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课件(使用).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地规划课件(使用).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规划 课件 使用
- 资源描述:
-
1、土地规划与乡镇建设 王英利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第一篇 土 地 规 划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 1.1 土地、土地利用概念土地、土地利用概念目前学术界有下列代表性观点:目前学术界有下列代表性观点:土地土地土地是一个立地剖面,从植物冠顶到岩石土地是一个立地剖面,从植物冠顶到岩石风化壳,包括自然人文所有要素。风化壳,包括自然人文所有要素。土地、土壤、陆地、国土、领土是有区别土地、土壤、陆地、国土、领土是有区别的。的。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要是由其自然特性自然特性及所处的及所处的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决定决定的。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的
2、。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济区位。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第二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竞争显得格外显著。图图2.3 2.3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引自:林
3、上,(引自:林上,19901990;p.49p.49,图,图3-3.3-3.原出处:原出处:Hortshorn,1980Hortshorn,1980;p.214,Fig 11-p.214,Fig 11-7 7)图图2.4 2.4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特定土地投入劳动力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特定土地投入劳动力资本,以期从土地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资本,以期从土地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
4、和人为干预所决定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所决定土地的功能。土地的功能。土地利用是指在既定时间、空间和特定地土地利用是指在既定时间、空间和特定地点的一切已开发的土地的表面状况。点的一切已开发的土地的表面状况。1.2 1.2 规划的概念规划的概念规划(规划(planningplanning)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规划的重要特征是未来导向性,是依据过规划的重要特征是未来导向性,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研究未来,属于未来学的研究范去和现在研究未来,属于未来学的研究范畴。畴。规划是一个建议未来方向的过程,规划依规划是一
5、个建议未来方向的过程,规划依据预测研究未来,预测的结果是规划有依据预测研究未来,预测的结果是规划有依据,预测可以指示未来可能的方向、期望据,预测可以指示未来可能的方向、期望值以及精度的上下界限。值以及精度的上下界限。规划是一种政治行为实施过程。规划是一种政治行为实施过程。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过程。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过程。规划是一个理性思维过程。规划是一个理性思维过程。规划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规划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过程。环境的过程。规划是一个质疑过程。规划是一个质疑过程。规划是一个学习过程。规划是一个学习过程。规划是一个辩护过程、调解过程和解决问规划是一个辩护过程、
6、调解过程和解决问题过程。题过程。1.3 1.3 土地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是一种社会经济规划,社会经济规划,是土地资源利用的一种宏观控制性的战略措施宏观控制性的战略措施。它是指在一定的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业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合理分配土地,确立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配置各种用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规划措施体系综合规划措施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所作的预先估算的过程。用及其发展
7、趋势所作的预先估算的过程。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责就是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责就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发展。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过程中必然承担着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土地必然承担着控制、协调、组织和监督土地利用的任务。利用的任务。控制土地利用:即从数量上控制其他用地占用农控制土地利用:即从数量上控制其他用地占用农用地,保护耕地资源。用
8、地,保护耕地资源。协调土地利用: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总体协调土地利用: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从总体上协调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保证各部门的协调上协调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保证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发展。组织土地利用: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合理分组织土地利用:宏观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并在用地上加以具体落实,并为合配土地资源,并在用地上加以具体落实,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制定相应的战略政策理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制定相应的战略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予以固定。措施,以法律形式予以固定。监督土地利用: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对各部监督土地利用: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对各部门土地开发、利
9、用、保护等进行监督和检查,以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等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规划体系2.1 2.1 土地规划类型土地规划类型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由不同种类、不同级别、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由于规划的对象、范围和任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有所差异。土地利用规划依其对象不同可分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依其范围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行政区:全国、省级、地市、县、乡镇)、自然区、经济区和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依其任务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0、按规划时限划分为:长期规划(10年以上)、中期规划(5-10年)、短期规划(5年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感区域感”主要是进行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农业各业的用地结构确定、调整和配置,制定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措施。按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编制,分五级(全国、省级、地市、县、乡镇),上一级规划中下一级的依据,下一级是上一级的具体实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类型感类型感”它是为特定目的而制定的部门或跨行政区界线的区域性综合规划或单项规划。一般指在总体规划控制下,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继续和补充。如土地开发规划、村镇规划、
11、耕地保护区规划、盐碱地综合治理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或称土地利用规划设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或称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计“地段感地段感”是微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继续和深化。它以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农业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直接对用地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例如:城镇用地规划设计要详细确定商业、住宅、工业、交通、仓储、绿化等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提出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耕地、林地的内部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共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共1010项)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土地评价(土地潜力评价、适宜性评价、经济评价,分析
12、土地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分区、布局和定位的关系);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4、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6、城乡居民占用地规划;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9、农业用地规划;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1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治、保护等);12、土地利用规划设计;13、土地利用效益分析;14、土地利用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 1、确定对全国有指导意义的土地开发、利用、确定对全国有指导意义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方针政策及目标和措施;整治、保护的方针政策及目标和措
13、施;2 2、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土地利、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用关系;3 3、根据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与用地需求,、根据全国的生产力总体布局与用地需求,划分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域区;划分不同的土地利用地域区;4 4、提出各省(区、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指、提出各省(区、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指令性指标,对跨省(区、市)的重要工程项目令性指标,对跨省(区、市)的重要工程项目用地进行布局,并确定用地规模;用地进行布局,并确定用地规模;5 5、拟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保护和改、拟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政策措施。善生态环境、调整土地
14、利用结构的政策措施。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共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共6 6项)项)1 1、根据、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的要求,结合本省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利用问题,确定结合本省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利用问题,确定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2 2、根据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和各地区(市)土地、根据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和各地区(市)土地资源的特点,提出各地区(市)的土地利用方向资源的特点,提出各地区(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和目标;和目标;3 3、根据全省的生产力总体布局与用地需求,划、根据全省的生产力总体布局与用地需求,划分不同的土地
15、利用区域;分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4 4、对各种用地、生产基地及跨地区(市)、对各种用地、生产基地及跨地区(市)的基础设施工程用地进行布局,提出土地的基础设施工程用地进行布局,提出土地利用结构的指导性调整指标及省内重要基利用结构的指导性调整指标及省内重要基础工程和重要工矿项目用地规模;础工程和重要工矿项目用地规模;5 5、解决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不能考、解决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不能考虑的地市与地市之间的土地利用问题;虑的地市与地市之间的土地利用问题;6 6、制定实施规划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实施规划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 1
16、、根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根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利用的问题合本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土地利用的问题提出本地区土地利用的方针;提出本地区土地利用的方针;2 2、根据本地区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根据本地区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本地区土地利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本地区土地利用目标;用目标;3 3、根据本地区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各县土地、根据本地区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各县土地资源特点,确定各县土地利用方向;资源特点,确定各县土地利用方向;4 4、确定区内中心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工程、确定区内中心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工程、重要工矿项目
17、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重要工矿项目用地的规模和布局;5 5、协调地区内县与县之间的土地利用,解、协调地区内县与县之间的土地利用,解决县与县所不能考虑的土地利用问题;决县与县所不能考虑的土地利用问题;6 6、制定实施规划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制定实施规划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 1、根据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县土地利用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划的目标和任务;2 2、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
18、标,确定分阶段的土地整理、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分阶段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任务;复垦、开发、保护任务;3 3、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划;制规划;4 4、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用地;5 5、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落实到乡镇;、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落实到乡镇;6 6、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拟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最基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县级是最基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单独进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指导下单独进行编制,一般与县级规划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一般与县级规划结合起来同步进行;1 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及本乡镇的土地资、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及本乡镇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乡镇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源特点,确定乡镇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2 2、具体确定并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具体确定并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区;3 3、确定各土地利用区的使用用途,具体落、确定各土地利用区的使用用途,具体落实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实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4 4、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途径、措施。区的途径、措施。2.2 2.2 土地利用规划
20、的原则: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逐级控制原则逐级控制原则弹性原则弹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动态平衡原则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2.3 2.3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系统论系统论生态经济理论(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理论(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规律)规律)土地经济学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级差地租理论、土地报(级差地租理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土地的区位理论、土地利用酬递减理论、土地的区位理论、土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原则)的比较利益原则)人地协调理论人地协调理论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和方法和方法3.1 3.1 土地利用
21、规划编制程序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1 1、明确任务、明确任务2 2、组织班子、组织班子3 3、收集资料、收集资料4 4、明确问题、明确问题5 5、总体构思、总体构思6 6、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优化、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优化、系统评价、系统运行、系统更新系统评价、系统运行、系统更新3.2 3.2 具体程序与方法具体程序与方法*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要经过准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要经过准备、编制和审批三个阶段。编制和审批三个阶段。(一)准备工作阶段(一)准备工作阶段1 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工作组,落实规划单位成立规
22、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工作组,落实规划单位和规划人员,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规划人员,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2 2、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步骤与方法、工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步骤与方法、工作人员组成与分工、工作经费等。作人员组成与分工、工作经费等。3 3、制定技术方案、制定技术方案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内容与方法、技术路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成果要求等。线、成果要求等。4 4、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社会经济资料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二)方案
23、编制阶段(二)方案编制阶段1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数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包括土地利用数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土地利用程度与影响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程度与影响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析。2 2、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在土地利用基础上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在土地利用基础上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评价、土地经济评价3 3、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人口预测、农用地预测、非农建设用地预测人口预测、农用地预测、非农建设用地预测4 4、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方案的编制(1 1)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与基本方针)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
24、与基本方针主要用地的控制面积主要用地的控制面积(主要考虑耕地保有量主要考虑耕地保有量)、土、土地开发与治理面积、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地开发与治理面积、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做到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做到“两个估计两个估计”和和“两个协两个协调调”。“两个估计两个估计”:一是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一是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二是对实施规划所能取得的能解决程度的估计,二是对实施规划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估计。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估计。“两个协调两个协调”:一是与上级规划的目标、指标的:一是与上级规划的目标、指标的协调,二是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协调。协调,
25、二是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协调。(2 2)用地指标平衡与调整)用地指标平衡与调整对各类用地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再采用综合平衡对各类用地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再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用地指标的平衡与调整,编制用地指标平法进行用地指标的平衡与调整,编制用地指标平衡表,分解下达用地指标。衡表,分解下达用地指标。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就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就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计算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通过上,计算各类用地预期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通过比较后从总体上分析各类用地的供需状况。比较后从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