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时达标30.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49903
  • 上传时间:2018-09-01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时达标30.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一 单元 世界经济 全球化 趋势 课时 达标 30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时达标 (三十 ) 1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 (如计划经济等 ),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 东方杂志 (1933 年 ) “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 ? 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 东方杂志 (1934 年 ) 材料二 1945 年 4 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 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 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

    2、,指出 “ 他(罗斯福 )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 ? 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 。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 ?1982 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 “ 时空 ” 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有 学者认为,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3)阅读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 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1)据材料一 “ 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 (如计划经济等 ),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 可以看出作者是以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作参照。根据材料一 “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 ? 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 可知作者发现罗斯福新政初期的措施没什么显著效果,进而对新政不抱希望。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背景可以从经济危机的影响 (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局势 )、新政初期的效果、苏联建设成

    4、就的对比等角度归纳;国内背景可以从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二 “? 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 ? 指出 ?( 罗斯福 )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 ? 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 可以看出国民党政府对罗斯福的重视,以及中共认可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危机和安定人民的作用,结合所学,可以从缓解危机、缓和社 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国共第二次合作、二战等角度进行归纳。 (3)第一小问,结合教材,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敌视、中苏关系、中国的外交原则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会的转折

    5、、学术研究方面的 “ 双百 ” 方针、对外开放拓宽视野、中美建交等角度归纳。 答案 (1)国际: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罗斯福新政效果不明显;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国内: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抗日;二战期间美苏成为反法西斯盟友;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 (3)消失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包围政策;中国奉行 “

    6、 一边倒 ” 政策。成为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双百 ” 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研究水平的提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1921 年 3 月,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 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 还有人吼道: “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西方人士却说: “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 材料二 “ 总统先生

    7、! ” 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过富兰克林 罗斯福: “ 你是共产党吗? ” “ 不是。 ” “ 你是社会主义者吗? ” “ 不是。 ” 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到: “ 那你的哲学是 什么? ” “ 哲学? ” 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 “ 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 ? 如此而已。 ” 材料三 1946 1992 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 10 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 ? 戴高乐总统

    8、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许多革命者对新经济政策感到 “ 痛惜 ” 的原因。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 “ 俄国的这 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 呢? (2)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记者对罗斯福的质问。 (3)根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对经济是如何进行干预的。你认为材料中 “ 自由的缺点 ”是指什么。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恰当的题目。 解析 (1)第一小问,题目要求分析 “ 对新经济政策 ” 的 “ 痛惜 ” 态度出现的原因,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做法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注意题中 “

    9、痛击我们 ” ,是西方人士所说,因此,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回答。 (2)该问首先要弄清楚记者问题指向,然后再结合所学【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知识 回答。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记者认为新政措施带有社会主义倾向和马克思主义色彩,联系新政中有关保障劳工利益的措施以及新政的基本特点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 “ 连续实施了 10 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 ” ,简要总结即可;第二小问,所谓自由的缺点,就是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放任政策的缺点,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4)研究性学习的题目需要综合材料信息,材料中涉及的是不同国家对计划和市场的利用的认识,题目只要隐含有关计划和市场的相关内容即可。 答

    10、案 (1)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原因: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理解:罗斯福新政中保障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人们所理解。 (3)说明:制订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的自身矛盾。 (4)题目: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分配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 )国家通过 农业税

    11、(后改所得税 )、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 ? 使社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 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 下表反映的是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所占产量的比重 (单位:万吨 )。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 1958 20 000 5 876.0 29.4 1959 17 000 6 740.5 39.7 1960 14 350 5 105.0 3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 统计大全 (1949 1986) 材料三 到福利制度黄金时期

    12、的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福利开支增长了 2.7 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4.4%上升到 29.4%, 1983 年,增至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 38.2%。 王振华重塑英国:布莱尔与 “ 第三条道路 ”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概括材料三中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举措,并予以简要评价。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配制度的认识。 解析 (1)第一小问, 由材料一中 “ 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 ”“ 使社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 及材料二中人民公社时期收购比例,归纳出分

    13、配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联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可知分配措施是建立福利国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回答。 (3)根据三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及举措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问题:国家从农民、农业领域拿走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 下降。措施:中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个人的 );苏联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2)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或实行福利制度 )。评价:积极:使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消极:增加了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工作积极性。 (3)认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分配制度既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同时期的分配制度能反映时代特征; 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成功与否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是 1950 1984 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摘自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提取图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解析 第一小问要对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时达标30.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903.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