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纲领 期末 模拟 摹拟 试卷 答案 谜底 解析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8分)11934年,国民政府提出对产业和外贸“厉行统制及保护政策”的主张;1935年特设了“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1938年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规定:“于私人企业者,由私人出资举办,于国家的整个计划之下,受政府的指导及奖励。”材料表明()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B国民政府对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C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官僚资本利用金融手段搜刮民财2改革开放以后我党对台工作也开始调整,由“解放台湾”开始转变为“和平
2、解决台湾问题”。这一调整开始于()A“九二共识”的达成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C邓小平“南方谈话”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下列是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数量的柱状图。对宋明时期解释合理的是()A战乱频繁的影响B程朱理学的强化C市民阶层的壮大D女性个性的增强4陈旭麓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称“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由此,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治的自立倾向”。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引起权力下移B发展资本主义C改变封建制度D挽救国家颓势5据下图分析,西汉至北宋南北方户口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南方政局的稳定B北民大量的南迁C中央
3、集权的加强D经济重心的南移6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7元朝实行行省制,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赋予行省。这说明元代A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B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C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D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8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以任意名目摊派赋税,造成杂税林立。780年,唐朝的粮税分
4、配,中央提成额为215.7万贯,而地方留成额为1400万贯。这表明唐中后期()A基层治理混乱B中央集权弱化C赋税改革失败D政府财政困难9“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0鸦片战争以前的外交,是基于朝贡体系的外交,“夷狄”按时朝贡,表示对天子的忠诚。南京条约签订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外交逐渐不再注重形式上的朝贡臣服,而更注重利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转变()A避免了中国主权方面的丧失B使中国被
5、迫卷入世界市场C导致中国对外交往处于被动D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转型11蒋廷黻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C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D以平民阶层视角观察历史12西汉汉武帝时,建立太学,重用儒生;元帝、成帝之后,儒士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出现了“州牧郡守,家世传业”的“经术世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察举制发挥了重要作用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儒学成为主流
6、意识形态D地方势力急剧膨胀1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14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A社会高度繁荣B藩镇割据严重C江南经济开发D政权更迭频繁15辽代建立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治理体系,在中枢官制上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套系统;在地方官制上,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汉人区域则采取唐朝时的州县制。由此可见,辽代官制的特
7、点是()A因俗而治B胡汉交融C民族平等D血缘世袭16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0分)17图1、图2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分别提取图1、图2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2)对比图1、图2,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革命形势的变化。18中国特色建党建军之路材料一1937年,曾参加中共一大
8、的董必武回忆:“我们决定制定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宣言,但是,党的这个最早的文件,我们一份也没有了。”1956年,苏联把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移交给中国。专家从中发现一份俄文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将其译成中文。董必武审阅后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1960年,有学者在某论文附录中发现打印的英文本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论文写于1924年,作者为中共一大代表。经对照,英文本纲领与俄文本内容基本相同,第10条内容后均缺少第11条的序号和内容。(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研究中体现出的史料搜集和辨析的方法。(要求:“史料搜集”和“史料辨析”两方面各举一例。)材料二1
9、929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主力撤离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会议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不断推进党和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摘自古田会议纪念馆展览前言材料三1929年红四军党员成分的调查统计结果分类比例农民48%工人23%知识分子14%小商人等其他成分15%材料四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主观主义纠正的方法:(一)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二)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
10、作的方法。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摘自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2)“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全面,史论结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
11、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1950年美国人的演说材料二: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的政府(即使它还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曾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摘编自(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大环境和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果?(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
12、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的理解并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条件。针对“它还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三、论述题(共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汉“第一帝国”和隋唐“第二帝国”,都是以农业经济为立国基础,自然经济气息浓厚。与汉唐相比,宋朝虽然仍以农业立国,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急剧成长,以前未曾见过或者虽有征兆却并不明显的诸般新气象,此时却呈现在我们面前,宋代经济已然处在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夜。然而,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性缺陷,这一进程终未结出现代化之正
13、果。摘编自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局部或整体),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第 9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1C【详解】依据材料“厉行统制及保护政策”,“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于私人企业者,由私人出资举办,于国家的整个计划之下,受政府的指导及奖励。”,结合材料时间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以便更好的应对日本的侵略,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民政府对根据地实施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未涉
14、及官僚资本的搜刮,排除D项。故选C项。2B【详解】根据所学,1979年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由“解放台湾”开始转变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B项正确;A项是1992年,之前已经实现转变,排除A项;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涉及经济问题,与台湾问题无关,排除C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宋代以来节妇烈女数量人数增加较快,结合所学可知,南宋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并不断强化,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了人欲求,因此宋明时期节妇烈女数量增加,B项正确;战略频繁对节妇烈女数量增加影响不大,排除A项;节妇烈女不
15、能代表市民阶层,排除C项;节妇烈女增加,说明妇女个性被压抑,而非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据材料“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治的自立倾向”,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晚晴时期地方势力的兴起,中央集权式微,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资政新篇只是提出要发展资本主义,但仅停留于理论,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仍然建立了封建政权,并未改变封建制度,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挽救国家颓势,排除D项。故选A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宋人口总数增加,且南方人口及劳动力资源逐渐超过北方,这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项正确;南方政局稳定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北民大量南迁并不是
16、根本原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口数的变化与分布,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D项。6B【详解】根据“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得出在抗战时期推行的这一政策,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因此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B项正确;当时已经没有开展土地革命,排除A项;国民革命1927年已经失败,排除C项;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是要抗日,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排除D项。故选B项。7D【详解】材料只提到了权力的分配问题,并未体现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错误。材料虽然提到“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
17、一部分权力赋予行省”,但是并未体现“外重内轻”,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C错误。材料“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体现的是中央集权,故D正确。8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随意摊派赋税,在粮税分配方面,中央提成额远远低于地方留成额,这表明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膨胀,中央集权弱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层治理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此时唐朝地方留成额比重要多,说明这时期中央集权相对弱化,没有体现赋税改革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政府财政困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9C【详解】北宋统治者通过分化事权,“今中书主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