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精编详细版(实用必备!).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503974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4.3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精编详细版(实用必备!).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地理 地舆 期末 复习 温习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精编 详细 实用 必备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地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精编详细版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大致位于73E-135E)、北半球(大致位于4N-53N)。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我国位于中低纬度。海陆位置我国陆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腹地;东部濒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1)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等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路

    2、上便于同邻国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国土辽阔领土面积世界第三位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同陆上邻国发展对外贸易;海岸线长,领海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2.我国领土四端点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时间差异大3.疆域与陆上邻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东朝鲜西阿富汗、巴基斯坦北俄罗斯

    3、、蒙古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南缅甸、老挝、越南4.辽阔的海域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领海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内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群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海峡台湾海峡(东海)、琼州海峡(南海)等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三、行政区划1.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级:县、市、自治县;乡

    4、级:乡、镇、民族乡。34个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宪法规定,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湖南省湘长沙天津市津天津广东省粤广州河北省冀石家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山西省晋太原海南省琼海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重庆市渝重庆辽宁省辽沈阳四川省川或蜀成都吉林省吉长春贵州省贵或黔贵阳黑龙江省黑哈尔滨云南省云或滇昆明上海市沪上海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江苏省苏南京陕西省陕或秦西安浙江省浙

    5、杭州甘肃省甘或陇兰州安徽省皖合肥青海省青西宁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江西省赣南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山东省鲁济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河南省豫郑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湖北省鄂武汉台湾省台台北第 27 页 共 27 页第二节 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共141178万人。2.我国人口增长时间特点原因建国前人口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生产力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

    6、,社会不稳定建国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3.我国人口多带来的影响优点众多的人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缺点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4.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5.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迅速;老龄化严重。二、人口东多西少(八上课本 第13页 图1.13)1.人口分布分界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分界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2

    7、.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西北部东南部地形多高原、山地多平原、丘陵气候降水稀少雨热同期,降水较丰富交通交通路线少交通路线密度大,海陆运输便利经济经济较落后工农业发达第三节 民族一、中华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一个统一和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55个,人口较少,总共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壮族,超过1600万人人口在500万以上(除壮族外)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人口很少(不到1万人):珞巴族、赫哲族等民族地位:我国宪法规定,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民族文化(八上课本 第17页 图1.18)民族朝鲜族蒙古族

    8、傣族藏族苗族高山族乐器长鼓马头琴两面鼓神鼓芦笙节日跳板、长鼓舞那达慕大会泼水节雪顿节苗年丰收节建筑蒙古包竹楼碉房二、民族分布特点1.民族分布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东部、中部较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2.民族自治: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置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行政区域。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域内行使自治权。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

    9、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2.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自北向南,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1)三大高原高原名称位置主要特点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脉以东,北至国界,南至长城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脉东端,东到太行山脉,北至古长城,南至秦岭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地貌发育云贵高原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大部分峰岭众多,地面崎

    10、岖,喀斯特地貌发育(2)四大盆地名称位置主要特点塔里木盆地新疆境内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周围高山围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我国最大盆地准噶尔盆地新疆境内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内部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和盐湖,被称为聚宝盆,是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四川省、重庆市,大巴山、横断山脉、巫山之间分布有肥沃的紫色土,有紫色盆地之称,西部是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3)三大平原名称位置和范围平均海拔地形特征东北平原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

    11、原和辽河平原部分200米以下以黑土著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三临黄海和渤海大部分在50米以下又称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东西狭长比华北平原更低地势低平,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第三大平原3.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丘陵10% 山地33% 平原12% 盆地19% 高原26% 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我国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因而耕地资源不足平原面积小平原面

    12、积仅占1/10一点4.山区的开发和利用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不利条件: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二、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我国地势特点: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由青藏高原构成,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2.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

    13、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三、我国山脉的走向第二节 气候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夏季气温分布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北气温差别不大。2.我国冬夏季气温之最(1)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值在漠河,因为该地纬度高;气温最高值在海南

    14、,因为该地纬度低。(2)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值在吐鲁番盆地,因为该地深居内陆,地势低,周围高山环绕,不易散热;气温最低值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3.温度带温度带主要分布区域作物熟制寒温带黑龙江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一年一熟中温带东北三省大部分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东北平原的大部、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一年一熟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华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亚热带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热带滇、粵、台三省区南部和海南省一年三熟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1)我国降水的

    15、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趁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东南沿海距海近,降水多;西北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季风影响。(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最多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最少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这期间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3)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这往往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随着夏季风的推进,从4、5月份开

    16、始,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份雨带南撤,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3.干湿状况: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4.分布: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干湿区分布地区干湿状况植被农牧业湿润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森林为主水田为主半湿润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年降水量为400800 mm,降水量蒸发量森林草原旱地为主半干旱区内蒙古高原中东部、黄土高原和

    17、青藏高原大部分、新疆的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200400 mm,降水量蒸发量草原为主灌溉农业、牧业干旱区新疆大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多荒漠绿洲农业、牧业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南北跨纬度广,气温差异大;海陆位置差异大,干湿差异大。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带。山地气候呈垂直变化。3.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秦

    18、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滇、粵、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地气候四季低温,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青藏高原4.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气候对人们的服饰产生影响,如藏袍是藏族同胞的服饰,也是适应两藏地区气候的产物。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5.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

    19、齐全。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从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南部距离印度洋较近,形成了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地形:(1)由于高大山地的阻挡,山地两侧的降水差异明显。距离海洋近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太阳光照强的向阳坡气温高。(2)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变化的同时,降水也会发生变化。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划分界线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划

    20、分依据夏季风的影响气候特征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制约,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较干旱3.冬季风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太平洋、印度洋风向偏北风偏南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等地几乎不受影响外,其他地区都受影响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气候影响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活动异常时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的年份,易发生水旱灾害第三节 河流一、以外流河为主1.中国主要的河流及注入的海洋注入太平洋珠江、长江、淮

    21、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澜沧江等(澜沧江出国后称湄公河)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注人北冰洋的河流)不注入海洋塔里木河等(中途消失在荒漠中或断流)2.内流区与外流区 内流河与外流河流域定义占全国的比例水量河流定义举例主要分布区内流区内流河的流域1/3不到5%内流河最终未能流人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西北内陆外流区外流河的流域2/3超过95%外流河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长江、黄河东南部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时期水文特征成因夏季风盛行时水量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大部分受夏季风影响,雨带由南向北推移,东南部降水丰沛冬季风盛行时水量小,水位下降,

    22、形成枯水期冬季风加强,雨带南撤,降水量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普遍结冰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春季东北地区河流有明显汛期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4.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特征成因水量较小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水量较小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部分河流冬季断流,属季节性河流5.京杭运河(八上课本 第44页 图2.33)地位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价值:历史上曾沟通南北交通;如今江苏、浙江境内的河段,一直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起止北京杭州,全长约1800千米贯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

    23、湖泊经过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长江概况(八上课本 第45/46/49页 图2.34/图2.35/图2.40)源地和源头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源头是沱沱河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因此,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流域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0%水量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上中下游划分上游:源头宜昌流经山区,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中游:宜昌湖口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面宽阔,流速缓慢下游:湖口人海口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地势更低平,江面更宽

    24、阔,水网如织水乡泽国主要支流自上游到下游: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域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级行政区域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温度带青藏高原区、亚热带流经干湿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7.长江的开发、治理(1)”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丰富: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水能的分布: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2)黄金水道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长江

    25、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目前长江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3)长江的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长江进行了综合治理,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措施: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治理水污染等。(4)长江水患的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流域广,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支流多,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中游用湖造田,削弱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荆江河段特别弯曲,致使水流不畅下游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水位升高,行洪不畅长江

    26、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黄河的概况(八上课本 第50页 图2.41)源地和源头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源头为卡日曲注入海洋渤海流经省区9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5464千米中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最长)上/中/下游分界点内蒙古河口、河南桃花峪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最大)流经温度带青藏高原区、中温带、暖温带流经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黄河上/中/下游河段的特点范围特点上游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地处

    27、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口至河南桃花峪因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多泥沙下游桃花峪至人海口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3.黄河的贡献(1)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塑造了宁夏平原和灌溉农业发达的河套平原。(2)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现在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3)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4.黄河的忧患与治理(1)忧患: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下游-“

    28、地上河”,易决口泛滥(2)“地上河”: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太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3)治理: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第四节 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1)气象灾害名称现象后果干旱长时期降水异常

    29、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台风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寒潮强冷空气迅速人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2)地质灾害名称含义危害地震地震是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震动的现象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滑坡是山坡的一部分沿着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泥石流在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差

    30、的地方,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会发生泥石流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1)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2)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3)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成因气

    31、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分布地区分布广泛,集中在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多发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除青藏、云贵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发生时间不同季节交替出现夏秋季节多发秋末、冬季、初春形成原因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源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入侵4.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地区西南地区、新疆地区、华北地区、台湾岛及附近海域我国西南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地区,东部低山成因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带山势陡峭、土质疏松、缺少植被保护,暴雨或降水集中危害摧毁房屋、工厂,

    32、致使交通、通信中断,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对措施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带转移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三、防灾减灾预报灾害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防御措施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实时救助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自然资源的含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称为

    33、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2.自然资源的分类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特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举例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煤炭、石油、铁矿等利用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3.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对非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以及寻找新的替代品。对可再生资源: 保护和促进更新以及最充分地加以利用。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是名副其实

    34、的资源大国。(2)人均不足: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我国资源利用现状人均占有量减少: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减少。破坏与浪费严重: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需求持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资源需求增长。3.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方式开发新材 、新能源;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加强针对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

    35、、生产的空间。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种植农作物,发展种植业草地:生长草和灌木,发展畜牧业林地:生长树木,发展林业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沙漠、石山、高寒荒漠等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利用类型所在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水田湿润区平原、丘陵旱地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平原、高原、丘陵草地半干旱区高原、山地林地湿润区、半湿润区山地、丘陵难以利用土地半干旱区、干旱区高原、山地、盆地4.我国土地资源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6、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2)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3)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二、地区分布不均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早地为主。林地

    37、则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西部内陆的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地区土地资源区域差异自然原因东部 季风区北方 地区集中了全国 90%的耕地 和林地,土地 利用程度高以旱地为主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平原广阔,耕地 多,但热量较 少,降水较少南方 地区以水田为主多丘陵、山地, 但热量高,降水丰富西北内陆地区以草地和荒漠为主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 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

    38、利用恰当,能够供人们持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受破坏,其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乱占耕地因人口增加及城市化发展,占用大量耕地。耕地减少加剧了我国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土地污染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及污染物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2.基本国策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针对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我国把“十分珍惜、

    39、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3.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第三节 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1.水资源的含义通常把分布在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2.水资源的分布(1)空间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东多西少。大致

    40、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北方水资源只占20,而土地资源却占60,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南方水资源占80,而土地资源占40,水资源有一定的剩余。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对农业生产不利。(2)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年际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大)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

    41、方以旱地为主。(2)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3)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二、合理保护与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调水路线东线中线西线起点扬州江都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终点天津北京、天津黄河上游线路特点可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以自流基本自流需开凿隧道

    42、,基本自流水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工程意义:可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有利于华北和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引黄济青、引汉济渭等。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原因(1)我国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加重,而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有效利用的水只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比发达国家多一倍。(3)严重的水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河湖,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恶化,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交通运输方式传统的运输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化运输方式及其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火车公路运输-汽车航空运输-飞机水路运输-船舶管道运输-管道3.交通运输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精编详细版(实用必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397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