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十三 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 主题二 加试第26题(史研方法与素养)题型突破学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0420
  • 上传时间:2018-09-02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67.2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十三 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 主题二 加试第26题(史研方法与素养)题型突破学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三 题型 突破 解题 规范 主题 加试 26 方法 素养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 品教育资源文库 】 主题二 加试第 26 题 (史研方法与素养 )题型突破 三年考情统计 年份 第 26 题 201510 烽火戏诸侯 20164 海昏侯墓 201610 心学 20174 史研方法与百家争鸣 201711 光绪被囚瀛台的诸种说法 一、唯物史观 史学研究方法的指南 1唯物史观在学科中的地位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 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达

    2、标要求 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3学业质量水平标准 素养 水平 唯物史观 水平 1 能够知道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 2 能够知道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

    3、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 3 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 精 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发展变化,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水平 4 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 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4.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包括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历史的纵向发展 ),以及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 (历史的横向发展 )。 (2)科学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 (

    4、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二、史料的分类与应用 1史料 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来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只有靠这些资料才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获取历史结论。 2史料的

    5、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 (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 )、实物史料 (历史上人类活动用过的各种物件 )与口述史料 (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 )。 (2)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或原始史料,即历史事 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种史料划分跟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 (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 (官方组织编写 )与无意史料 (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 )

    6、, “ 正史 ”( 官方记载 )与 “ 野史 ”( 私家编纂史书或民间记载 )。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 3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原则 【 精 品教育资源文库 】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 (原始 )史料。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不取孤证,孤证不立 )。 4影响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时代的局限性等

    7、。 5获取史料的方法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 (2)采访当事 人或目击者获得口传史料。 (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史料。 (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史料。 (5)现场考古 (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 (6)上网搜索。 例 1 (201711 月浙江选考, 26)(加试题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

    8、对光 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 ) 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 B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以各种方式存在 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 D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 点拨 历史事实的叙述要符合客观事实,并不能依靠想象,排除 A 项。历史学的追求不单是历史的观点与总结,要得出结论必须结合相关的所有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信息,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独 立的,所以要结合各种细节详细考证,故排除 C 项。历史研究包括有文献资料、档案记录和

    9、口述历史,但是口述历史较少,并非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有口述历史佐证,故排除 D 项。 【 精 品教育资源文库 】 答案 B 例 2 (20174 月浙江选考, 26)(加试题 )20 世纪 60 年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 )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 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

    10、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点拨 从材料信息看,学者围绕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作进行激烈的争论,而这一争论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这说明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故选 C 项。 答案 C 例 3 (201610 月浙江选考, 26)(加试题 )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 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 受,对两宋交替之际 “ 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 ? 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 ” 这说明 ( ) A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

    11、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点拨 此题难度较大,材料信息是得分唯一依据; “ 忧时伤世 ” 凸显家国情怀, “ 作者个人面对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经历增加了对宋代文献的理解 ” 是材料的大意,除 B 项 外其他备选项均与题意不完全一致,故答案选 B。 答案 B 例 4 (20164 月浙江选考, 26)(加试题 )2015 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 ) 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考古

    12、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点拨 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依据材料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发现不仅 证实文献记载的内容,而且弥补文献的不足,故 A 项正确。考古工作不仅限于寻找证据,而且考古的证据受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不一定能重现往昔的历史,故 B 项错误。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离不开问【 精 品教育资源文库 】 题的指引,故 C 项错误。证明史实需要各种史料,包括文献、实物等,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 精 品教育资源文库 】 题型分析 从 2015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3、11 月五次选考试题来看,加试部分的第 26 题每年的题型特点是较为固定的,那就是以考查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方法为主要目标。这种题型在全国卷和其他地方自主命题中也时常出现。综合分析第 26 题的命 题思路,大体有如下特点: (1)从考查的能力方向上看,主要考查: 对 “ 史料 ” 相关的史学常识的考查,如史料的分类;对 “ 史料 ” 价值的判断;对 “ 史料 ”的运用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的考查。 对 “ 唯物史观 ” 的基本原理的考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等。 (2)从命题的内容上看,往往涉及历史文化常识、重大考古发现、史学前沿理论成果、学术争鸣的流行观点等。考查点最终落脚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力。 (3)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题干多采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多学科的情 境知识叙述等形式。选项多是理解性、方法性、观点性的历史结论与方法规律。 (4)从难度上看,这类题目难度相对较大,思维层次较高,是比较容易失分的题目。 方法指导 1注意相关知识与理论的储备 (1)注意储备基本的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一是明确历史资料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十三 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 主题二 加试第26题(史研方法与素养)题型突破学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4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