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502111
  • 上传时间:2020-05-02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8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 济南市 2020 届高三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保密保密启用前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济南市 20202020 年高三模拟考试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 1.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写在本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试卷上无效。 3.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 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 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信息内容在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我

    3、并 不是说,火灾战争这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 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将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马歇 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 于会话的工具。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 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 同样的事情。虽然文化多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 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

    4、、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 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摘编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材料二: 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 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 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UC 新闻坊对 2286 篇相关报道 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 知公共卫生事件,遏制谣言或错误信息的流传,避

    5、免社会恐慌,建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官方公开信息 的不及时、不完善,极易造成媒体对疫情严重性的误判和报道的迟滞,不能起到有效预警。 二、人在信源中的地位上升。随着疫情扩散,媒体消息来源更加多元,出现下沉的趋势,人 的地位受到重视。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发布征文,给有切身体会的风暴中心的人提供了发 声的平台。他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生产之中,大大丰富了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提供 了多元的视角,为历史留下更为鲜活的底稿。 三、越靠近现场,情感倾向越强烈。在 19 项编码的消息来源中,记者观察、一线医务人员、患者及其 家属、普通市民、网民、其他公众人物、医疗机构作为信源的稿件与其他

    6、信源的稿件相比,因为融入了更 多的切身经历,具有更鲜明的情感倾向。 四、报道倾向总体呈中性,党媒更偏正面。三类媒体中,党媒的报道更偏正面,从疫情中寻找正能量, 对疫情中的做法、成绩进行肯定,是整块抗疫情绪版图中情感色彩最鲜亮的模块。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 和自媒体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比例最高,接近 90。自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 正面的 2 倍。说明这两类媒体更多地着力于对疫情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思。 数据说明: 一、为了对比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差异,选取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隶 属中新社) 、健康报(国家卫健委旗下报纸)5 家媒体作为党媒样本,

    7、财新、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三联生 活周刊、人物、第一财经 6 家媒体作为市场化媒体样本,丁香园、八点健闻作为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样本。 (编者注:有专家认为,从广义上看,我国境内所有公开发行的媒体都可以算是党媒,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狭 义的党媒概念,即本研究中的党媒相对市场化媒体偏机关报刊性质,后者对前者偏市场化运 营。 ) 二、为了对比湖北当地媒体和其他媒体地区报道的区别,选择了湖北、广东、北京三地做比较,并将 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 6 家地方级媒体作为分析对象。北 京和广东都曾属 SARS 疫区,且是目前为止防控疫情扩散压力较大的地区。 三、在具体样本选

    8、取上,本研究以电子版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样本收集来源,过滤掉直接 转载、无信源标注的简单网络信息整合等非原创报道。 (摘编自人大新闻系 RUC 新闻坊2286 篇肺炎报道观察:谁在新闻里发声? 材料三: 我们需要培养这样的一批媒介使用者,他们能够时刻警醒:所有经过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是高度选择和 组织的结果;能够冷静选择,拒绝诱惑;能够超然于信息文本之外,多方求证,不盲从盲信。个人媒体崛 起,数字化技术、交互技术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 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 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

    9、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 音和思想;对新传播技术的掌握,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发生正向的效应,新媒介素养应将理性交往作为一 种基本素养普及至每一个公民,使这些可能的新媒介使用者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批判的视 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回归理性的讨论。 (摘编自茵必峰、陈夏蕊等的相关文章) 1.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 古时军事防御,通常建有烽火台。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 B.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曹操军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C. “一片甲骨惊天下

    10、”,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D. 民国期间,电报盛行,张兆和与沈从文的婚事得到张父同意后,张兆和二姐给沈从文发电报“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尼尔波兹曼认为语言媒介原始而不可或缺,但也有丰富多样的媒介创造出和语言不同的独特话语符 号。 B. RUC 新闻工作坊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媒体表现差异、灾难报道出现的新变化等,目的是寻找“谁在新闻里 发声”。 C. 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布征文,向“风暴中心”的人征稿,这是“人在信源中的地位上升的最主 要原因。 D. 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占比高,自媒体负面倾向报道多,说明在

    11、质疑反思等方面,自媒体比市场类媒体做 得更好。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方公开信息不及时,不完善,造成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预警滞后,可见“造成恐慌的不是真相, 而是真相的缺席”。 B. “一线”信源的稿件能关注个体的切身经历和情感,可见,新闻工作者正努力通过“脚力”的勤快深入, 以普通人为报道的主角。 C. 新媒介素养要求使用者能正确认知媒介,利用媒介解决问题,同时能冷静选择。如:网民为弄明白“双 盲测试”,点开医学论文。 D. 新媒介素养要求使用者学会利用新媒介理性发声。如:小学生因为“钉钉在线课堂”功能太强大,太好 用,给予一星差评! 4. RUC 新闻

    12、坊是怎样增强这篇“新闻观察”结论的说服力的?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 5. “传统媒体时代会看、 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根据上面相关材料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 B 2. A 3. D 4. 选择的媒体样本覆盖面全、代表性强。选用的新闻报道样本均为原创。界定重要概念。注重数 据分析。表述客观。精确归纳,分类梳理。 5. 答案一:同意。传统媒介素养过于偏重“认识”与“评判”,不能适应 “传播者”的身份需求。新 的传播技术,需要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这是传统媒介素养缺失的。面对新的传播技术, 作为使用者需要更理性的思维、平和

    13、的心态、冷静的态度、客观的批判视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这些在传 统媒介素养中是缺失的。 答案二:不认同。传统的媒介素养尚未完全普及,仍有存在的价值。新的传播技术降低传播者门槛, 媒介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更需要“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 这些传统媒介素养。 传统的媒介素养是形成新媒体素养的基础,使得新媒介使用者在利用媒介发声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保持理性 的思维、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客观的批判视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 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

    14、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材料一中说“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 同样的事情”,材料一的观点是“除了语言之外,其他文化也可以传递信息”。 A 项,“烽火”在战争中传递了信息,可以作为论据; B项,这只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没有提到哪种事物作为文化传递了信息,不能作为论据; C项,“甲骨文”传递了信息,可以作为论据; D 项,“电报”也传递了信息,可以作为论据。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 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

    15、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B项,“目的是寻找谁在新闻里发声”错,原文是“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 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应当是为了研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 C项,“这是人在信源中地位上升的最主要原因错,原文是“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发布征 文,给有切身体会的“风暴中心”的人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他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更主动地参与到内容 生产之中,大大丰富了报道的体裁和主题,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为历史留下更为鲜活的底稿”,可见他们 之所以向“风暴中心”的人征稿,主要原因是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丰富报道主题,

    16、提供多元视角等,这 是“人在信源中的地位上升”的“体现”,而不是“原因”。 D 项,“说明在质疑反思等方面,自媒体比市场类媒体做得更好”错,原文是“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和 自媒体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比例最高,接近 90。自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正 面的 2 倍。说明这两类媒体更多地着力于对疫情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思”,可见没有“自媒体 比市场媒体做得更好”的比较。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 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

    17、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D 项,小学生因为“钉钉在线课堂”功能太强大,太好用,给予一星差评,恰恰体现的是新媒体使用者不 够理性,素养有待提升。 故选 D。 【4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答题区间在材料二以及“数据说明”部分。根据“为了对比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差异,选取了新华社、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隶属中新社) 、健康报(国家卫健委旗下报纸)5 家媒体作为党媒 样本,财新、界面新闻、澎

    18、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人物、第一财经 6 家媒体作为市场化媒体样本,丁香 园、八点健闻作为垂直领域权威自媒体样本”,可概括出“选择的媒体样本覆盖面全、代表性强”;根据 “在具体样本选取上,本研究以电子版报纸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样本收集来源,过滤掉直接转载、 无信源标注的简单网络信息整合等非原创报道”可概括出“选用的新闻报道样本均为原创”;根据“有专 家认为,从广义上看,我国境内所有公开发行的媒体都可以算是党媒,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狭义的党媒 概念,即本研究中的党媒相对市场化媒体偏机关报刊性质,后者对前者偏市场化运营”,可概括 出“界定重要概念”;根据“市场类媒体中立报道比例最高,接近 90。自

    19、媒体负面倾向的报道接近正面 的 2 倍”可概括出“注重数据分析”;根据“三类媒体中,党媒的报道更偏正面,从疫情中寻找正能量, 对疫情中的做法、成绩进行肯定,是整块抗疫情绪版图中情感色彩最鲜亮的模块。相比之下,市场化媒体 和自媒体正面报道比负面报道少”等语言可概括出“表述客观”;根据“数据说明”部分的 “一”“二”“三”可以概括出“精确归纳,分类梳理”。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 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本题 问,“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

    20、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你同意这种说法 吗? 如果认同这一说法,可从材料三中找根据。 如“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 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传统媒介素养过于偏重“认识”与“评判”,不能适应 “传播者”的身份需 求;再比如“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新的传播技术,需要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这是传统媒介素养缺失的;还有“对新传播技术 的掌握,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发生正向的效应,新媒介素养应将理性交往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普及至每一个 公民,使这些可能的新媒介使用者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批判的视角和容

    21、纳异见的胸怀回归 理性的讨论”,面对新的传播技术,作为使用者需要更理性的思维、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客观的批 判视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这些在传统媒介素养中是缺失的。 如果不认同这一说法,就要说明传统的媒介素养的价值还存在,可从当前信息多而乱,仍然需要“会看、 会读乃至会批判” 这些传统媒介素养;传统的媒介素养是形成新媒体素养的基础等方面分析即可。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 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提取精 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

    22、言进行归纳。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边界望乡 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

    23、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后记: 1979 年 3 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 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闻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 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注:洛夫,台湾诗人。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掌开始生汗”传达的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表达的是渴望看见却又害怕看见的心态 B. 白鹭“飞越深圳/又

    24、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渴望飞到故国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哀痛。 C. “惊蛰之后是春分”借传统节令,在时空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伸手可及”的家乡氛围。 D. “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一步步逼近故国的泥土,表明游子的故乡便是广袤的祖国大地。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着说着”四个字,平平而起淡淡引入,却与后面强烈的情感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抒 情节奏的控制。 B. “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运用通感,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使得原本抽象的思乡之情多维度、 立体式地传达出来。 C. 同行者“竖起外衣的领子”与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 血脉贲张”形成对比, 突

    25、出了诗人望乡的情之深, 思乡的意之切。 D. “一掌冷雾”与开头的“雾正升起”相呼应,一首诗,以“雾”起,以“雾”终,既烘托了全诗的氛围, 又形成情绪的回环。 8.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如何理解? 9. 洛夫说“慎选语言,并进而将其锤炼成精粹而鲜活意象”诗人是如何使其意象精粹而鲜活的?请结合 诗中两处画线的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1)是望远镜调整的空间距离; (2)是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所经历的数十年时空阻隔的时间距离; (3) 距离让诗人“心跳”,表达了他“近乡情更怯”的心理。 9. “乡愁”本来是无形的思想感情,诗人却把它和望远镜联系起来,并

    26、说它在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这 样,化抽象为具体,抽象的“乡愁”在动态化的呈现中就有了实的体积和重量。蹲、咯血本是人的动作,然 而诗人却付之于杜鹃花,用拟人手法突出了诗人摧肝裂肺的乡愁。 (或者:“一朵”是植物,“咯血”又是 鸟了。杜鹃鸣时啼血,血滴花红,同名的动植物交叠成一个双关意象。诗人运用具有民族文化沉积的意象 , 扩大和加深诗的纵深内涵,激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 【6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 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

    27、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时空”错,没有空间,此句从时间和心理距离上营造出“伸手可及”的家乡氛围。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 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B项,“化视觉于听觉和触觉”错,应当是“化听觉于视觉与触觉”。因为鹧鸪的声音是“听觉”,而 “火”“冒烟”是触觉和视觉。 故选 B。 8

    2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艺术的魅力。具体考查理解词语的丰富含义和作用。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 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 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 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距离”的表层含义是望远镜调整的空间距离,因为本诗的创作背景是 1979 年 3 月,洛夫访问香港时创作 边界望乡 。当时洛夫在余光中的陪同下,去边界落马洲用望远镜看大陆,洛夫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 过不去,有家不能归,近乡情切。于是写下了此

    29、诗,表达其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距离”,也是诗人与故乡分离的时空距离,诗人在外漂泊几十载, 如今才能够在落马洲之边界用望远镜拉近与故乡的“距离”,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 落寞和无奈。 当诗人举起望远镜来眺望的时候,魂牵梦绕的故乡近在眼前,以“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 心理,“远山”把我“撞成”“内伤”,显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悲苦之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诗中用到的意象,看看这些意象对传达情感所 起的作用;再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意象的,运用了什么手法和词语,传

    30、达了怎样的情感。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无形的“乡愁”以有形的望远镜来“扩大”,化抽象 为具体,抽象的“乡愁”在动态化的呈现中就有了实的体积和重量,写出了乡愁之广之深;而“乱如风中 的散发”则写出了乡愁的乱与不绝如缕,极大地冲激了人的视觉形象。 诗中还运用了“杜鹃”与“鹧鸪”这一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原型”意象。“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 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蹲、咯血本是人的动作,然而 诗人却付之于杜鹃花,用拟人手法突出了诗人摧肝裂肺的乡愁。人、物合一,写景即是写人,写心灵的现 实化、现实化的心灵,意象奇妙。 【点睛】诗歌

    31、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 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 (3) 对比; (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 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 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

    3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 舍匿,罪及三族 。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 愿先自到。季布许之。乃髡钳 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 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 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 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

    33、得 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 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 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 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 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

    34、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 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 ,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 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 者/勿与通/ B.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 者/勿与通/ C.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 长者/勿与通 D

    35、.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 者/勿与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族,一种说法是父族、母族、妻族的合称。夷灭三族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 B. 髡钳,古时的刑罚,髡是去发,钳是用铁束头。这里指扮作一个犯罪的囚徒。 C. 郎中,本文中是指帝王的侍从,俸禄只有三百石,级别虽然不高,但相当荣宠。 D. 上客,这里指非常重要的客人或者地位很高的人;门客中地位最高的也称作上客。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季布颇具才能,深得滕公好评。季布曾经率领军队多次使得刘

    36、邦处于窘境。后来刘邦召见他,授予他官 职,可以看出刘邦对季布的器重。 B. 季布身处危难,得到众人保护。朱家给他穿上粗布的衣服,用一辆运输用的大牛车把他送给周氏。周氏 把他买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 C. 季布四处躲避,惨况堪比伍员。不同的是,伍子胥对迫害他的楚国报仇雪恨;季布则成为刘邦的手下, 曹丘让人写了推荐信才能见到他。 D. 季布名闻天下,曹丘出力不少。经过曹丘的不断宜扬,楚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著名的谚语:得到季布应诺 的一句话,比得到黄金还要可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2)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

    37、距仆之深也! 14. 刘邦为什么会赦免原本是仇人的季布?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 (2)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 呢! 14. (1)刘邦听取了滕公的进言。 (2)季布为项羽卖力,是尽了他的职分,是忠心的表现。 (3)刘邦赦免 季布,向天下显示胸怀宽广。 (4)逼迫季布,会为敌国所用。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 况下,句

    38、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 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 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是一个擅长辞令、能言善辩的人,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 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 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其中“楚人曹丘生”“辩士”是判断句, “辩士”是对“曹丘生”的评价, 中间应当断开, 排除 AB 项; “季 布

    39、”是“闻之”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 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 含义作答。 A 项,“夷灭三族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错,“灭九族”才是最残酷的刑罚。九族说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说法二,另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

    40、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 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 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 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朱家”和“周家”应该对调。原文是“季布匿濮阳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 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 注意重点

    41、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 (1)多,称赞;摧刚 为柔,变刚强为柔顺;以,因为;名闻当世,省略句,名闻(于)当世,在当时出了名。 (2)仆,我;游 扬,到处宣扬;足下,您;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状语后置句;顾,难道;距,通“拒”;之,这么;深, 坚决。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要确定区域,抓住关 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意思,再进行概括、评价。 这件事涉及到的内容是: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

    42、,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 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 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 可见,刘邦是听取了滕公的进言才赦免了季布。按照朱家的说法,季布为项羽卖力,是尽了他的职分,是 忠心的表现;刘邦赦免季布,向天下显示胸怀宽广;逼迫季布,会为敌国所用。刘邦听取了滕公的意见, 这才赦免了季布。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 再确定关键字

    43、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 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 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 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 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 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 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

    44、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 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 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 拜见了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 急迫?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说:您 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滕公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 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

    45、皇上刚刚夺得天下, 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 朝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 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 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 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 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后来季布被皇上召见,表示服罪,皇上任命他做了郎中。楚地有个叫曹丘的 先生,擅长辞令,能言

    46、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 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 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 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 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 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

    47、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 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 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 杜甫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 ,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

    48、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 “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 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 “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6. 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是本诗一大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15. C 16. (1)通过看画的人担心鹰飞走的角度来表现; (2)通过其他画师想学但是学不到这 种技巧的角度来表现; (3)通过和真鹰作比较,感觉真鹰反而不如画上的鹰的角度来表现; (4)通过燕雀 见了画上的鹰会害怕的角度来表现。 【解析】

    49、【15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 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错,这句话是夸赞姜楚公画技高超,角鹰的气势精神更胜于真 鹰。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概括诗句思想内容的能力。具体考查侧面描写的手法。考生要找到侧面衬 托的具体的诗句,概括诗句的意思。 “观者贪愁掣臂飞”从“观者”的角度写他们既喜欢角鹰高飞长空,又担心它会飞走再也不回来,说明角 鹰画的非常生动;“画师不是无心学”意思是“其他画师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到”,通过其他画师羡慕 想学但学不到来表现角鹰生动逼真;“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2111.html
    cbx170117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