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病情观察与抢救记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4章病情观察与抢救记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病情 观察 抢救 记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张张 黎黎 明明1 1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要求2 2熟悉抢救室的设备熟悉抢救室的设备3 3掌握病情观察内容、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掌握病情观察内容、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4 4学会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学会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操作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互动。操作过程中注重与患者的互动。5.5.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好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好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 理,操作过程中尊重关爱患者。理,操作过程中尊重关爱患者。一、病情观察的方法一、病情观察的方法嗅诊嗅诊 视诊视诊 听诊听诊 叩诊叩诊 触诊触诊(一)一般情(一)一般情况的观察况
2、的观察 发育 饮食与营养姿势、体位面容与表情睡眠 皮肤与粘膜排泄物呕吐物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生命体征的观察(二)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态的可靠指标。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 (三)、意识状态的观察(三)、意识状态的观察1 1嗜睡(嗜睡(somnolencesomnolence)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能被轻度刺激或言语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又很快入睡。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 (三)、意识状态的观察(三)、意
3、识状态的观察2 2意识模糊(意识模糊(confusionconfusion)其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 (三)、意识状态的观察(三)、意识状态的观察3昏睡(stupor)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经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 (三)、意识状态的观察(三)、意识状态的观察4 4昏迷(昏迷(comacoma)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也是病情危
4、急的信号,其程度可分为:(1 1)浅昏迷:)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活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等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2 2)深昏迷:)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肢体呈弛缓状态,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维持循环与呼吸的最基本功能,呼吸不规则,血压可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四)瞳孔的观察形状、大小与对称性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圆,位置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
5、,直径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瞳孔直径2mm称为瞳孔缩小,lmm为针尖样瞳孔。瞳孔直径5mm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正常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光亮处瞳孔缩小,昏暗处瞳孔扩大。当瞳孔大小不随光线强弱而变化时,称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常见于危重或深昏迷的病人。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 心理状态的观察应包括病人的思维过程、语言与非语言行为、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如有无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语言、行为怪异等情况以及有无焦虑、忧郁、绝望等情绪状态。(五)心理状态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二、病情观察的内容 观察病人的活动能力及活动耐力,有无医疗、疾病的限制,是否借助轮椅或义肢等辅助工具,将进食、
6、个人卫生、行走、如厕、上下床等日常生活的自理程度分为完全依赖、协助、自理三个等级。(六)(六)自理能力自理能力(七)(七)其其 他他 如常见症状(咳嗽、咯血)的观察,特殊检查和特殊药物治疗后的观察。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专人负责,成立抢救小组。2制定抢救方案和护理计划 3做好查对工作和抢救记录 4严格做好抢救记录和交接工作 5参与查房、会诊、病例讨论6加强抢救器械和药品管理二、抢救的设备管理二、抢救的设备管理抢救室抢救室抢救床抢救床抢救车抢救车急救器械急救器械急诊室和病区均应设单独抢救室,病区抢救室宜设在最近护士办公室的房间内。要求宽敞、明亮、安静、整洁。以能升降的活动
7、床为宜,必要时另备木板一块,作胸外心脏按压时使用。抢救车内需配备急救药品、各种无菌急救包及其他用物。供氧装置、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心脏起搏器、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电动洗胃机等。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 吸痰技术是通过负压作用,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无力或无自主咳嗽、排痰的病人,如昏迷、新生儿、年老体弱、危重、气管切开、麻醉未醒前的病人等。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目的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评估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痰液阻塞情况
8、。2、病人有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3、病人的口腔鼻腔情况。4、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多头电插板。(2)治疗盘内置有盖罐2个,1个盛无菌生理盐水,1个盛已消毒的吸痰导管数根(成人12号14号;小儿8号12号;气管插管为6号),弯盘、无菌纱布、无菌血管钳及镊子、清洁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2、病人准备(1)体位舒适,情绪稳定。(2)了解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3)环境准备 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流 程操作步骤准备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至
9、床边,核对,解释。检查设备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成人4053kPa,小儿40kPa。评估病人3、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4、病人头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试吸5、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插管吸痰6、一手折住吸痰管末端,一手持镊子夹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放松导管末端,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手法要求7、手法: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得超过15秒,以免缺氧。吸盐水冲洗8、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痰液堵塞。叩背用药9、吸痰过程中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及吸出物的性状。痰液黏稠可叩击或雾化吸入
10、,提高吸痰效果。关开关10、脱手套,安置病人于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观察记录11、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状、呼吸改善的情况整理消毒12、洗手,脱口罩。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2、定时吸痰,密切观察病情,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立即吸痰。3、吸痰动作要轻柔,为婴幼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黏膜。4、贮液瓶内的液体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并做好清洁消毒处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吸痰技术一、吸痰技术1、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
11、2、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体位引流及拍背排痰等技能。3、吸痰后要漱口,如需继续吸痰应间隔1530分钟。4、向病人家属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如戒烟限酒、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预防呼吸道感染。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 (一)缺氧分类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由于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而引起的由于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而引起的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饱和度下降。常见于高山病、慢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饱和度下降。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
12、管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血气分析可见不易释放所致。血气分析可见CaO2降低,降低,PaO2一般正常。常见于严重贫血、一般正常。常见于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等。通过吸入高浓度的氧或纯氧可增加血浆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等。通过吸入高浓度的氧或纯氧可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量,从而提高向组织的供氧。中溶解的氧量,从而提高向组织的供氧。由于动脉血灌注不足、静脉血回流障碍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血气分析由
13、于动脉血灌注不足、静脉血回流障碍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血气分析可见可见Pa02、SaO2、CaO2正常,而动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常见于休克、心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加。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等。此型缺氧应加强病因治疗,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力衰竭等。此型缺氧应加强病因治疗,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组织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血气分析可见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血气分析可见PaO2、SaO2、CaO2正常,而正常,而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静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等。此型缺氧可通过
14、氧疗提高血浆和组织之间的氧分压的梯度,放射线照射等。此型缺氧可通过氧疗提高血浆和组织之间的氧分压的梯度,氧向组织的弥散增加,但疗效有限。氧向组织的弥散增加,但疗效有限。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轻度低氧血症轻度低氧血症中度低氧血症中度低氧血症重度低氧血症重度低氧血症PaO250mmHg,SaO280,神志清楚,无发绀,一般不需氧疗。如果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L/分钟)氧吸入。PaO23050mmHg,SaO2 6080,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有发绀,呼吸困难,需氧疗。PaO230mmHg,SaO260,神智昏迷或重度昏迷,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是氧疗的绝
15、对适应证。(二)缺氧程度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疗分类 低浓度氧疗低浓度氧疗 又称控制性吸氧,吸氧浓度低于又称控制性吸氧,吸氧浓度低于4040。应用于低氧血。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呼吸中枢对衰竭。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的引
16、起呼吸。如果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低氧枢,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如果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低氧血症迅速解除,使缺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消失,导致呼血症迅速解除,使缺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甚至发生二氧化碳麻醉。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甚至发生二氧化碳麻醉。所以这一类病人需采用控制性氧疗。所以这一类病人需采用控制性氧疗。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疗分类 中等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为吸氧浓度为40406060。主要用于有明。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
17、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疗分类 高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 吸氧浓度在吸氧浓度在60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型呼吸窘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疗分类 高压氧疗高压氧疗 指在高压氧舱内,以指在高压氧舱内,以2 23kg/cm23kg/cm2的压力的压力给予给予100100的氧吸入。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的氧吸入。主
18、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中毒、气性坏疽等。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三)供氧装置氧气筒装置:氧气筒氧气筒装置:氧气筒 为圆柱形无缝钢筒,筒内可耐高压150kg/cm2,容积40L的氧气筒可容纳氧量约6000L。氧气筒的顶部有一总开关,可控制氧气的放出,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与氧气表相连,是氧气自筒内输出的途径。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三)供氧装置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三)供氧装置氧气筒装置:氧气筒装置:氧气表氧气表1 1、压力表:、压力表:能测知筒内氧气的压力,以MPa或kg/cm2表示,压力越
19、大,则说明氧气贮存量越多。2 2、减压器:、减压器:是一种弹簧自动装置,可将氧气筒内的压力减低至23kg/cm2(0.20.3MPa),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便于使用。3 3、流量表:、流量表:内装有浮标,当氧气通过时,即将浮标吹起,从浮标上端平面所指刻度,可以测知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用L/分钟表示。4 4、湿化瓶:、湿化瓶:用以湿化氧气,以免呼吸道黏膜被干燥的气体所刺激。瓶内装入1/31/2冷开水,通气管浸入水中,出气橡胶管和鼻导管相连。湿化瓶内水应每天更换一次。5 5、安全阀:、安全阀:用于防止发生意外。当氧气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安全阀的内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
20、保证安全。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三)供氧装置1 1、氧气筒装置:、氧气筒装置:装表法装表法1 1、吹尘:、吹尘:将氧气筒置于氧气架上,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好总开关,以达到清洁该处的目的,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2 2、装氧气表:、装氧气表:将表接于氧气筒的气门上,用手初步旋紧,然后将表稍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接好湿化瓶。3 3、接管与检查:、接管与检查:将橡胶管一端接氧气表,检查氧气表下的流量调节阀,关好后,旋开总开关,再旋开流量调节阀,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以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最后关上流量调节阀,推至病室备用。二、氧气吸入技术
21、二、氧气吸入技术(三)供氧装置氧气筒装置:氧气筒装置:缷表法缷表法1 1、放余气:、放余气:旋紧总开关,打开流量调节阀,放出余气,再关好流量调节阀,卸下湿化瓶。2 2、卸氧气表:、卸氧气表:一手持表,一手用扳手旋松氧气表的螺帽,然后再用手旋开,将表卸下。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三)供氧装置氧气管道化装置氧气管道化装置医院的氧气供应可医院的氧气供应可集中由供应站负责集中由供应站负责供给,设管道通至供给,设管道通至各病区、门诊和急各病区、门诊和急诊室。供应站有总诊室。供应站有总开关进行管理,各开关进行管理,各用氧单位配有氧气用氧单位配有氧气表,打开流量表即表,打开流量表即可使用。可使用。
22、氧气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器以调节上有调节器以调节流量。流量。高压氧舱高压氧舱为一圆筒形耐压为一圆筒形耐压舱体,分手术舱、舱体,分手术舱、治疗舱、过渡舱治疗舱、过渡舱三部分,舱体充三部分,舱体充满高压氧气。满高压氧气。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四)常见氧疗技术目 的 供给病人氧气,纠正各种原因造供给病人氧气,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
23、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机体生命活动。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四)常见氧疗技术评 估1 1、病人目前的病情、年龄、意识、病人目前的病情、年龄、意识、治疗情况。治疗情况。2 2、病人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病人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3 3、病人的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有、病人的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有无鼻中隔弯曲。无鼻中隔弯曲。4 4、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四)常见氧疗技术操作前准备1 1、用物准备:、用物准备:(1)供氧装置一套(氧气筒、氧气枕或氧气管道装
24、置)。(2)治疗盘内备鼻导管、胶布、橡胶管、玻璃接管、棉签、纱布、扳手、弯盘、小药杯(内盛冷开水)、别针、氧气记录单、笔。2 2、病人准备:、病人准备:体位舒适、情绪稳定、愿意配合。3 3、环境准备:、环境准备: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远离火源。二、氧气吸入技术二、氧气吸入技术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单侧鼻导管给氧法(四)常见氧疗技术流流 程程操作步骤操作步骤装表装表1 1 洗手、戴口罩。将氧气表装在氧气筒上:吹尘洗手、戴口罩。将氧气表装在氧气筒上:吹尘装表装表接湿化瓶接湿化瓶连连接导管接导管检查是否漏气检查是否漏气核对解释核对解释2 2 备用物,备胶布。携至床边,核对,解释。备用物,备胶
25、布。携至床边,核对,解释。清洁鼻腔清洁鼻腔3 3选择鼻腔,用湿棉签清洁选择鼻腔,用湿棉签清洁测量长度测量长度调氧流量调氧流量正确插管正确插管固定固定记录记录观察观察拔管处理拔管处理安置病人安置病人记录清理记录清理4 4 测量插入长度,一般为鼻尖至耳垂距离的测量插入长度,一般为鼻尖至耳垂距离的2 23 3,并做好标记,并做好标记5 5 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6 6 在小水杯内湿润鼻导管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轻轻将鼻导管插入鼻腔在小水杯内湿润鼻导管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轻轻将鼻导管插入鼻腔7 7 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鼻翼、面颊部,固定橡胶管。胶布固定鼻导管于鼻翼、面颊部,固定橡胶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