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达标34.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达标34.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课时 达标 34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时达标 (三十四 ) 1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道、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 ( C ) 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C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 解析 依据材料 “ 隋唐帝王对儒、道、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 ” 可知,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C 项正确; A 项说法错误,排除; B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 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 (630 年 )下诏 “ 州县以下皆立孔庙 ” 开始,先
2、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 “ 玄圣文宣王 ” ,后又改为 “ 至圣文宣王 ” ,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 D )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解析 材料主要突出唐宋两朝提升孔子地位,这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故选 D 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 A 项; B 项只能体现材料部分信息;儒学独尊开始于汉代,排 除 C 项。 3 (2018“ 超级全能生 ” 联考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
3、、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 C ) 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 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德性 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解析 理学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并未强调个性解放,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 ” 可知不是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故 B 项 错误;根据材料中 “ 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 可知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体现出思辨化的特点,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理学
4、的发展,故 D 项错误。 4理学家以儒家 “ 圣人 ” 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这说明 ( C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 C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 D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 解析 题干说的是理学的特点而非影响,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 可知,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故 B 项错误;理学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表明理学思想有较强的理性主义,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理学的唯心主义色彩,故 D 项错误。 5朱熹曾解释过 “ 存天理
5、,灭人欲 ” 论: “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 明代李贽批判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 B )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解析 从材料中朱熹对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解释,饮食和山 珍海味的关系,夫妻和三妻四妾的关系辩证地论证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而李贽对 “ 存天理,灭人欲 ” 思想的大肆批判,反映了李贽对朱熹思想中辩证性的否定,故选 B 项。 6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 “ 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
6、纲纪 ” 。韩愈抨击佛教 “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 。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 C )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解析 “ 古代思想学说多样 化 ” 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A 项错误; “ 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 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荀子和韩愈等儒家学者对名家和佛教思想中不切实际的观点持批判态度,折射出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和现实的思想特点,故 C 项正确; “ 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 没有全面体现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