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第8章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第8章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设计 制造 章锤上模 锻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内容简介:1、对锤上模锻工艺有所了解;2、掌握预锻、终锻型腔的设计方法;3、认识锻模结构与锻模材料。本章对模锻件的分类进行介绍,了解模锻件图的制订方法,以及终锻和预锻型腔的设计,了解毛坯体积计算与尺寸确定、锻锤吨位的确定,认识简单锻模的结构设计与锻模材料。学习目的与要求:锤上模锻是在自由锻、胎模锻基础上最早发展起来的模型锻造,它是将上下模块分别固紧在锤头与砧座上,将加热透的金属坯料放入下模型腔中,借助于上模向下的冲击作用,迫使金属在锻模型腔中塑性流动和充填,从而获得与型腔形状一致的锻件。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批量和大批量锻件生产的主要方法。(1)金属在型
2、腔中的变形是在锤头的多次打击下逐步完成的,锤头的冲击力使金属变形,可以利用金属的流动惯性,有利于金属填充型腔。(2)在锤上可以实现多种工步成形,锤头打击速度快,效率高。(3)由于模锻锤的导向精度不高,锤头行程不固定,模锻件的尺寸精度不高。(4)由于无顶出装置,锻件出模困难,模锻斜度可适当大些。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5)生产操作方便,劳动强度比自由锻小。锤上模锻特点第一节 模锻件的分类模锻工艺和模锻方法与锻件外形密切相关。形状相似的锻件,其模锻工艺流程、锻模结构和模锻设备基本相同。为了便于拟定工艺流程,加速锻件与锻模的设计,应将各种形状的模锻件进行分类。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分
3、类的意义第一节 模锻件分类I类-短轴类锻件:锻件在平面图上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尺寸相等或相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形或方形;主要变形工步的锤击方向与主轴线平行,模锻时金属沿高度、宽度、长度方向同时流动,属于体积变形。如齿轮、法兰盘等。II类-长轴类锻件:轴线的长度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锤击方向与轴线垂直,在模锻型腔中,变形的金属沿主轴线方向的变形流动很小,主要沿高度和宽度方向流动。如连杆和直轴。III类-复杂类锻件:I类和II类锻件特征的组合。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分类方法:按照锻件分模线和主轴线的形状,以及锻件在平面图上轮廓尺寸的比例,将模锻件分为下面三类。模锻图是确定模锻工艺和设计
4、锻模的依据,又是指导模锻工进行生产和检验人员验收锻件的主要技术文件。模锻图分为冷锻件图和热锻件图。冷锻件图用于对锻件的检验。热锻件图用于锻模设计与加工。在设计冷锻件图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n分模面的位置n加工余量和公差n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n冲孔连皮的形式和技术条件等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一、分模面位置的选择 分模面位置的选择原则:n要保证锻件能从型腔中取出来,因此锻件的侧表面上不得有内凹的形状。n分模的位置要尽量使型腔的深度最小和宽度最大,这样金属容易充满型腔,因为宽而浅的型腔是以镦粗的方式充满的。n为了容易发现模锻时锻件错移,分模面
5、应尽量使上、下两部分对称,而且尽量避免使分模面选择在过渡面上。n为了使模具制造方便,尽量采用平面分模,凸出部分也尽量不要高出分模面。n金属容易充满上模型腔,锻件较复杂部分应尽量安排在上模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二、加工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加工余量n在不影响产品零件加工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小加工余量。n加工余量的大小取决于零件的轮廓尺寸、重量大小、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尺寸公差n的锻件的实际尺寸与锻件图规定的公称尺寸之间的偏差。n在模锻过程中,由于欠压、错模、锻模磨损、锻件表面氧化及锻件冷却收缩不均等,使锻件尺寸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n其大小取决于锻件外形尺寸、精度、表面
6、粗糙度等级等。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三、模锻斜度的选择n为便于模锻件从型腔中取出,锻模侧壁必须做成一定的斜度n外斜度与内斜度、自然斜度与匹配斜度n原则:内斜度比外斜度大一级;尽量选小的模锻斜度;自然斜度不小于模锻斜度n常用斜度确定:P289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确定模锻斜度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四、圆角半径的确定n为便于金属在型腔内流动,避免锻件产生折伤并保护金属流线的连续性,提高锻模使用寿命,锻件上尖锐棱角要做成圆弧。n向外凸出的圆角半径称为外圆角半径,用r表示;n向内凹进的圆角半径称为内圆角半径,用R表示。n锻件r对应模具型腔的内圆角,作用是避免锻模在
7、热处理和模锻过程中因应力集中而导致模具开裂,并保证金属充满型腔;n锻件R对应模具型槽上的凸圆角,作用是使金属易于流动充满型槽,防止产生折叠和型槽过早被压塌。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四、圆角半径的确定(续)n较大的圆角半径对金属充满型腔、提高锻件质量和模具寿命是有利的。n外圆角半径过大使锻件在圆角处的余量减小。n内圆角半径过大会增加金属的消耗。n外圆角半径的确定 r=余量+c(零件相应处的倒角或圆角)锻件内圆角半径应比外圆角半径大,一般 R(23)r。n为便于选用标准刀具,对同一锻件上不采取过多不同的圆角半径;对于以压入法和金属流动特别剧烈的部位,应适当加大圆角半径。
8、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五、冲孔连皮n锤上模锻件不能直接锻出透孔,必须在孔内保留一层连皮,然后在切边压力机上除掉。n其目的在于使锻件更接近零件形状减少金属消耗,同时也可减轻锻模的刚性接触,起缓冲作用,避免锻模损坏;一般情况下,当锻件内孔直径大于30mm时要考虑冲孔连皮。n连皮厚度s要适当,过薄锻件容易发生锻不足和要求较大的打击力,从而导致型槽凸出部分加速磨损和打塌。n若连皮太厚,虽可克服上述问题,但冲除连皮困难,容易使锻件形状走样,而且浪费金属。n冲孔连皮的尺寸确定方法p291。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六、锻件图的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应包含
9、以下内容n未注明的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n锻件沿中心线的错移量n允许残留的飞边和毛刺的大小n锻件壁厚差的规定n热处理硬度值n锻件的清理方法n印记的项目和位置n其他特殊要求第二节 模锻件图的制订I级涡轮盘锻件图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终锻型腔是锻件最后成形的型腔,通过它获得带飞边的锻件,终锻型腔是按照热锻件图设计的。终锻型腔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绘制热锻件图和确定飞边槽尺寸。汽车曲轴锻造工艺影像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热锻件图以冷锻件图为依据,但又有所区别:p热锻件图的尺寸标注,高度方向尺寸以分模面为基准,以便于模锻机械加工和准备检验样板。p考虑
10、到金属冷缩现象,热锻件图上的所有尺寸应计入收缩率。p对于薄而宽或细而长的锻件,在模具中冷却快,或打击次数多而使终锻温度较低,其收缩率应适当减小。一、热锻件图的制定和绘制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在制定与绘制时注意的问题:p热锻件图的尺寸应比冷锻件图的相应尺寸增加一个收缩率,一般为1.5%,细长件或终锻温度较低的可取1.21.3%。p当吨位不足产生模锻不足(打不靠),可适当减小锻件的高度尺寸,其值可接近负偏差(最小极限尺寸)。p当型腔承击面不足,易产生承击面塌陷时,可适当增加热锻件的高度尺寸,其值可接近正偏差(最大极限尺寸)。p型腔容易磨损处,应在锻件负公差的范围内增加
11、一定磨损量,以提高锻模寿命。p锻件上形状复杂且较高的部分应尽量放在上模。一、热锻件图的制定和绘制(续)锻锤模锻时,金属流动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p第一阶段:镦粗变形过程p第二阶段:飞边形成阶段p第三阶段:型腔充满过程p第四阶段:打靠或锻足阶段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二、飞边槽的确定开式模锻的终锻型腔周边必需有飞边槽,其形式及尺寸大小对锻件成形影响很大。.金属变形分析p容纳多余的金属。p增加金属流出型腔的阻力,迫使金属更好地充满型腔。p起缓冲作用,减轻上下模打击,防止锻模早期破裂和压塌。p切边要容易。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二、飞边槽的确定
12、(续).飞边槽的影响因素与作用pI型:桥部设在上模,与坯料接触时间短,吸收热量少,因而温升少,能减轻桥部磨损或避免压塌。pII型:适用高度方向形状不对称。复杂部分设在上模,为简化切边冲头形状,常将锻件180度翻转,桥部设在下模,切边时易于平稳。pIII型:形状复杂且坯料体积不易计算准确而往往偏多时,由于增加仓部容积,不致于发生上下模压不靠。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二、飞边槽的确定(续).飞边槽的形式pIV型:如III,由于加宽下模飞边槽桥部,因而提高桥部强度,以避免过快磨损和过早压塌。pV型:只用于锻模局部,桥部增设阻力沟,增加金属外流阻力,迫使金属更好地充满深而复
13、杂的型腔。pVI型:楔形飞边槽,其特点是终锻时水平方向金属流动愈来愈困难,适用形状更复杂件,缺点是切除飞边困难。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二、飞边槽的确定(续).飞边槽的形式(续)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三节 终锻型腔的设计p最主要尺寸:桥部高度尺寸h飞及宽度b;h飞增大,金属的流动阻力减小,反之阻力增大;b增加时阻力增大。p确定方法 p吨位法(PP294,表112)p计算法0.0150.0133hAhD飞分飞分飞分平面图形为任意形状的锻件:平面图形为方形的锻件:h=0.015a平面图形为圆形的锻件:二、飞边槽的确定(续).飞边槽尺寸确定第八章 锤上模锻工艺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