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内部 控制 风险 管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目录v第一章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概论v第二章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v第三章 人力资源内部规划控制v第四章 员工聘用与离职内部控制v第五章 人事测评与绩效考核内部控制v第六章 薪酬及激励内部控制v第七章 员工培训与劳动关系内部控制 第一章 人力资源内部规划控制概论 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人力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使之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并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称。在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内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人力”包括人的体能、智力、知识和技能四方面;其次
2、,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最后,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具有质和量的规范性。(二)企业人力资源的特征 1.生产过程的时代性 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4.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5.组织过程的社会性二.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表现如下:1.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活跃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2.人力资源创造新价值。3.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4.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器(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器的内涵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
3、业人力资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引导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三部分构成。1.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中外部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和企业文化等。2.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有一系列流程或环节所构成,其主要流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
4、、工作分析与设计、员工聘用与离职管理、人事测评与绩效考核、薪酬与激励、员工培训及劳动关系管理等。第二节 人力资源政策及其内部控制1 人力资源政策及其重要性(一)人力资源政策的内涵 人力资源政策是指企业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基本方针、策略、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人力资源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包括人力资源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人力资源政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观念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企业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反映了企业基本的用人观念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企业管理层对人力管理的期望。(二)人力资源政策的重要性 1.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2.有利于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3.
5、有利于调动企业与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 生活质量 4.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5.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 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过程。第一,从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角度看,人力资源政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一,它与其他要素一起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从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角度来看,为了合理保障人力资源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本身也存在一个内部控制的问题。第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包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第三,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在于为人力资
6、源政策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第四,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三.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目标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从企业总的层面上来说,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和实施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2.合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合理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的安全。4.合理保障与人力资源有关信息的真实可靠。5.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四.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一)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 人力资源内部
7、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作为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基础的总称。企业人力资源控制环境主要包括管理层经营哲学与用人理念,员工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诚信和道德价值观,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基础,为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设置了“最高层基调”。内部风险是决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二)人力资源的风险估计 在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源政策无法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这就是人力资源的风险。1.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 人力资源风险具有多层次机的结构,可以从企业总体层面和人力资源管理个流程层面来考察。2
8、.人力资源的风险估计 对于已识别的总体层面和人力资源管理各流程的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3.人力资源风险的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策略包括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接受风险。(三)人力资源的控制活动 1.人力资源的关键控制点 通常包括: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引导员工实现企业目标;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保留和吸收优秀人才;制定、实施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等。2.人力资源的主要内部控制措施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 (2)授权批准控制 (3)预算控制 (4)记录接近控制 (5)内部报告控制 (6)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四)人力资源的信
9、息与沟通(五)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 第三节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人力资源管理及 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 一.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联系与区别 (一)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1.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保证 2.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相整合(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区别 尽管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要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要融合起来,但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并非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全部内容。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的关系 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员工诚信、道德和专业能力胜任等方面的
10、保证,同时也为企业内部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第一节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的含义与构成含义一.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的含义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基础的各项因素的总称。理解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1.从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条件来看,内部环境是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基础。2.从内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来看,内部环境是由作为内部控制基础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硬”环境,也包括诚信和道德价值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软”环境。3.从其与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关系来看,内部环境是人力组员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因素。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力资源内
11、部控制的有效性。4.从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来看,内部换进设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调,影响企业员工在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中的控制意识,并且为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提供了秩序和结构。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 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其构成要素上看,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权责分配、企业文化和内部审计等。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结构设置及权力制衡的各项机制,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安排。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1.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即协调股东与企业
12、之间的利益关系。2.保证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包括经理层对其他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三.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 (一)英美法系的公司治理模式 又称“单一委员会制”、”单一制”,其公司内部管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首席执行官(CEO)构成的。(二)大陆法系的公司治理模式 又称“双重委员会制”、“二元制”,在这种模式下,公 司治理结构强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离,即在股东会下分别设立公司独立的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分别直接对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四.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二元制”模式。在我国: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董事会是依照
13、法定程序产生的、由全体董事组成的形式经营决策和管理权的公司法定权利执行机构。监事会是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的常设监督机构。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五.公司治理结构与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关系 1.公司治理结构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精力曾在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方面的职责。2.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管理层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有利于管理层制定与实施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及其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结构只能给的监督机制有利于人力资源政策及其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3.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高层基调”有利于人力资源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对
14、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门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相互作用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二.结构组织类型(一)金字塔结构 1.直线制优点: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缺点:它要求行政主管通晓多种知识和技巧,亲自处理各种业务。2.职能型优点:能适应现代化工业企业技术比较复杂、管理工作比较精细的特点,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直线领导人员的负担。缺点:它妨碍了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多头领导;不利于建
15、设和健全各级行政负责人和职能科室的责任制。3.直线职能制优点:既保证了企业管理体系的集中统一,又可以在各级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机构的作用。缺点: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性较差,职能部门的许多工作要直接向上级报告请示才能处理。4.事业部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或服务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企业。5.模拟分权制优点:可以调动各生产单位的积极性,还可以解决企业规模过大不易管理的问题。缺点:不易为模拟生产单位明确任务造成考核上的困难;各生产单位领导人不宜了解企业的全貌,在信息沟通和决策权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6.矩阵型优点:机动、灵活,任务清晰、目的明确,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
16、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之间脱节现象。缺点: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利;易产生权宜观念,对工作会有一定影响。(二)扁平式结构 通过大量的个人学习特别是团队学习,形成一种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并能进而能动地作用于环境的有效组织,也可以说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三.组织结构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六个关键因素:工作专门化;部门化;命令链;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精简高效原则 2.层级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统一指挥与
17、原则 5.责权一致原则 6.分工与协作原则 7.弹性结构原则 8.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 9.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三)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法 方法就是目标功能树系统分析模型。通过运用这种方法对企业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为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一个框架。(四)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1.选择确定组织结构的基础模式。2.分析确定负担各子系统目标功能作用的工作量。3.确定职能部门。4.平衡工作量。5.确立下级对口单位、部门或岗位的设置。6.绘制组织结构图。7.拟定企业文化分析文件8.根据企业系统分析文件撰写组织说明书。9.拟定单位、部门和岗位工作标准。10.根据企业系统分析文件、组织说明书及单位
18、、部门和岗位工作标准进行工作分析,并撰写工作说明书。四.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关系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组织结构为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提供了组织方面的框架,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内部控制权力与责任的关键领域,确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适当报告途径,为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奠定了组织基础。第四节权责分配一.责权分配的含义 责权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其经营战略、生产经营的特点、组织结构的设置和内部控制的要求等,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或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的过程。权责分配主要包括职责划分与授权规程两个方面。职责划分是指明确各单位、部门
19、活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责任,授权规程是指授予某单位、部门或岗位对具体业务的处理作出决定的权利规则和程序。授权包括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形式。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常规授权主要是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二.权责分配的一般程序 (一)工作分析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 (3)分析阶段 (4)完成阶段 (二)岗位划分 (三)权责界定 (四)建立岗位责任制 遵循以下原则:(1)责权利相结合、协商一致原则 (2)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原则 (3)作业标准化原则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还要注意:1制定完整的责任管理体系 2严格
20、实施目标责任,管理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三.与责权分配有关的其他制度 (一)岗位轮换制度 1.岗位轮换制度的含义 岗位轮换是企业内部有计划地按照大体确定的期限和范围,平衡调整员工的岗位,轮换担任不同工作的做法。它是把平行调动和企业需要和企业利益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员工流动和人事配置,它通过后来者对前任工作的“扬弃”。保证该岗位得到创新、进步。2.轮换岗位的作用 (1)岗位轮换是遏制疲顿倾向、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2)岗位轮换是增进 部门相互理解、促进员工沟通合作的“良药”(3)岗位轮换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多面手”、“全能工”的
21、有效手段。(4)岗位轮换是企业培养、选拔干部,提升干部素质的良好机制。(5)岗位轮换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提供了参考。(6)岗位轮换是预防副班滋生的有效办法。3.岗位轮换的原则 (1)因岗制宜原则 (2)量才适用的原则 (3)自主自愿与组织向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4)合理时间与合理范围的原则 (5)易岗易薪的原则4.岗位轮换的程序 (1)各部门对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2)员工自愿提出申请 (3)进行审批,确定申请者是否适合轮换 (4)人力资源部确定申请者适合轮换后,与调入部门主管协商 (5)协商一致后,调入部门经理与轮岗者进行沟通 (6)轮岗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交接 (7)人力资源部发出调动
22、通知,轮岗者到新部门报到 (8)员工到岗后,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5.岗位轮换应注意的问题 (1)岗位轮换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来实施,保证岗位轮换的效果。(2)务必做好岗位轮换前后的沟通工作。(3)工作交接一定要彻底,防止因交接不彻底出现工作不能衔接或不连续现象。(4)岗位轮换不能一轮了之,应对轮岗者进行长期的评估考核,评估考核轮岗员工工作情况及轮岗效果。(5)岗位轮换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岗位轮换在民主的气氛中进行。(6)不断加强和完善岗位轮换工作的保障机制(二)强制休假制度 “强制休假”是西方银行行业广泛采取的内部控制方法。强制休假制度对提高效率和防治区布局有身份
23、重要的意义,表现在:(1)“休”掉了员工的惰性。(2)遏制了操作风险 (3)优化人力资源 (4)升华了员工的风貌 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应主要以下几点:(1)强制休假要与调动员工积极性相结合。(2)强制休假要与深化员工业务培训相结合。(3)强制休假要与加强案件专项治理相结合。四.权责分配与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关系 明确企业内部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权责,有利于协调各内部组织机构间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利于预防舞弊;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第五节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Cor
24、porate Culture)是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观念形态的文化、物质形态的文化和制度形态的文化的复合体。二.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经济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二)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评进行的基本观点。(三)企业精神是指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四)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
25、部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五)团队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六)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形象。(七)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时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力的各种规定。三.企业文化的特点 (一)历史性 (二)人本性 (三)复杂性 (四)动态性 (五)有机性四.企业文化的功能(一)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2.企业目标的指引(二)约束功能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2.道德规范的约束(三)凝聚功能(四)激励功能(五)调试功能(六)辐射功能五.企业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