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课件第一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理论》课件第一章.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理论 社会 理论 课件 第一章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古典社会学古典社会学古典社会学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涂尔干韦伯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埃米尔涂尔干(又译为迪尔凯姆;1858-1917),出生于法国 的犹太传教士家庭,其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犹太教拉比。他是享有盛名 的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哲学家,与孔德、马克思、韦伯一同被视为现代社 会科学的奠基人、社会学之父。主要的作品有 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 则(1895)、自杀论(1897)学说背景学说背景涂尔干所处的年代,法国依然经受着革命后遗症的折磨:旧的秩序被破坏,而新的秩序依然在建设的过程之中。社会成员也因规范的缺失出现很多病态行为,如犯
2、罪、自杀等现象一:科学的社会学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2、社会学方法论原则科学的社会学科学的社会学与孔德试图用科学方法的描述和解释社会,把社会学建立成为一种“社会物理学”一样精确的学科一样,涂尔干试图把社会学建设成为自然科学一般精确的学科,涂尔 干认为,确保社会学真正的科学品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保证这个学科的客观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所谓社会事实,是“一切行为方 式,不论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这个定义清晰地表达了社会事实的如下
3、性质:第一,社会事实是客观的存在第二,社会事实不仅 是外在于个体的客观存在,而且是对个体而言的一种强制力第三,社会 事实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关于集体的、群体的现象,而非个体的行动社会学方法论原则社会学方法论原则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视为“物”解释社会事实的两大原则原则一: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拒绝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还原论。(涂尔干明确提出:社会事实不能还原于生理的或是心理的基础,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 能使社会学被降低到心理学或生物学的水平,即将社会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个体的甚至 是主观的因素;对某一类社会事实的解释只能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原则二: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4、。(功能分析不能取代因果分析;这是两种不同的 社会学考察,恰当的社会学分析需要同时重视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而且,涂尔干认 为,应该先进行因果分析,然后再尝试功能分析。)二: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1: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2:集体意识与社会分工“社会团结社会团结”社会团结(或社会整合)在涂尔干那里指社会的凝聚、联结状态;机械团结和有 机团结是两种社会形态;区别这两种社会形态的,是其组成社会整体的不同部分之间 的结合方式以及紧密程度机械团结机械团结所谓机械团结,指社会团结的状况同 无机物分子之间的联合状况一样,仅凭其分子的相同性质而机械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即便社会个体是自私的,但因为共同的规 范、价值
5、和信仰成为社会的道德基础,同一性基础上的社会整合也因此是可能的。(比如传统社会)所谓有机团结,是指现代社会就像具有 不同器官的有机体一样,组成社会的个体以及由个体构成的单位群体,按照社会分工 分别执行某种专门的职能/功能,共同维系社会的整合状态,有机团结是建立 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有机团结有机团结作为社会团结的表征,法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团结中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 机械团结的社会中,法律具有压制性的特征,为惩 罚主要是为了表达对违反社会共同规范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在有机团结社会中的法律是恢复性法律,其目的不是惩罚本身,也不是集体情感的共 同表达,而是
6、通过惩罚将分化的个体组织起来,使之有序地互动,从而维系个人与群 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区别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基础是集体意识和社会分工集体意识集体意识 是作为社会内部起联结作用的、由社会成员 共享的一套信仰、观念和道德态度。涂尔干把集体意识定义为“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 信仰和情感的总和”。这里的“集体”,实际上是许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 意思,所以,涂尔干有时候把集体意识又称作共同意识现代社会中表达集体意识的另一种形式是职业道德。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分工是社会有机团结的基础,涂尔干研究:1、分工的功能 ()常态分工及功能 ()病态分工及功能分工的原因从逻辑上来看,分工能够提升专业 化水平和劳动效率,可以有
7、效缓解由人口增加和互动增多导致的生存压力。社会病态及自杀研究“社会病态社会病态”涂尔干关于社会病态的研究,可以视为从 反面出发但指向正面的学术工作,因为在他看来,社会病态会影响社会整合,导致社 会解体。最严重的两种社会病态,是失范以及强制性分工;严重性程度稍低一点的社 会病态,则主要指不协调分工和自杀。自杀与自杀率自杀与自杀率涂尔干区别自杀与自杀率的原因在于他的社会学方法论原则,即社会学是关于社 会事实即社会现象的研究,而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不能进行个人主义的、尤其是心理学主观主义的还原自杀与自杀率自杀与自杀率定义:“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最终导致死亡结果的死亡事
8、件”。因此,所谓自杀,并不能用心理学式的“自愿”等动机来定义。自杀与自杀率自杀与自杀率定义:自杀率指自杀倾向的烈度,可以用一定人口规模内的自杀总数来确定。(二)自杀类型及其原因(二)自杀类型及其原因涂尔干综合考察了家庭状况、宗教信仰、道 德规范、职业种类、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等各种因素,寻找到了真正影响 自杀现象的社会原因,即社会支持(指道德规范的状况,以及社会整合的状况)与自 杀现象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自杀类型自杀类型、利己主义自杀涂尔干认为利己主义自杀源自长期的无归属感,源自长期不能 与社会进行有效的整合,源自一种没有约束的体验,这种体验会导致生活的无聊感、空洞感,以及抑郁情
9、绪的发生。自杀类型自杀类型、利他主义自杀 利他主义自杀 源自群体的目标和信仰完全取代了个体的个性。这种自杀现象发生于享有高度社会整合的社会中,并且社会整体的需求被视为高过个 体的需求自杀类型自杀类型、失范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源自个体的道德混乱以及社会规范的缺失,往往发 生于经济和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自杀类型自杀类型、宿命型自杀 宿命型源自社会个体被过度管控,个人的未来被无情地封 杀和否定,个体的情感被压制性的纪律所控制。由于社会管控太过严厉,人们宁愿选 择自杀也不愿意活下去。原因原因有两种社会力量决定了自杀现象的发生,即社会整合的程度,以及 道德规范对社会个体的控制程度。宗教社会学思想宗教社会学
10、思想涂尔干对宗教的理论兴趣实际上与其理论的核心议题相关:宗教具有抑制个人主义、强化集体意识,进而社会整合的功能,他的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一)宗教的本质(一)宗教的本质涂尔干认为:“宗教是一种与神圣事物相关的信仰和仪式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 信仰和仪式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 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一)宗教的本质(一)宗教的本质、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 涂尔干认为,宗教真正的本质在于它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神圣事 物有禁忌性和权威性,是强制/禁忌、尊重/权威和爱的来源;世俗事物则与人们的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相对于神圣事物,它是卑下、现实的和个人的
11、。(一)宗教的本质(一)宗教的本质信仰和仪式、教会 涂尔干认为,宗教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信仰和仪式,二是教会。信仰表达的是 神圣事物的性质、神圣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神圣事物与世俗事物之间的关系,仪式 所表达的是人们在神圣事物面前正确的行为举止;教会则是具有共同信仰和仪式的人 所结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宗教的起源和功能宗教的起源和功能宗教的起源宗教的起源涂尔干认为,原始图腾所崇拜的非人格力量,所指涉的其实就是氏族社会本身。由于任何神实质上都是社会力量的化身,因此,宗教得以产生的真正根源是社会环境,而神其实表征了社会力量。宗教的功能宗教的功能宗教的功能在于强化集体意识,促进共同的信仰、情感和道德责任
12、的发展,进而 促进社会整合;而宗教能够发挥这样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共同的宗教仪式这一机制来 实现的。宗教的功能宗教的功能涂尔干认为,宗教的主要成分其实并不是教义,而是其集体活动,即仪式,仪式可分为两种,即消极的敬拜和积极的敬拜,通过这两种仪式活动,宗教的社会功能越发清楚地呈 现出来:越轨行为得到惩罚,社会规范得到维护,社会整合得到强化。评价评价涂尔干在方法论上坚持了实证主义的原则,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从社会到个人、从客体到主体、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行动的思路,并以社会团结、社会秩序为 研究主题,体现了他的社会关怀的情怀。然而涂尔干的思想也招致了许多批评,比 如有人认为他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在分析社会世
13、界时,忽略了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之 间的差别;他的集体主义的研究思路在突出社会性的同时,忽视了个体心理的重要 性;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研究侧重也使他的理论忽视了对社会分层、社会冲突 应有的关注 第二节第二节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韦伯的社会学思想韦伯韦伯马克斯韦伯(1864-1920),生于德国东部的埃尔富特,1882年韦伯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4年入柏林大学,后 又入哥廷根大学,1889年完成 中世纪商社史,获得博士学位。1898年,由于患精神分裂,他中断教 学工作达20年之久,1919年他重新获得慕尼黑大学教职,1920年6月因患急性肺炎 辞世于慕尼黑家中。一、理解的社会学及其方法论原则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