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微生物第6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课件1.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04455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PPT
  • 页数:72
  • 大小:10.5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微生物第6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课件1.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微生物 遗传 变异 育种 课件
    资源描述:

    1、遗传: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亲代与子代相似变异: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间不同个体不完全相同亲代与子代、子代间不同个体不完全相同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variation是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是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遗传型遗传型:表型表型: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生物的全部遗传因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总和。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关。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关。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几个相

    2、关概念几个相关概念表型饰变:表型饰变: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特点特点: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表型改变遗传物质改变,导致表型改变特点:特点:遗传性、群体中极少数个体的行为遗传性、群体中极少数个体的行为(自发突变频率通常为(自发突变频率通常为1010-6-6-10-10-9-9)Production of a red pigment(prodigiosin)by Serratia marcescens.From left to righ

    3、t:slant culture grown at 25C,slant culture grown at 37C,broth culture grown at 25C,broth culture grown at 37C.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几个相关概念几个相关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三个证明一、三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1、经典转化实验、经典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S型(菌体具荚膜,菌落表面光滑,型(菌体具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致病能力)有致病能力)R型(菌体无荚膜,菌落表面粗型(菌体无荚膜,菌落表面

    4、粗糙,无致病能力)糙,无致病能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928年,年,F.Griffth作了作了3组实验组实验: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944年,年,Avery精确重复了转化实验,确定精确重复了转化实验,确定了转化因子了转化因子实验证明,将实验证明,将R菌转化为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因子是菌的转化因子是DNA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噬菌体感染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实验证明,实验证明,进入细菌细进入细菌细胞内部的物胞内部的物质是质是DNA。DNA包含有包含有产生完整噬产生完整噬菌体的全部菌体的全部信息。信息。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

    5、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3、植物病毒重建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实验证明,遗传信息的流向与实验证明,遗传信息的流向与DNA的传递是的传递是一致的。一致的。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遗传物质在(一)遗传物质在7个水平上的形式个水平上的形式1、细胞水平、细胞水平2、细胞核水平、细胞核水平3、染色体水平、染色体水平4、核酸水平、核酸水平5、基因水平、基因水平6、密码子水平、密码子水平7、核苷酸水平、核苷酸水平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真核微生物:细胞核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原核微生物:

    6、核区原核微生物:核区细胞核或核区的数目在不同的微生物中是不同细胞核或核区的数目在不同的微生物中是不同的的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细胞水平、细胞水平真核生物真核生物 细胞核细胞核 核染色体核染色体原核生物原核生物 核区核区 DNA链链核基因组核基因组在核基因组之外,还存在各种形式的核外遗传物质在核基因组之外,还存在各种形式的核外遗传物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细胞核水平、细胞核水平染色体是由组蛋白与染色体是由组蛋白与DNA构成的线状结构构成的线状结构染色体的数目在不同的生染色体的数目在不同的生物中是不同的物中是不同的染色体的倍数在同一生物染色体的倍

    7、数在同一生物的不同生活时期是不同的的不同生活时期是不同的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3、染色体水平、染色体水平核酸种类:核酸种类:DNA,RNA核酸结构:双链、单链;核酸结构:双链、单链;环状,线状,超螺旋状环状,线状,超螺旋状DNA长度:因种而异长度:因种而异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促进下开始的,最开始是作为模式生物,后来促进下开始的,最开始是作为模式生物,后来不断发展,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学的最有力的手不断发展,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学的最有力的手段。段。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4、核酸水平、核酸水平5、基因

    8、水平、基因水平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6、密码子水平、密码子水平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核苷酸是最小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核苷酸是最小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7、核苷酸水平、核苷酸水平(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1、定义、定义质粒(质粒(plasmid):):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各种微生物细胞中。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质粒所含的基因对宿主细胞一般是非必需的;在某些特殊条件

    9、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质粒有时能赋予宿主细胞以特殊的机能,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以特殊的机能,从而使宿主得到生长优势。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 closed circle,简称简称CCC)的超螺旋的超螺旋双链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也发现有线型双链也发现有线型双链DNA质粒和质粒和RNA质粒;质粒;质粒分子的大小范围从质粒分子的大小范围从1kb左右到左右到1000kb;细菌质粒多细菌质粒多 在在10kb以内)以内)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结构特点、

    10、结构特点(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3、质粒的类型、质粒的类型严谨型质粒严谨型质粒(stringent plasmid):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同步,低拷贝数制同步,低拷贝数松弛型质粒松弛型质粒(relaxed plasmid):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不同步,高拷贝数制不同步,高拷贝数窄宿主范围质粒窄宿主范围质粒(narrow host range plasmid)(只能在一种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复制)(只能在一种特定的宿主细胞中复制)广宿主范围质粒广宿主范围质粒(broad host range plasmid)(可以在许多种细菌中复制

    11、)(可以在许多种细菌中复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质粒的优点:质粒的优点:(1)体积小,易分离和操作)体积小,易分离和操作(2)环状,稳定)环状,稳定(3)独立复制)独立复制(4)拷贝数多)拷贝数多(5)存在标记位点,易筛选)存在标记位点,易筛选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4、质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质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5、质粒的检测、质粒的检测t 提取所有胞内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后电镜观察;t 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t 对

    12、于实验室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对于实验室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如抗药性初步判断。如抗药性初步判断。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6、质粒的主要种类、质粒的主要种类按照质按照质粒所编粒所编码的功码的功能和赋能和赋予宿主予宿主的表型的表型效应分效应分致育因子(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因子)抗性因子(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因子)产细菌素的质粒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毒性质粒(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sm

    13、id)代谢质粒(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隐秘质粒(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id)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原核生物的质粒(二)原核生物的质粒(1)致育因子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因子因子)又称又称F质粒,其大小约质粒,其大小约100kb,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与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与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现象(接合作用)有关的质粒。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现象(接合作用)有关的质粒。携带携带F质粒的菌株称为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相当于雄性),无菌株(相当于雄性),无F质粒的菌株称为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菌株(相当于雌性)。(相当

    14、于雌性)。F因子能以游离状态因子能以游离状态(F+)和和以与染色体相结合的状态以与染色体相结合的状态(Hfr)存在于细胞中,所以存在于细胞中,所以又称之为附加又称之为附加(episome)。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抗性因子(抗性因子(Resistance factor,R因子)因子)包括抗药性和抗重金属二大类,简称包括抗药性和抗重金属二大类,简称R质粒。质粒。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抗性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之一。R质质粒粒抗性转移因子(抗性转移因子(RTF):):转移和复制基因转移和复制基因抗性决定因子:抗性基因抗

    15、性决定因子:抗性基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3)产细菌素的质粒(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细菌素细菌素抗生素抗生素抑制或杀死近缘,甚至同种不抑制或杀死近缘,甚至同种不同株的细菌同株的细菌较广的抗菌谱通过核糖体直接合成的多肽类通过核糖体直接合成的多肽类物质物质一般是次级代谢产物编码细菌素的结构基因及相关编码细菌素的结构基因及相关的基因一般位于质粒或转座子的基因一般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上一般无直接的结构基因,相关酶的基因多在染色体上(4)毒性质粒(毒性质粒(virulence pla

    16、smid)许多致病菌的致病性是由其所携带的质粒引起的,许多致病菌的致病性是由其所携带的质粒引起的,这些质粒具有编码毒素的基因,其产物对宿主这些质粒具有编码毒素的基因,其产物对宿主(动物、植物)造成伤害。(动物、植物)造成伤害。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根癌土壤杆菌所含根癌土壤杆菌所含Ti质粒是引起双子叶植质粒是引起双子叶植物冠瘿瘤的致病因子物冠瘿瘤的致病因子(5)代谢质粒(代谢质粒(Metabolic plasmid)质粒上携带有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基因,如能质粒上携带有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基因,如能降解某些基质的酶,进行共生固氮,或产生抗降解某些基质的酶,进行共生固氮,或产生抗

    17、生素(某些放线菌)等。生素(某些放线菌)等。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降解成能被其作为碳源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降解成能被其作为碳源和能源利用的简单形式和能源利用的简单形式,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要的意义。降解质粒:降解质粒: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假单胞菌:假单胞菌:具有降解一些有毒化合物,如芳香簇化合物具有降解一些有毒化合物,如芳香簇化合物(苯苯)、农药、农药(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辛烷和樟脑等的能力。辛烷和樟脑等的能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6)隐秘质粒(隐秘质粒(cryptic plasm

    18、id)隐秘质粒不显示任何表型效应,它们的隐秘质粒不显示任何表型效应,它们的存在只有通过物理的方法,例如用凝胶电泳存在只有通过物理的方法,例如用凝胶电泳检测细胞抽提液等方法才能发现。检测细胞抽提液等方法才能发现。它们存在的生物学意义,目前几乎不了它们存在的生物学意义,目前几乎不了解。解。在应用上,很多隐秘质粒被加以改造作为基在应用上,很多隐秘质粒被加以改造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一般加上抗性基因)因工程的载体(一般加上抗性基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二节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一、基因突变一、基因突变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遗传物质的分子

    19、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狭义:点突变(基因突变)狭义:点突变(基因突变)广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广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野生型(原始性状)野生型(原始性状)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突变型(新性状)突变型(新性状)(一)突变类型(一)突变类型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突变率(二)突变率 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三)(三)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的特点 1、自发性、自发性 2、不对应性、不对应性 3、稀有性、稀有性 4、独立性、独立性 5、可诱变性、可诱变性 6、稳定性、稳

    20、定性 7、可逆性、可逆性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四)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四)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三个经典实验三个经典实验变量实验变量实验涂布实验涂布实验影印实验影印实验证明突变是自发证明突变是自发产生的,并且突产生的,并且突变的性状与引起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对应关系。直接对应关系。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变量实验(变量实验(fluctuation analysis)Salvador Luria and Max Delbruck(1943)Salvador LuriaMax DelbruckThe N

    21、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9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四)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四)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变量实验(变量实验(fluctuation analysis)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Newcombe的涂布实验(的涂布实验(1949)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影印实验影印实验Joshua Lederberg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Joshua Lederberg and Esther Lederberg(1952)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

    22、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五)基因突变及其机制(五)基因突变及其机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诱发突变: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因素,提高突、诱发突变: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因素,提高突 变率的人为的作法变率的人为的作法(1)碱基的置换)碱基的置换(2)移码突变:添加或缺失核苷酸,引起阅读错误)移码突变:添加或缺失核苷酸,引起阅读错误(3)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插入、易位、倒位)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插入、易位、倒位2、自发突变:无人为因素下的低频率突变原因、自发突变:无人为因素下的低频率突变原因(1)背景辐射)背景辐射(2)有害产物积累)有害产物积累(3)碱基错配)碱基错配

    23、(六)紫外线对(六)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及其修复的损伤及其修复嘧啶嘧啶嘧啶二聚体嘧啶二聚体UV1、光复活作用、光复活作用嘧啶二聚体嘧啶二聚体嘧啶嘧啶光解酶光解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2、切除修复切除修复(一)自发突变与育种(一)自发突变与育种:选育选育 定向培育定向培育(二)诱变育种(二)诱变育种1、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突变与育种二、突变与育种2、诱变育种的原则、诱变育种的原则诱变剂诱变剂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化学因素紫外线紫外线激光激光离子束离子束X射线射线r射线射线快中子快中子烷化剂烷化剂碱基类似物碱

    24、基类似物吖啶化合物吖啶化合物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使用简便有效的诱变剂)使用简便有效的诱变剂利用细菌模型了解潜在化学致癌物诱变作用的方法利用细菌模型了解潜在化学致癌物诱变作用的方法“生物化学统一性生物化学统一性”法则:法则:人和细菌在人和细菌在DNA的结构及特性方面是一致的,能使微的结构及特性方面是一致的,能使微生物发生突变的诱变剂必然也会作用于人的生物发生突变的诱变剂必然也会作用于人的DNA,使使其发生突变,最后造成癌变或其他不良的后果。其发生突变,最后造成癌变或其他不良的后果。诱变剂的共性原则:诱变剂的共性原则:化学药剂对细菌的诱变率与其对动物的致癌性成正比化学

    25、药剂对细菌的诱变率与其对动物的致癌性成正比超过超过95%95%的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有诱变作用的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有诱变作用90%90%以上的非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没有诱变作用以上的非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没有诱变作用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Ames试验介绍试验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Bruce Ames教授于教授于1966年年发明,因此称为发明,因此称为Ames试验试验具体操作:检测具体操作: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murium)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his-)的回复突变率。的回复突变率。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

    26、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Ames试验介绍试验介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Ames试验介绍试验介绍证明证明Ames试验重要性的应用实例:试验重要性的应用实例:国外曾开发了一种降低妇女妊娠反应的药物国外曾开发了一种降低妇女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反应停”,由于其药效显著,在,由于其药效显著,在60-7060-70年代十分流行,年代十分流行,但随后人们就发现畸形儿的出生率明显增高,而且生但随后人们就发现畸形儿的出生率明显增高,而且生产畸形儿的妇女大多曾服用产畸形儿的妇女大多曾服用“反应停反应停”,后来采用,后来采用AmesAmes试验发现这种物质的确具有很强的致突变作用,试验发现

    27、这种物质的确具有很强的致突变作用,因此这种药物被禁止使用因此这种药物被禁止使用但如果能在这种药物上市之前就进行但如果能在这种药物上市之前就进行AmesAmes试验检测,试验检测,那么这种大量出生畸形儿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那么这种大量出生畸形儿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Ames试验介绍试验介绍(2)选用优良的出发菌株)选用优良的出发菌株(3)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浮液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浮液(4)使用最佳诱变剂量)使用最佳诱变剂量 剂量剂量=强度(浓度)强度(浓度)作用时间作用时间 相对剂量相对剂量=杀菌率杀菌率(5)利用协同效应)利用协同效应(6)寻找和利用

    28、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寻找和利用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7)设计高效率筛选方案)设计高效率筛选方案(8)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型筛选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型筛选方案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3、突变株的筛选:(、突变株的筛选:(1)产量突变株的筛选)产量突变株的筛选 (2)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筛选 (3)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突变株的筛选方法突变株的筛选方法诱变诱变检出营养缺陷型检出营养缺陷型淘汰野生型淘汰野生型鉴定营养缺陷型鉴定营养缺陷型富集培养富集培养(抗生素法)(抗生素法)(菌丝过滤法)(菌丝过滤法)夹层培养法夹层培养法

    29、限量补充培养法限量补充培养法逐个检出法逐个检出法影印平板法影印平板法生长谱法生长谱法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三节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一)转化(一)转化供体菌供体菌受体菌受体菌DNA片段片段1928年,年,Griffith发现肺炎链球菌(发现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的转化现象的转化现象,目前已知有二十多个种的细菌具目前已知有二十多个种的细菌具有自然转化的能力进行自然转化,需要二方面必要的条有自然转化的能力进行自然转化,需要二方面必要的条件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

    30、的遗传变异和育种感受态细胞:具有摄取外源感受态细胞: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能力的细胞 自然感受态的出现是细胞一定生长阶段的生理特性,自然感受态的出现是细胞一定生长阶段的生理特性,受细菌自身的基因控制;受细菌自身的基因控制;人工感受态则是通过人为诱导的方法,使细胞具有摄人工感受态则是通过人为诱导的方法,使细胞具有摄取取DNADNA的能力,或人为地将的能力,或人为地将DNADNA导入细胞内导入细胞内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建立了感受态的受体细胞、建立了感受态的受体细胞(一)转化(一)转化2、外源游离、外源游离DNA分子(转化因子)分子(转化因子)转化过程(革兰氏阳性菌

    31、的转化模型)转化过程(革兰氏阳性菌的转化模型)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噬菌体噬菌体DNA被感受态细胞摄取并产生有活性的病毒颗粒被感受态细胞摄取并产生有活性的病毒颗粒转染转染(transfection):转染的特点:转染的特点:提纯的噬菌体提纯的噬菌体DNA以转化的(而非感染)以转化的(而非感染)途径进入细胞并表达后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途径进入细胞并表达后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转化过程的特点:转化过程的特点:a)对核酸酶敏感;对核酸酶敏感;b)不需要活的不需要活的DNA供体细胞;供体细胞;c)转化是否成功及转化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转化供体菌转化是否成功及转化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32、转化供体菌株和转化受体菌株之间的亲源关系;株和转化受体菌株之间的亲源关系;d)通常情况下质粒的自然转化效率要低得多通常情况下质粒的自然转化效率要低得多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转化(一)转化人工转化人工转化用用CaCl2处理细胞,电穿孔等是常用的人工处理细胞,电穿孔等是常用的人工转化手段。转化手段。在自然转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的一项细菌在自然转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的一项细菌基因重组手段,是基因工程的奠基石和基础基因重组手段,是基因工程的奠基石和基础技术。技术。不是由细菌自身的基因所控制;不是由细菌自身的基因所控制;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处理受体细胞,使其人为地用多种不同的技术

    33、处理受体细胞,使其人为地处于一种可以摄取外源处于一种可以摄取外源DNA的的“人工感受态人工感受态”。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细菌的转导(二)细菌的转导(transduction)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由噬菌体介导的细菌细胞间进行遗传交换的一种方式 一个细胞的一个细胞的D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胞中细菌转导细菌转导的类型:的类型:普遍普遍转导转导局限局限转导转导完全普遍转导完全普遍转导流产普遍转导流产普遍转导低频转导低频转导高频转导高频转导局限转导与普遍转导的主要区别局限转导与普遍转导的主要区别溶源

    34、转变溶源转变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三)接合(三)接合(conjugation)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的转移和重组过程1946年,年,Joshua Lederberg 和和Edward L.Taturm细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杂细菌的多重营养缺陷型杂交实验交实验中间平板上长出的原中间平板上长出的原养型菌落是两菌株之养型菌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重组所致。重组所致。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F因子的四种细胞形式因子的四种细胞形式 a)F-菌株菌株(“雌性雌性”菌株

    35、菌株),不含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接合作用接收F因子而变成因子而变成F+菌株菌株;b)F+菌株菌株(“雄性雄性”菌株菌株),F因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c c)HfrHfr菌株菌株,F 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DNA上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细胞表面有性菌毛。d d)FF菌株菌株,Hfr菌株内的菌株内的F因子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因子,特称为F因因 子。子。细胞表面同样有

    36、性菌毛。细胞表面同样有性菌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1)F+F-杂交杂交理化因子的处理可将理化因子的处理可将F因子消除而使因子消除而使F+菌株变成菌株变成F-菌株菌株F+菌株的菌株的F因子向因子向F-细胞转移,但含细胞转移,但含F因子的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因子的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一般不被转移。一般不被转移。a a)F F+细菌通过性毛与细菌通过性毛与F F-细细菌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菌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b b)F F+细菌的细菌的F F因子出现缺因子出现缺口,双链之一被切断,从口,双链之一被切断,从断端转移断端转移F F因子的一条链到因子的一条链到F F-细菌中。细菌中

    37、。c c)F F因子的一条链一进入因子的一条链一进入F F-细菌中,就在细菌中,就在F F-细菌中细菌中复制新的复制新的 F F因子。因子。d d)复制完成后,复制完成后,F F-细菌变成细菌变成F F+,同时原有同时原有F F+细胞也完成细胞也完成F F因子另一条链的复制,所以转因子另一条链的复制,所以转移是移是F F+的拷贝。的拷贝。所以最终所以最终杂交的结果杂交的结果是是F F-细菌变成细菌变成F F+细菌,细菌,而原有的而原有的F F+细菌则不变。细菌则不变。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HfrHfr菌株的菌株的F 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DNA上,因此只

    38、要发生接合转移转移过程,就上,因此只要发生接合转移转移过程,就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细菌染色体传递给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细菌染色体传递给F F-细胞并发生重组,由此而得名为细胞并发生重组,由此而得名为高高频重组菌株。频重组菌株。2)Hfr F-杂交杂交Hfr菌株仍然保持着菌株仍然保持着F+细胞的特征,具有细胞的特征,具有F性性菌毛,并象菌毛,并象F+一样与一样与F-细胞进行接合。细胞进行接合。所不同的是,当所不同的是,当OriT序列被缺刻螺旋酶识别序列被缺刻螺旋酶识别而产生缺口后,而产生缺口后,F因子的先导区因子的先导区(leading region)结合着染色体结合着染色体DNA向受体细胞转移。向

    39、受体细胞转移。F因子除先导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是处于因子除先导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是处于转移染色体的末端,由于转移过程常被中断,转移染色体的末端,由于转移过程常被中断,因此因此F因子不易转入受体细胞中。因子不易转入受体细胞中。HfrF-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杂交后的受体细胞(或接合子或接合子)大多数大多数仍然是仍然是F-。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3)FF-杂交杂交Hfr菌株内的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因子,特称为F因子。因子。FF-与与F+F-的不同

    40、:的不同:供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供体的部分染色体基因随F一起转入受体细胞一起转入受体细胞a)与染色体发生重组;与染色体发生重组;b)继续存在于继续存在于F因子上,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因子上,形成一种部分二倍体;细胞基因的这种转移过程又常称为性导(细胞基因的这种转移过程又常称为性导(sexduction)、)、F因子转导(因子转导(F-duction),),或或F因子媒介的转导(因子媒介的转导(F-mediated transduction)。)。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四)原生质体融合(四)原生质体融合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二

    41、、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细胞(细胞()细胞()细胞()有性接合有性接合 染色体重组染色体重组 新遗传型新遗传型能产生有性孢子的酵母菌、霉菌和蕈菌都可以进行有能产生有性孢子的酵母菌、霉菌和蕈菌都可以进行有性杂交性杂交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有性杂交(一)有性杂交(二)准性杂交(二)准性杂交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准性接合准性接合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新遗传型新遗传型菌丝联结菌丝联结 质配质配 核配核配 有丝分裂交换有丝分裂交换 单倍体杂合子单倍体杂合子在半知菌类中最为常见在半知菌类中最为常见半半知知菌菌的的准准性性生生殖殖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

    42、四节第四节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特点:可设计性、稳定性、远缘性、风险性特点:可设计性、稳定性、远缘性、风险性一、基因工程一、基因工程定义:定义:在基因水平上,改造遗传物质,从而使在基因水平上,改造遗传物质,从而使物种发生变异,创建出具有某种稳定新性状的物种发生变异,创建出具有某种稳定新性状的生物新品系。生物新品系。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获得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选择基因载体选择基因载体体外重组体外重组外源基因导入(细菌、植物、动物)外源基因导入(细菌、植物、动物)筛选和鉴定筛选和鉴定应用应用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43、第五节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性状稳定的菌种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性状稳定的菌种是微生物学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影响微生物菌种稳定性的因素:影响微生物菌种稳定性的因素:a)变异;变异;b)污染;污染;c)死亡。死亡。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菌种衰退的原因菌种衰退的原因:大量群体中的自发突变大量群体中的自发突变纯菌种纯菌种自发突变自发突变不纯菌种不纯菌种突变个体突变个体传代增殖传代增殖原始个体原始个体衰退衰退菌种菌种衰退:菌种出现或表现出负变性状衰退:菌种出现或表现出负变性状1)

    44、减少传代次数;减少传代次数;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3)利用单核体传代)利用单核体传代4)经常进行纯种分离,并对相应的性状指标进)经常进行纯种分离,并对相应的性状指标进行检查;行检查;5)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一)、防止衰退的措施一)、防止衰退的措施使衰退的菌种恢复原来优良性状。狭义的复壮;广义的复壮菌种的复壮措施:纯种分离:(平板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单细胞挑取法等)。通过寄主体内生长进行复壮(如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复壮);淘汰已衰退的个体(采用比较激烈的理化条件进行处理

    45、,以杀死生命力较差的已衰退个体)。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菌种的复壮(二)、菌种的复壮(rejuvenation)二、菌种保藏二、菌种保藏目的: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目的: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以供研究、生产、交换之用以供研究、生产、交换之用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 2、尽量使用分生孢子、芽孢等休、尽量使用分生孢子、芽孢等休眠体眠体 3、创造有利于休眠的保藏环境、创造有利于休眠的保藏环境(如干燥、低温)(如干燥、低温)4、尽可能多的采用不同的手段保、尽可能多的采用不同的手段保藏一些比较重要的微生

    46、物菌株藏一些比较重要的微生物菌株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基基本本方方法法培养基传代培养(斜面、平板)培养基传代培养(斜面、平板)寄主传代培养寄主传代培养低温(液氮、低温冰箱)低温(液氮、低温冰箱)干燥(沙土管、真空干燥)干燥(沙土管、真空干燥)生活态生活态休眠态休眠态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菌种保藏二、菌种保藏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二、菌种保藏二、菌种保藏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保藏法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思考题思考题 1.1.微生物最基本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微生物最基本的遗传物质是核酸,请简述其在请简述其在7 7个不同层次上的存在形式?个不同层次上的存在形式?2.2.要想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以要想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以采取那些方法?各自的特点是那些采取那些方法?各自的特点是那些?都都有那些具体手段?有那些具体手段?3.3.菌株为什么会衰退?如何防止其衰菌株为什么会衰退?如何防止其衰退,通常我们用什么方法保藏菌株?退,通常我们用什么方法保藏菌株?图片来自网络以及本人实验室图片来自网络以及本人实验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微生物第6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课件1.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445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