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试题.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0051
  • 上传时间:2018-09-0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70.3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试题.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 崛起 国共 十年 对峙 试题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 2018 湖南娄底联考 毛泽东指出: “ 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 ?” 导致 “ 宪法 ” 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建立 B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 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 “ 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宪法是指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可知, 1954 年三大改造尚未完成,中国仍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因

    2、此这部宪法 “ 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 ” ,故选 D 项。 2 2018 江苏宿迁期末 “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 ” 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 A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 B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 C由立法机构变为协商机构 D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体现了其立法的职 能,而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不复存在,而是作为政治协商机构,故选 C 项。 3 2018 湖南衡阳

    3、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 1953 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 (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 )按每 80 万人选代表 1 人,直辖市和人口在 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 10 万人选代表 1 人。该材料主要 ( ) A表明了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反映了人大代表的产生 方式是比例代表制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形成 答案 B 解析 人大代表的选举以一定比例的人口为基础,同时适当照顾城市,这就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故选 B 项。 【 精品教育资

    4、源文库 】 4 2017 四川攀枝花联考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 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 政策 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 答案 B 解析 题干反映了我国各民族 “ 大杂居、小聚居 ” 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 “ 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 ,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符合我国的基

    5、本国情,故 B 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5 2018 湖北孝感六校联考 观察并阅读下图,关于该图所涉及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西藏人民享有自治权利始于 1965 年 西藏是最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区 藏族人大代表比例最大,直观地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 届人代会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候选人可以是汉族人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1965 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正确; 在五个自治区中,西藏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最晚的自治区,正确; 由饼状图可知:藏族人大代表比例最大,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 西藏自治区主席候选人应当为藏族人,错误,故选 A 项。 6 2018 武汉二中期末 民主革命时

    6、期中共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 ) 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 (各级 )人民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答案 B 解析 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制度借鉴了俄国的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而不是独创,故 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

    7、前各民主制度吸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 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故 B 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制度的代表不仅有工人、农民,还有其他阶层的人员,具有广泛代表性,故 C 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故 D 项错误。 7 2018 河南百校联考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答案

    8、 D 解析 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还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还面临诸多问题,国家的法律建设才起步,不可能实现了有法可依,故 A 项排除;由于法律不完备,所以 “ 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 不合题意,故 B 项排除;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不合题意,故 C项排除。据材料 “ 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 ” 得出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 D 项正 确。 8 “ 文革 ” 期间,党政机关遭受冲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造反派无视法律、破坏法

    9、律,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这些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是 ( ) A “ 文革 ” 的全面发动 B “ 文革 ” 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D中共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这反映的是 “ 文革 ” 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故 B项正确。 A、 C、 D 三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 9 2017 山西五校联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材料一 尚书 周官中提到 “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 。在古汉语中 “ 议 ”包含了商讨、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 “ 议 ” 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

    10、通过语言进行协商 (“ 语 ”) ;第二,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 (“ 谋 ”) ;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 (“ 宜 ”) 。在典籍中, “ 所议之事 ” 主要是政治事务,如“ 议储 ”“ 议兵 ”“ 议勋 ”“ 议罪 ” 等等,都可以归之为 “ 议政 ” ,即政治协商的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 “ 三朝 ” 制度中, “ 治朝 ” 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秦汉以后,随着 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 “ 朝议 ”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具体而言, “ 朝议 ” 又有 “ 廷议 ” 和 “ 集议 ”

    11、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 “ 廷议 ” ;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 “ 下其议 ” 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 “ 集议 ” 。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 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 “ 一届政协 ” 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 “ 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 ” ,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 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

    12、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 “ 一届政协 ” 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 “ 一届政协 ” 的历史方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 “ 政治协商 ” 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 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 “ 政治协商 ” 制度建立的缘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新中国关于 “ 政治协商 ” 的不同及二者产生的相同政治影响。 答案 (1)特点:协商议政形式不断规范,发展

    13、固化为政治制度;协商议政的事务广泛;君主是协商议政主导者。 (2)缘由:近代中国社会对民主政治有强烈的诉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民主为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管理需要;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古代治国以和为贵精神的影响。 (3)不同:协商的根本目的不同:前者实际上是君权的辅助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君权的统治;而后者目的是协调利益关系以实现个体和集团的合法权利。 协商主体的地位不同:古代 “ 君 ” 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权,而 “ 臣 ” 和 “ 民 ” 的地位是从属性的;而现代政治协商在民主制度框架内进行,协商中的个人之间、党派之间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每个协商主体都享有生命、财产、言论等多方面的自由权利。 影响:政治协商在制度上为政治决策过程规定了理性协商的程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执政效率,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 “ 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 三朝 制度中, 治朝 就是君臣之【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间每日的例行朝会 ”“ 秦汉以后 ? 关键形式 ” 可得出协商议政形式不断规范,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0051.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