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2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试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2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试题.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新中国 成立 初期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外交 试题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9-2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 1 2018 云南月考 中苏建交一个月后,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就兄弟国家来说,我们是联合的,战略是一致的,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 ” 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 A “ 一边倒 ” B “ 一大片 ” C独立自主 D “ 另起炉灶 ” 答案 C 解析 “ 一边倒 ” 是指新中国在两极格局下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体现不出 “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不能没有差别 ” , A 项错误。 “ 一大片 ” 是 20 世纪 70 年代
2、外交方针,是指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处理国际事务,与 “ 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 不符, 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中国在建国后虽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坚持独立自主,不是毫无原则地倒向苏联,故 C 项正确。 “ 另起炉灶 ” 是指不承认原来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的外交方针,与材料不符, D 项错误。 2 2018 江苏宿迁模拟 六十多年前,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个印度记者很感兴趣地提问: “ 国家有大有小,怎么才能够和平共处呢? ” 周恩来说: “ 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 权利。 ” 这则材料主要表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 A “
3、另起炉灶 ” B 互相尊重主权 C “ 求同存异 ” D 互不干涉内政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周恩来的回答可知,要想两国和平共处,就应该尊重其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即实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故 D 项正确。 “ 另起炉灶 ” 是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是我国的外交方针,不符合题干主旨,故 A 项错误;题干主旨不涉及国家主权,故 B 项错误; “ 求同存异 ”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 C 项错误。 3 “ 这是 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 一边倒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
4、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亚非会议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利益纠纷的国际准则,与题干信息 “ 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相符,故 C 项正确。 A、 B、 D 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 2018 河南周口期末 1955 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 “ 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 。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 ( ) A提出了 “ 求同存异 ” 主张 B消除了与会
5、各国疑虑和分歧 C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功绩,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对万隆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干扰,使会议杂音时起,出现波折和争吵。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确轨道时,周恩来发表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广泛与各国交流意见,使会议朝着正确轨道前行,故 D 项正确。 A 项虽然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贡献,但 不是材料反映主旨,应排除。 B 项说法错在 “ 消除 ” ,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 项与万隆会议无关,应排除。 5 2018 山东枣庄八中期末 就 1970 年的第 25 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 “ 反对接纳北京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