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五章-教父哲学新(《西方哲学史》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49055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PPTX
  • 页数:35
  • 大小:21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章-教父哲学新(《西方哲学史》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西方哲学史 第五 教父 哲学 西方 哲学史 课件
    资源描述:

    1、西方哲学史第五章第五章 教父哲学教父哲学01早期教父哲学早期教父哲学03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02奥古斯丁奥古斯丁本章概要 29世纪,基督教在罗马以及中世纪欧洲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并取得统治地位,经历了经文规范化、组织制度化、信仰正统化的过程。教父是基督教教义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是教规的制订者和教会的组织者。教父们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哲学理论,一般也不称其为哲学家。但是教父在创立神学理论时,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他们所知的哲学思想和材料,或驳斥反诘,或求同存异,或改造利用。因此,人们把教父著作所包含的哲学因素,如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等概括出来,一般称为教父哲学。第一

    2、节第一节 早期教父哲学早期教父哲学护教士的哲学观护教士的哲学观 信仰主义信仰主义 一、护教士的哲学观 早期希腊护教士利用基督教教义与希腊哲学的相似之处为基督教辩护,同时指出基督教高于希腊哲学的优越之处,论证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护教士查士丁(Justin,100165)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哲学”的概念,被称为“基督教哲学真正的第一个开端基督教哲学真正的第一个开端”。在与蒂尔弗的对话中,他谈到皈依基督教就能成为真正的哲他谈到皈依基督教就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求神圣的真理,为此他先后向斯多亚派、漫步派、毕达哥拉斯派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家请教,但未能得到令他满意的

    3、答案,最后是在一位基督教长老的启发下,领悟了基督教就是自己寻觅已久的神圣真理。他得出结论:“我发现只有这个哲学才是可靠、有益的,我因此而成为哲学家。”查士丁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哲学。查士丁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哲学。他认为,圣道就是基督,但在基督降生之前,圣道之光已经部分地照亮了希腊人的心灵,希腊哲学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圣道之光同时还以另一种方式在希腊以外地区传播。犹太先知更早、更全面地接受了这份礼物,“摩西是第一个先知,比任何希腊著者都要早得多”,“柏拉图的创世说是从摩西那里学来的”。克莱门特(克莱门特(ClementClement,153217153217)34世纪

    4、,基督教神学中心位于亚历山大城,该地的希腊教父克莱门特(Clement,153217)认为,希腊哲学来自以东方宗教为代表的智慧(哲学),两者最后汇入基督教所代表的最高智慧。他在规劝异教徒的辩护词中运用历史资料,说明了古代犹太人、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印度人智慧的融会贯通,必有共同来源,这就是上帝的启示。希腊人并无承袭天启的幸运,只能窃取东方人的智慧,希腊哲学只是二手货。但他并不把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对立起来,他评价说:“在(希腊)哲学里虽然只有如同普罗米修斯窃取的火种那样微弱的光芒,但也能燃成显示上帝智慧和力量的大火。”克莱门特并不笼统地使用“哲学”这一概念,他所指的“哲学”往往特指希腊哲学,而东方智

    5、慧和基督教则被称作“智慧”。希腊文“哲学”本是“爱智慧”之意,但他却只把其当作知识的总汇。他认为,哲学虽然是一切学问的他认为,哲学虽然是一切学问的“主妇主妇”,但,但“智慧智慧就是哲学的女王就是哲学的女王”。中世纪的神学家后来用。中世纪的神学家后来用“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说的说法来概括这种哲学观。法来概括这种哲学观。拉克坦修(拉克坦修(LactantiusLactantius,260330260330)拉丁护教士拉克坦修同样关心基督教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智慧)和特殊意义上的哲学(希腊哲学)的联系。他在致君士坦丁大帝的辩护书神圣的原理中宣称,真正的智慧与真正的宗教是同真正的智慧与

    6、真正的宗教是同一的一的。他试图让人相信,希腊、罗马人的宗教和智慧相分离,而基督教达到了两者的同一。他承认希腊哲学家已经达到了人类智慧的顶峰,但他们缺乏宗教信仰,企图依靠自己的智慧寻求知识,结果无不走入迷途。他认为,基督教融智慧与宗教于一体,“在智慧中崇拜,用举止行为成全我们的知识”。拉克坦修指明了基督教神学和哲学取代希腊拉克坦修指明了基督教神学和哲学取代希腊哲学的趋势,哲学的趋势,神圣的原理神圣的原理从理论上宣布了基督教统治时代的从理论上宣布了基督教统治时代的开始。开始。二、信仰主义 新约记载保罗在希腊中心雅典传教,与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哲学家辩论时,曾引用“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

    7、聪明”的经文,来反击希腊哲学家的攻击。一些护教士引用一些护教士引用圣经圣经中反理智主义的经文,得出了反理性、反哲学的极端信中反理智主义的经文,得出了反理性、反哲学的极端信仰主义结论。仰主义结论。他们不只反对希腊哲学,而是要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不只与希腊哲学比高下,而是要突显基督教信仰与哲学的对立。德尔图良(德尔图良(TertullianTertullian,145220145220)第一个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的倾向。第一个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的倾向。在他看来,希腊哲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哲学就是异教徒的智慧,哲学家比其他异教徒对基督教更危险。他在辩护

    8、篇中向统治者建议,应该把公开摒弃宗教崇拜的哲学家与虔诚信神的基督徒交换地位,用迫害基督徒的方法对待哲学家才公正。他认为,虽然哲学家和基督徒都反对罗马宗教崇拜,但哲学家是出于不敬神的态度,而基督徒则出于对真正的神的虔诚态度,象征哲学的雅典和象征希伯来宗教的耶路撒冷不可相提并论,基督徒和哲学家之间毫无相似之处。德尔图良在反异教的信条中详细地论述了反哲学的理由。第一,哲学是“人和魔鬼的学说”,“哲学的素材是现世的智慧,是对自然和上帝旨意的草率解释”。第二,“异端是哲学教唆出来的”,比如,诺斯替派创始者瓦伦提诺属于柏拉图学派,另一异端领袖马谢安出身于斯多亚派,伊壁鸠鲁否认灵魂不朽,所有的哲学家都不相信

    9、尸身复活,斯多亚派的芝诺将神等同于物质,一切崇拜火的异教都与赫拉克利特有关。第三,哲学的理性推理方法是错误的途径。他排除了基督教与哲学相结合的可能性,说:“让斯多亚派、柏拉图、辩证法和基督教相混合的杂种滚开吧!我们在有了耶稣基督后不再需要奇谈怪论,在欣赏了福音书之后不再需要探究。”“不需要探究不需要探究”表达的是极端的信仰主义立场,德尔图良甚至反对进一表达的是极端的信仰主义立场,德尔图良甚至反对进一步理解和解释信仰。步理解和解释信仰。在论基督肉身中,针对那些为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感到惶恐的信徒,他说:他说:“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

    10、,因为人必须为之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他被埋葬为之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这些话后来被概这些话后来被概括为括为“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的口号,用以排拒对信仰进行理性辩护的口号,用以排拒对信仰进行理性辩护和论证。和论证。德尔图良最后脱离了正统教会而加入异端,这不是偶然的。教会最后采取的是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力图用理性来证明信仰,把柏拉图主义等哲学理论用于合理解释基督教教义,以便理解和传播,而不是德尔图良极端信仰主义的主张。

    11、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充分表达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充分表达了这种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了这种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第二节第二节 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对柏拉图主义的对柏拉图主义的改造利用改造利用时间学说时间学说奥古斯丁的奥古斯丁的神正论神正论历史神学历史神学奥古斯丁(奥古斯丁(Aurelius Aurelius AugustinusAugustinus,354430354430)奥勒留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387年的复活节,他接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395年升任主教。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沦陷前。奥古斯丁以极大的

    12、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其中忏悔录、论选择自由、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著作包含了许多哲学论述。一、对柏拉图主义的改造利用 奥古斯丁受过良好教育,18岁时因读到西塞罗的著作而对哲学产生兴趣,后来又读过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他感到改造和利用哲学的必要性。他对“哲学”概念的理解来自一位名叫伏洛(Varro)的人所写的哲学手册(现已失传)。他认为,书中列举出的288种哲学,都是对“如何取得幸福生活”的不同回答,哲学家的智慧只能产生各种意见的纷争,远离幸福状态。他得出结论,称基督教为他得出结论,称基督教为“真正的哲真正的哲学学”,因为基督教知道什么是真正的

    13、幸福,提供了达到永恒幸福的,因为基督教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达到永恒幸福的唯一途径,他称自己皈依基督教是唯一途径,他称自己皈依基督教是“到达哲学的天堂到达哲学的天堂”。在奥古斯丁之前,大多数教父都利用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辩护。奥古斯丁认为,最接近于基督教的希腊哲学家就是柏拉图,用基督教信仰衡量,柏拉图哲学最优越、优点最多。他用改造利用的态度,吸收其中有利于基督教的因素。二、时间学说奥古斯丁的一切哲学观点都有神学背景,都是在为基督教的信仰和奥古斯丁的一切哲学观点都有神学背景,都是在为基督教的信仰和教义服务教义服务。当时,人们对上帝六天创世说提出质疑,希腊人问:上帝何时创造时间?

    14、摩尼教徒问道:上帝在创世之前在做些什么?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11卷中专门讨论了“什么是时间”的问题,认为把握认为把握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度量。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度量。他说:他说:“正是在我的心灵里,我度量时间。正是在我的心灵里,我度量时间。”被心灵所知觉的时间即持续的知觉,知觉虽由外物引起,但知觉的持续却不取决于外物;外物消失之后,关于它的知觉仍能持续。奥古斯丁把这种知觉的持奥古斯丁把这种知觉的持续称为续称为“现在现在”。奥古斯丁认为,奥古斯丁认为,“现在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第一,任何时

    15、间都可以被度量。第二,过去和将来都可被归结为现在。奥古斯丁进而提出了关于时间的定义:“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他这里的“心灵”专指上帝的心灵,在他看来,上帝是永恒的,并不是时间中的存在。上帝心灵中的“现在”在创世的开端瞬间被造。与世界同时被造的“现在”是一切时间的原型,人所知觉到的连绵不断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他利用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摹仿说,同时吸收亚里士多德关于心灵度量时间、“现在”是时间单元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位置。罗素认为奥古斯丁阐述时间学说的忏悔录第11卷是其著作中“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三、奥古斯丁的神正论 对恶的思考在奥古斯丁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他

    16、早年因为基督教教基督教教义无法解决恶的起源和性质问题义无法解决恶的起源和性质问题,而采用摩尼教的二元论解释。摩尼教教义认为,代表善的光明之神与代表恶的黑暗之神进行永恒斗争,因此世间的恶普遍存在。当时的伊壁鸠鲁主义者利用恶存在的事实否证了基督教信仰的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总之,恶的存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善、全知、全能相矛盾在与上帝的全善、全知、全能相矛盾。这些严重困扰着神学家。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合理地解释恶,以为基督教教义辩护。他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神学解释,是最早他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神学解释,是最早的神正论(的神正论(theodicytheodicy)。)。神正论

    17、来源于希腊词“神”(theo)和“正义”(dike),意义是:在恶的存在面前显示上帝正义。奥古斯丁采用新柏拉图主义的灵魂观,把上帝、灵魂和身体作为由高到低的秩序。他认为,灵魂的正当目标应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他认为,灵魂的正当目标应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当灵魂追求低级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恶产当灵魂追求低级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恶产生于人类灵魂的内在缺陷。生于人类灵魂的内在缺陷。如果人们追问:全善的上帝为什么不赋予人只会行善、不能作恶的灵魂呢?他回答说:“不是有意做的事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因此,不是有意做的事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因此,如果人没有自由选择,则将不会

    18、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但是,赏罚如果人没有自由选择,则将不会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但是,赏罚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必然存在。因此,上帝必然赋予人以自由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必然存在。因此,上帝必然赋予人以自由的意志。的意志。”这就是说,有缺陷的自由选择是道德所必需的,人只为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承担道德责任;如果人的灵魂只会行善、不能作恶,人将不应承受上帝的惩罚或奖赏,上帝也将无赏罚分明的公正可言。奥古斯丁晚年修改了早期的意志自由说,以此来为基督教的“原罪说”辩护。他认为,没有上帝的恩典,人没有择善避恶的自由,只能在罪的奴役之下;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人的意志才能摆脱罪的奴役,恢复真正的自由。他通过神正

    19、论的辩护树立神权的绝对权威,要求所有人匍匐在上帝恩典面前。恩格斯说:“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这同它曾经作为奴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的性质是完全适合的。”四、历史神学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城,异教徒把这归咎于罗马人背叛传统宗教、改信基督教而受到的天谴,基督教内部充满沮丧和恐慌。为了鼓舞士气,坚定信仰,奥古斯丁花费15年时间,完成了上帝之城这部巨著。他在他在上帝之城上帝之城中对历史作了神学解释,区分中对历史作了神学解释,区分了圣史和俗史,认为罗马城的兴衰属于俗史,与上帝拯救人类的了圣史和俗史,认为罗马城的兴衰属于俗史,与上帝拯救人类的圣史无关圣史无关。他按照上帝六天创世、第

    20、七天休息的说法,把圣史分成七个时期,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是在第六个时期,即上帝即将取得完全胜利。奥古斯丁认为,与人类命运相关的是上帝之城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地上之城的区别。国家是按照一定协议组成的人的群体。“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并进而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并进而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这里的“城”(civitate)指国家。他认为国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和平,地上之城只能暂时、局部地维持世间和平,上帝之城将在末世实现永恒的“天上的和平”。为此,他要求基督徒遵循耶稣关于“凯撒之物当归给凯撒,上帝之物当归给上帝凯撒之物当归给凯撒,上帝之物当

    21、归给上帝”的教导,服从世俗国家法律,承担纳税、服役等世俗义务,同时在教会中坚守信仰,期待永恒和平。马克思认为,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体现“首先把国家和教会分开”的“教父们的著作和基督教精神”。第三节第三节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波埃修波埃修伊里金纳伊里金纳一、波埃修一、波埃修 波埃修出身于显赫的罗马贵族家庭,早年在雅典学习哲学。510年起,任东哥特王朝的大臣,523年被指控叛国罪下狱,次年被处死。他在狱中写的哲学的安慰,以与哲学女神对话的方式,诉说了自己不幸的命运,表达了对哲学智慧的景仰。波埃修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被誉为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他热衷于古代哲学,曾

    22、计划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翻译为拉丁文,虽然他实际上仅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的一部分,包括范畴篇以及波菲利所作的注释,解释篇和论题篇的注释和5篇关于“三位一体”的神学论文等,但他的译作和注释成为他的译作和注释成为后来中世纪早期逻辑教育的教材,开启了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后来中世纪早期逻辑教育的教材,开启了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波埃修使用拉丁文表示希腊形而上学的术语和观点,创造了一些新概念,如“存在”(esse)、“个体”(id quod est)、“实存”(existere)、“本质”(essentia)、“实体”(substantia)、“持存”(subsistentia)和“基体”

    23、(subjectum)等。更重要的是,他结合“三位一体”的神学争论,区分和辨析这些拉丁文概念的意义。他认为“存在”与“本质”相统一,“个体”是对“存在”的分有,但个体分有的存在是个别的,而分有的本质是普遍的,因而个体的存在和本质不统一。“基体”的意义是依赖于偶性的个别存在,而“实体”是包含普遍实质于自身之中的普遍存在。这些概念的辨析,对后世形而上学关于存在与本质、共相与殊相等区分的影响深远。二、伊里金纳二、伊里金纳 经过数百年的文化凋零,在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年在位),欧洲的文化开始有所复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卡洛林文化复兴。查理大帝及其继承者从爱尔兰延聘一批僧侣来宫廷学校讲

    24、学。出生于爱尔兰的约翰斯各脱伊里金纳(Johanna Scotus Eriugena,810877),就是其中之一,他30岁时到卡洛林宫廷担任了语法教师。伊里金纳的代表作自然的区分建立起中世纪哲学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全书共五卷,采用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形式。伊里金纳在书中解释了“自然”的意义,认为自然是关于一切所是与不是的东西的普遍名称。他把“自然”当作最高的哲学概念,比“存在”的意义更加广泛,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东西都属于自然。伊里金纳对伊里金纳对“自然自然”的概念作出逻辑区分的概念作出逻辑区分,即把“自然”看作最普遍的属概念,再衍生出几类种概念。他认为,自然包括“存在”和“非存在”两大类。按基

    25、督教观念,“存在”是“被创造”的东西,“非存在”是“非创造”的东西。“被创造”和“非创造”的意义再分别被分为能动和被动两个方面,得到了四个种概念:(1)能创造且不被创造的自然,(2)能创造且被创造的自然,(3)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4)不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伊里金纳伊里金纳“自然的区分自然的区分”也是本体论的区分也是本体论的区分。四个“自然”种概念分别对应自然本体的四个阶段:(1)能创造且不被创造的自然是作为创世最初原因之上帝;(2)能创造且被创造的自然是上帝所创造的理念原型,它是上帝用来创造可感世界的中介和工具;(3)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是上帝按照理念原型所创造出来的可感的自然界,

    26、其中的被造物生灭变化,但不能靠自身创造新事物;(4)不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是作为创世终极目的之上帝,他既不被创造,也不能创造,因为他是一切其他存在物朝向的归宿,不需要主动作用于其他存在物。伊里金纳把自然看作最初原因、原型世界、可感世界、终极目的伊里金纳把自然看作最初原因、原型世界、可感世界、终极目的四个阶段,四者统一于上帝。四个阶段,四者统一于上帝。他说:“上帝是开端、中介和终结。”他肯定中世纪流行的上帝是自然的原因和目的的观点,但他进一步肯定上帝内在于自然之中,这是正统神学所不容的泛神论。他说:“造物主和被造物是同一的,因为被造物除了是上帝的自我显现外,什么也不是。”这些泛神论观点虽在教区

    27、主教会议上两次遭谴责,但未能阻止其影响,12世纪末神秘主义异端的理论来源就是伊里金纳的泛神论。为此,1225年,教皇奥诺留斯三世谴责伊里金纳思想为“危险的学说”,下令焚烧他的著作。但中世纪的思想专制不能抹杀伊里金纳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称誉他为“中世纪哲学之父中世纪哲学之父”,黑格尔认为他是,黑格尔认为他是“当时第一当时第一个开创真正哲学的人个开创真正哲学的人”。卡洛林文化复兴的重要成果是恢复教育、建立三级学校制度。最高级的是宫廷学校;然后是主教堂区里的学校,培养神父与教士,讲授神学;最低级也是最普及的学校是修道院办的学校。修道院的课程分两类,基础课程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几何、代数、音乐和天文学。卡洛林文化复兴虽然只是黑暗时代的一道闪光,由于法兰克王国的分裂以及9世纪开始的第二轮蛮族入侵而终止,但其建立的学校教育制度却保留了下来。1.1.如何理解中世纪哲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来源?如何理解中世纪哲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来源?2.2.早期教父是如何理解和运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早期教父是如何理解和运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3.3.奥古斯丁如何利用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服务奥古斯丁如何利用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服务?4 4.伊里金纳伊里金纳区分区分“自然自然”的概念的哲学的概念的哲学意义是意义是什么?什么?思考题?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五章-教父哲学新(《西方哲学史》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4905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