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预防指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一级预防指南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级预防 指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2位原因,我国20042005年完成的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跃升为国民死因的首位。卒中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本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尽管今年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卒中的发生。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向全国推广使用,其中包括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建议。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
2、国外指南的更新,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对该指南进行全面修订,参考文献截至2010年12月。文中推荐级别和证据级别的标准与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一致。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1.5:1。此外,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大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颈动脉狭窄等。本指南对不可
3、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做赘述,只对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分述如下。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1mmHg=0.133KPa),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卒中发病的危险增加46。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提高控制率,以减少卒中等合并症的发生。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样重要,且重点应放在收缩压的达标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是防治高血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血压在正常高值的人群尤为重要。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
4、者应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一旦患者开始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多数需要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或剂量,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具体方法及要求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致。(1)各级医院应尽快建立成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一定规模的示范社区,定期筛查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随诊(级推荐)。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更应经常测量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2)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受限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变进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的、合
5、理的药物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3)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伴有糖尿病或肾病患者最好降至130/80mmHg(级推荐,A级证据)。老年人(65岁)收缩压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15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级推荐)。(4)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多个样本人群研究均表明经常吸烟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32项研究结果的荟萃分析显示,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值)是1.9,蛛网膜下腔出血的RR值是2.9.另有研究表明
6、吸烟可以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升高24倍。近期许多研究显示长期被动吸烟同样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去除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影响后,长期被动吸烟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1.82倍,且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有统计学意义。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不吸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戒烟也同样可以降低卒中的风险。Framingham研究显示戒烟2年后卒中风险明显下降,5年后接近不吸烟患者水平。(1)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级推荐,B级证据)。(2)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代替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级推荐,B级证据)。(3)
7、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险性的认识。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区和特定吸烟区,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RR值波动在1.86.0之间。而针对糖尿病患者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后,其卒中风险是可以降低的。心脏事件预防评估(Heart Outcomes Prevention Evaluation,HOPE)研究中,3577例糖尿病患者(HOPE研究总参与者为9541人)人的亚组分析显示,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心肌梗死
8、、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率)降低25,而卒中发生率33。氯沙坦干预降低高血压患者终点事件(LIFE)研究中1195例糖尿病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组患者比使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了24,而卒中则降低了21。医疗研究委员会与英国心脏病基金会心脏保护研究(HPS)发现5963例糖尿病患者在现有最佳治疗之外加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大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2,卒中的发生率降低24。(1)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血糖(I级推荐),必要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Ic)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2)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
9、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降压药物选择ACEI或ARB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可能更明显(级推荐,A级证据)。(4)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调脂药可有效降低卒中的风险(级推荐,A级证据)。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贝特类药物降低卒中风险(级推荐,B级证据)。不推荐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卒中(B级证据)。国外研究显示调整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后,单独心房颤动可以使卒中的风险增加34倍。我国14个省市共29079人的流行病学条查资料显示,心房颤动的人群发病率为0.7
10、7%,男性略高于女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达到12.1%,以缺血性卒中为主,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人群的2.3%(P0.01)临床随机试验肯定了抗凝对于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的价值。氯吡格雷联合厄贝沙坦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管事件(ACTIVE)的先期试验ACTIVE-W研究显示,对于对于卒中高风险的患者,华法林组比双重抗血小板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卒中、心肌梗死、栓塞和血管性死亡)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3.53%和5.90%),相对危险降低47%,两组出血危险相似。随访3个月以上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和华法林分别可以使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发生率降低22%和64%。200
11、9年公布的ACTIVE-A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不愿意或者不能应用华法林的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鼻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11%,卒中的发生率降低了28%。心房颤动患者依据年龄及相关的血管疾病,卒中的绝对风险有20倍的波动。2006年8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和欧洲心脏学会(ESC)联合公布了新版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及中国心房颤动诊断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均强调心房颤动患者应采用卒中危险分层坐位抗栓策略的依据,危险分层可有助于确定应给予患者口服抗凝剂或是阿司匹林治疗,是否进行抗凝治疗主要应考虑患者出血的危险性、患者意愿及对凝血状况的监测条件。
12、(1)4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找专家医师治疗。(2)应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绝对危险因素分层、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意愿以及当地医院是否可以进行必要的抗凝监测,决定进行何种抗栓治疗(级推荐,A级证据)。(3)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的患者,年龄小于60岁、没有其他心脏病或任何一种血栓栓塞危险因素(低危患者)的心房颤动患者,推荐采用75325mg/d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级推荐,A级证据)。(4)除禁忌症外,有任何一种中度危险的心房颤动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75325mg/d)或华法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03.0;级推荐,A级证据。(
13、5)除禁忌症外,有任何一种高危因素或2种中危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应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INR应控制在2.03.0;级推荐,A级证据)。(6)置换金属瓣膜的心房颤动患者,选择华法林抗凝(INR控制在2.53.5;级推荐,B级证据)。(7)有口服抗凝剂治疗禁忌症的心房颤动患者,或就诊医院无条件进行INR监测,不应使用华法林抗凝。对中、低危卒中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50325mg/d;级推荐,A级证据)。对卒中高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d)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级推荐,B级证据),但可增加出血风险。除心房颤动外,
14、其他类型心脏病也可能增加血栓性卒中的危险,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血压水平如何,有心脏病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比无心脏病者高2倍以上。在年轻患者中,潜在性心源性栓塞与40%病因不明的卒中有关。另有研究显示卒中的发病率与心脏射血分数成反比。射血分数29%的心肌梗死患者与射血分数35%的患者相比较,RR为1.86(P=0.01,射血分数每降低5%,卒中的危险度增加18%)。(1)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级推荐)。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制定具体预定方案。(2)伴有左心室附壁血栓或室壁运动障碍的心肌梗死后ST段升高者,可以考虑应
15、用华法林预防卒中(级推荐,A级证据)。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亚太组织合作研究项目通过对352033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卒中发生率就会增加25%。哥本哈根城市心脏病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升高1mmol/L,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可以减少47%。2008年5月,欧洲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指南指出,基于26项涉及95000例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使该组人群卒中发生率由3.4%降至2.7%。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提出了我国人群的血脂适宜水平。该指南建议按照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有无高血压和心血管危险
16、因素的多少,结合血脂水平来综合评估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危险,将人群进行危险性高低分类,此种危险分类有助于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患者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首要步骤,必须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总热量的7%)和胆固醇(200mg/d)的摄入、选择能加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效果的食物,如植物甾醇(2g/d)和可溶性黏性纤维(10-25g/d)、戒烟、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等。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脂异常的分型决定。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必要时测试肌酐酶,避免发生肌纤维溶解的副作用。(1)40岁以上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