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0368
  • 上传时间:2018-09-02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1.0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浙江 专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科技 文化 29 百家争鸣 汉代 儒学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9 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时空坐标】 【认读要领】 一大主题:古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发展历程。 两条主线: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 )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大重点: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古代科学成就;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考查频度 必考 加 试 1.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b c c (20164 月, 2)考查道家无为而治 (201510 月, 33 题第一问 )考查儒

    2、学的教育观的演变 (201610 月, 3)考查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主张 4 次 2 考 4 次 1 考 2.汉代 儒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太学的创建 (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b b c (201510 月, 33 题第一问 )考查太学的性质 (201610 月, 4)考查汉代儒学地位上升 (201510 月, 33 第二问 )考查科举制的影响 4 次 2 考 4 次 1 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一 百家争鸣 梳理 基础知识 一、孔 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c)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重要贡献 孔子 春秋 政治方面核心是提出 “ 仁 ” 与 “ 礼

    3、 ” 学说,希望统治者推行 “ 德治 ” ,主张建立一个 礼乐文明 社会; 教育方面开创中国古代 私人讲学 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 ,以“六艺”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编纂方面编著 诗 书 易 礼 乐 春秋 统称 “ 六经 ” , 论语 是其弟子所编 开创 了儒家学派 孟子 战国 道德 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 仁政 ” 学说; 提出 “ 民贵君轻 ” 的民本思想 继承 了孔子的学说,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荀子 天人关系上认为 “ 天行有常 ” 、 “ 人道有为 ” 、 “ 制天命而用之 ” ; 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 礼 ” 广泛 吸收 各家思想的

    4、精华, 丰富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二、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b)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道家 老子 春秋 哲学上主张 “ 道 ” 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蕴涵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政治上主张 “ 无为而治 ” ,幻想建立 “ 小国寡民 ” 的社会 庄子 战国 和老子一样把 “ 道 ” 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他认为要做到 “ 齐物 ” ,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 法 家 韩非 战国 集法家思想之 大成 ,将 “ 法 ” 、 “ 术 ” 、 “ 势 ” 三者糅合为一; 主张加强 君主集权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提出了 “ 不

    5、期修古,不法常可 ”,“ 事异则备变 ” 的改革主张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旨是 “ 兼相爱、交相利 ” ,以此为核心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 三、 (加试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c ):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繁盛时期 1.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有力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2.对后世 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 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 学说构成了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 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

    6、论武器。 3.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微点拨 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积极 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后来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合理思想,形成了“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的统治模式。 突破 核心要点 要点一 孔 子的主要思想及儒家民本意识 史料 识图解史 (1)图示中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 仁 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周礼。“克己复礼”以为“仁”。图示显示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其内在联系。 提示:仁是内在自觉的道德要求

    7、,礼是外在要求的社会规范;主张 “ 中庸 ” ,通过协调人际关系保持 “ 仁 ” 的常态化。 (2)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说: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有君舟民水理念。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 。 提示 : 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政治理想: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要点二 (加试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史料 如果说道家智谋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最聪明的一页,法家智谋是其中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谋是其中最冷峻的一页,纵横家智谋是其中最无耻的一页,阴阳家智谋

    8、是其中最神秘的一页,那么,儒家智谋就是中国智谋型文化中至为深刻的一页,是真正的大智谋。 冷 成金读史有智慧 读史用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意义。 提示: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 展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精练 选考题组 【例】 史料考查先秦儒家思想共性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 “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 ;思想家荀子主张 “ 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 。他们的主张 ( )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

    9、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孟子强调统治者得其民有道,荀子强调平政 爱民有利于统治,二者的共同点是强 调施政为民,因此 B 项正确。 答案 B 练 1 史料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判断 (20164 月浙江选考 )有学者援引 “ 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 ” 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解析 “ 无为而无不为 ” 反映了先秦时期道家的思想主张。故选 B 项。 答案 B 练 2 史料考查对法家思想主张的判断 (20159 月浙江选考调研 )春秋

    10、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 “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 事异则备变 ” 的思想家 是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老子 B.孔子 C.墨翟 D.韩非 解析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主张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变革思想。故选 D 项。 答案 D 练 3 (加试 )考查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意义 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 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11、 ” 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当时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B 项出现在秦朝且对文化发展是一次摧残, C 项出现在西汉时期, D 项则出现在隋唐时期。故答案为 A。 答案 A 考点二 汉代儒学 梳理 基础知识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1.背景 (1)汉武帝时期,中国 “ 大一统 ” 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2.措 施 (1)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2)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 学,实践

    12、 德政 、推行教化。 “ 一统 ” 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重用儒生、设置 太学 ,表彰六经等,使儒学地位开始上升。 3.影响 (1)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2)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 学术思想 的自由发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二、太学的创建 (b) 1.创建: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 官方 化和制度化的标志,进一步 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2)对社会风气

    13、: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对政治: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少数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机会。 知识链接 汉画像石 “ 讲经图 ” 可联系到西汉武帝时,实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讲经图的 “ 经 ” 指儒学经典,包括诗、书、易、礼、春秋。 三、 (加试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c ) 1.含义:隋 唐时代开始,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 儒学经典 为考试内容。 2.影响 (1)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儒生既 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2)有益于中国 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的稳固。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 重学 风气的形成。科举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也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 公平公正 的原则。 (4)知识分子以 仕途 辉煌为人生理想,以 “ 治国平天下 ” 为唯一志向,这就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 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突破 核心要点 要点一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史料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 明儒学,而上亦向之,?公孙弘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368.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