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八章肾脏的排泄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70003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PPT
  • 页数:72
  • 大小:8.9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八章肾脏的排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八 肾脏 排泄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八章肾脏的排泄概 述一、排泄的概念一、排泄的概念 排泄是指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以及进入机体排泄是指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以及进入机体内环境的异物和某些过剩的物质,经一定的排泄途径内环境的异物和某些过剩的物质,经一定的排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出体外的过程。机体的排泄途径:由肺排出由肺排出CO和少量水分。和少量水分。由由胆汁胆汁排出肝脏代谢所产生的胆色素及经肠粘膜排排出肝脏代谢所产生的胆色素及经肠粘膜排出的无机盐。出的无机盐。由皮肤通过汗腺分泌由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汗液,排出部分水分、少量,排出部分水分、少量NaCl和尿素。和尿素。由肾脏以由肾脏以尿尿的形式进行排泄。的形式进行排泄。二、肾脏

    2、的主要功能二、肾脏的主要功能 (一一)泌尿功能泌尿功能 1.1.排泄排泄 2.2.调节渗透压调节渗透压 3.3.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二)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 1.1.分泌肾素分泌肾素 2.2.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3.3.生成前列腺素等生成前列腺素等第一节 肾脏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特点一、肾脏结构的特点一、肾脏结构的特点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人的两肾约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人的两肾约有两百多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有两百多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肾小管两部分组成,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

    3、尿功能。功能。(一)肾单位(一)肾单位肾肾小小体体肾小球肾小球 肾小囊肾小囊肾肾小小管管近端小近端小管管髓袢细段髓袢细段远端小管远端小管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粗段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肾肾单单位位近曲小近曲小管管远曲小管远曲小管(二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项目项目 皮质肾单位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近髓肾单位肾小球体积肾小球体积 较小较小 较大较大肾小球分布肾小球分布 外、中皮质层外、中皮质层 近髓内皮质层近髓内皮质层数量数量 多,约占多,约占90%少,约占少,约占10%髓襻髓襻 短,只达外髓质层,甚至不到髓质短,只达外髓

    4、质层,甚至不到髓质 长,可达内髓质层,甚至达乳头部长,可达内髓质层,甚至达乳头部入、出球小动脉口径比入、出球小动脉口径比 2:1 1:1出球小动脉分支:网形小血管出球小动脉分支:网形小血管 有 有 有 有 U形直小血管 无 有 U形直小血管 无 有肾素分泌肾素分泌 多 多 几乎没有几乎没有肾血流肾血流 量多,流速快量多,流速快 量少,流速慢量少,流速慢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生成尿液 浓缩与稀释尿液浓缩与稀释尿液(三三)球旁器球旁器 球旁器由入球小动脉的球旁器由入球小动脉的球旁细胞球旁细胞、远曲小管的、远曲小管的致密斑致密斑和和球外系膜细胞球外系膜细胞组成组成 1.1.球旁细胞球旁细胞 球旁

    5、细胞为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中层的肌上皮样球旁细胞为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中层的肌上皮样细胞,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肾素能合成和分泌肾素。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使近球细胞分泌肾素使近球细胞分泌肾素。2.2.致密斑致密斑 远曲小管贴近球旁细胞时,其小管上皮细胞的远曲小管贴近球旁细胞时,其小管上皮细胞的排列变得致密,呈高柱状,使此局部形成向管腔内排列变得致密,呈高柱状,使此局部形成向管腔内的斑状隆起,称致密斑。是一种的斑状隆起,称致密斑。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能感,能感受小管液流量及受小管液流量及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感受的信息含量的变化,并将感受的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影响肾素的释放。

    6、传递给球旁细胞,影响肾素的释放。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入球、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三者构成的三角区之间的一群细胞。1.1.肾血流量大,分布不匀肾血流量大,分布不匀 人安静时两侧肾脏血流量约为人安静时两侧肾脏血流量约为1200ml/min1200ml/min,相当于心输相当于心输出量的出量的20%20%2525。其中。其中9494左右的血液分布于肾脏皮质,左右的血液分布于肾脏皮质,5%5%6 6的血液分布于外髓,其余不足的血液分布于外髓,其余不足1 1的血液供应内髓。的血液供应内髓。2.2.血液流经两次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两次毛细血管网 肾脏的血液绝大部分流经肾脏的血液绝

    7、大部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和肾小管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围毛细血管网。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短而粗,血流阻力低;而出球小动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短而粗,血流阻力低;而出球小动脉则细而长,血流阻力高。这一特点,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脉则细而长,血流阻力高。这一特点,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压较高,有利于滤过有利于滤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则血压较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则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吸收。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3.肾血流量相对稳定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在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

    8、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机制: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机制:(1 1)肌源学说:)肌源学说:血压血压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张性(收缩)(收缩)血流阻力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不增加)肾血流量保持稳定(不增加)血压血压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舒张)(舒张)血流阻力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不减少)肾血流量保持稳定(不减少)(2 2)管)管-球反馈:球反馈:血压血压肾血流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 小管液流量小管液流量 入球小入球小A A收缩收缩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出球小出球小A A舒张舒张肾小

    9、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NaCLNaCL含量含量致密斑感受信息致密斑感受信息(3 3)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应急时交感神经兴奋应急时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肾血流量 应急时应急时NENE、E E、VAPVAP、AngAng分泌分泌肾血管收缩肾血管收缩尿生成的三个环节:1.1.肾小球的肾小球的滤过滤过作用作用2.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重吸收吸收作用作用 3.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分泌泌作用作用第二节 尿液生成的过程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体分析发现,除蛋白质外,除蛋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

    10、本一致血浆基本一致,而且渗透而且渗透压和压和pHpH值也与血浆近似值也与血浆近似。原尿原尿 =血浆的超滤液。血浆的超滤液。滤过的实验证据 是指血液流经肾小是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部分成分通过滤过膜的部分成分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滤入肾小囊 形成原尿的形成原尿的过程。过程。一、肾小球的滤过一、肾小球的滤过:(一一)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与体表面积有关。与体表面积有关。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滤过分数。肾血浆流量约肾血浆

    11、流量约660ml/min660ml/min,因此,滤过分数为,因此,滤过分数为125/660125/66010010019%19%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滤过分数:意义:意义:(二)滤过的结构基础(二)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滤过膜 1.1.滤过膜的组成滤过膜的组成: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所组成。层上皮细胞所组成。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有大量的圆形小孔,称为窗有大量的圆形小孔,称为窗孔,直径为孔,

    12、直径为50100nm。2.基膜层:基膜层:厚约厚约300nm,是由水合凝胶所构成的微纤,是由水合凝胶所构成的微纤维网,其上有维网,其上有48nm的多角形网孔。的多角形网孔。3.肾小囊上皮细胞层:肾小囊上皮细胞层:足突之间的裂隙称为裂孔,裂足突之间的裂隙称为裂孔,裂孔上有一层滤过裂孔膜,膜上有直径孔上有一层滤过裂孔膜,膜上有直径414nm的孔。的孔。静电屏障作用:静电屏障作用:肾小球滤过膜的各层表面都覆盖有肾小球滤过膜的各层表面都覆盖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能阻止带负电荷的较大分子通过带负电荷的糖蛋白,能阻止带负电荷的较大分子通过,,该现象称静电屏障作用。该现象称静电屏障作用。滤过屏障滤过屏障滤过膜

    13、滤过膜外层中层内层水分子水分子阳离子阳离子葡萄糖葡萄糖小分子阴小分子阴离子离子白蛋白蛋白质蛋白质 机械屏障: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静电屏障: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1).(1).机械屏障机械屏障决定了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通透性不同:2.滤过膜的通透性 2.0nm2.0nm自由通过自由通过 2.0nm2.0nm不能通过不能通过 半径半径 带正电荷的溶质易带正电荷的溶质易通过;中性溶质次之;通过;中性溶质次之;负电荷溶质难以通过。负电荷溶质难以通过。肾炎

    14、时带负电荷的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糖蛋白减少或消失,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蛋白滤出,出现血浆蛋白滤出,出现蛋白尿。蛋白尿。(2).2).静电屏障静电屏障决定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不同,通透性不同:入球端入球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45(20+10)=15mmHg0 有滤液生成有滤液生成 出球端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0 无滤液生成无滤液生成(三三)、肾小球滤过的动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囊内压)(四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15、素、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滤过面积滤过面积 滤过膜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机械屏障作用血尿血尿静电屏障作用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蛋白尿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滤过面积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尿量尿量 2.2.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血浆胶体渗透压渗透压囊内压囊内压有效有效滤过压滤过压滤过率滤过率GFRGFR尿量尿量=如:大失血如:大失血交感交感N N+、NE Cap.NE Cap.收缩收缩 高高BpBp病晚期病晚期肾肾A A入入硬化而缩小硬化而缩小如: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如:快速输入生理盐水稀

    16、释胶渗压稀释胶渗压如:结石、肿瘤如:结石、肿瘤3.3.肾血流量肾血流量 肾血流量肾血流量 血浆胶渗压上升速度减慢血浆胶渗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重度缺氧重度缺氧,中毒性休克中毒性休克肾血流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 交感交感N N(+),+),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滤过率的变化滤过率的变化滤过膜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滤过膜的孔径滤过率滤过率(血尿)(血尿)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率滤过率(蛋白尿)(蛋白尿)滤过膜面积滤过膜面积滤过率滤过率(肾炎)(肾炎)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滤过率滤过率(

    17、大失血)(大失血)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率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快速大量输液)囊内压囊内压滤过率滤过率(结石、肿瘤)(结石、肿瘤)肾小球血浆流量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率滤过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小结: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重吸收重吸收: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血浆、原尿和终尿成分比较血浆、原尿和终尿成分比较(g/L)(g/L)成成 分分 血浆血浆 原尿原尿 终尿终尿 浓缩倍数浓缩倍数 水水 900 980 960 1.1900 980 960 1.1蛋白

    18、质蛋白质 80 80 微量微量 0 0 -葡萄糖葡萄糖 1 1 1 1 0 0 -Na Na+3.3 3.3 3.5 1.13.3 3.3 3.5 1.1 Cl Cl-3.7 3.7 6.0 1.63.7 3.7 6.0 1.6 K K+0.2 0.2 1.5 7.50.2 0.2 1.5 7.5 尿酸尿酸 0.02 0.020.02 0.02 0.5 25.0 0.5 25.0 尿素尿素 0.3 0.30.3 0.3 20.0 67.0 20.0 67.0 肌酐肌酐 0.010.01 0.01 0.01 1.51.5 150.0 150.0 氨氨 0.001 0.0010.001 0.001

    19、 0.4 400.0 0.4 400.0重吸收和分泌的证据: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蛋白质、葡萄糖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原尿中有终尿中无终尿中无(重吸收为重吸收为100%)100%);肌酐、氨肌酐、氨原尿中微量原尿中微量终尿中大量终尿中大量(由肾小管分泌由肾小管分泌)。比较原尿与终尿量:比较原尿与终尿量:原尿量原尿量=125ml/min125ml/min606024=180L/d24=180L/d 终尿量终尿量 =1=12L/d2L/d (重吸收重吸收)(一)重吸收的(一)重吸收的部位部位 近曲小管近曲小管吸收能力最强。吸收能力最强。(二)重

    20、吸收的途径与方式(二)重吸收的途径与方式 2.2.重吸收的方式:重吸收的方式: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易化扩散 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1.1.重吸收的途径:重吸收的途径:跨细胞途径跨细胞途径旁细胞途径旁细胞途径 重吸收的特点: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有有“选择性选择性”的重吸收。的重吸收。全部被重吸收全部被重吸收(100%):葡萄糖、氨基酸;:葡萄糖、氨基酸;大部分被重吸收大部分被重吸收(99%):水、电解质如:水、电解质如Na、l、HCO3 等;等;小部分被重吸收:尿素;小部分被重

    21、吸收:尿素;完全不被重吸收:肌酐、尿酸。完全不被重吸收:肌酐、尿酸。1.Na1.Na+和和Cl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1 1)近端肾小管对)近端肾小管对NaNa+的重的重吸收:吸收:为主动重吸收方式管腔膜管腔膜:NaNa+分别与分别与葡萄糖、氨葡萄糖、氨基酸基酸、HCOHCO3 3-、POPO4 43-3-、等同向偶联等同向偶联转运被重吸收;转运被重吸收;NaNa+与与H H+逆向偶联转运被重吸逆向偶联转运被重吸收收(H H+NaNa+交换)交换)。管周膜:管周膜:NaNa+-K-K+泵将泵将NaNa+泵入细泵入细胞间隙。胞间隙。(三)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三)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近球小管Na

    22、+重吸收的泵-漏模式:细胞间隙内细胞间隙内NaNa+渗透压渗透压细胞间隙内静水压细胞间隙内静水压部分部分NaNa+和和H H2 2O O回漏入管腔内回漏入管腔内上皮细胞的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紧密连接被撑开被撑开管腔膜管腔膜NaNa+易化扩散进入易化扩散进入上皮细胞内上皮细胞内管周膜管周膜NaNa+泵将泵将NaNa+泵出上皮细胞泵出上皮细胞H H2 20 0顺渗透压进入上皮细胞间隙顺渗透压进入上皮细胞间隙(2)髓襻:髓襻:以以Na+-2Cl-K+同向同向转运形式。转运形式。临床上,临床上,速尿速尿通通过抑制髓襻升支粗段对过抑制髓襻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发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挥利尿作用。

    23、(3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Na+、Cl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通过通过NaNa+-Cl-Cl-同向转运机制。同向转运机制。特点:特点:该处肾小管内外该处肾小管内外Na+浓度差大,但细胞间隙的紧密浓度差大,但细胞间隙的紧密 连接较为紧密,故回漏很少。连接较为紧密,故回漏很少。该处的钠泵活动受醛固酮的调节。该处的钠泵活动受醛固酮的调节。临床上,临床上,噻嗪类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通过抑制该处的通过抑制该处的Na+-Cl-同向转运,发挥利尿作用。同向转运,发挥利尿作用。2.2.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 (1 1)近端小管水的重吸收)近端小管水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重吸收机制:被动过

    24、程(渗透作用)。被动过程(渗透作用)。重吸收途径:重吸收途径:细胞旁路;细胞旁路;水通道。水通道。重吸收率:重吸收率:65%70%特点:类同类同NaNa+的重吸收,有的重吸收,有球球-管平衡管平衡现象,即现象,即重吸重吸收量始终为滤过量的收量始终为滤过量的65%70%(后述)。(后述)。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量。(2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率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率为10101

    25、5%15%。管腔膜有抗利尿激素(管腔膜有抗利尿激素(ADHADH)调控的)调控的水通道水通道,当当ADHADH作用与作用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受体结合的受体结合时,水时,水通道便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增加水的重吸收。通道便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增加水的重吸收。特点: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量根据机体的需水的重吸收量根据机体的需要而被抗利尿激素(要而被抗利尿激素(ADHADH)调节;)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量对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终尿量的影响很大(响很大(101015%15%)。3.3.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重吸收部位重吸收部位

    26、:仅限于仅限于近端小管近端小管。重吸收机制重吸收机制:与与NaNa+重吸收相伴联的重吸收相伴联的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管腔膜:管腔膜:葡萄糖和葡萄糖和NaNa+与管腔膜的与管腔膜的转运体转运体结合同向转运入细结合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胞内。管周膜:管周膜:葡萄糖顺浓度差通过葡萄糖顺浓度差通过载体载体易化扩散的方式经管周膜易化扩散的方式经管周膜进入组织间液。进入组织间液。葡萄糖葡萄糖小管上皮细胞内小管上皮细胞内K K+NaNa+NaNa+被管周膜钠泵泵被管周膜钠泵泵出出NaNa+ii为管为管腔膜葡萄糖协同转运腔膜葡萄糖协同转运提供动力。提供动力。因 此,将 管 周 膜因 此,将 管 周 膜N

    27、aNa+泵的活动称原发性泵的活动称原发性主动转运;将葡萄糖主动转运;将葡萄糖在管腔膜的协同转运在管腔膜的协同转运称继发主动转运。称继发主动转运。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具有饱和现象具有饱和现象 近端小管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近端小管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浓度超过当血糖浓度超过10.0mmol/L(180mg/100ml)时,部)时,部分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已达极限,尿中即分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已达极限,尿中即可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可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肾糖阈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正

    28、常值:正常值:9.010.0 mmol/L(160180mg)。)。葡萄糖吸收极限量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MG):如果血糖浓度继续升高达到一定如果血糖浓度继续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最终会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如葡萄程度,最终会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极限。如葡萄糖的滤过量在男性达糖的滤过量在男性达375mg/min,女性达,女性达300mg/min时,则近时,则近球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体已全部饱合,对糖的重吸量已无从球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体已全部饱合,对糖的重吸量已无从增加,此量称为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极限量。增加,此量称为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极限量。4.HCO4.HCO3 3-的重

    29、吸收的重吸收重吸收的特点:HCOHCO3 3-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是以是以COCO2 2的形式的形式重吸收的;重吸收的;HCOHCO3 3-的重吸收的重吸收优先于优先于Cl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HCOHCO3 3-的重吸收与的重吸收与H H+-Na-Na+交换呈正相关交换呈正相关(H(H+分泌分泌重吸收重吸收HCOHCO3 3-)。5.K5.K+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原尿中的原尿中的K K+绝大部分绝大部分(70(70)在近端小管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被重吸收入血,终尿中的终尿中的K 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和集合管分泌的(K K+-Na-Na+交换)交换)。重吸收的机

    30、制重吸收的机制:主动过程主动过程(细节尚不清楚细节尚不清楚)。证据:因为因为 KK+管内管内 K K+管外管外 140140 (4mol/L)(4mol/L):(150mol/L)(150mol/L)是逆浓度差进行的,故认为是主动过程是逆浓度差进行的,故认为是主动过程 7.7.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其它物质的重吸收 (1 1)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重吸收)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重吸收 氨基酸的重吸收同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同葡萄糖。微量蛋白质通过肾小。微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吞饮作用被重吸收。管上皮细胞的吞饮作用被重吸收。(2 2)HPOHPO4 42-2-、SOSO4 42-2-是与是与Na+Na+同向转

    31、运重吸收的。同向转运重吸收的。总结总结1 1:肾小管和集合管:肾小管和集合管NaNa+的的重吸收重吸收 部 位重吸收量机 制特 点近曲近曲小管小管65-70%65-70%管腔膜管腔膜NaNa+-X-X偶联转运,偶联转运,管周膜管周膜NaNa+泵泵定比重吸收定比重吸收(泵泵-漏现象漏现象)不受调节不受调节髓袢髓袢升支细段升支细段和粗段和粗段25-30%25-30%细段被动细段被动(顺浓度差顺浓度差)粗段主动粗段主动(Na(Na+-K-K+-2Cl2Cl-同向转运体同向转运体)降支细段对降支细段对NaNa+不通透不通透重吸收量与尿重吸收量与尿浓缩机制有关浓缩机制有关远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集合管10

    32、%10%管腔膜管腔膜H H+-Na-Na+交换交换管腔膜管腔膜K K+-Na-Na+交换交换管周膜管周膜NaNa+泵泵 受醛固酮调节受醛固酮调节总结总结2 2:肾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 部 位重吸收量机 制特 点近曲近曲小管小管65%-70%65%-70%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细胞旁路细胞旁路水通道水通道球球-管平衡管平衡不受调节不受调节髓袢髓袢10%10%降支细段被动重吸收降支细段被动重吸收(渗透作用渗透作用)远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集合管10-15%10-15%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水通道水通道)受受ADHADH、醛固、醛固酮调节酮调节 近曲小管水

    33、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1.H1.H+的分泌的分泌1.H1.H+分泌机制分泌机制 主动分泌过程 H H+-Na-Na+交换交换 H H+泵泵 H+分泌特点:泌泌 H H+与 重 吸 收与 重 吸 收HCOHCO3 3-、NaNa+呈正相关。呈正相关。泌泌H H+与泌与泌K K+呈负呈负相关。相关。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机能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机能 2.K 2.K+的分泌的分泌(1).K(1).K+的分泌机制的分泌机制 K K+-Na-Na+交换交

    34、换部位:部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KK+管内管内KK+管外管外管周膜管周膜NaNa+-K-K+泵的主动泵的主动重吸收重吸收形成管外为正,形成管外为正,管内为负的电位差管内为负的电位差KK+顺顺电电-化学梯度易化扩散进入化学梯度易化扩散进入小管液小管液NaNa+-K-K+泵泵K K+-Na-Na+交换交换+-(2).(2).K K+的分泌特点的分泌特点 泌泌K K+与泌与泌H H+呈负相关。呈负相关。因为因为NaNa+-K-K+交换与交换与NaNa+-H-H+交换具有竞争性抑制。交换具有竞争性抑制。酸中毒时酸中毒时:Na:Na+-H-H+,Na,Na+-K-K+泌泌K K+高血钾症高

    35、血钾症 高血钾症时高血钾症时:Na:Na+-K-K+,Na,Na+-H-H+泌泌H H+酸中毒酸中毒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3.NH3.NH3 3的分泌的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内小管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脱氨脱氨NHNH3 3(氨氨)脂溶性脂溶性肾小管腔肾小管腔:NHNH3 3H H+NHNH4 4+ClCl-NHNH4 4ClCl单纯扩散单纯扩散脱氢酶脱氢酶NH3分泌的特点 泌泌NHNH3 3与泌与泌H H+呈正相关:即呈正相关:即泌泌NHNH3 3促进促进H H+-Na-Na+交换,促进排酸保碱交换,促进排酸保碱,调节机体酸碱平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NH

    36、NH3 3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pHpH值值:管腔液管腔液pHpH值较低时,值较低时,NHNH3 3较易扩散。较易扩散。正常时正常时NHNH3 3只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只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酸酸中毒时中毒时,近曲小管也分泌。近曲小管也分泌。第三节第三节 尿液生成的调节尿液生成的调节 一、一、肾内自身调节肾内自身调节:(一)小管液溶质的浓度一)小管液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是对抗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对水重吸收的力量(排出排出1g1g溶质,约溶质,约15ml15ml的水的水)。小管液中溶质浓

    37、度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小管内渗透压小管内渗透压肾小管肾小管(尤尤其近曲小管其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尿量(渗透性利尿渗透性利尿)。如如:糖尿病的多尿;糖尿病的多尿;渗透性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可被滤过而不被重吸收被重吸收)的利尿。的利尿。(二)球(二)球-管平衡管平衡 近端小管对近端小管对Na+Na+和水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和水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过率的率的656570%70%,这种现象称,这种现象称球球-管平衡管平衡。实验证明,无论滤过率实验证明,无论滤过率GFR/GFR/近曲小管对溶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

    38、定比重吸收比重吸收的:的:重吸收量重吸收量/滤过量滤过量656570%70%意义:通过肾小球与近端小管的功能活动的协调,通过肾小球与近端小管的功能活动的协调,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滤过率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大幅度的变动。当当滤过率(滤过率(GFRGFR)时时管周毛细血管血流量管周毛细血管血流量 毛细血管压毛细血管压+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小管旁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的量小管旁组织间液进入毛细血管的量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Na+、H H2 2O O回漏回漏重吸收重吸收重吸收率重吸收率/滤过率滤过率65657070 (球球

    39、-管平衡管平衡)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机制:二、体液调节二、体液调节(一一)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VP(VP、ADH)ADH)1.生理作用:生理作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促进水的重吸收尿液浓缩尿液浓缩尿量尿量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髓襻升支粗段对髓襻升支粗段对NaClNaCl的主动重吸收的主动重吸收肾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梯度肾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压梯度尿液的浓缩尿液的浓缩ADH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 V2 2受体结合受体结合激活激活腺苷酸环

    40、化酶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 激活激活蛋白激酶蛋白激酶A A水通道从胞浆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镶嵌到管腔膜上水重吸收水重吸收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NaCl内髓高渗梯度内髓高渗梯度尿浓缩尿浓缩血血液液适宜刺激适宜刺激下丘脑下丘脑释放释放A D HA D HADHADH尿尿 量量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2.ADH2.ADH的合成和释放调节的合成和释放调节血浆晶体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1-2(1-2)循环血量循环血量(5-10(5-10)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中枢中枢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器心房容量心房容量感受器感受器动脉压力动脉压力感受

    41、器感受器下下丘丘脑脑 视视上上核核 中枢中枢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器血浆晶体血浆晶体渗透压渗透压(1-2(1-2)循环血量循环血量(5-10(5-10)心房容量心房容量感受器感受器动脉压力动脉压力感受器感受器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下丘脑下丘脑-垂体束垂体束A D HA D H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垂体后叶(神经垂体)出汗、呕吐、腹泻出汗、呕吐、腹泻大量饮水大量饮水失血失血快速滴注快速滴注血浆晶渗压血浆晶渗压(1-2(1-2)循环血量循环血量(5-10(5-10)动脉血压动脉血压A A、低血糖、低血糖疼痛、应激疼痛、应激中枢渗透压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器心房容量心房容量感受器感受器动脉压力动脉压力感受器

    42、感受器下丘脑 视上核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 A D H A D 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 V2 2受体结合受体结合c-AMP 激活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A A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NaCl内髓高渗梯度内髓高渗梯度尿浓缩尿浓缩尿尿 量量 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水利尿:饮清水与等渗盐水对尿量的影响饮清水与等渗盐水对尿量的影响(二二)醛固酮醛固酮1.1.醛固酮的生理作用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a.a.保保NaNa+、排、排K K+b.b.合成醛固酮诱导蛋白合成

    43、醛固酮诱导蛋白a a+通道数量通道数量合成合成ATPATP的酶的酶a a+的活性的活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循环血量循环血量肾动脉压肾动脉压致密斑致密斑肾血流量肾血流量(牵张感受器)(牵张感受器)球球 旁旁 细细 胞胞 肾交感肾交感N N兴奋兴奋滤过率滤过率GFRGFR远曲小管远曲小管NaNa+含量含量循环血量循环血量心房容量感受器心房容量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肾肾 素素+NE受体受体.醛固酮的分泌调节醛固酮的分泌调节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血血KK+、NaNa+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血

    44、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最小浓度最小浓度刺激近曲刺激近曲小管重吸收小管重吸收NaClNaCl;中等浓度中等浓度进一步刺进一步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激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醛固酮;醛固酮;较高浓度较高浓度进一步收进一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缩血管、升高血压;另外:刺激肾上腺髓另外:刺激肾上腺髓质和交感质和交感N N分泌释放分泌释放NENE、E E;刺激刺激ADHADH、ACTHACTH释放。释放。醛醛 固固 酮酮ACTHACTH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管腔膜转运体数量管腔膜转运体数量管周膜上管周膜上NaNa+-K-K+泵活动泵活动()血()血 、a a+的浓度的浓度醛固酮醛固酮小管上皮细胞

    45、内小管上皮细胞内单纯扩散单纯扩散胞浆内形成胞浆内形成激素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复合物细胞核内调节细胞核内调节特异特异mRNA转录转录醛固酮诱导蛋白醛固酮诱导蛋白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保NaNa+、排、排K K+、保、保H H2 2O O(三三)心房钠尿肽(心房钠尿肽(ANPANP)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来源来源:作用作用:抑制肾素的分泌抑制肾素的分泌抑制抑制ADHADH的释放的释放抑制醛固酮的分泌抑制醛固酮的分泌血容量血容量、内皮素、内皮素、VPVP心心 房房 肌肌合成释放合成释放 心心 房房 钠钠 尿尿 肽肽 利利 尿、排尿、排 钠钠抑制集合管抑制集合管重吸收重吸收NaClNaCl(N

    46、a(Na+通道关闭通道关闭)舒张舒张A A出出、A A入入(尤其尤其A A入入)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和和GFRGFR原尿生成原尿生成水钠重吸收水钠重吸收一、尿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一、尿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一)尿的化学成分(一)尿的化学成分 含水约含水约95%95%9797,固体物只占,固体物只占3%3%5 5。(二)尿的理化特性(二)尿的理化特性 比重介于比重介于1.0151.0151.0251.025之间。渗透压变动范围约之间。渗透压变动范围约为为505012001200毫渗(毫渗(mOsmmOsm)。pHpH值介于值介于5.05.07.07.0之间,之间,变动范围可达变动范围可达4.54.

    47、58.08.0之间。之间。(三)尿量(三)尿量 正常人正常人2424小时排出尿量约为小时排出尿量约为100010002000ml2000ml左右,左右,平均平均1500ml1500ml。每昼夜尿量持续。每昼夜尿量持续多于多于2500ml2500ml称为多尿称为多尿;持续保持在持续保持在100ml100ml500ml500ml以内称为少尿以内称为少尿;持续少于;持续少于100ml100ml者称为无尿。者称为无尿。第六节 尿液及其排出 1.1.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受盆神经和腹下神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受盆神经和腹下神经支配,尿道外括约

    48、肌受阴部神经支配经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受阴部神经支配。脊髓骶部发出的脊髓骶部发出的盆神经盆神经系系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兴奋时则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驰,促使尿从膀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驰,促使尿从膀胱排出;胱排出;脊髓腰部发出的脊髓腰部发出的腹下神经腹下神经系系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兴奋时则引起逼尿肌松驰,尿道内括约肌收缩,利于尿在膀引起逼尿肌松驰,尿道内括约肌收缩,利于尿在膀胱贮存并抑制排尿;胱贮存并抑制排尿;阴部神经阴部神经属属躯体神经躯体神经,由脊髓骶部发出,直接受,由脊髓骶部发出,直接受意识控制,兴奋时使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尿道外括意识控制,兴奋时使尿道外

    49、括约肌收缩。尿道外括约肌属骨骼肌,其收缩力量远较尿道内括约肌为强,约肌属骨骼肌,其收缩力量远较尿道内括约肌为强,故通过意识活动能有效的控制排尿反射。故通过意识活动能有效的控制排尿反射。二、尿液的排出:二、尿液的排出:2.2.排尿反射排尿反射 当膀胱内尿量当膀胱内尿量300ml300ml时,膀胱时,膀胱内压基本保持稳定;内压基本保持稳定;当膀胱内尿量当膀胱内尿量400400500ml500ml时,时,膀胱内压急剧上升。膀胱内压急剧上升。正常成人,当膀胱贮留尿液正常成人,当膀胱贮留尿液100100150ml150ml充盈感;充盈感;150150250ml250ml尿意;尿意;350350450ml450ml不适感;不适感;700ml700ml胀痛感。胀痛感。(一一)膀胱内尿量与膀胱内压的关系膀胱内尿量与膀胱内压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八章肾脏的排泄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7000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