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12助人及社会行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981425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PPT
  • 页数:42
  • 大小: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2助人及社会行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12 助人 社会 行为 课件
    资源描述:

    1、助人与利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13)陈舜文清华大学通识教育要点n探讨助人的动机与论点n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n如何增进助人行为l助人的基本动机:为什么帮助别人?n利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任何以增进他人利益为目标的行为。n利他主义(altruism)助人者自身并无获益甚至需付出代价时,仍愿意帮助他人的意念。利他主义者帮助他人,并非考虑对自己的帮助,甚至可能因此付出一些代价。n人有可能为了利他而助人吗?抑或帮助他人时仍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利己)?助人的动机形式l助人的基本动机利己(egoistic)的观点助人最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利益。n演化心理学(Evolution psycho

    2、logy)依据天择原理,根据长期演化而来的遗传因素,解释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Darwin察觉演化论的潜在问题:如果生存目的是为了确保个体生存,何以人们会付出代价助人?助人而使自己付出代价甚至陷入危险者,其产生的后代应比自私者少。反过来说,长久下来,与自私行为有关的基因应更可能传递到后代。但为何现实中有许多生物会牺牲自己帮助他人?助人的动机形式n演化心理学以社会性昆虫为例一窝蜜蜂是由一只母王蜂与数以千计的工蜂来共同抚育下一代。母王蜂只负责生产,而养育后代所需的勤奋工作,她都没做!工蜂是不会生育的雌蜂,她们一辈子没有任何后代,却忙碌一生为母王蜂抚育后代。那么像工蜂这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行为,是如

    3、何传给下一代?助人的动机形式n演化心理学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对于与自己血缘有关者有利的行为,就容易在演化上留存下来。关键在于能够在后代留存多少自己的基因。整体适宜性(inclusive fitness):个体在后代中传播自身基因的能力。能提高整体适宜性的行为较可能留传下来,但这不只是通过自身繁殖,若帮助基因相似的亲族生存,亦可提高自身基因留存的可能性。助人的动机形式n演化心理学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对整体适宜性有利的基因与行为,较可能留下来,继续繁衍延续。表面上看来,工蜂没有后代。不过,工蜂与母王蜂其实是姊妹;所以工蜂所抚育的其实是她的甥女,有血缘关系,亦即带

    4、有相同基因。对蜜蜂而言,要靠自己养活自己的亲生后代是很困难的事,若帮助甥女存活,也可以间接延续自己的基因。因此演化出分工合作的亲族社会制度,整窝蜜蜂都在为自己的基因努力。助人的动机形式n演化心理学对个体而言,行为是一种支出和成本,下一代相同基因的总和是一种获利。成本总是有限的,以同样的成本得到较多利益的行为,就较易在演化上留下来。将演化逻辑推论到人类:如果在养两个自己的孩子与养两个弟弟的孩子做抉择,由于付出相同,但所得到的利益却相差一半。换言之,在可能环境下,养两个自己孩子的整体适宜性较高,这样的行为便较易在演化上留下来。你同意上述观点吗?助人的动机形式n演化心理学现实生活中人们仍可能帮助陌生

    5、人,演化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演化发展出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人们在帮助他人时,会预期未来可能得到对方帮助。许多生物都可见到互惠行为。观察七千多次黑猩猩的互动发现:普遍而言,黑猩猩A帮黑猩猩B梳毛之后,B更会和A分享食物或帮忙梳毛。而且在B提供互惠之前,A不会和他分享食物(de Waal,2003)。助人的动机形式l助人的基本动机利己的观点之二n社会交易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基本动机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酬赏。成本和酬赏不一定是具体有价物,可包括任何导致快乐或不快的事物。针对助人行为,社会交易论的基本默认:人只有当酬赏

    6、或利益高于成本或损失时,才可能帮助他人。亦强调利己的因素,但不一定与演化遗传有关。助人的动机形式n社会交易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帮助他人可以得到哪些好处?预期他人可能会回报帮助我们。(互惠规范或相信好心有好报)获得社会赞赏,或增加正向自我概念。看见别人受苦时,心情会受到影响,帮助受苦者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感受。助人的动机形式l助人的基本动机利他(altruistic)的观点此观点认为人们仍然可能为了增进他人的利益而助人,甚至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并非只考虑自己是否得利。关键在于是否产生同理心。同理心(empathy)理解与关怀他人的认知与情绪状态。认知成分:从对方

    7、的观点看事情情绪成分:感同身受的感觉、想要关怀对方助人的动机形式n同理心利他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虽然我们可能因利己心理而救人,但只要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具有同理心,就可以产生利他动机与行为。提供帮助(无法避开时)避开降低自己的难过利己自己感到难过否提供帮助降低他人的难过利他同理心关怀是知觉到有人需要帮助行为倾向满足动机的方式主要动机形式情绪反应可采取对方的观点助人的动机形式替代电击实验(Baston et al.,1981)参与者来到实验室,工作是观看其他参与者(实验同谋某甲)进行实验。接着某甲在实验过程中受到随机电击,被电击数次之后,某甲表示他从小害怕电

    8、击,不过仍想完成实验。实验者试探询问参与者是否愿意代替某甲完成实验?实验分组高同理心组:事前告知参与者,某甲和他在许多方面很相像。低同理心组:事前告知参与者,某甲和他很不相像。易避开组:事前告知参与者,中途休息时可退出离开。不易避开组:事前告知参与者,必须一直在实验室。助人的动机形式替代电击实验(续)助人比例低同理心不易避开易避开高同理心结果显示,同理心高时,无论是否容易避开,大多数人们都愿意提供帮助。但同理心低时,在易避开情境中,很少人给予帮助。助人的动机形式分享笔记实验(Baston,1982)是否愿意借笔记给一位车祸受伤无法上课的同班同学。高同理心组:请尽量想象对方的感受与生活低同理心组

    9、:不必在乎对方感受易避开组:被告知不会与对方见面不易避开组:被告知对方下周会回来上课助人的动机形式l同理心的相关研究n动物行为研究的发现黑猩猩也会表现出似乎带有同理心的行为,例如两只黑猩猩打架结束之后,围观的黑猩猩常会拥抱落败者,似乎在安慰他。助人的动机形式l同理心的相关研究n发展心理学对儿童的研究发现四岁左右的儿童,可以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并且可从他人的行为意图来判断后果责任。自闭症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为缺乏揣度他人心智的能力,亦即无法体察他人的感觉和想法,不了解他人说话或行动背后的意图。助人的动机形式l同理心的相关研究n脑神经研究: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让志愿受试者闻恶

    10、心难闻的气味,引发厌恶的感觉,另外让他们看别人嗅闻表现出厌恶感的影片,两者会活化脑部相近区域。下图红线标示处,是由实际经验厌恶所活化的神经群;黄线标示处,则是观看厌恶表情所活化的区域。助人的动机形式n利他与利己究竟孰是孰非?利他观点的研究是强调利他动机可能存在,但并非指所有助人行为都完全出自利他动机。即使有利他动机,也不保证必然出现助人行为(可能因代价极高等原因而未伸出援手)。当助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时,利己动机较能使人持续。例如长期协助慢性疾病患者之志工,若有自我取向动机(学习个人技能),会比纯粹利他动机者作得还久(Omoto&Snyder,1995)。换个角度想,视人如己时,他人的需求正

    11、如自己的一样,利己与利他动机的区别也似乎不存在了。助人的动机形式l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是否有些人较乐于助人?n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ality)一种人格特质,带有高度利他人格特质者在各种情况中都乐意帮助他人。然而许多研究显示,只靠人格特征不易预测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助人行为。即使是利他人格测验得分较高者,并不一定比得分低者更会助人。大部分研究显示,情境因素比个人变项更能预测人们的助人行为。换言之,仅只注意人格因素仍不够,还需探讨情境因素。影响助人的因素n心情对助人的影响处于心情好的情境中,是否较愿意助人?n好心情效果(good mood effect)香味与换钱实验(Baro

    12、n,1997)在街上找两个地点,一个地点有香味,另一个地点没有特别气味。除此之外,这两个地点的条件都要差不多。分别在这两地请求路人帮忙换零钱。结果愿意换钱的人数比例:香味芬芳地点59%;一般气味地点19%后续研究显示:捡到钱、收到礼物、考试成绩好、听到好听音乐、想起快乐的事等,都可产生好心情效果。好心情可促进的助人行为包括:慈善捐款、帮忙捡东西或找东西、捐血、帮同学做事等。影响助人的因素n心情对助人的影响为何心情好时较愿意作善事?可以维持好心情助人为快乐之本与快乐为助人之本好心情时,较容易以正向态度看待他人看到有人跌倒.心情好”他是不小心的,帮他一下好了”心情普通”他真笨,根本不想帮他”然而若

    13、帮助需付出的代价太高,则即使心情好也可能不会作。影响助人的因素心情坏时就完全不愿意作好事吗?n负面情绪消除假说(negative-state relief hypothesis)为了消除自己的难过与不安,也可能帮助他人,尤其是为了消除自己的罪恶感。罪恶感(guilt):认为自己违反了内在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负面感受。在教堂门口,向进出教堂的人慈善募款,发现人们在告解前比告解后更愿意捐钱(Harris et al.,1975)。从社会交易论来看,消除罪恶感也是一种好处。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目睹急难事件的人愈多,愈可能有人伸出援手吗?n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紧

    14、急事件的目击者愈多,每个人愿意伸出援手的意愿就愈低。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癫痫呼救实验(Darley&Latane,1968)参与者被带领通过长廊,进入隔离的实验室。然后使用对讲机,与另一人或一群人聊生活问题。每人听似轮流发言,但其实每组都只有参与者是真的在发言,其他发言都是预录的录音。发言过程中,参与者会听到某一发言者提及自己患有癫痫,接着不久听到他的哽咽与呼叫声(都是预录录音)。观察参与者是否会离开实验室帮忙或找人求救?隔多久时间才行动?或是坐而不管?影响助人的因素n癫痫呼救实验(续)(p.480)影响助人的因素n癫痫呼救实验(续)Latane和Da

    15、rley认为,未提供救助的参与者的个性并非比出面救助者更冷漠。事实上,当研究者事后进入房间时,这些参与者都相当紧张,并询问是否已有人提供帮助。显示他们心中有所挣扎,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作些什么。换言之,旁观者在紧急事件中是否会出面援助,至少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知觉情境,以及周遭是否有其他人。Latane和Darley提出旁观者决策历程模式,分析紧急事件中旁观者提供救助的历程。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决策历程:援助五步骤(Darley&Latane,1970)步骤一:注意到事件注意到发生了特殊事件。若分心便可能未注意。神学院学生助人实验(Darley&Latane,1973)请一群神学院学生至另一栋大

    16、楼发表简短演讲。一些学生被告知他们已经迟到;另一些被告知时间还很充裕。一半学生被安排的演讲主题是如何救助穷困的索马利亚人,另一半是关于自己喜欢的工作性质。所有学生经过楼下时,都会经过一个倒在路边咳嗽的男子。实验观察的是:有多少学生会停下来帮助他?结果:赶时间者10%、不赶时间者63%。演讲题目没有影响、个人的宗教虔诚度也没有影响。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决策历程:援助五步骤步骤一:注意到事件步骤二:诠释理解将事件视为是紧急意外若情境意义模糊不清楚,则可能不采取行动。人众无知现象(pluralistic ignorance)因为每个旁观者看起来都面无表情,毫不担忧,致使大家都以为没有发生严重问题。

    17、暴力事件中,若认为攻击者认识被害者,人们较可能不介入。实验显示,当旁观者看到一名男性攻击女性时,若以为两人是夫妻,比以为两人互不认识,伸出援手者的比例约为1:3(Shotland&Straw,1976)。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决策历程:援助五步骤步骤一:注意到事件步骤二:诠释理解步骤三:承担责任个人愿意担负起援救责任责任分散现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当目击者人数增加,每个旁观者的助人责任感就随之减少。现实环境中,处于匿名状态通常容易出现责任分散现象。某些社会角色可以增加个人责任感,例如医师、警察等职业。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决策历程:援助五步骤步骤一:注意到

    18、事件步骤二:诠释理解步骤三:承担责任步骤四:决定如何救助觉得自己有能力时,会设法给予直接救助,或亦可设法呼救,提供间接救助。然而若觉得自己毫无办法帮忙,则可能放弃救助。影响助人的因素n旁观者决策历程:援助五步骤步骤一:注意到事件步骤二:诠释理解步骤三:承担责任步骤四:决定如何救助步骤五:做出救助行动群众抑制(audience inhibition):害怕自己在大众面前出糗,可能放弃救助成本利益考虑:认为付出代价太高,而不愿救助n以上每一步骤都可能因故受阻,使人最终未能伸以上每一步骤都可能因故受阻,使人最终未能伸出援手。出援手。影响助人的因素n助人有性别差异吗?某甲奋勇跳下河流拯救失足落水的孩童

    19、某乙每天陪肢体障碍的邻居孩童去上学你认为上面两件助人行为中,某甲与某乙的性别较可能为男性或女性?男性助人者的理想典型(刻板印象):英勇骑士紧急危难中救助陌生人、有旁观者、受助者多为女性。女性助人者的理想典型(刻板印象):慈爱照顾需长期花费心神照顾、非紧急状况、无旁观者、受助者为较亲近者。影响助人的因素n助人有城乡差异吗?都市人比乡村人冷漠吗?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个性或情境因素?人格差异的观点:都市人个性冷漠;小镇居民则具有乐于帮助陌生人的个性。都市过度负荷假说(urban-overload hypothesis)(Milgram,1970)都市人之所以冷漠,乃因都市生活容易使人因为信息过

    20、多而封闭自己,并非都市居民个性如此。换言之,这是环境因素使然,并非人格因素。都市居民到了乡间也会乐于助人,乡村居民来到都市也会变得冷漠。影响助人的因素 居民流动性长期住在相同地方的人,比较可能参与小区利他活动。(都市的居民流动性高,故助人行为低)Milgram的遗失信件实验法将一些信件贴好邮票,放在邮筒附近,看看有多少人会帮忙丢进邮筒。你可以依研究目的,改变收信人单位或性别等变项,也可以将信放在不同地点(城市或乡村)。最后寄回的地址都一样,便可以进行统计。影响助人的因素n助人行为有文化差异吗?个人主义文化比集体主义文化还冷漠或热心?一般而言,所有文化中,人们都比较愿意帮助内团体成员(自己人),

    21、而较少帮助外团体(外人)。内团体(in group):个人所认同,觉得自己属于其中一份子的团体。外团体(out group):个人认同以外的团体。集体主义文化中,内团体与外团体的区分通常比个人主义文化还明显,人们也更重视内团体的需求。相较于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更可能去帮助内团体,而且更不会去帮助外团体成员。影响助人的因素 全球助人行为实验(Levine et al.,2001)(p.473)在全球23个城市(包括台北)进行实验。实验者假装脚受伤、在某路人旁掉笔或杂志,或是扮演盲人过马路,观察对方是否帮忙。助人行为排行最高的六个城市城市助人排行经济排名里约热内卢(巴西)116圣何塞(

    22、哥斯达黎加)215马拉威(马拉威共和国)322加尔各达(印度)421维也纳(奥地利)54马德里(西班牙)69影响助人的因素 全球助人行为实验(续)助人行为排行最末的六个城市城市助人排行经济排名台北(台湾)18-索非亚(保加利亚)1917阿姆斯特丹(荷兰)206新加坡(新加坡)212纽约(美国)221吉隆坡(马来西亚)2310影响助人的因素l如何增进助人行为?n同理对方人不见得总是希望被人帮助,如果接受帮助反而显得自己很差劲,便可能保持沉默而不求助,即使这样作会导致其失败。因此,助人的目的应是鼓励对方,强调我们对他的关心,而非凸显我们的能力或技术,否则可能反使对方感到自尊受威胁,甚至变得自暴自弃

    23、。n许多情况下最佳方式是采取间接帮助,联络专业人员协助。例如,见人受伤,联络专业医护人员处理;郊区看到他人车子抛锚,联络拖吊人员;即使受过CPR训练,施救前也要先打119。增进助人行为l如何增进助人行为?n发生急难事件时,以视线、手指或直接请求他人帮助,能有效减少责任分散的效果。心肺复苏救生课中,除了学习急救技术之外,还要学会如何控制急难现场。例如,遇到有人溺水时,要学习在现场指派他人负责特定任务,包括打电话叫救护车、拿取救生设备等。这种控制现场的方式,能够帮助旁观者介入救助,避免旁观者效应。增进助人行为l如何增进助人行为?n透过学习,了解阻碍助人的情境因素,也有助于克服这些障碍。随机请一些同学聆听旁观者效应助人行为研究的演讲。两周后,请这些同学与另一些未听过演讲的同学再来,途中安排一名路倒者与其他旁观者。观察两组同学的助人行为反应。结果未听演讲的同学,停下帮助的比例为25%。听过演讲的同学则有43%停下来帮助。增进助人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2助人及社会行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8142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