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6《芣苢》《插秧歌》对比阅读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4997076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PPTX
  • 页数:40
  • 大小:9.9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6《芣苢》《插秧歌》对比阅读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芣苢 插秧歌 秧歌 对比 阅读 课件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6课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诵读这两首诗歌,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1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快乐和艰辛。2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3导入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无论是久远的过去,还是当下,我们都不能离开劳动而独活。对于现代劳动我们很熟悉,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久远的过去,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劳动场景,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古代劳动的诗芣苢和插秧歌。活动一论世知法,阅读铺垫芣 苢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内文,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芣苢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

    2、的歌谣。了解背景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内容和主题上,可以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文学知识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11首,先秦时被称为_或_,_时始称诗经。2.诗经在内容上分为_、_、_三个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为_、_、_。合称为诗经“六义”。诗诗三百西汉风雅颂赋比兴文学知识活动二初读文本,整体把握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

    3、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诵读诗韵1.仔细理解芣苢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的意思,将他们联系起来想象一下,他们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采、有 呼朋引伴去掇、捋 由慢到快采袺、襭 满载而归回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顺序不能换。整体把握2.前人说芣苢一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答案诗中没有直接写采芣苢的人,但读来却让人眼前出现了一幅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于平原旷野中你追我赶、群歌互答的欢快的劳动场景。几个动词,就把她们欢快的心情、收获的喜悦伴着音乐节奏传达出来了。整体把握请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描写具

    4、体采集动作袺襭结构导图活动一知人论世识体,阅读铺垫插秧歌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作者介绍插秧歌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当时诗人辞官在家。他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表现劳动场面,描绘了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其间也流露出对劳动和

    5、劳动者的赞美。了解背景诚斋体是南宋杨万里(号诚斋)所创诗体名称。他始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唐人绝句,中年以后弃前学,别出机杼而自成一体。其诗主要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大而高山流水,小而游蜂戏蝶,无不拾趣入诗。语言平易浅近,新鲜活泼,大量采用俚语谣谚。想象丰富新颖,描写生动,诙谐幽默,饶有风趣。师法自然,一反江西派艰涩险怪之习气。文体知识活动二初读文本,整体把握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诵读诗韵1.朗读插秧歌,展开想象,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具体展现了全家插

    6、秧劳动的哪几幅画面,再用三到五个字概括出每幅画面。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农夫应答图整体把握2.诗歌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得非常精彩,诗人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试作赏析。答案“抛”“接”“拔”“插”等均为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 的 劳 动 场 面:全 家 老 少 一 齐 出 动,各 尽 所 能,配 合 默 契。“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全家老少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了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整体把握请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插秧歌首联(白描手法):写_颔联(刻画环境):反衬劳动的紧张、艰苦颈联尾联

    7、(对话描写):表现劳动紧张、农人勤劳插秧的繁忙结构导图活动三预习检测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薄:_言:_有:_掇:_捋:_袺:_襭:_结构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无实义取得,获得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地取下提起衣襟兜东西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渠:_只:_莳:_匝:_照管:_第三人称代词,他一直移栽,种植布满,遍及照

    8、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活动四比较鉴赏1.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古人劳动时紧张热烈的画面。请结合内容分析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应以欢快为主,还是以沉重为主。答案芣苢应以欢快为主。它内容纯净、节奏简单,反映了先民淳朴、喜悦的内心。插秧歌应以沉重为主。它描绘了农事艰辛、天气恶劣,让人感受到为了生存而努力劳动的不易。2.两首诗产生的时代相距十几个世纪,诗体不同,所表现的劳动内容也不同,但两者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的相同之处在哪里?答案(提示)从精神内涵上看,两首诗都表现出劳动者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从场景画面上看,两首诗都写出了众多的人物共同劳作的场景,富有形象感、画面感。从语言表现上看,两首诗都使用了当时

    9、活泼生动的口语,动词的运用比较突出。3.诵读芣苢插秧歌,试分析二者在描绘劳动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的差异。答案 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句和赋的手法,直接展现了劳动妇女欢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插秧歌一诗运用描写、比喻等手法,展现了农忙时节插秧劳作的艰辛与农事的繁忙,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活动五赏析表达技巧1.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答案(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

    10、效果。在不断的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2.插秧歌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答案结构上,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头盔”)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了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从而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3.插秧歌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答案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既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颔联点明了雨中抢插秧苗的情形,从“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

    11、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都没有,如此便写出了抢插稻秧的紧张程度。最妙的是,尾联写出了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帮鸭鹅。诗人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总结全文,概括主旨活动六 芣苢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12、。插秧歌通过描写农家:一家大小齐上阵,雨天抢插秧苗的场景,体现了农人种田的艰辛以及他们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活动七巩固练习,提升能力1.下列对芣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写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B.诗歌开篇四句写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了出发前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C.诗歌中间四句中,“掇”“捋”二字不但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使人想象出忙碌的场景以及人们采摘芣苢时娴熟的技巧。D.诗歌最后四句具体描写人们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于是用衣襟兜芣苢,“袺”“襭”二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

    13、芣苢的敏捷灵巧。“直接写出”错,“袺”“襭”二字从侧面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2.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B.前四句中,诗人以朴素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幅紧张插秧劳动的图画。C.后四句通过对农家夫妇的对话的描写,不仅进一步表现了插秧的紧张,而且也说明了农事的繁杂,进而从侧面表现出农家的勤劳。D.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农事诗,反映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农业生产活动,表现了农人劳动的悲苦和辛酸。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没有表现“悲苦和辛酸”。3.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赋、比、兴中的哪种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答案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答案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答案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答案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6《芣苢》《插秧歌》对比阅读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97076.html
    春光无限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