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社会理论》课件第八章.ppt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501596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PPT
  • 页数:67
  • 大小:1.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理论》课件第八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社会理论 社会 理论 课件 第八
    资源描述:

    1、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第八章 社会背景 20世纪70-8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关于社会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最核心议题之一。西方学者们围绕这个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有大量论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德国社会学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1944-2015)所提出的风险社会(risk society)理论,则对现代性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新视角,对当代急剧变化的世界做

    2、了深刻分析。因此在本章中,我们将侧重介绍这两位社会学家的代表性观点。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立法与阐释者,现代性与矛盾性等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1944-2015)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主要著作有:风险社会、反毒物、生态启蒙和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等第八章 鲍曼的观点第一节第一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贝克的观点第二节第二节第八章鲍曼的观点第一节第一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一、论现代性一、论现代性二、论后现代性二、论后现代性第一节 鲍曼的观点(一)现代性和大屠杀

    3、(一)现代性和大屠杀在鲍曼现代性研究的“三部曲”中,立法者和阐释者的中心议题是知识分子,后两本书的中心议题是犹太人。其中,鲍曼在 现代性和大屠杀一书中探讨了现代理性与道德的关系,集中体现了他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观点。一、论现代性 大屠杀:大屠杀并不仅仅是一个犹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发生在犹太人历史中的事件。大屠杀在现代理性社会、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阶段和人类文化成就的最高峰中酝酿和执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屠杀是这一社会、文明和文化的一个问题。因此,在现代社会的意识中对历史记忆进行自我医治就不仅仅是对种族灭绝受害者的无意冒犯。它也是一个信号,标示出一种危险的、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盲目性。大屠杀是一个

    4、典型的现代现象,脱离现代性的文化倾向和技术成就的背景就无法理解。现代理性以其巨大的功利诱惑和历史性功绩,为自身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也具有摧毁一切的强大力量: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被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描述为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体现了普遍的现代性意识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然而,现代社会的真实一面却充斥着痛苦、灾难和道德沦丧。导致大屠杀的社会原因:鲍曼首先从种族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上分析了导致大屠杀的社会原因。种族主义虽然早已存在,但它也是现代的产物。“现代性使种族主义成为可能。现代性也使种族主义成为一种需要:一个宣称成就是人类价值唯一衡量尺度的时代,需要提这样一种理论,以便在新的、跨越界限比以前更加容

    5、易的环境下来划分界限和维护界限。简而言之,种族主义就是在前现代或至少是不完全现代的斗争中所使用的彻头彻尾的现代武器。”大屠杀的教训:1.大多数人在陷入一个没有好的选择,或者好的选择代价过于高昂的处境时,很容易置道德问题于不顾,而另行选取了合理利益和自我保全的准则。2.将自我保全凌驾于道德义务之上,无论如何不是预先就被注定的,不是必定如此的。人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以对抗邪恶。第一节 鲍曼的观点(二)现代性和矛盾性(二)现代性和矛盾性现代性的发展并没有为人类生活带来只有理性才能够提供的那种清晰性和透明性,而是相反,我们现在的各种选择、身份和生活变得越来越充满矛盾性,现代性所带来的自我损毁性充分展现

    6、在世人面前。一、论现代性主题概念:矛盾性(ambivalence)或称“矛盾心态”,所反映的是人们无从选择或适应的一种状况。鲍曼将之描述为无序状态,鲍曼将之描述为无序状态,“无序的主要征兆是,在我们不能恰当地解读特定的情境时,以及在可抉择的行动间不能做出选择时,我们所感受到的那种极度的不适”。他说,正是由于不适所引起的焦虑以及随后而产 生的迟疑不决,才将矛盾性体验看做是一种无序。鲍曼尽管从语言表达上解释了矛盾性问题,但实际上这不是语言或言语病变的产物,而是指语言的功能表达与情境之间的不相洽或矛盾。比如,鲍曼将人群划分为朋友、敌人、异乡人(或陌生人,stranger),他主要用“异乡人”这个概念

    7、解释了矛盾性的各种体现。鲍曼说,敌友之间界 限分明,但是异乡人既非朋友也非敌人,也可能因为他既是敌人又是朋友,所以:“异乡人是不可决断者(undecidables)家族中的一个成员,或许是一个主要的、具有原型 意义的成员那些虽然令人困惑但却无所不在的统一体。”不可决断者具有既非亦非的性质。鲍曼:非理性是理性产业的废弃物。混乱是秩序之生产中积聚而成的废弃物。异乡人所具有的令人可怕的不一致性,是那个已经被明确分割成称作“我们”的这一 块和标定为“他们”的另一块的世界所丢弃的垃圾。矛盾性是符号清晰性 生产中的有毒副产品。非理性、混乱、异乡人特性、矛盾性,这一切都是那种无名“超越”的名称。对于这一超越

    8、,那些自称为是理 性、是秩序的主力、是本地人、是意义的占统治地位的权势们很不喜欢的。核心问题:现代性与秩序“在现代性为自己设定的并且使得现代性成为现代性的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建立秩序的任务(更确切地同时也是极为重要 地说是,作为一项任务的秩序的任务)作为不可能之最,作为必然之最,确切地说,作为其他一切任务的原型(将其他所有的任务仅仅当做自身的隐喻)凸显出来。”鲍曼指出,秩序就是非混乱;混乱乃是无秩序。秩序和混乱是现代之孪生儿。而“秩序的他者并不是另种秩序,因为混乱是其唯一的选择。秩序的他者是不确定和不可测性的不良影响。他者即是不确定性,是一切恐惧的源泉和原型。秩序的他者的转义是:不可界定性

    9、、不连贯性、不一致性、不可协调性、不合逻辑性、非理性、歧义性、含混性、不可决断性、矛盾性”现代性体现为理想原则之下的设计、操纵、管理、控制等。“典型的现代实践(即现代政策、现代智力、现代生活之实体)乃是为根除矛盾性而作的努力,是一种为精确界定并为压 制和消灭不能或不会被精确定义的一切而作的努力。”现代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控制逐步发展的历史。鲍曼在此书中具体阐述了现代性的秩序生产中反矛盾性的体现、矛盾性的建构以 及矛盾性的当代困境等问题。未来社会建设的筹划:鲍曼认为,现代世界是一个冲突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矛盾性和偶然性的世界。这种状况是后现代性社会的体现。即现代性变成了未兑现的承诺,而后现代性

    10、日益凸 显。鲍曼最后从社会工程学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建设做了筹划,一方面承认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工程”,另一方面提出要迎接后现代性的到来。当然,鲍曼也指出,后现 代性并不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而是其发展的新阶段。“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成年:现代性在一段距离之外而非从内部反观自身,开出详细的得失清单,对自己作深层心理分析,发现以前从未清楚地说出过的意向,并感到这些意向彼此抵消,不具一致性。后现代性是现代性与其不可能性的妥协,是一种自身监控的现代性是清醒地抛弃 了曾经不知不觉所做的一切的现代性。”第一节 鲍曼的观点鲍曼在论述后现代性时是联系现代性问题而展开的,在对照中阐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在鲍曼那里

    11、,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面。他在论述后现代性时是 联系现代性问题而展开的,在对照中阐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性。现代性的突出特征是秩序、边界和分类,追求单一、准现代性的突出特征是秩序、边界和分类,追求单一、准确和清晰;确和清晰;后现代性的核心特征是多元化、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性的核心特征是多元化、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二、论后现代性他甚至把后现代性看做是现代性带来的意外副产品。鲍曼说:“后现代性可以解释为充分发展的现代性;解释为在其历史进程中所产出的某些结果,但这不是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是无意的后果,是通常被认为废弃物的现代性的副产品;解释为意识到自身性质的现代性自为的现代性。”或者说,

    12、后现代状况可以描述为“从错误意识中解放出来的现代性”第一节 鲍曼的观点在鲍曼的“后现代性”三部曲中,后现代性及其缺憾以论文集的形式,从道德、艺术、文化、宗教、性等诸多层面表达了对后现代性的思考二、论后现代性内容:鲍曼受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缺憾的影响和启发,通过论述自由与安全感、观光者和流浪者、社群主义与人类自由等,向我们展现了后现代的不确定性特征和丧失安全感的缺憾。鲍曼指出:“后现代人用部分的安全换取了部分的幸福。如果说现代性的缺憾源于在追求个体 幸福中容忍了受太少自由的安全,那么,后现代性的缺憾则源于容忍了太少个体 安全的寻求快乐的自由。后现代性的特征:1.“1.“陌生人”鲍曼进一步用陌生人概

    13、念说明了后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他说:“典型的现代陌生者是国家建构秩序之热情的废品。现代陌生者并不符合设想中的秩序在确定性和明确性理应支配一切的世界中,陌生者散发出了不确定性。在即将建立的和谐的、有序的秩序内,陌生者并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位置。在即将建立的和谐的、有序的秩序内,陌生者并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位置。秩序建构就是反对陌生者的拉锯战。”因此,鲍曼得出,在现代秩序建构冲动的压力下,陌生者生活在即将被 消灭的状况下。所有的社会都有陌生者,只是不同的社会的陌生者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生存状况近似,即压倒一切的情感是新型的不确定感。不过,鲍曼又指出,在后 现代社会的陌生者普遍存在且应该受到欢

    14、迎。因为“我们处在了一个喜欢差异的年代。对于关注(或者,确切地说是被迫关注)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追求刺激者或寻求体验者而言,差别是十分珍贵的。我们对待自身认同难题的方式与世界的多样性和分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共振与和谐;恰恰是在这样的世界中,认同难题才得以处理。总之“后现代的世界是一个无根的陌生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男人和女人们企图生存下来,并通过消耗他们偶然获得的个人资源去创造意义。在这个世界当中,人们不具有由较高的权力强加的绝对的道德准则的鼓励性指导。”但所面对的伦理困境是,随着后现代的转向,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更少的规则束缚,却不再拥有安全感。2.“2.“观光者观光者”“”“流浪者流浪者”

    15、鲍曼把观光者看做是后现代性的英雄,而流浪者是后现代性的牺牲品。因为观光者生活的核心是不断移动,而不是到达,他们体现出自由、自在和独立。但是流浪者与之不同,他们别无选择,因此是“无奈的观光者”。因此,鲍曼认为,选择自由在后现代社会中是最根本的。但问题是,人们获得了自由,却丧失了安全感。当人们从现代理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之后,却忽然发现牢笼外的生活没有了生活指南。尽管人们试图在自由与安全感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但事实上在后现代社会获得了自由的个体并不能够摆脱不确定性带来的困扰。这可能就是令人困惑的后现代生活的两难困 境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反差。用鲍曼的话说就是:“既想吃掉蛋糕又想拥有它;想充分享受选择

    16、的喜悦,却不必担忧由于错误的选择而受到惩罚;去寻求一个安全的、新奇的和有保证的处方,以获得正确的选择没有焦虑的自由然而,其困难是,安全的处方归属于自由、责任和有责任的自由,即让水变成火。并没有为自由而开的 处方,尽管不断的要求造成了日益增多的人去书写它;也没有无焦虑的自由,尽管这 是许多人永恒的梦想”总之,后现代性也有诸多不如意之处,这也是鲍曼所困惑 和极力阐释的方面。鲍曼:观光者和流浪者都是当代生活的隐喻。他她可以(并经常)是一个观光者或 流浪者,即使在身体上没有移动很远我认为,在后现代社会,我们在某种程 度上都在移动,不管是身体的还是思想的,不管是目前的还是未来的,也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17、;我们都不能确定,他她获得了永远地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权利,而且,没有谁认为,他她在某地永远的停留是一个可能的前景;无论我们 何时停下来,我们不是部分地被取代,就是处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在此,我们境况的共同性终结了,差异开始了。第一节 鲍曼的观点鲍曼关注分析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他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分析的理论概念也不断变化。1999年之后,他开始把当今的社会状况描述为“轻灵的”或“流动的”现代性,以区别原来“沉重的”或“稳固的”的现代性。其代表性观点反映在 流动的现代性一书中。三、论流动的现代性及其他鲍曼在说明流体和固体物差别、流体特征的基础上,对现代性的发 展阶段做了区分,指出当前社会状况是

    18、新型的社会状况,即“现在”是现代性历史中 的一个阶段,并认为可用“流动性”来对“现在”进行合适的类比说明。在阐述这一 观点时他也批判了许多学者的观点:即认为现代性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流动性”的。尽管如众多的社会学家一样,鲍曼承认现代性的流动性在于“溶解液体中的固形物”即瓦解传统,但他指出瓦解传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蹴而就的。瓦解传统的首要任务 是否认历史和传统的残余,否认对传统起保护作用的信仰和忠诚,从而建立新的更完 美先进的传统,来取代原有的、残缺不全的、弊端重重的传统。鲍曼认为,建立一个 全新的、更加完美的秩序,以取代弊端重重的旧秩序的任务,当前还没有提上日程。因此,瓦解传统这一现代性的永恒特

    19、征获得了新的内涵。于是鲍曼指出:“流动现代性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状况,否认甚至贬低这种深刻的变化都是草率的。主要观点:1.流动的现代性是一种个体化、私人化的现代性现在社会的流动实质上是生活政治即生活方式的快速流动,是一种强迫性流动。具体表现:为现代性的“融化能力”,即整个社会快速运转,传统和旧秩序面临崩溃,个体享有全新的自由。但是,个体化趋势的一个结果是公民身份的侵蚀和瓦解。个体化的大肆发展出现了“公共空间”被“私人”占领的现象。在公共空间逐渐私人化的过程中,享有自由的个体面临的任务是运用他们新的自由去寻找合适的位置。这就需要服从模式、规范和准则,并按此行动。2.流动的现代性的出现是时空转变

    20、的结果鲍曼指出,现代社会产生于时空的分离。当时间和空间从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当它们彼此分离,并且易于从理论上来解释为个别的、相互独立的行为类型和策略类型时,现代性就出现了。3.流动的现代性时期是劳动和资本分离的时期鲍曼认为在固态的现代性、沉重的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和劳动之间因双方的相互依赖性而结合在一起。但在当前流动的现代性时期,资本和劳动发生了分离,它所结合的则是消费者。劳动已经和其他的生活行为一起,具有一种美学上的价值和意义。相应地,劳动者获得了解放,人们之间的劳动合作关系、消费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4.流动的现代性之未来:共同体社会个体化的趋势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利益,而对责任、义务和公共

    21、利益日益冷淡。在这样的现代性困境下,鲍曼一直在探索未来的出路。鲍曼指出,当前来说,“共同体”不再总是“过去的事情”,而是“将来的事情”。“今天,共同体成了失去的天堂的另一名称但它也是一个我们热切希望重归其中的地方,故而我们狂热地探寻可以把我们带到那里的道路。”以及,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跟理想之间存在很大距离。我们要追寻这个“共同体”,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自由。在这样一种困境下,鲍曼认为,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对可能选择的机会和风险做出评估,探寻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之路。第一节 鲍曼的观点 鲍曼跟当代西方许多社会理论家的观点有所不同,他既不像哈贝马斯等极力为现代性辩护,也不同于其他典型的后现代主义

    22、的颂扬者。尽管鲍曼通常被看做是一个后现代社会学家,但他本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点。鲍曼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述是不可分割的,他始终把这二者看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加以研究。此外,鲍曼对有关议题的论述尽管看起来“零碎”,但其分析却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问题感。三、论流动的现代性及其他第八章贝克的观点第二节第二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一、反思性现代化一、反思性现代化二、风险社会论二、风险社会论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 贝克跟鲍曼一样也极为关注当今社会现代性的命运,但是有所不同的是,他并不 用“后现代性”概念做分析,而是提出了所谓的“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second modernity)等概念以说明当前的社会

    23、发展现状。他特别关注的研究议题有“自反性现 代化”、“风险社会”、“生态问题”、“个体化”、“全球化”等。我们这里将简要介绍他 关于风险社会和自反性现代化的观点。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一)转变(一)转变现代性文明虽发端于西方,但西方中心主义及霸权话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西方社会似乎正走向“历史的终结”,而不同文明或文化的冲突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主张和发展不同的现代性。这种转变不但是社会文化的转向,更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这种新思维主要表现出反思性、“他者”思维、多元主义三个特征。一、反思性现代化反思性(reflexivity)这种反思性是自我意识的提高与觉醒

    24、,是对传统思维的批判与超越。这不只是对非西方学者而言的,也是对西方学者而言的。非西方学者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西方学者更多地表现为自我批判意识的提高。例如,西方三位著名社会学家贝克、吉登斯和拉什共同出版了一部著作,名为自反性 现代化。其中贝克提出:“自反性现代化指创造性地(自我)毁灭整整一个时代工业社会时代的可能性。这种创造性毁灭的对象不是西方现代化的革命,也不是西方现代化的危机,而是西方现代化的成果。”他指出,这种自反性现代化意味着由另一种现代性对工业社会形态首先进行抽离,接着进行重新嵌合。这表明,西方学者已深刻认识到,新的不同的现代性是可能的。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已是“风险社会”,各

    25、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扩大,社会行动的结果变得难以预料。因此,传统的理性设计方案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贝克指出:“在世界风险社会中,非西方社会与 西方社会不仅共享相同的空间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也共同分享第二现代性的基 本挑战(在不同的地方和以不同的文化认识)坚定地把非西方世界定位于第二现代性而不是定位于传统的范畴,将实现现代性的多元化,因为它为世界不同地区的现代性的多维概念化打开了空间。”“他者”思维世纪后期以来,许多非西方的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或地区纷纷进入现代国家之列,充分表明了传统(性)不是现代化(性)的最大障碍。其典型范例就是东亚儒家圈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它们成功的事例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

    26、维,使人们开始关注“他者”;而且人们判断的标准也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而是承认或肯定“另者”或“另择性”(alternative)。多元主义传统的现代性观点是单边论的,主张普适主义。而多元现代性的新思维是多元主义的。这种多元主义主要表现为文化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主义。现代社会或现代性文化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性的。它们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因此不同社会文化之间应该寻求“和而不同”。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二)关注自反性现(二)关注自反性现代化问题代化问题一、反思性现代化贝克在 风险社会一书中所贯彻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关注自反性现代化问题。贝克指出,该书所探讨的是有关工业社会的“自反性现代化”“

    27、本书的论点是:我们正在见证的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现代性的开端这是一种超越了古典工业设计的现代性。”贝克:今天,在21世纪的门槛上,在发达的西方世界中,现代化业已耗尽了和丧失 了它的他者,如今正在破坏它自身作为工业社会连同其功能原理的前提。处于前 现代性经验视域之中的现代化,正在为反思性现代化所取代处在工业社会道 路上的现代化,正在为一种对工业社会原理进行的现代化所代替,这是时至今日 仍在使用的任何理论方案和政治医书所没有提供的。正是这种展开于工业社会和 现代性之间的对抗性,扭曲了我们进行“社会测绘”的努力,原因在于,我们是 如此彻底地习惯于在工业社会的范畴中来构思现代性。本书的论点是:我们正

    28、在 见证的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现代性的开端这是一种超越了古典工业设计的现代性。“第二现代性”按照贝克的观点,今天的现代化正在消解工业社会,从而出现了另一种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既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社会的现代性,也不同于其他人所说的后现代性,故称之为“第二现代性”。“实际上,在第一现代性中最基本的关于可控制性、确定性或 者安全性的想法土崩瓦解了。一种与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有所区别的新的资本主义、新的经济、新的全球秩序、新的社会和新的个人生活正在形成。因此,从社会学和政 治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一个词汇变化表,一个新的参照标准。这不是 后现代性,而是一种第二现代性。”这种现代性以新的风险意识为特征,充分认识

    29、到了社会的风险问题。“现代性正从古典工业社会的轮廓中脱颖而出,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形式(工业的)风险社会。”解构与重构后现代性学者关注的是解构问题,但贝克的第二现代性既关注解构,同时也关注 重构问题。他主张社会科学家应该通过建构新概念去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做出解释。主张社会科学家应该通过建构新概念去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做出解释。其中,“反思性”是贝克运用和倡导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化正变得具有反思性;现代化正在成为它自身的主题和问题。”“我正在研究一种理解我们时代的新的、乐观的模型。我的观点解释了就激进的现代性阶段(第二阶段)来说他人视为后现代秩序的发展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化、全球化和风险的动力瓦

    30、解了第一阶段的工业的国家政府的现代性及其基础。现代性变得具有反思性,这意味着与其无法预测的结果、风险及其基础的含义有关。”贝克对这种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的解释主 要沿着两个维度展开,一个是风险社会的出现,另一个是个体化的发展。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一)风险社会(一)风险社会二、风险社会论 贝克将当今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称为“风险社会”。他把风险社会的出现看做是对工业社会的替代或超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确定性和生活模式中解放了出来 正如他们在宗教改革期间从教会的束缚中 解放出来而进入社会一样。由此所 产生的震动构成了风险社会的另一面。把生活和思考紧紧地系缚于工业现代性之上的 坐标体系性别之轴、家庭之轴和职

    31、业之轴,对科学和进步的信念开始动摇,同时机会和危险的新的黎明正在形成之中这就是风险社会的轮廓。这是机会吗?在风险社会中,现代性的原则从工业社会里的分离和限制状态之中被救赎了出来。贝克指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各种风险和潜在危险也日益凸显。“在现代化进程 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破坏力量被释放出来,即便人类的想象力也为之不知所措。”因为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这是现代化的风险,它们正威胁着全人类,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而加剧。贝克说:“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 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它们在

    32、政治上是反思性的。”因此,这个风险概念与贝克所提出的反思性现代化概念密切相关。即通过对西方现代化道路 的反思,人们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危险。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二)贝克的观点(二)贝克的观点二、风险社会论贝克对伴随现代化而出现的社会风险问题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观点:产生于晚期现代性的风险,本质上与财富不同。人们甚至难以直接认识其危害,它们可以被改变、夸大、转化或者削减,因而它们可以被随意地社会界定和建构。所以,那些掌管界定风险的大众媒体、科学和法律等专业人士,拥有关键性的社会和政治地位。通过对风险的分配和助长,某些人比其他人受到更多的影响,社会风险地位应运而生。同时,风险产生

    33、了新的国际不平等,风险社会在这个意义上是世界性的风险社会。虽然风险的扩散和商业化并没有完全摒弃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但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风险的界定中,总是有失败者也有赢家。二者之间的差距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权力分化有关。但工业社会产生了风险社会的危险和政治可能性。人们可以拥有财富,但必定会受风险的折磨,可以说,风险是文明所强加的。因而,风险社会的政治可能性必须在一种有关风险知识的起源和扩散的社会学理论中进行阐述和分析。社会认知的风险,像清楚地表现在有关森林破坏的争论中的那样,包含一种特殊的政治爆炸力:那些迄今为止还被认为是非政治性的东西,变得具有政治性。避免和管理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对

    34、权力和权威的再认识。风险社会是一个灾难社会。在其中,异常情况有变为常态化的危险。贝克在这里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风险跟财富一样都是要分配的东西,相应地 也存在着风险地位。因此存在着有关的利益分配之争。他指出,风险是以不可取的丰 裕状况出现的现代化的附带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被消除或者否定并且加以再诠释。获 取的主动逻辑对应着转嫁、规避、否认和再诠释的否定逻辑。所以,对风险地位的认 识具有知识依赖性和不可预见性,对风险的界定也具有相对性。贝克认为,风险的界 定既要基于数学概率,也要基于社会利益,要把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结合起来贝克还提出,风险具有某种非现实性。或者说,风险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因为一

    35、方面,很多危险和破坏已经发生了,这是现实的。但是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许 多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未来有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需要有警觉,就是要 有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权力。它的位置被未来取代了,因而,不存在的、想象的和虚拟的东西 成为现在的经验和行动的 原因。我们在今天变得积极是为了避免、缓解或者预防明 天或者后天的问题和危机或者什么也不干。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三)寻找和探讨减少风险和威胁方法(三)寻找和探讨减少风险和威胁方法二、风险社会论 现在需要行动起来,制定有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政策。针对当前所存在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问题

    36、,贝克主张,我们应加强合作,建立全球治理体系。因为在全球风险社会中,面对全球灾难,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自己的问题。贝克 仿照150年前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 世界主义者宣言世界主义者宣言:“存在着一种新的不适合于国内政治的全球与地方问题的辩证法。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如我们可能这样称之的,在地方和区域中、在国内和国际的政府及 公共领域中已经成为政治议事日程的一部分。但只有把它们放在跨国框架里,才可能被恰当地提出、讨论和解决。为此,必须存在一种政治的再创造、新政治主体,即世界主义党的一种构建和奠基。这些党超越国界代表跨国利益,在国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作用。因而,她只有在作为国家的全球运动和

    37、世界主义党时,才在纲领上和组织上均成为可能。”第二节 贝克的观点 贝克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观点既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贝克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观点既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家,也不同于主张后现代性的那些理论家。他通过家,也不同于主张后现代性的那些理论家。他通过 “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第二现代性”、“反思性现代化反思性现代化”等一系列新概念,对当今世界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未等一系列新概念,对当今世界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进行了独到分析,从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来进行了独到分析,从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二、风险社会论第八章章节概要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理论家极为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38、。“现代性与 后现代性问题是世纪西方思想界和社会理论界争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对当今社会道德、人类自由、知识分子、犹太人、共同体等 一系列议题的研究,体现了他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的独到见解。但他不是把现 代性和后现代性当做两种不同的对象加以分析,而是当做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展开论 述,且论题广泛,视野宽广,从而展现了其独到思维和问题意识。而德国社会学乌尔里希贝克通过提出“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等理论观点,为我们认识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他看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 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既不是工业社会的延续,也不是所谓的 后现代社会

    39、,而是“风险社会”;而且风险社会是世界性的,因此需要确立世界范围的 新的政治社会秩序和风险应对策略。第八章当今研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目前,在整个西方社会理论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论讨论仍然非常热烈,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的出现已成为西方社会理论发展的 重大转向之一,这对传统社会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其影响是极为广泛和深刻的。我 们在本章只是对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鲍曼和贝克的理论观点做了介绍,但其实还存 在着许多其他观点,在本书其他章节中也都有所讨论。社会学家杰拉德德兰蒂在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一书中,对于从现代性理论到后现代性理论的发展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40、批判性思考题鲍曼是如何论述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关系的?鲍曼是如何论述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关系的?鲍曼是如何论述流动的现代性的?鲍曼是如何论述流动的现代性的?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主要观点有哪些?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英丹尼斯史密斯: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4.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Zygmunt Bauman,“Asociological Theory of Postmod

    41、ernity,”Peter Beilharz,etal(eds.),Between Totalitarianism and postmodernity,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2本章参考书目6.Zygmunt Bauman,Community:Seeking Safety in an Insecure World,Cambridge,Polity Press,20017.Ulrich Beck,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19928.林聚任:论多元现代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载 文史哲,2008(6

    42、).9.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2.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注:包含部分拓展阅读书目。注:包含部分拓展阅读书目。本章参考书目.英丹尼斯史密斯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 萧韶,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英杰拉德德兰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权力与自我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Barry Smart后现代性李衣云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拓展阅读书目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社会理论》课件第八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1596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