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灭菌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湿热灭菌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热 灭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第一节 概 述一、灭菌与无菌1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杀死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以获得无菌状态的过程,所用的灭菌方法称灭菌法。2无菌(sterility)系指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3.无菌操作(asepic technique)系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和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4.防腐(antisepsis)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亦称抑菌。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抑菌剂或防腐剂。5.消毒(disinfection)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
2、手段。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除去作用的物质称消毒剂。药物制剂规定无菌制剂:不得检出活菌。非规定无菌制剂(限菌制剂):限定染菌的种类与数量。6.灭菌制剂 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7.无菌制剂 系指采用某一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无菌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植入型制剂创伤用制剂手术用制剂注射剂、输液、注射粉针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凝胶剂植入片溃疡、烧伤及外伤用制剂止血海棉、骨蜡二、灭菌与无菌技术二、灭菌与无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目的目的灭菌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
3、无菌操作法(一)物理灭菌技术(一)物理灭菌技术 利用蛋白质与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称为物理灭菌法,亦称物理灭菌技术。1.干热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3.过滤灭菌法4.射线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系指在干燥环境中进行灭菌的技术。包括:灭菌温度和时间:135 145灭菌 3 5h;160 170灭菌 2 4h;180 200灭菌 0.5 1h 火焰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1)火焰灭菌法)火焰灭菌法系指用火焰直接灼烧灭菌的方法。该法适用于耐火焰材质(如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的物品与用具的灭菌,不适不适合药品的灭菌。合药品的
4、灭菌。2)干热空气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系指用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该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如油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灭菌,不适于橡胶、塑料及不适于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大部分药品的灭菌。2.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系指用饱和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包括:热压灭菌法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1)热压灭菌法)热压灭菌法系指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适用于耐高温和耐高压蒸汽的所有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
5、、滤膜过滤器等。灭菌温度(蒸气表压)和时间: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影响湿热灭菌因素影响湿热灭菌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耐热、压次序:芽孢繁殖体衰老体 微生物数量 灭菌时间 蒸气性质蒸气饱和蒸气过湿饱和蒸气过热蒸气热含量热穿透力灭菌效率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 灭菌温度愈高,灭菌时间愈长,药品被破坏的可能性愈大。原则:在达到有效灭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灭菌温度和缩短灭菌时间。其他介质pH值介质的营养成分中性 最耐热碱性 次之酸性 最弱抗热性强营养高2)流通蒸气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 系指在常压下,采用1
6、00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min。该法适用于消毒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不是可靠的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3)煮沸灭菌法)煮沸灭菌法 系指将待灭菌物品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煮沸 时间通常为3060min。该法灭菌效果较差,常用于注射剂、注射针等器皿的消毒。必要时加入适量的抑菌剂,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等,以提高灭菌效果。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4)低温间歇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系指将待灭菌物置6080的水或流通蒸气中加热60min,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让待灭菌物中的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次加热灭菌、放置,反复多
7、次,直至杀灭所有芽孢。该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感物料和制剂的灭菌。缺点是费时、工效低、灭菌效果差,加入适量抑菌剂可提高灭菌效率。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3.过滤灭菌法过滤灭菌法 系指采用过滤法除去微生物的方法。属于机械除菌方法,该机械称为除菌过滤器。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液、气体、水等物品的灭菌。对灭菌用过滤器应有较高要求。常用的除菌过滤器:0.22m的微孔滤膜器和0.3 mG6垂熔玻璃滤器。4.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 系指采用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包括:(1)辐射灭菌法(2)微波灭菌法(3)紫外线灭菌法1)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系指采用放射线同位素(60Co和137Cs)放射的
8、 射线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辐射灭菌剂量一般为2.5104Gy。本法适用于热敏物料和制剂的灭菌,常用于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生物制品、中药材和中药制剂、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及药用高分子材料等物质的灭菌。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优点:优点:不升高产品温度,穿透力强,灭菌效率高。缺点:缺点:设备费用较高,对操作人员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对某些药物(特别是溶液型)可能产生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物质和发热物质等。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2)微波灭菌法)微波灭菌法采用微波(频率为300MHz300kMHz)照射产生的热能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该法适用于液体和固体物料的灭菌,且对固体物料具有干燥作用。特点:微波能穿
9、透到介质和物料的深部,可使介质和物料表里一致地加热;且具有低温、常压、高效、快速、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护、产品保质期长等特点。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热效应热效应使微生物中蛋白 质变性而失活。微波杀菌微波杀菌机理机理非热效应非热效应干扰了微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低温(低温(7080)即可杀灭微生物,)即可杀灭微生物,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3)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系指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用于紫外灭菌的波长一般为200300nm,最强灭菌力的波长为254nm。该法适用于照射物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
10、菌。不适合于药液的灭菌及固体物料深部的灭菌。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灭菌机理灭菌机理:紫外线可导致核酸蛋白变性,又能使空气中氧气产生微量臭氧。紫外线穿透能力弱,并能被普通玻璃吸收,装于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照射过久易引起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射线灭菌法射线灭菌法(二)化学灭菌法(二)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杀菌剂是指对微生物具有触杀作用的化学药品。分为气体杀菌剂和液体杀菌剂。杀菌剂只对微生物繁殖体有效,不能杀灭芽孢。杀菌效能决定于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物体表面光洁度或多孔性以及杀菌剂的性质等。气体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该法适用于环境
11、消毒和不耐热的医用器具、设备和设施等的消毒,亦用于粉末注射剂的消毒。常用的气态杀菌剂: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等。药液灭菌法药液灭菌法:该法常作为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适用于皮肤、无菌器具和设备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液有:75%乙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酚或煤酚皂溶液等。(三)无菌操作法(三)无菌操作法 系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注射液、眼用制剂、皮试液、海绵剂和创伤制剂的制备.无菌操作法包括无菌操作室的灭菌无菌操作室的灭菌和无无菌操作菌操作两个环节。1.无菌操作室的灭菌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常采用紫外线、液体和气体灭菌法对无菌操作
12、室环境进行灭菌。常用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气体发生装置(蒸气加热夹层锅)液态甲醛甲醛蒸气鼓风机无菌室关闭熏蒸1224h湿度60%温度2525%氨水除气2.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无菌操作的场所无菌操作的场所 无菌操作室、层流洁净工作台、无菌操作柜。无菌操作的所用物品、器具、环境无菌操作的所用物品、器具、环境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三、空气净化技术三、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空气净化系指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的空气调节措施。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系指为达到某种净化要求所采用的净化方法。分为工业净化和生物净化。(一)空气净化标准(一)空气净化标准1.含尘浓度 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个数(计数浓度)或毫克量(重量浓度
13、)。2.净化方法(1)一般净化(2)中等净化(3)超净净化主要指标主要指标采用的技术采用的技术温度、湿度温度、湿度,对含尘量和尘埃粒子有一般要求温度、湿度,对含尘量和尘埃粒子有严格要求初效过虑初、中效二级过滤初、中、高效三级过滤(二)洁净室的净化度标准(二)洁净室的净化度标准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m5m浮游菌/m3沉降菌/皿1003,50005110 000350,0002,0001003100 0003,500,00020,00050010300 000 10,500,000 60,000100015(三)空气净化技术(三)空气净化技术1.过滤方式:1)表面过
14、滤 2)深层过滤2.过滤机理:1)拦截作用 2)吸附作用3.影响因素:粒径、过滤风速、介质纤维直径和密实性、附尘。(四)空气过滤器(四)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种类 板式过滤器、契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折叠式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特性 1)过滤效率 2)穿透率和净化系数 3)容尘量四、微生物致死动力学(一)致死速度常数(k)用加热、辐射或气体灭菌,微生物的死亡速度符 合一级或近一级过程,用下式表示为:其指数形式为:Nt =No e-k t 其对数形式为:1g Nt=lgNo ktdtdN303.2kt(二)D值在1g Nt=lgNo 中,令其斜率的负倒数为D值,则:D=可见:D值的含义为在一定灭菌
15、温度下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减少90%所需时间,单位为min。303.2ktk303.2 D值愈大表明微生物抗热性愈强,需要加热灭菌较长时间才能将其杀死,故测定D值时应选择耐热性强的微生物作指示剂。D值的大小除与微生物种类、灭菌温度有关外,还与微生物存在的环境有关。以上关于D值的定义也适用于化学灭菌法和辐射灭菌法。(三)Z值1衡量温度对D值影响的参数称Z。对特定的微生物在特定介质或环境中,经不同的温度条件,可得到不同的D值。用1gD 对温度作图,直线斜率 D2是温度T2时的D值;D1是温度T1时的D值。1212lglgTTDD1221lglgDDTTZ所以,Z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的微生物灭
16、菌时,改变(或降低)一个1gD值所需改变的温度数。Z的单位为。1221lglgDDTTZ2不同灭菌温度与不同灭菌温度与121灭菌灭菌 对微生物致死效果的比较对微生物致死效果的比较(Z10)温度 121 1.000 1.000120 0.794 1.259118 0.501 1.955116 0.316 3.162114 0.199 5.012112 0.126 7.934110 0.079 12.600 ZTDD1211121110ZTDD1121121110测定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在不同溶液中的测定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在不同溶液中的Z值值 溶液 Z值()5%葡萄糖溶液 10.3注射用水 8.4 5%
17、葡萄糖乳酸盐林格氏溶液 11.3pH7磷酸盐缓冲液 7.6(四)致死指数(inactivation factor)致死指数(IF)定义为经一定方法灭菌后微生物数减少的程度,用下式表示为:式中:D灭菌条件下微生物的D值;t灭菌时间。例如,某种微生物在121时D值为1.5min,灭菌时间为15min,则IF=1010,它说明在121灭15min,被灭菌物品中的微生物数减少1010。DtIF10致死指数常简单地用t/D表示,即:例如其值为12时,它意味着选择的灭菌方 法能使微生物数目减少1012。因此,已知微生物的D值和灭菌方法的IF 值,便可确定灭菌时间。DtIFDt10lglg(五)F值和F0值
18、1F值(用于干热灭菌)F值定义为:在一定灭菌温度T,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设计的参比温度T,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单位为min。用公式表示如下:ZTTtF010 积分式为:如某个加热灭菌过程的F3,它表示该灭菌过程对微生物的灭菌效果,相当于被灭菌物品置于参比温度下灭菌3min的灭菌效果。tZTTF00102FO值1)FO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对于热压灭菌法,参比温度定为121,参比微生物选择特别耐湿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其Z值为10。此时得到的F值称为FO值。FO定义为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
19、间(min)。积分式为:式中:t测量被灭菌物品温度的时间间隔,T是每个t测得的被灭菌物品的温度。上式计算的FO值又称物理FO,它是由温度T和时间两个物理量决定的,只限于应用在热压灭菌法。10121010TtFtTF010121010 灭菌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温度(灭菌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温度(t取1min)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0 102 104 106 108 110 112 115 114时间 9-39 40 41 42 43 44温度 115 110 108 106 102 100 +8.49F08.49意味着44分钟内一系列温度下的灭菌效 果相当于该物品在121灭
20、菌8.49min产生的灭菌 效果。101211000101F101211021010121104101012110610101211081010121110101012111210101211151010121114101012111510301010121115101211101010121108101012110610101211021010121100102)FO的其它表示方式(1)FO值还可以用D121与致死指数的对数乘积表示:FO=D121lgIF 或:FO=D121 式中的t、D分别为灭菌温度时的灭菌时间和D 值。上式的FO相当于用121灭菌减少相同个数的D值所需用的时间。Dt(2
21、)微生物死亡速度方程:若确定灭菌后被灭菌物品内微生物残存数Nt为106,即达到可靠的灭菌效果;同时,D=故也可将在一定温度T下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称为F值,它等于D值与微生物对数降低值的乘积,即:FT DT(lgN0 lg106))(tNNktlglg303.20k303.2 T 121 时,有:FO D121(lgN0 lgNt)即FO为D121值与微生物对数降低值的乘积;式中的Nt为灭菌后希望达到的微生物残存数,又 叫染菌度概率,一般取Nt为106即认为达到可靠 的灭菌效果。则:FO D121(lgN0 lg106)因此,FO又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被灭菌物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
22、时间,由于该F0由微生物的D值和微生物的初始数及残存数所决定,故又称其为生物F0。例如:将含有200个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 5%葡萄糖溶液以121热压灭菌时,其D=2.4min,则:FO=2.4(1g2001g106)=19.92min.=20min.3)FO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FO值的计算对于灭菌过程的设计及验证灭菌效果极有意义,它将温度与时间对灭菌的作用统一于FO值中,计算时应用的温度和时间更为精确。应用中,将FO D121(lgN0 lg106)编入计算机程序中,并与灭菌器相联,根据测得数据,就可自动显示F0值。影响FO值的因素主要有:容器的大小、形状、热穿透系数;灭菌溶液的粘度;容器的填
23、充量;容器在灭菌装置内的数量和排布等;注射剂的溶剂不同,灭菌需要的FO有时也不一样。实践中,应当测定灭菌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合理的安放灭菌物品,以使计算的FO值更为可靠。为了使FO值测定准确,应选择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精密度为0.1的热电偶,并对热电偶进行校验。灭菌时将热电偶的探针置于被灭菌物品的内部,经灭菌器与柜外的温度记录仪相连,对灭菌工艺及灭菌器进行验证,要求灭菌器内热分布均匀一致,重现性好。为了确保灭菌效果,还应注意两个问题:由式FO D121(lgN0 lg106)知:No越大,即被灭菌物中微生物越多,则灭菌时间越长,故尽可能减少各工序中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分装好的药品应尽快灭菌,以
24、使初始微生物数在最低水平,最好使每个容器的含菌量控制在10以下;应适当考虑增加安全系数,一般实际操作增加 50%。五、灭菌方案的制定1.选择参比微生物常用的参比微生物:1)湿热灭菌为嗜热脂肪芽胞杆菌;2)干热灭菌为枯草芽胞杆菌 或大肠杆菌内毒素;3)环氧乙烷灭菌为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B.subtilis var niger spores)。2.测定D值和Z值 选择了参比微生物后,考虑到外界条件能够影响参比微生物的对抗性,因此应在类似产品灭菌条件下测定D值。然后计算Z值。1221lglgDDTTZ3.确定IF值 确定IF值前应了解被灭菌物品污染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和确定最大可接受的无菌度概率
25、。污染的微生物愈多,选择IF应愈大,才能保证灭菌效果。第二节第二节 注射剂注射剂一、注射剂的定义一、注射剂的定义 注射剂(Injection)俗称针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二、注射剂的分类二、注射剂的分类1.溶液型注射剂 对于易溶于水(或油)而且在水(或油)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二巯丙醇注射液等。2.混悬型注射剂 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喜树碱静脉注射液。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3.乳剂型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