被埋在地层中变成化石燃料,使人类近代的工业革命成为可能;在最近的6000万年,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的比率出现波动,这主要是有机物质生产分解平衡的改变所致,同时也与火山活动、岩石风化、沉积和太阳能输入的变动有关,这一时期气候的冷暖期交替出现可能由此

    16、所 引起;最近100多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再加上农业的精耕细作,因而加快了有机物质的分解,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加,对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有机物质的生产(一)有机物质的生产 生物由无机质合成有机质的方法,现在所知道的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菌的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但是,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主要生产者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具备叶绿素、可以利用太阳辐射能以水中的氢去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和放出氧气。由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水和日光都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所以绿色植物成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类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合成有机物质和贮存太阳能量而

    17、且使大气中氧与二氧化碳的比率维持相对稳定,这给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因此,绿色植物是太阳与地球上全部生物之间的媒介者,其光合作用是所有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代谢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细菌光合作用细菌光合作用是一部分含有菌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细菌所特有的功能。这些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可以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同化二氧化碳,但是它们所用的氢源物质不是水,而是某些硫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因此光合作用过程中不放出氧气。光合细菌包括硫细菌和无硫细菌两大类,前者在缺氧条件下生活,利用硫化氢或其他硫化物的氢去还原二氧化碳;后者大多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以碳氢化合物(如脂肪酸、醇、甲烷等)作为氢源物质。大部分的光

    18、合细菌都是水生的,通常分布在水底沉积物的表层或光照强度低水层中。由于所用的氢源物质和可能获得的太阳能量有限,这些光能自养菌作为有 机质的生产者所起的作用不大。但是,它们可以在不适于绿色植物生存的条件下生活,使到达生态系统的太阳辐射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在生态系统的某些无机物质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缺氧条件下生活的紫色硫细菌和绿色硫细菌,能使水体中的硫化氢或其他硫化物氧化成硫,因而有助于硫的进一步转化。据报道,在日本的大多数湖泊中,硫细菌的生产量只占总生产量的3一5,而在含有大量硫化氢的污水湖泊中,这些细菌的生产量可达到总生产量的25。因此,在被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细菌的光合作用对

    19、于水体的净化可能是有利的。化能合成细菌营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是一类无色素的好氧微生物,它们能在黑暗处通过对某些简单无机物的氧化而获得为同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能量。例如,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分别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硫细菌将硫化氢氧化成硫和进一步将硫氧化成硫酸,或者直接将环境中存在的硫或硫代硫酸盐氧化成硫酸;铁细菌将低价铁离子(Fe2+)氧化成高价铁离子(Fe3+)等。这些化合细菌通常也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化能自养菌),但是就其作用来看它们似乎介于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之间。在含有硫化氢的温泉和污水中,往往发现有大量的硫细菌(Beggiatoa 和Thiothrix)存在,这类细菌对

    20、硫的转化和污水净化具有很大的意义。硝化菌在自然界的分布范围很广,它们在氮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产物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体内也进行着其他复杂有机物质(蛋白质、脂类等)的合成。所生产的这些有机物质,除了一部分用于机体本身的呼吸之外,剩下的连同机体的原生质一起成为消费者的食物。在许多情况下,可供消费者利用的食物一部分未被消费而贮存在该生态系统内,或者被转移到其他生态系统。(二)、有机物质的分解(二)、有机物质的分解 所有的生物都要进行呼吸,即通过有机物质的分解而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呼吸广义地理解为任何释放能量的生物氧化

    21、过程,那么可以将生物的呼吸分为三个类型:有氧呼吸,气态分子氧是受氢体(氧化剂);无氧呼吸,某种无机化合物是电子受体(氧化剂);发酵,亦为无氧呼吸,但电子受体(氧化剂)是某种有机化合物。在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都属于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主要限于某些腐食者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虽然它作为从属的过程常常在高等动植物体的某些组织中发生。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生物的有氧呼吸是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好相反的过程。具体地说,这就是在氧气的参与下,作为呼吸基质的有机物质被完全分解,结果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可被生物体利用的能量。而腐食者生物的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质不

    22、完全分解的过程,因而不释放出二氧化碳。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单位呼吸基质所释放出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得多,并且产生一系列分子大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无氧呼吸虽然是一种低效的呼吸方法,但是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解过程中小型动物的作用在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中,各种异养微生物(细菌、酵母和霉菌)可能是同时地或交替地起作用,任何一个分解者种群都不能单独地实现有机物质完全分解的任务。一般地说,细菌在动物尸体的分解中显得重要一些,而真菌能比较有效地进行植物纤维素的分解。现已查明,一些小型的腐食者动物或碎屑食性动物,如原生动物、线虫、介形类等,在有机物质分解中所起的作用比过去猜测的要大的

    23、多。这些动物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将大块的碎屑分裂成碎片,从而增加微生物作用的表面积:分泌蛋白质或生长物质,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通过吃掉一部分细菌刺激其种群的生长和代谢,即使其生长保持在“对数期”。据报道,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动物对有机物质的分解甚至比细菌或真菌更为重要。因此有的学者指出,不宜将某些特定的生物视为“分解者”,而应把“分解”看成是全部生物和非生物都参与的过程。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有机质分解的速度与系统的生物组成和环境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同一条件下动植物尸体不同部分的分解速度也有差异。根据现有的了解,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碎化过程(C):由

    24、于物理的或生物的作用,形成颗粒碎屑;淋溶过程(L):通过腐食者生物的活动而产生腐殖质,释放出可溶性的有机物;降解过程(K):腐殖质的矿化,释放出无机营养物。有机质的分解过程取决于三者的乘积,即D=KCL在这一分解过程中,前两个阶段通常都进行的比较快,而第三个阶段往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这正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落后于生产过程的原因所在。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腐殖质的分解是由具有特定酶系统的某些生物,还是通过非生物的化学过程,或者是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完成的。有机物质分解的意义在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分解的主要结果是提供了可被绿色植物重新利用的无机营养物,从而使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得以进行。同时,分解

    25、过程中所释放出的大量中间产物和分解者生物的代谢产物,与系统中其他多种生物成分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分解产物中,颗粒碎屑和部分有机化合物可以被很多生物作为能源物质,另一部分有机化合物则对许多生物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后面的这些物质有的是抑制剂,如具有抗菌作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有的是促进刑,即各种维生素和其他生长物质,如硫胺、维生素B12、维生素H、组氨酸、尿嘧啶等。在生态学研究中,有些学者把这些物质称为“外分泌”(ectocrine)或“环境激素”(cnvironmetal hormone),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可以对生态系统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三、营养物循环三、营养物循环 生物所必需的化学元素

    26、和无机化合物的运动,通常称之为营养物循环(nutrient cycling)。每一个循环都包括两个分室(compartment)或库(pool),即贮存库和循环库。前者容积大而活动缓慢,一般为非生物成分。后者指在生物体和它们周围环境之间进行迅速交换的较小而活跃的部分。从整个生物圈来看,这些物质的循环归属于三个基本类型:(1)水循环(water cycle):(2)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s):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圈和海洋,如碳循环和氮循环;(3)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s):主要贮存库岩石圈,即土壤、沉积物和地壳的其他岩石。如磷循环、硫循环。(一)水循环 水是地

    27、球上最丰富的无机化合物,也是生物组织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化合物。它是地球上一切物质循环和生命活动的介质。水是大自然的驱动力,没有水的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不能存在,生态系统就无法启动,生命就不能维持。1水循环的生态学意义 从许多方面看,全球水循环是最基本的生物地化循环,它强烈地影响着其他所有各类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地球上水的运动,还把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连接起来,从而使局部生态系统与整个生物圈发生联系。同时,大量的水防止了地球上温度的剧变。(2)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水在生态系统中起着

    28、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绝大多数物质都溶于水,随水迁移。(3)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其他物质的循环常是结合水循环进行的。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亦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2、水循环的驱动力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包括截取、渗透、蒸发、蒸腾和地表径流。水循环的驱动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太阳能驱动了全球水循环。在上升环(up loop)和下降环(down loop)的共同作用下,水川流不息形成了水的全球循环。大气水分凝结的云和以雨、雪为主要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全球水循环的主要输入部分。(2)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水分的蒸发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生产1g

    29、初级生产量差不多要蒸腾500g的水。因此,陆地植被每年蒸腾大约551012m3的水,几乎相当于陆地蒸发蒸腾的总量。这就增加了空气中的水分,促进了水的循环。(3)海洋和陆地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水分。低纬度地区蒸发多于高纬度地区。大气湿度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变动。气流实际上成为地球上空巨大的“河流”,其中有一部分是以雨的形式降落。3、全球的水量分布 海洋的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7%。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水量的3%。在地球的有限淡水中又有75%被束缚在南北级的冰川和大陆的冰块中,因此实际上只有不足1%淡水可供利用了。水在循环中不断更新,估计生物水的周转期为几小时,大气中的水每8 d可更新一次。

    30、土壤中的水更新一次约需280d,地下水要300年,海洋水全部更新一次需要2500年。地球表面与大气通过降雨量和蒸发量之间的相互变化来实现水循环平衡的稳定,因为总的蒸发量和总的降雨量是平衡的。在海洋上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而陆地上的径流量则弥补了海洋的蒸发量。如果把地球降水量看作是100个单位,那么平均海洋蒸发为84个单位,海洋接受降水为77个单位;在陆地上降雨量大于蒸发量,陆地蒸发为16个单位,接受降水为23个单位。从陆地到海洋的径流为7个单位,这样就使海洋蒸发亏损得到补偿。大气圈中的循环水量为7个单位。水量的全球平衡(图-6-2)。(二)碳循环 碳是有机体的基本成分,因此,碳循环实质上代表水体中

    31、全部有机质的循环。所谓的碳循环就是无机碳合成有机碳和有机碳有矿化为无机碳的过程。水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主要包括光合作用吸收CO2以及呼吸作用和有机物质分解产生CO2的两个基本途径。首先,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供消费者需要,并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释出二氧化碳,又被植物所利用;其次,一部分有机碳沿着食物链不断地传递,最后有机体死亡、分解、氧化成CO2进入水中,重新又被植物利用。参加生态系统的再循环。生态系统的碳收支 自然界的碳大部分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的,总量大约为2.71016t,其中99.9的碳分布在陆地,海洋含0.1,大气中仅有0.0026。分布在大气中的和溶解

    32、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自养生物合成有机物质的碳素来源。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消耗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通过生物的呼吸和死亡有机物质的分解使二氧化碳又返回大气。对于水域生态系统来讲,除了系统内生物与水环境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之外,还在水与大气的界面上连续地进行着二氧化碳的交换。并且,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海水吸收而贮存起来。一部分未被分解的动植物尸体,则可能埋藏在地下或成为深海沉积物,其中的有机碳化物将暂不参加碳循环。大气CO2 变化近10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断地增加。据调查,19世纪中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为290 mg/kg,20世纪中期上升至320 m

    33、g/kg,现在已达到330 mg/kg。这主要是近代工业革命后,人类大量地开采利用了化石燃料,使过去地质年代所固定的碳返回大气的结果。同时,农业的精耕细作加速了腐殖质的分解,这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种情况表明,大气圈作为二氧化碳的一个贮存库,其容纳能力是相当有限的。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一般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其含量的增长引起了整个生物圈温度的上升。据估计,大气中二氧化破的含量到2000年时将增加25,而当全部易开采的化石燃料耗尽时将增加170。温度上升的严重后果就是极地冰的融化和出现全球性

    34、的热带气候。如果南极冰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12m,而这在400年内就有可能发生。这种变化对于人类无疑是灾难性的!然而,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大气的颗粒(即尘埃)污染,这些尘埃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因而具有使地球变冷的反向效应。海洋中CO2变化作为另一个贮存库的海洋,虽然对二氧化碳有很大的容量,但是它不能及时地吸收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以致于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海水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才能达到平衡。这样介绍一下海洋生物泵及其对大气CO2含量的调节作用。(1)海洋生物泵 由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的碳从

    35、表层向深层的转移,就称为生物泵(biological pump)。此外,某些浮游动物(有孔虫、放射虫和浮游贝类等)的碳酸盐外壳和骨针在动物死亡之后也沉降到海底,称之为碳酸盐泵(carbonate pump),它实质上也是一种生物泵。海洋生物泵过程 在海水处于垂直稳定状态下,碳通过从溶解态转化为颗粒态和随后各种形式的沉降过程,可实现碳从表层向深层的转移。它是由一系列生物过程来完成的。海洋真光层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将其转化为有生命的颗粒有机碳(living POC),这些有机碳再通过食物链(网)逐级转移到大型动物。未被利用的各级产品将死亡、沉降和分解,各级动物产生的粪团、蜕皮构成大量

    36、非生命颗粒有机碳(nonliving POC)向下沉降。生活在不同水层中的浮游动物,通过垂直移动也构成了有机物由表层向深层的接力传递。因此,真光层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就有一部分以颗粒有机碳形式离开真光层下沉到探海底。另一方面,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当一部分是以可溶性有机物释放到海水中,各类生物的代谢活动也产生大量溶解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有一部分将无机化进入再循环,其余的被异养微生物利用后通过微型食物网再进入主食物网,并可能成为较大的沉降颗粒。(2)海洋生物泵对海洋吸收大气CO2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等化石燃料,加上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不当,大气中的CO2含量持续快速增加。据估计

    37、,今后20年内(至2015年),世界CO2排放量将达到94108t,到下个世纪中期,大气中的CO2含量将比工业化前增加1倍以上。一般认为,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将可能使气候变暖、海面上升,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水中的碳是大气中的50倍,因此,人们寄希望于海洋能大量吸收大气中的CO2,减轻温室效应的危害。海洋生物泵是调节动力从海洋对大气CO2的调节作用着眼,人们最关心的是上述碳在海洋中的垂直转移过程,如果没有这种转移,海洋是不可能对大气CO2含量起调节作用。虽然大气CO2可能通过空气溶入而进入海洋表层,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大气中的CO2分压大于表层海水的CO2

    38、分压。如果没有生物泵的作用,大气和海洋表层的CO2分压将很快平衡。另一方面,高纬度低温海水的下沉这一物理过程,虽然可以携带从大气中吸收的CO2进入深层,但是,在赤道上升流区,海水会向大气释放CO2,从长时间尺度和全球尺度讲,这一物理过程对CO2的收支是平衡的。相反的,海洋生物泵的作用则可能使表层CO2转变成颗粒有机碳并有相当部分下沉,通过这样的垂直转移过程,就可使海洋表层CO2分压低于大气CO2分压,从而使大气中的CO2得以进入海洋,实现海洋对大气CO2含量的调节作用。(3)海洋生物泵的效率估计 据估计,人类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约为50l08ta。生物泵对调节大气CO2含量的作用和规模到底有多

    39、大,迄今尚无一致的估计。全球海洋初级生产的固碳能力(即初级生产力)约300108tca(有的估计还高些),比前者高出好几倍。但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碳大部分是在真光层内周而复始循环的(包括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只有一小部分通过生物泵下沉而由大气来补充。也就是说,从长时间和大空间的尺度看,由气-海界面进入真光层的碳和由真光层沉降到深层的碳两者收支是平衡的,这样才能维持上层生态系统的稳定。2根据由大气补充的碳所进行的初级生产力相当于新生产力的观点,可以探讨海洋对大气CO2的调节效率。海洋新生产力对总生产力的比例(“f”比)对于多数海区来说可能变动在0.05一0.15之间。在特别

    40、贫瘠的海区(如亚热带涡旋的中央区)可能低于0.05;南大洋的夏季可能超过0.3,其水华期甚至可达到0.8(即80%的初级生产力属新生产力)。3据估计,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夏季摄食大量浮游植物,同时也产生大量快速沉降的粪团颗粒,其沉降速度可达100-500md。另据现场实验,每1g体重的磷虾每天排便0.0448(干重),其中含碳9.35。假定磷虾只在夏季半年摄食,总资源量按20108t计,仅大磷虾粪便在南大洋构成的碳垂直通量为15.06108ta。另外,大磷虾蜕皮的沉降碳通量约1.08108ta,以上两项相加的碳垂直通量达16.14108ta,相当于目前人为因素进入大

    41、气的CO2量的30左右。4由于各海区“f”比的差别很大,对整个海洋新生产力迄今还只是笼统的估计。同时,气-海界面CO2通量的调查表明,有很多海区(特别是一些热带海区)CO2是从海里释放到大气的、例如,1996年初,日本“凌风九”号海洋观测船的调查结果表明,沿着太平洋西部东经I 73一165的广大海域观察了大气中和海洋里的CO2含量,确认太平洋西部与太平洋东部有相似的释放CO2海域。在太平洋西部赤道一带,海面至海底300m处的水温比往年高13,并认为这与CO2释放海域的扩大有关。但是,从总体上看,海洋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起调节大气CO2浓度的作用。据极略估计,目前由于人为原因释放到大气的CO2,有

    42、一半可能被海洋吸收(王荣,1992)。(4)提高气一海界面碳净通量的可能途径 提高气一海界面碳通量的主要依据是设想通过提高某些海区新生产力的途径、加速生物泵运转来实现,注意力集中在南大洋。海洋调查表明,南大洋的营养盐(N、P、SI)补充相当充足,但初级生产力只有亚热带近海区的1/10或更少,据Martin等(1990)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缺Fe所致。通常,大洋水中的Fe是依靠大陆漂尘来补充,但由于南极大陆95的面积为冰雪覆盖,再加上西风带的阻碍,使南大洋的Fe无法依靠陆源漂尘补充。有人认为,如果南大洋上外流(南极辐散带)由深层向夏光层输送的NO3-能全部被利用的话,可能使气一海界面的碳通量再增加

    43、2030l 08ta。即使按C:Fe100000:1计算,每年也仅需要补充200 000t的Fe。这个数字并不大,从经济十看是没有问题的。日本科学家曾计划把Fe等微量营养盐制成液体或粉末撤到南极海来提高那片广阔海域固定CO2的能力,但要执行这个计划可能还有不少技术难题,目前有些国家五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3氮循环氮循环 氮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化学元素。除了大气中含有近80的游离氮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无机和有机氮化物存在于土壤、水域和生物体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氮循环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循环(见图10-3)固氮途径大气中的游离氮,只能被某些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和藻类所利用,而其他所有的生物是不

    44、能利用的。自然界的固氮菌分为两个类群:一类是共生固氮菌(根瘤茵),另一类是自生固氮菌(如巴氏梭茵、褐色球菌等)。这些固氮菌可以同化大气中的游离氮,直接或间接地给植物提供可利用的硝酸盐,从而被植物用来合成蛋白质。固氮藻类全是有异形胞的蓝藻,常见的有念珠藻属(Nostoc)、项圈藻屑(Anabaena)、管链藻属(Aulosira)、眉藻属(Calothrix)、筒胞藻属(Cylindrosspermum)、单歧藻属(Tolypothrix)等。这些藻类所合成的有机氮,除了大部分是在藻类细胞死亡后经分解而转变成无机氮化物之外,还有少量的是在藻类细胞生长繁殖时就被排泄至体外,经过分解后被其他植物所利

    45、用。另外,大气中的高能固氯,即经电化学作用或光化学作用(包括闪电、宇宙线,陨星等)所形成的硝酸盐,以及火山爆发时所产生的氨,也会随着雨水而进入生态系统。再就是工业固氮。自然固氮比较据估计,整个生物圈的固氮率为140700mg Nm-2a-1,其中高能固氮所占的比率很小,在温带地区也不超过35mg Nm-2a-1。仅就地球陆地表面的生物固氮而言,其平均固氮率至少为1g Nm-2a-1,肥沃地区可达20g Nm-2a-1,而小型湖泊光亮带的固氯率大约为I一50g NL-1d-1。海洋的固氮率无疑地低于陆地,但其总固氮量必定对全球的氮循环产生重大影响。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氮循环的另一个重要

    46、环节是,生态系统中的死亡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的尸体和排泄物,来自其他系统(外源)的有机物质,以及人排放的污水和施入的有机肥料,经过腐食者生物(细菌、真茵等)的分解而释放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再经过氨化菌的作用而形成氨。有一部分氨可能以铵盐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其余的氨则经过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相继作用,进一步被转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铵盐和硝酸盐都是植物能利用的无机氮化物,但是当这两种氮素同时存在时植物往往对它们有不同的选择,其结果通常决定于所在环境的酸碱度及其他某些离子的影响,同时也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状 况有一定的关系。脱氮作用在植物吸收无机氮化物合成蛋白质的同时,也有部分无机和有机氮化物被

    47、分解成游离氮而返回大气。这是因为:自然界广泛地存在着一类反硝化细菌,它们可以使已经形成的硝酸盐还原成游离氮;在燃烧矿物燃料、木材(包括森林火灾)及其他作为燃料的有机物质时,都会使一些有机氮化物分解而产生游离氮;在死亡有机物质被腐食者生物分解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一部分游离氮。此外,生态系统中的一些动植物尸体,可能被埋入地层深处或成为深海沉积物,其中的有机氮化物将暂时脱离氮循环。氮循环中虽然有一部分氮经由上述途径而流失,但是这种损失得到了生物固氮和高能固氮的补偿。因此,氮循环是一个相当完全的、具有自我调节和反馈机制的系统。4.磷循环磷循环 自然界只存在化合状态的磷,并且主要贮存在磷酸盐岩、鸟粪沉积

    48、物和骨化石沉积物中。在自然界的侵蚀作用下,这些岩石和沉积物逐渐溶解而释放出磷酸盐,从而被植物用来合成有机物质。动植物尸体经分解后所释放出的磷酸盐,以及动物的排泄物中的磷酸盐,都能重新被植物所利用。不过,动物尸体的硬组织(骨骸、牙齿)中所含的磷须经长期的沉积和分解过程才能释放出来。淡水水域经常会接受来自陆地的一部分营养物(氮、磷等),在这里除了发生在水柱中的营养物迁移之外,还不断地进行着水柱与水底之间的营养物交换,即死亡有机物质的沉积和沉积物的营养物释放。磷循环的过程如图10-4所示。磷的收支是不平衡的无论是陆地或淡水水域,都经常有一部分营养物随着水流而转移到海洋,成为海洋生物的营养物补充。同淡

    49、水水域中的营养物交换一样,沉积在浅海水底的磷酸盐,可以被释放至海水中再次供植物利用。并且,通过海鸟的活动或人类对海洋生物产品的利用,一部分磷酸盐还会返回陆地。可是,现在海洋中的磷和其他物质被海鸟转移至陆地的速度,远远低于以往的若干年代。人类虽然通过捕捞海洋鱼类每年可以回收大约6万吨磷,但每年所开采的磷酸盐岩多达100万一200万吨,而且其中的大部分磷最后都被流失。同时,深海沉积物中的磷酸盐,在地壳发生重大变动之前不能再参与磷的循环。由此可见,磷循环是一个不完全的循环,大量的磷进人海洋后沉积于深处,而重新返回的磷不足以补偿陆地和谈水水域中磷的损失。在磷的循环中,人类的活动显然加快了磷损失的速度。

    50、磷是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由于磷的不完全循环,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淡水水域都严重缺磷,以致磷成为其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素。一旦大量的磷进入水体后,往往会引起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长而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不少研究结果表明,磷在水体中的循环过程不是均衡的,任一时间湖泊中大部分的磷,或者存在于生物体内,或者被结合在沉积物中,而水中的溶解磷至多只有10。因此,沉积物磷的释放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磷循环的速率。由于不同水体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状况不同,其沉积物磷的释放率往往有很大的差别。一船地说,同大型深水湖泊相比,中小型浅水湖泊中沉积物磷的释放率较高而周转时间较短,因此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力。5营养物的再循环途径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四篇生态系统生态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710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