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课件讲义.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68339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PPT
  • 页数:128
  • 大小:8.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课件讲义.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七 微生物 生长 遗传 变异 课件 讲义
    资源描述:

    1、第七章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n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第三节第三节 微生物的变异微生物的变异第四节第四节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第五节第五节 微生物的驯化与保藏微生物的驯化与保藏n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掌握:1 1、微生物生长的常用测定方法。、微生物生长的常用测定方法。2 2、微生物间歇培养时的生长曲线。、微生物间歇培养时的生长曲线。3 3、微生物年龄段的划分及决定微生物生长处、微生物年龄段的划分及决定微生物生长处于哪一个阶段或时期的主要因素。于哪一个阶段或时期的主

    2、要因素。4 4、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及世代时间的测定时期。、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及世代时间的测定时期。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5 5、微生物生长阶段(或时期)与污水生物、微生物生长阶段(或时期)与污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关系及稳定期在废水处理过处理效果的关系及稳定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程中的具体应用。6 6、生物膜的定义。、生物膜的定义。7 7、生物膜的生长特性。、生物膜的生长特性。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一、生长与繁殖的基本概念一、生长与繁殖的基本概念n微生物体积小,相对面积较大,物质吸收快,转化微生物体积小,相对面积较大,物质吸收快,转

    3、化快。微生物(如细菌)的生长与繁殖迅速,适应性快。微生物(如细菌)的生长与繁殖迅速,适应性强。强。(一)、微生物的生长(一)、微生物的生长n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指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指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已的代谢方式进行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照自已的代谢方式进行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代谢活动,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增大,表现在细胞自身就是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增大,表现在细胞自身就是体积或重量的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叫生长。体积或重量的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叫生长。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

    4、的生长及其特性(二)、微生物的繁殖(二)、微生物的繁殖n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便分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便分裂成子细胞(细菌主要是以二分裂的方式),子裂成子细胞(细菌主要是以二分裂的方式),子细胞重复以上过程,这就是繁殖。细胞重复以上过程,这就是繁殖。微生物繁殖很快,多数在微生物繁殖很快,多数在2030min繁殖一代(大繁殖一代(大肠杆菌肠杆菌3737,18min18min;硝化细菌,;硝化细菌,824小时;只有小时;只有少数可以长达几十小时,甚至几天。)少数可以长达几十小时,甚至几天。)(三)、(三)、微生物生长指标的确定微生物生长指标的确定n微生物生长量法;微生物生

    5、长量法;n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计数法。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n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计数法、测生长量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计数法、测生长量法、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法、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n为什么要测定微生物的生长?为什么要测定微生物的生长?原因:原因:评价特定废水处理时污泥驯化效果的好坏;评价特定废水处理时污泥驯化效果的好坏;评价特定细菌培养条件是否合适;评价特定细菌培养条件是否合适;评价水处理构筑物(如曝气池)是否正常运转等。评价水处理构筑物(如曝气池)是否正常运转等。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

    6、的生长及其特性(一)、(一)、计数法计数法n计数法有计数法有显微镜直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荧光染色计数法、活计数法、荧光染色计数法、活菌计数法、特定微生物计数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菌计数法、特定微生物计数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是显微镜直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法、活菌计数法。活菌计数法。1 1、显微镜直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法n显微镜直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法是常用的是常用的微生物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生长测定方法,特点是测定过程迅速,但不能确定特点是测定过程迅速,但不能确定微生物微生物的死活。的死活。(微生物微生物的死活不分)的死活不分)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显

    7、微镜直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有涂片染色法、计数法有涂片染色法、计数器测定计数器测定法、比例计数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计数器法、比例计数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计数器测定法。测定法。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1 1)、计数器测定法)、计数器测定法n计数器测定法采用特殊的微生物或血球计数板计数器测定法采用特殊的微生物或血球计数板(器)进行测定。操作过程是取一定体积的待(器)进行测定。操作过程是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样品放于计数器的测定小室与盖玻片之间,测样品放于计数器的测定小室与盖玻片之间,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直接计数。由于测定小室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直接计数。由于测定小室的体积是

    8、已知的,因此根据得到的计数值就可的体积是已知的,因此根据得到的计数值就可以计算出微生物或细菌的数量。以计算出微生物或细菌的数量。n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体积为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体积为0.10.1mmmm3 3,通过简,通过简单的数学换算可以计算出细菌或微生物的含量。单的数学换算可以计算出细菌或微生物的含量。(个个/mL)mL)。n计数器构造见下图。计数器构造见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1 7-1 血球计数板示意图血球计数板示意图槽槽槽槽槽槽槽槽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记数室内微生物或细菌的分布见下图。记数室内微生物或细菌

    9、的分布见下图。图图7-2 7-2 记数室内微生物或细菌的分布记数室内微生物或细菌的分布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2 2、活菌计数法、活菌计数法n特点:不含死的细菌细胞,但测定所需的时特点:不含死的细菌细胞,但测定所需的时间较长。间较长。n活菌计数法有活菌计数法有平板计数法、液体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液体计数法、薄薄膜计数法。其中以膜计数法。其中以平板计数法最为常用。平板计数法最为常用。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1 1)、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n将样品作一系列将样品作一系列1010倍梯度稀释倍梯度稀释,然后将相应稀释然后将相应稀释度的样

    10、品(如度的样品(如1mL1mL,平行做,平行做23次)涂布到平板次)涂布到平板中,或与已经融化好的固体培养基混合、摇匀、中,或与已经融化好的固体培养基混合、摇匀、凝固。将待培养的平板凝固。将待培养的平板倒置于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一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生长的微生物的菌落数,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生长的微生物的菌落数,最终根据微生物的菌落数、取样量、稀释度并经过终根据微生物的菌落数、取样量、稀释度并经过简单的换算得出样品微生物的浓度。简单的换算得出样品微生物的浓度。n平板计数法具体做法见下图。平板计数法具体做法见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 7-3

    11、平板计数法具体做法平板计数法具体做法9ml无菌水无菌水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4皿底皿底皿盖皿盖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7-5 细菌固体培养基上的典型群体特征细菌固体培养基上的典型群体特征n平板计数法的主要注意事项:平板计数法的主要注意事项:一般取菌落数在一般取菌落数在30300个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个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采用。或过少均不采用。原因:菌落数太多,计数费时费力;菌落数太少,原因:菌落数太多,计数费时费力;菌落数太少,计数误差太大。计数误差太大。培养皿

    12、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原因:为了防止培养基内水分蒸发到皿盖上而使原因:为了防止培养基内水分蒸发到皿盖上而使培养基变干,影响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变干,影响微生物的培养。限用于能够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限用于能够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稀释度稀释度菌液菌液(mLmL)菌落数菌落数细菌浓度细菌浓度(个个/mLmL)1010-4-41 11 142.042.0444410104 4或或4.44.410105 52 246.046.0平均平均44.044.0n平板计数法试验实例平板计数法试验实例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

    13、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表表7-1(2 2)、液体计数法(如三管法或五管法)、液体计数法(如三管法或五管法)n液体计数法主要用于不能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菌液体计数法主要用于不能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落的微生物。n具体做法是:将待测样品作具体做法是:将待测样品作1010倍梯度稀释,取相倍梯度稀释,取相应稀释度的样品(应稀释度的样品(1mL1mL)分别接种到)分别接种到3 3管或管或5 5管一管一组的数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组的数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各管及各组中细菌是否生长,记录结果,根据读各管及各组中细菌是否生长,记录结果,根据读数规则,查已专门处理

    14、好的最可能数表,得出细数规则,查已专门处理好的最可能数表,得出细菌的最终含量。菌的最终含量。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试验结果举例试验结果举例n根据试验结果及读数规则,查表得出微生物或细根据试验结果及读数规则,查表得出微生物或细菌的含量。菌的含量。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3 3)、薄膜计数法)、薄膜计数法n对于某些细菌含量较低的测定样品(如空气或对于某些细菌含量较低的测定样品(如空气或饮用水),可以采用薄膜计数法。饮用水),可以采用薄膜计数法。该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待测样品通过带有许多该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待测样品通过带有许多小孔但又不

    15、让细菌流出的微孔滤膜,借助膜的小孔但又不让细菌流出的微孔滤膜,借助膜的作用将微生物截留,再将膜(有细菌的一面向作用将微生物截留,再将膜(有细菌的一面向上)放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然后类似平板上)放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然后类似平板计数法计算结果。计数法计算结果。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6 7-6 滤器装置滤器装置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上述活菌计数法所用的样品必须成分散的上述活菌计数法所用的样品必须成分散的悬浮状态,否则要强化分散。悬浮状态,否则要强化分散。(二)、测生长量法(二)、测生长量法n测生长量法有测重量法、光密度法

    16、、测元素法、测生长量法有测重量法、光密度法、测元素法、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法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测重量法、光密度法、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测重量法、光密度法、测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1 1、重量法(测定细胞干重)、重量法(测定细胞干重)n过程:取经过培养一段时间的待测微生物样品,过程:取经过培养一段时间的待测微生物样品,用离心机离心后收集生长后的微生物细胞,或用用离心机离心后收集生长后的微生物细胞,或用滤纸、滤膜过滤截取生长后的微生物细胞,然后滤纸、滤膜过滤截取生长后的微生物细胞,然后在在105105110110下进行干燥(恒重),称取干燥后下进行干燥

    17、(恒重),称取干燥后的重量,以此代表微生物生长量的多少。的重量,以此代表微生物生长量的多少。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活性污泥水处理构筑物内微生物生长量通常用这活性污泥水处理构筑物内微生物生长量通常用这种细胞干重测定法。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的生长种细胞干重测定法。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的生长量指标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量指标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LSS或混合液挥发或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MLVSS)。)。测定测定MLSSMLSS具体做法具体做法1 1: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活性污泥: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活性污泥样品,放于蒸发皿中干燥,然后称重。样

    18、品,放于蒸发皿中干燥,然后称重。(恒重)(恒重)测定测定MLSSMLSS具体做法具体做法2 2: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活性污泥: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活性污泥样品(一般用量筒量取样品(一般用量筒量取100mL100mL),经过滤),经过滤干燥干燥(105110左右)左右)称重。称重。(恒重)(恒重)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MLSSMLSS不仅包括细菌或微生物,还包括无机颗粒等。不仅包括细菌或微生物,还包括无机颗粒等。因此因此MLVSSMLVSS能更精确地表示细菌或微生物的生长能更精确地表示细菌或微生物的生长量量。MLVSSMLVSS测定过程是:将已测得干重的污泥样品,测定过

    19、程是:将已测得干重的污泥样品,放于马福炉内放于马福炉内550550下灼烧下灼烧2 2h h,微生物中含有的微生物中含有的各种有机物就被分解成为各种有机物就被分解成为COCO2 2和和H H2 2O O 并蒸发掉。因并蒸发掉。因此烧掉的部分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重量。此烧掉的部分就是挥发性悬浮固体重量。实际水处理中,实际水处理中,MLSSMLSS用的较多(原因:测定方便、用的较多(原因:测定方便、迅速)。迅速)。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2 2、光密度法(比浊计数法)、光密度法(比浊计数法)n光密度法是测定悬浮细胞的快速方法。原光密度法是测定悬浮细胞的快速方法。原理是:

    20、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混浊度即微理是: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混浊度即微生物悬浮细胞浓度正比。根据悬浮溶液的生物悬浮细胞浓度正比。根据悬浮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查已经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吸,查已经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吸光度与微生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可以得光度与微生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可以得到溶液中微生物的浓度。到溶液中微生物的浓度。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3 3、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法n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和消耗一些物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和消耗一些物质,同时产生和分泌另外一些物质。通过测定这同时产生和分泌另外一些物质。通过测定这些物质的变化,

    21、可以间接表示或估计微生物些物质的变化,可以间接表示或估计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的生长情况。如测定待测样品中营养物质(如测定待测样品中营养物质(CODCOD)的消耗,的消耗,溶解氧的消耗,有机酸的产生,溶解氧的消耗,有机酸的产生,H H2 2和和CHCH4 4的产的产生(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及活性测定)。生(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及活性测定)。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三)、其它(三)、其它n元素法(如测细胞含氮量、蛋白质、元素法(如测细胞含氮量、蛋白质、DNADNA含含量等)、荧光染色计数法等。量等)、荧光染色计数法等。n以上测定法均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以上测定法均需要按照

    22、实验指导书进行。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三、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三、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一)、间歇培养(一)、间歇培养n间歇培养的特点:营养物质一次性投加。间歇培养的特点:营养物质一次性投加。*1 1、间歇培养生长曲线、间歇培养生长曲线n间歇培养的方法:将少量微生物接种于一定量间歇培养的方法:将少量微生物接种于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内,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在培的液体培养基内,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加入也不取出培养基和微生物。养过程中不加入也不取出培养基和微生物。n微生物间歇培养模式见下图。微生物间歇培养模式见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

    23、其特性图图7-7 7-7 微生物间歇培养模式微生物间歇培养模式菌种和液体培养基菌种和液体培养基一次性加入。一次性加入。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间歇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在间歇培养过程中间歇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在间歇培养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活微生物数目或重量的变化,以定时取样测定活微生物数目或重量的变化,以活微生物个数或微生物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活微生物个数或微生物重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即可绘制出一曲线,此曲线称为间为横坐标,即可绘制出一曲线,此曲线称为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微生物的生长曲线。n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分为:按活微生物重量绘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分为:按活微

    24、生物重量绘制和按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两种。和按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两种。n按活微生物重量绘制的曲线见下图。按活微生物重量绘制的曲线见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8 7-8 微生物生长曲线(按活微生物重量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按活微生物重量绘制)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曲线特点:将微生物或细菌的生长分为曲线特点:将微生物或细菌的生长分为3 3个阶段:个阶段:生长率上升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内源呼吸阶段。生长率上升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内源呼吸阶段。生长率上升阶段:上升阶段初期,食料充足,微生生长率上升阶段:上升阶段初期,食料充

    25、足,微生物或细菌是在适应新的环境,一般不进行分裂,菌物或细菌是在适应新的环境,一般不进行分裂,菌数不增加,但菌体逐渐增大,以后很快进入迅速繁数不增加,但菌体逐渐增大,以后很快进入迅速繁殖的阶段,到上升阶段后期,生长率达到最高,此殖的阶段,到上升阶段后期,生长率达到最高,此时分解培养基中有机物的速率也最高。(生长率上时分解培养基中有机物的速率也最高。(生长率上升阶段,微生物数目的对数同培养时间呈直线关系,升阶段,微生物数目的对数同培养时间呈直线关系,所以生长率上升阶段又称为对数生长阶段。)所以生长率上升阶段又称为对数生长阶段。)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生长率下降阶段

    26、: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食料减少生长率下降阶段: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食料减少和对微生物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环境逐渐不利于和对微生物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环境逐渐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逐渐下降,进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逐渐下降,进入生长率下降阶段。入生长率下降阶段。(用于废水处理时菌体聚集效(用于废水处理时菌体聚集效果好,活性污泥絮体能较好地形成,二沉池中容易果好,活性污泥絮体能较好地形成,二沉池中容易沉淀,出水效果好。)沉淀,出水效果好。)内源呼吸阶段:培养基中的食料已经很少,菌体内内源呼吸阶段:培养基中的食料已经很少,菌体内贮藏的物质,甚至体内的酶被都被当作营养物质来贮

    27、藏的物质,甚至体内的酶被都被当作营养物质来利用,此时微生物新合成的细胞质不足以因利用,此时微生物新合成的细胞质不足以因内源呼内源呼吸而耗去的吸而耗去的细胞质,因此,微生物重量逐渐减少细胞质,因此,微生物重量逐渐减少(因微生物死亡和(因微生物死亡和内源呼吸)内源呼吸)。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年龄段的划分:上述微生物年龄段的划分:上述3 3个阶段中,个阶段中,生长率上升阶段是微生物或细菌的生长率上升阶段是微生物或细菌的年轻年轻阶段阶段,生长繁殖快、动能大;生长率下,生长繁殖快、动能大;生长率下降阶段是微生物或细菌的降阶段是微生物或细菌的中年阶段中年阶段,生,

    28、生长活跃性、繁殖速度、动能均小于年轻长活跃性、繁殖速度、动能均小于年轻阶段;内源呼吸阶段是微生物或细菌的阶段;内源呼吸阶段是微生物或细菌的衰老阶段衰老阶段,死亡速度大于繁殖速度,生,死亡速度大于繁殖速度,生长不活跃,动能小。长不活跃,动能小。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细菌的年龄表征法与人的不同,是用其群体特细菌的年龄表征法与人的不同,是用其群体特征来表征。征来表征。n按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的生长曲线见下图。按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的生长曲线见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9 微生物生长曲线(按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

    29、按微生物数目的对数绘制)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3-3-8 8把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即:缓慢增长期、对把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即:缓慢增长期、对数增长期、稳定增长期、衰老期。与重量生长曲线数增长期、稳定增长期、衰老期。与重量生长曲线的对应关系如下:的对应关系如下:缓慢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对数增长期对数增长期稳定增长期稳定增长期衰老期衰老期 生长率上升阶段生长率上升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生长率下降阶段内源呼吸阶段内源呼吸阶段生长率上升阶段初期生长率上升阶段初期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生长曲线上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生长曲线上每一时期的主要特点:缓慢

    30、期缓慢期:生长率上升阶段初期生长率上升阶段初期,微生物不繁殖,微生物不繁殖,数目不增加,但菌体体积增长很快,其后期只有数目不增加,但菌体体积增长很快,其后期只有个别菌体繁殖。个别菌体繁殖。对数期:微生物繁殖速度迅速增加。对数期:微生物繁殖速度迅速增加。稳定期:食料减少供不应求和细菌有毒代谢产物稳定期:食料减少供不应求和细菌有毒代谢产物的积累,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逐渐下降,同时菌的积累,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逐渐下降,同时菌体死亡数目逐渐上升,最后达到新增加的微生物体死亡数目逐渐上升,最后达到新增加的微生物数与死亡数基本相等,活菌数保持相对平衡并处数与死亡数基本相等,活菌数保持相对平衡并处于最大值。于

    31、最大值。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衰老期(内源呼吸阶段):微生物或细菌衰老期(内源呼吸阶段):微生物或细菌死亡速度大大增加,超过其繁殖速度,只死亡速度大大增加,超过其繁殖速度,只有少数菌体进行繁殖,微生物进行内源呼有少数菌体进行繁殖,微生物进行内源呼吸,所以活微生物曲线显著下降。吸,所以活微生物曲线显著下降。*决定微生物生长处于哪一个阶段或时期的决定微生物生长处于哪一个阶段或时期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周围营养物质的多少,主要因素是:微生物周围营养物质的多少,即食料即食料/微生物微生物F/MF/M,如下图。,如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

    32、图图7-10(沉降性能好)(沉降性能好)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混合液的絮凝沉降性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混合液的絮凝沉降性能可用污泥沉降比能可用污泥沉降比SV、污泥沉降指数、污泥沉降指数SVI来评价。来评价。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沉淀量筒中沉淀30min,污泥体积与,污泥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原混合液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一般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的一般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的SV为为15%30%。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t=0mint=30min水第一节第一

    33、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11 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V测定示意图测定示意图*2 2、微生物的世代时间(以、微生物的世代时间(以对数期对数期为准)为准)n微生物的世代时间微生物的世代时间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指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或微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或微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时间。或微生物细胞两次分裂之间的时的时间。或微生物细胞两次分裂之间的时间间隔。间间隔。*细菌的世代时间测定计算如下:细菌的世代时间测定计算如下:P P124124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微生物繁殖的一般规律是:好氧菌比厌氧微生物繁殖的一般规律是:好氧

    34、菌比厌氧菌的世代时间短;单细胞比多细胞的世代菌的世代时间短;单细胞比多细胞的世代时间短;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的世代时间短;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的世代时间短。时间短。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3 3、微生物生长阶段与污水生物处理、微生物生长阶段与污水生物处理n微生物生长阶段(或时期)与污水处理处理效果微生物生长阶段(或时期)与污水处理处理效果的关系的关系对数期(生长率上升阶段):对数期(生长率上升阶段):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如果维持微生物在对数期,此时微生物繁殖很快,如果维持微生物在对数期,此时微生物繁殖很快,活力很强,代谢速率高,处理废水的能力

    35、较高;活力很强,代谢速率高,处理废水的能力较高;但对数期微生物活力强大不易凝聚和沉淀,且对但对数期微生物活力强大不易凝聚和沉淀,且对数期要求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高,则相对处理数期要求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高,则相对处理过的水中有机物浓度必将较高,所以利用此阶段过的水中有机物浓度必将较高,所以利用此阶段进行污水的生化学处理难于得到较好的出水。进行污水的生化学处理难于得到较好的出水。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稳定期:稳定期的微生物或污泥代谢活性和凝聚稳定期:稳定期的微生物或污泥代谢活性和凝聚沉降性能均较好,在二沉池中泥水分离效果好,沉降性能均较好,在二沉池中泥水分离效果好

    36、,出水水质好。因此,处理效果好的活性污泥法构出水水质好。因此,处理效果好的活性污泥法构筑物中普遍运行在这一范围(即利用稳定期的微筑物中普遍运行在这一范围(即利用稳定期的微生物)。生物)。稳定期应用稳定期应用举例:水处理构筑物是连续进水和出举例:水处理构筑物是连续进水和出水,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水处理构筑物是利用稳水,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水处理构筑物是利用稳定期的微生物。定期的微生物。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进水进水回流污泥回流污泥菌胶团或活性污泥(菌胶团或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微生物群体)生化处理后生化处理后曝气池曝气池剩余污泥剩余污泥出水出水二沉池二沉池图图7-12

    37、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13衰老衰老期期(内源呼吸期):内源呼吸期):处于衰老期的微生处于衰老期的微生物代谢速率低,动能小,容易凝聚沉降,但物代谢速率低,动能小,容易凝聚沉降,但水中有细小的泥花(死亡的细菌所致),水水中有细小的泥花(死亡的细菌所致),水处理指标比稳定期差。衰老处理指标比稳定期差。衰老期只出现在某些期只出现在某些特殊水处理的场合,如特殊水处理的场合,如延时曝气和污泥消化。延时曝气和污泥消化。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利用内源呼吸期的微生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利用内源呼吸期的微生物是因为此工艺可以不排泥或少排泥

    38、,主要物是因为此工艺可以不排泥或少排泥,主要用于不宜采用污泥处理技术的小城镇的废水用于不宜采用污泥处理技术的小城镇的废水处理。处理。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3-11图图3-113-11图图7-147-14高负荷活性污泥法高负荷活性污泥法(沉降性能好)(沉降性能好)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n特殊情况特殊情况缓慢期可出现在下列情况:水处理系统投产前,缓慢期可出现在下列情况:水处理系统投产前,污泥的培养或驯化(活性污泥被接种到与原来污泥的培养或驯化(活性污泥被接种到与原来生长条件不同的废水中,营养类型发生改变,生长条件不同的废水中,营养

    39、类型发生改变,污泥需培养或驯化);污水处理厂因故中断运污泥需培养或驯化);污水处理厂因故中断运行后再运行。行后再运行。应采取措施缩短缓慢期,如利用对数生长期代应采取措施缩短缓慢期,如利用对数生长期代谢旺盛的污泥接种、增加接种量、利用相同类谢旺盛的污泥接种、增加接种量、利用相同类型反应器的污泥接种等。型反应器的污泥接种等。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对数期可出现在下列情况:进水有机物浓对数期可出现在下列情况:进水有机物浓度突然增高,污泥回流量不变时。度突然增高,污泥回流量不变时。此时,应该调整工艺。如增加污泥回流量,此时,应该调整工艺。如增加污泥回流量,同时增加曝气量。

    40、同时增加曝气量。衰老期可出现在下列情况:进水衰老期可出现在下列情况:进水BODBOD突然减突然减少,污泥回流不变时。少,污泥回流不变时。此时需调整工艺。如减少污泥回流,同时此时需调整工艺。如减少污泥回流,同时减少曝气量。减少曝气量。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四、微生物膜的生长特性四、微生物膜的生长特性n微生物膜存在于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附着型反微生物膜存在于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附着型反应器系统中。应器系统中。(一)、微生物膜的定义和成分(一)、微生物膜的定义和成分*生物膜生物膜是一种不可逆的黏附于固体表面的,是一种不可逆的黏附于固体表面的,被微生物胞外多聚物包裹的有

    41、组织的微生物群体。被微生物胞外多聚物包裹的有组织的微生物群体。n成分:生物膜中有水(分含量可高达成分:生物膜中有水(分含量可高达97%)、微)、微生物、多聚糖、吸附的营养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生物、多聚糖、吸附的营养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裂解产物等。物和裂解产物等。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二)、生物膜的生长特性(二)、生物膜的生长特性*生物膜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见下图。生物膜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见下图。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特性图图7-15 7-15 生物膜形成的三个阶段示意图生物膜形成的三个阶段示意图n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

    42、:掌握掌握:1 1、微生物遗传性的概念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微生物遗传性的概念及遗传的物质基础。2 2、微生物质粒的概念及其特性、在环境工程、微生物质粒的概念及其特性、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举例。中的应用举例。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n微生物或细菌同其它生物一样,有其固有微生物或细菌同其它生物一样,有其固有的遗传性。的遗传性。*微生物的遗传性微生物的遗传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繁殖件下,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繁殖和对异物的敏感等性状相对稳定,并能代和对异物的敏感等性状相对稳定,并能代代相传,子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相似性的代相传,子代与亲代

    43、之间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现象。n例如:例如: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大肠杆菌是短杆菌,生活条件要求大肠杆菌是短杆菌,生活条件要求 pHpH7.27.2,温度,温度3737,在糖类物质存在的条件下产酸、产气。大,在糖类物质存在的条件下产酸、产气。大肠杆菌的亲代能将这些特性传给子代,这就是大肠杆菌的亲代能将这些特性传给子代,这就是大肠杆菌的遗传性。肠杆菌的遗传性。降解废水中六价铬的细菌等。降解废水中六价铬的细菌等。n微生物的保守遗传性的规律是:老龄菌比幼龄菌微生物的保守遗传性的规律是:老龄菌比幼龄菌大。大。n营养和外界条件的营养和外界条件的剧烈变化剧烈变化将导致遗传性不适应将导致遗传

    44、性不适应而引起死亡,而引起死亡,缓慢变化缓慢变化可导致变异,即诱变。可导致变异,即诱变。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一、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存在形式一、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存在形式(一一)、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学的研究表明,一切生物遗传的物质基遗传学的研究表明,一切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础是核酸核酸。n根据核酸戊糖和碱基的差异分为脱氧核糖根据核酸戊糖和碱基的差异分为脱氧核糖核酸(核酸(DNADNA)和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RNARNA),见下表。),见下表。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表表7-2n核酸的结构核酸的结构核酸是一

    45、种多聚核苷酸:核酸是一种多聚核苷酸: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n第二位碳原子第二位碳原子nDNADNA分子中的碱基有分子中的碱基有:A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nRNARNA分子中的碱基有分子中的碱基有:A:A、G G、C C、U UU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n含有含有DNADNA的微生物中遗传物质是的微生物中遗传物质是DNADNA,不含不含有有DNADNA,只含有只含有 RNARNA(核糖核酸)的微生(核糖核酸)的微生物中,遗传物质是物中,遗传物质是RNARNA(如某些病毒)。如某些病毒)。nDNADNA中多核酸链的一个小片段如下:中多核酸链的一个小片段

    46、如下: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二)、(二)、DNA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分子结构及其多样性1 1、DNA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图图7-16 DNA的二维结构的二维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1 1)、两条走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盘绕成双螺旋)、两条走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螺旋直径为结构,螺旋直径为2nm2nm。(2 2)、两条链间借碱基对的氢键相连。)、两条链间借碱基对的氢键相连。(3 3)、一个)、一个DNADNA分子可含有几十万或几百万个碱基对,分子可含有几十万或几百万个碱基对,两个相邻的碱基

    47、对之间的距离为两个相邻的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为0.34nm0.34nm,每个螺旋,每个螺旋的距离为的距离为3.4nm3.4nm。2 2、DNADNA的多样性的多样性n生物中的生物中的DNADNA均有均有4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变化排列组成,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变化排列组成,但各种生物但各种生物DNADNA的的4 4种碱基含量往往是不均等的,种碱基含量往往是不均等的,4 4种碱基的含量之比也不同,体现了不同生物间种碱基的含量之比也不同,体现了不同生物间DNADNA分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分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三)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三)遗传物质在微生

    48、物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n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染色体、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染色体、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器、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器、染色体外的染色体外的质粒、质粒、RNARNA(某(某些病毒)等。些病毒)等。1 1、染色体染色体n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NADNA是主要成分。是主要成分。n原核微生物中(如细菌)染色体中的原核微生物中(如细菌)染色体中的DNADNA不与蛋白不与蛋白质结合,也没有核膜包围,而是以单独裸露状态存质结合,也没有核膜包围,而是以单独裸露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在于细胞质中的DNADNA分子,拉直时比细胞长许多倍。分子

    49、,拉直时比细胞长许多倍。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如大肠杆菌的长度为如大肠杆菌的长度为2 2mm,其其DNADNA长度为长度为1 1l00ml00m至至14001400mm,它在细胞中央高度折它在细胞中央高度折叠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一个核区。由于含叠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一个核区。由于含有磷酸根,而带有很高的负电荷。有磷酸根,而带有很高的负电荷。n真核微生物细胞核中染色体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中染色体的DNADNA与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真核微生物结合,真核微生物DNADNA的量大于原核微生物。的量大于原核微生物。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2 2、质粒(、质粒(携带某些次要的遗传

    50、信息)携带某些次要的遗传信息)n质粒质粒是微生物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是微生物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的携带有某种特异性遗传信息的体的携带有某种特异性遗传信息的DNADNA分子。分子。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的遗传n质粒目前发现存在于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质粒目前发现存在于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酵母。酵母。n质粒一般是小型环状质粒一般是小型环状DNADNA分子,携带少数遗传信息,分子,携带少数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中能进行复制,传给后代,并表现一在细胞分裂中能进行复制,传给后代,并表现一定的遗传特性。定的遗传特性。n质粒的存在与否不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生存,丧失质粒的存在与否不影响微生物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和遗传变异课件讲义.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6833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