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四 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练习.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0187
  • 上传时间:2018-09-0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四 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练习.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板块 十四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练习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 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3 斯大林模式 发展集体农业 4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5 苏联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 6 综合 7 一、选择题 1.(2017 江西南昌一模 )如图是 1919 年苏俄发行的纸币 ,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1924 年末 ,该纸币几乎完全被排挤出流通市场并于 1925 年停发。关于该纸币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因发动社会革命需要而发行 B.

    2、因流通市场逐步恢复而排挤 C.因违背计划经济模式而终止 D.其历程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解析 :B 苏俄在 1919 年实行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把全国的经济活动全部置于苏维埃政权控制之下 ,该纸币是当时进行结算的凭据 ,故不是为发动革命而发行的 ,A 项错误 ;19211925 年苏俄 (联 )实行新经济政策 ,允许市场流通 ,故这种因战时需要产生的严重贬值的纸币不适应时代需要而被废除 ,故 B 项正确 ;计划经济模式即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时间是1936 年 ,与材料中时间不符 ,故 C 项错误 ;该纸币使用的时间是 19191925 年 ,当时苏俄 (联 )没有残酷的政治斗争 ,

    3、故 D 项错误。 【新知生成】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初期 ,苏俄货币市场十分混乱 ,各种货币混杂 ,这些纸币的设计和印制相对混乱与粗糙 ,其最鲜明的特点是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 ,这些苏维埃纸币大部分是在无准备金的情况下发行的 ,而且为了应付财政赤字和军费增长 ,常常超额发行 ,致使其大规模贬值 ,由其面额设置便可见一斑。纸币贬值的损失大部分转嫁到农民身上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实行的余粮收集制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生计 ,最终引发了波及全国的农民暴动。在此背景之下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反思并最终抛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而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4、币制改革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也是恢复经济的重要基础。 2.1921 年 2 月 ,列宁说 :“ 这一年我们从农民那里得到了将近 3 亿普特粮食。如果没有这些粮食 ,工人阶级将怎么办 ?就是这样 ,他们也一直在挨饿 !我们知道 ,农民的处境是困难的 ,但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 要摆脱贫困 ,必须把工厂里的生产提高 100 倍。 ” 列宁意在说明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农民要靠工人改善生活状况 B.苏俄决定采取新经济政策 C.苏俄准备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D.苏俄大力推行余粮收集制 解析 :A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苏俄农民与工人都很贫困 ,农民 “ 要摆脱贫困 ,必须把工

    5、厂里的生产提高 100 倍 ”, 必需促进工业生产 ,故答案为 A 项。 B 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十月革命后 ,苏俄就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C 项表述错误 ;D 项是十月革命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1921 年废除。 3.(2017 湖北黄冈摸底 )尤 布尔金在三个列宁中认为 ,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 ? 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 ,而是渐进的 “ 改良主义者 ” 。列宁 的 “ 改良 ” 是 (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自由贸易 解析 :B 固定粮食税能

    6、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不能体现改良的特点 ,故 A 项排除 ;在一定程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是列宁采用的以退为进策略 ,是向社会主义缓进而非激进的措施 ,故答案为 B项 ;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政策 ;“ 实行自由贸易 ” 是恢复资本主义的表现之一 ,从属于 B 项 ,故 D 项排除。 4.(2017 湖北荆州联考 )斯大林在 1924 年掌权时 ,苏联是主要的谷物输出国 ,便推动 了一项急速近代化的计划 ,目标在于赶超西方的国家。食物在其计划中占有核心地位。斯大林在1929 年公布其计划时宣称 :“ 大约在三年之内 ,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甚至就是粮食产

    7、量最高的地区。 ” 这里 “ 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 ” 的实质是指 ( ) A.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近代化的途径 B.实施五年计划作为实现近代化的基础 C.实施新经济政策作为实现近代化的途径 D.发展集体农业作为实现近代化的基础 解析 :A 1927年联共 (布 )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从 1929年下半年起 ,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 “ 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 ” 是指通过农业集体化 ,提高粮食产量 ,保证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金积累 ,故 A 项正确 ;“ 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 ” 是指发展集体农业 ,不是实施五年计划 ,故 B项错误 ;新经济

    8、政策到 1928年就被废除了 ,故 C 项错误 ;实现近代化的基础是工业化 ,故 D 项错误。 5.(2017 湖北七市调研 )苏联第一个 “ 五年计划 ” 实际上 4 年就完成了。这项 “ 自上而下的革命 ” 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 虽然是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 ,前进的高昂代价是不重 要的。他说 ,“ 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 50 年或 100年 ”,“ 要么我们这么做 ,要么就完蛋。 ” 这种情况说明在当时苏联 ( ) A.从事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流血牺牲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C.避免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解析 :D A 项

    9、“ 必然 ” 过于绝对 ;工业产量的增加 “ 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 ”, 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故 B项排除 ;世界性经济危机材料中未涉及 ,故 C项排【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除 ;材料强调苏联以高昂代价换取工业的进步 ,甚至不惜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 ,为的是保证落后国家的安 全 ,说明国家利益至上 ,故答案为 D 项。 6.(2017 云南昆明月考 )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 ,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 “ 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 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 ;1934 年第二次访苏 ,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 :“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 ,理解社会主

    10、义精神。 ” 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解析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 1937 年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故 A 项错误 ;苏联新经济政策1928 年已经取消 ,不是 1934 年美国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 ,故 B 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4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所复苏 ,故 C 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 20世纪 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引发遭受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的关注 ,故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

    11、7 河南洛阳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 ,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订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 ,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 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 ,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 ,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 ,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

    12、家的工业化 ? 从 1953 年起 ,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 ,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 ? 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1956 年 ,毛泽东 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 ,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 ,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 ” 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

    13、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1956 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 的历史背景。 解析 :第 (1)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 一五 ” 计划 ,故从工业、经济体制、农业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 ,得出异同点。第 (2)问第一小问 ,结合 1953 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材料二 “ 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 分析回答 ;第二小问 ,结合 1956 年苏联经济、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结历史背景。 答案

    14、 :(1)相同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 :苏联一 味片面发展重工业 ;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 ,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 :由 “ 以苏为师 ” 转向 “ 以苏为鉴 ”( 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 ;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温馨提示:-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四 第2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练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187.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