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6套(附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6套(附答案).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模拟 语文试题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6 套(附答案)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一)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 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 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 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5 题。材料一:中外文学史上都
2、有所谓传奇小说及传奇叙事传统。传奇小说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 传奇叙事常带有理想色彩和夸张的成分。就中国小说叙事的发生而言, 自唐以来所形成的传奇叙事模式, 是中国小说发展达到成熟阶段的一个基本标志。161 / 161传奇叙事基本要素就是情节的奇幻与人物的特异。从中国小说史发展的角度看, 自唐传奇小说开始, 到宋元话本再到明清章回体小说, 传奇叙事逐渐成为中国小说发展中最为流行、最易接受的叙事模式之一。因此说, 传奇叙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西方小说的“ 诗的” “ 史诗的” 或“ 神话的” 传奇叙事作为一种叙事传统, 以幻想的姿态填补着社会发展的个人实现感, 孕育了个人与社会错
3、落有致的风韵, 但始终与中国古代的传奇叙事模式“ 异构同质” 。所以, 无论是最初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 还是直至今日中国小说的发展, 受西方传奇叙事的影响很少,始终都呈现着一种对中国“ 传奇叙事” 经验与传统进行承袭、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轨迹与样貌。在以清末民初“ 新小说” 为肇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转型中, 依据社会改良与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 中国小说在开始真正走出封建文学传统主题规范与形式束缚的同时, 又因“ 传奇” 的故事化叙事、大众化接受以及民间化发展的特殊价值, 表现出一种对传奇叙事的特殊选择。其后在中国“ 五四”以来现代小说叙事理念及模式确立的过程中, 尽管表现出一种向西方小说学习的、反传
4、统的整体态势, 但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学传统, 传奇叙事非但没有消失, 反而不断焕发出更为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整体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会发现中国的传奇叙事呈现出不同的样貌。鲁迅故事新编借传奇叙事之形, 以悬置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节和人物来叙事, 以传达观照现实人生的良苦用意; 张爱玲以普通人为原型的“ 新传奇小说” , 则是以新都市文化景观与现代都市大众阅读背景下所生成的另类与特异的都市书写, 以传奇叙事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与俗之间的对立共构; 以革命的历史与英雄的传奇契合而成的“ 现代革命传奇” 和当代的“ 红色经典传奇”,采用多重视角的多元化叙事结构, 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对
5、同一件事物进行讲述。实际上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 革命文学” 开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 十七年” 文学与八十年代的小说, 都呈现着典型的传奇叙事样貌; 九十年代以后的小说更加以最具有流行品格的传奇叙事模式, 通过市场化运作来获得大众阅读的最大可能性。在当前的文学与文化环境当中, 各种各样的西方话语常常都具有主导甚至霸权的意味。如果我们今天仍旧将“ 叙事” 作为一种舶来品, 依然看不到承袭中国文学传奇叙事传统之“ 中国经验” 的内容, 看不到中国整个二十世纪以来的小说叙事中富有的文学精神意味, 那么, 不仅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中国文学本土经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传承, 同时也会使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
6、下走向世界、走进世界的追求与实践中, 始终都缺少甚至是放弃了一种自我的、自主的精神依托和现实资源。传统与发展、民族与世界始终是一种对立共构关系,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学自身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建构的认识, 既离不开对悠久的传奇叙事传统的确认和梳理, 也离不开对其他中国经验的发现和发掘, 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 中国故事” 的意义上。因此, 要立足中国经验, 在当下新时代意义上探寻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路径。( 摘编自张文东传奇:中国文学对本土经验的探寻) 材料二:作为传奇叙事模式中极具代表性的英雄叙事, 在今天对其重新审视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 21 世纪初的中国文学, 英雄叙事模式与英雄主
7、义间存在裂隙。英雄叙事模式是一 种个性化、戏剧化的想象性存在, 而英雄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建构, 指向的是崇高的理想追求与高贵的人格尊严。英雄叙事模式当然可以满足大众对英雄主义的想象 性期待, 并为作家预留了巨大的创造空间; 但文学毕竟不能远离生活真实, 艺术地还原现实生活始终是检验作品成 色的重要尺度。和平年代,庸常且碎片化的生活如何把握? 军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图景如何建构? 英雄的价值意义怎样表达? 这些瓶颈问题终究无法经由对传奇英雄的戏剧性虚构而绕过, 而只能在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式的重建中寻求突破。在采用英雄叙事模式写英雄小说时, 有的作家虽然写的是现实题材, 但缺乏穿透
8、事象直达本质的锐利目光, 导致作品所关注的并非当下现实生活中最震撼人心、最带有趋向性的景观, 传达的思想和观念并非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 有的作家缺少对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描摹, 缺少对人性的深度探索与掘进, 缺少对生命存在的体察和关照。今天, 我们要讲好中国英雄故事, 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表现内容, 用新的英雄叙事模式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摘编自傅强讲好中国英雄故事)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传奇叙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 自唐传奇小说后逐渐流行并促进了中国小说的发展。B.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转型中, 传奇叙事在脱离了
9、封建传统文学的束缚后被中国现代小说接纳。C. 梳理中国传奇叙事的发展轨迹, 会发现中国文学在今天有着自己可以探寻和借鉴的本土经验。D. 掌握新的英雄叙事模式, 正确处理英雄叙事与英雄主义的关系, 有利于英雄人物的精神构建。2. 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传奇叙事是中国小说最为流行的叙事模式, 容易被大众接受, 它一直得到小说家们的青睐。B. 鲁迅、张爱玲等中国小说家们致力于采用传奇叙事模式写作, 从而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和转型。C.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体现了情节奇幻与人物特异的特点, 是水浒传采用传奇叙事模式的典例。D. 只有做好对时代主潮的把握和对英雄叙事模
10、式的重建, 才能解决英雄叙事对英雄的戏剧性虚构问题。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A.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鲁迅)B.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费孝通)C.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鲁迅)D. 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 爱默生)4. 材料一结尾说“ 要立足中国经验, 在当下新时代意义上探寻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路径” , 请简要说明得出这个结论的说理步骤。(4 分)5. 学校拟开展“ 如何讲好新时代英雄故事” 主题研讨活动, 你作为学生代表作典型发言, 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 ( 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
11、字, 完成 6 9 题。无法完成的画像刘建东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 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她粗声说: “ 我外甥女, 小卿。”时间停留在 1944 年的春末。这一年找十五岁, 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 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 专门给人画像, 给活着的人画, 也为故去的人画, 大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 画遗像一定得到死者的家里去画。我想, 可能是不想把晦气留在自己家里吧。舅妈说: “ 我这小姑子三年前不见了, 小卿也不知道她娘去了哪里。我们找了她整整三年, 慢慢地, 我们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就当我这小姑子死了, 所以才请您来给画一张像。”
12、“ 我需要她的照片, 你们找出来, 我来挑一张。” 舅妈转向小卿: “ 快去把照片拿出来。” 小卿指着墙角处放着的一个搪瓷脸盆, 小声凄凄地说: “ 喏, 都在那里。”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 脸盆底有一层燃烧后的灰烬。那可怜的灰烬还保持着照片的模样。舅妈声音尖厉起来,抓住小卿的细胳膊:“ 你把照片都烧了!这是为啥? ”“ 我娘没死,她找我爹去了。”小卿嘤嘤地哭出声来, 她不相信母亲离世了。舅妈最终找到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我师傅:“ 您看, 这个行不行? 我只找到这一张。您说一个年轻女子, 天天在外面疯跑,净和一些陌生的人打交道。”师傅盯着照片, 似是在认真辨认照片中的人, 半天没有说话。“
13、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 ” “ 大概十三年前吧。” 舅妈说。我看到的那张旧照片, 在时间无情的作用下, 有些暗淡模糊。我很奇怪, 以往, 师傅对照片质量很挑剔。而这一次, 他是在勉为其难, 在冒一个很大的险。 切准备停当, 师傅开始作画。每一次, 都是从眼睛画起, 这是老规矩。师傅告诉我, 眼睛是一幅肖像画的魂魄, 只要魂魄活了, 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而这一天, 1944 年春天的一天,面对草稿,他稍微犹豫了片刻,然后, 用小楷毛笔沾上炭精粉, 笔落在了鼻子上。直到第四天傍晚, 漫长的作画过程还未能结束。只留下一只眼睛, 他再也画不动了。那一小块空白, 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 特别突几刺眼。
14、我看到, 师傅的右手手背上已经布满了密密的汗珠。从来没有, 从来没有过, 这么难熬的作画过程。我反复看着那张旧照片, 看着照片上青春而朦胧的脸庞,再看看素描纸上, 那一个意气风发而清晰的面孔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啊。师傅疲惫不堪地说: “ 明天早晨收尾。”第五天一早,我掀开宣纸,惊得大叫一声:“哎呀!” 宣纸下面是空荡荡的桌面, 桌上桌下, 都找了个遍, 也未见踪影。舅妈把小卿从院子外领进来。师傅和蔼地拍拍她的头, 问:“ 你见过那张画像没? ”整晚,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小卿摇摇头, 又摇摇头。师傅挥了挥手, 然后坐在椅子上, 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胆战心惊地看着他, 束手无策。师傅说: “ 我重新
15、画。”重画的过程是一场灾难。他甚至茶饭不思, 每天傍晚回店的路上, 走得比平日里要慢许多, 偶尔有辆自行车响着铃铛疾驰而过, 都把他惊得歇息几分钟才继续前行。又过了五天,小卿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即将大功告成。除了要修正一下头发等细微处, 连最后的那只眼睛都已经画好了。那一刻, 师傅四肢摊开, 瘫坐在椅子上, 面色苍白, 汗湿衣袖, 头发打着绺垂在额头上。小卿看到画像, 突然间趴在桌子上, 放声痛哭。为了保护, 我背着画夹, 回到了店里。画夹被我放在柜台上。临睡前, 我看了画夹最后一眼, 眼睛才沉沉地闭上。不知睡了多久, 我突然醒来, 暗夜中恍若传来细碎的声音。我从床铺上爬起来, 蹑手蹑脚地摸向柜
16、台, 柜台上的画夹已经不见了。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声音仿佛来自屋外, 店门虚掩着, 我轻轻推开它, 脚落下去, 感觉像是落进了深渊之中。借着淡淡的月光, 我发现浓浓的夜色中隐约有个人, 正静静地站在那里。那人终于有了动静, 他打着了火, 在烧什么东西。他点了几次, 才点着。燃烧的面积越来越大, 被火映照的地方也扩展得越来越大。视线顺着火光向上移动, 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那个人竟是师傅。我的脑子瞬间便凝固了。画像的事就此结束。师傅彻底放弃了为小卿母亲画像。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再提起画像的事。一年之后的某一天, 我在店里等着师傅, 等了一天, 两天, 一个月, 两个月, 没有等到他。师傅再也没有出现
17、, 我不死心, 走遍了整个城里, 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没有人告诉我发生了什么。1951 年的一天, 我的画店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姑娘, 她面色凝重, 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哀伤。“ 我是小卿。” 她说, “ 我想请你画一张肖像。”我急忙热情、手忙脚乱地请她坐下来, 小心地问她: “ 找到你娘了吗? ”小卿努力克制着悲伤, 对我说: “ 邯郸解放后, 有一天, 舅舅突然拉着我狂奔到烈士纪念堂里。我们站在一张合影前, 合影上是两个年轻的男人和两个年轻的女人。我越看,其中一个年轻女人越像我娘。我确信,她就是我娘。我蹲在那里失声痛哭。后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走到我身边, 问我为啥哭泣。我指着照片说, 那是我娘。她
18、把我揽在怀里, 也是放声大哭。等我们哭完, 她告诉我说, 她是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 他们四个是曾经的战友。她让我叫她黄姨, 又指着我娘左边的那个年轻男子, 说是我爹。”“ 我想请你给我娘画一张像。” 我跟着小卿来到烈士纪念堂, 看到了那张照片。我的目光落到照片上, 紧紧盯着照片右首的那个男人, 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 使劲揉了揉, 指着照片惊呼道: “ 小卿, 你看, 那个人, 那人是我师傅。”黄姨领着我和小卿来到一个烈士墓前, 告诉我说, 这就是我师傅, 这里面埋着他的一顶帽子。黄姨说, 他曾经化名杨宝丰, 在城里工作过几年, 他在南关开了一家画像馆, 专门给人画像。我这才知道, 师傅叫宋咸
19、德。我潸然泪下。( 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舅母请人画像, 急切地承认小姑子已死亡, 反映了她对小姑子的长期不满的心理。B. 师傅技艺高超, 凭借质量很差的照片就将小卿娘意气风发而清晰的形象描绘出来。C. 自行车铃声给师傅带来巨大惊扰, 暗示师傅对画像失踪后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D. 我潸然泪下的原因是知道师傅的真实身份太晚, 以致于过去长时间的找寻白费了。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 我” 是故事的讲述者, 小说从“ 我” 的角度去观察揣摩人物, 抒发情感, 这与茹志鹃百合花中“ 我” 的作用是相似的
20、。B. 小说善于借助物象推进故事发展, 如合影照片的出现, 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 解答了前文的悬疑, 故事情节有了突转。C. 时间背景 1944 年、1951 年,使小说描写的环境有了象征性, 如“ 暗夜” 象征了白色恐怖, “ 火” 燃烧面积扩大, 象征了革命的兴盛。D. 小说只叙述了画像未完成和烈士纪念堂的故事, 而革命者的形象需要读者自己构想, 这种留白艺术使小说显得含蓄而有张力。8. 师傅为什么要烧掉倾注了大量心血且即将完成的画像?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 分)9. 小说情节主要围绕“ 画像” 展开, 一波三折, 画像最终也无法完成, 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效果?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1、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 35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 14 题。( 晋武帝泰始) 五年春二月, 帝有灭吴之志, 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 镇襄阳。祜绥怀远近, 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 降者欲去皆听之, 减戍逻之卒, 以垦田八百余顷。其始至也, 军无百日之粮, 及其季年, 乃有十年之积。祜在军, 常轻裘缓带, 身不被甲, 铃阁注之下, 侍卫不过十数人。初, 广汉太守弘农王溶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 溶为人志大奢侈, 不可专任, 宜有以裁之。” 祜曰: “ 溶有大才, 将以济其所欲, 必可用也
22、。” 更转为车骑从事中郎。潜在益州, 明立威信, 蛮夷多归附之。俄迁大司农, 时帝与羊祜阴谋伐吴,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溶,复为益州刺史, 使治水军。咸宁二年冬十月, 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曰: “ 吴平则胡自定, 但当速济大功耳。” 议者多有不同, 祜叹曰: “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 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三年冬十二月, 吴夏口督孙慎入江夏、汝南, 略千余家而去。诏遣侍臣诘羊祜不追讨之意,并欲移荆州。四年夏六月, 羊祜以病求入朝, 既至, 帝命乘辇入殿, 不拜而坐。祜面陈伐
23、吴之计, 帝善之。以祜病, 不宜数入, 更遣张华就问筹策。帝欲使祜卧护诸将, 祜曰: “ 取吴不必臣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不敢居, 若事了, 当有所付授, 愿审择其人也。” 十一月, 羊祜疾笃, 举杜预自代。枯卒, 帝哭之甚哀。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泉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望其碑者无不流涕因谓之堕泪碑(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 注铃阁, 将帅居住办事的地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南州民闻祜卒/为之罢市/巷哭声相接吴守边将士/ 亦为之泣/祜好游岘山/襄阳人建碑立庙/于其地岁时祭祀/ 望其碑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