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3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历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3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历程课件.ppt》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考题 突破 讲座 近代 中国人民 抗争 探索 历程 课件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三单元,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三)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历程,栏目导航,角度一全面认识列强侵华1主要侵略方式(1)军事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2)政治侵略割占土地:南京条约中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中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获得特权:南京条约附约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以华制华: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如慈禧太后、袁世凯等。,(3)经济侵略开埠通商
2、: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中开放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中开放天津;马关条约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获取特权: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战争赔款: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偿英法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4)镇压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5)思想渗透: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2基
3、本认识(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
4、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角度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及内在规律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2中国近代各阶级抗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1)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连,也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自身变化及各阶级的阶级立场紧密相关,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在实现阶级主张。(2)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转变,探索的层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即“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渐进过程。(3)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国家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从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其基本指导思想都是先富强后独
5、立,而事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
6、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解析(1)结合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