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茶与文学艺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讲-茶与文学艺术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文学艺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讲第十讲 茶与文学艺术茶与文学艺术第一节 茶与茶诗第二节 茶与散文第三节 茶与其他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是茶文化的主体文学艺术是茶文化的主体 茶与文学艺术,是指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包含了作品中的主题不一定是茶,但是有歌咏茶或描写茶的优美片段,都可视为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具体地讲,就是所有和茶有关的诗词、散文、楹联、书法、绘画、小说、戏曲、音乐、歌舞等等。因此,文学艺术是茶文化的主体。第一节 茶与茶诗中国最早的茶诗大概就是晋代左思的娇女诗了,描写的是他的两个女儿,妹妹叫执素,姐姐叫惠芳,为了让茶汤快些煮开,用嘴吹炉里的炭火:诗文如下: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
2、皙;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执素,口齿自清历。小字为执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弛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弛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历。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历。脂赋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脂赋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地,难与沈水碧。衣被皆重地,难与沈水碧。第一节 茶与茶诗唐代著名的茶诗词唐代著名的茶诗词李白的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茶,山泉煎茶有怀琴茶白居易同时代的元稹,写的一首一字至七字的宝塔诗诗茶非常有名
3、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第一节 茶与茶诗下面一一具体讲述李白的茶诗李白的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之见,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唐代著名的茶诗还有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皎然,(生卒年不详)是唐代湖州妙喜寺的和尚,俗姓谢,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陆羽的好友。下面是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
4、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第一节 茶与茶诗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
5、丹丘得如此。”意思是说只有茶道可以使人保持真率的本性,但茶道不是常人可以掌握的,只有来自仙境的人才能得到如此的感觉。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就是神仙。全而真,保全你的真实本性之意。这两句很重要。茶学家们论证茶道起源时经常引用,以此为证,被认为是“茶道”一词在中国的首次出现,并说明自唐代陆羽皎然时期就出现了茶道,所以说茶道是日本最早创立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不是创立了茶道,而是将中国的茶道引进到日本并加以发展的。唐朝有许多日本的和尚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后来,荣西和尚两次来中国,回去时带走了中国的茶种,茶树和陆羽的茶经手抄本,逐渐在日本兴起了茶道。第一节 茶与茶诗第
6、一节 茶与茶诗还有卢仝的还有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名气很大,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卢仝因此而得到了茶中的“亚圣亚圣”的尊称。而诗中“七碗茶”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全文如下:第一节 茶与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卢仝日高五丈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如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蒙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
7、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巓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第一节 茶与茶诗这首诗写了一连气喝了七碗茶的感受,每一碗都有不同的感觉,是一个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的升华过程。“一碗喉吻润”,是物质享受,只是起到了解渴润嗓的作用。“两碗破孤闷”,看似直浅,实际含义很深刻,一语道出了封建统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的心情。“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喝了第三碗茶,会使人才思枯竭
8、的人千思百虑,写出五千卷的诗文来,这比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有气魄。“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看起来轻松,实际上说明了卢仝满腹忧患,但通过喝茶,使心中的不平化为乌有,这就使喝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饮茶解忧,比借酒浇愁要好,借酒浇愁愁更愁。第一节 茶与茶诗第一节 茶与茶诗“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是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第七碗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要从现实生活中飞翔到理想的仙境中去,整个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喝完七碗茶后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想到了那些辛勤的采茶人,“安得知百万亿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