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财政政策解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05第五章财政政策解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5 第五 财政政策 解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的财政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实践货币政策实践 第五章第五章 财财 政政 政政 策策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概述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一、什么是财政政策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是由其相应的措施。是由支支出政策出政策、税收政策税收政策、预预算平衡政策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策体系。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l改革前改革前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处于处于财政政策制订者的地位,财政政策制订者的地位,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则处于财政政则处于财政政策执行者的地位。策执行
3、者的地位。l改革后改革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已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已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其不仅是中央财政政策的执行者,还是地方财政其不仅是中央财政政策的执行者,还是地方财政政策的制订者,从而具有政策的制订者,从而具有“双重双重”身份和地位身份和地位。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三、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和期望值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和期望值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四、财政政策工具四、财政政策工具(一)税收(一)税收1、宏观税率的确定;、宏观税率的确定;2、税负分配、税负分配:(1)税种选择、税率
4、确定,(税种选择、税率确定,(2)税负转嫁)税负转嫁;3、税收优惠;税收优惠;4、税收惩罚。、税收惩罚。(二)国债(二)国债排挤效应、货币效应、收入效应;国债规模、排挤效应、货币效应、收入效应;国债规模、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利率持有人结构、期限结构、利率。(三)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社会保障等。(三)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社会保障等。(四)政府投资:(四)政府投资:1、投资规模和方向;、投资规模和方向;2、诱发性投资诱发性投资 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五、财政政策的类型l(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一)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
5、稳定的财政政策(1)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累进所得税制)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累进所得税制(2)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失业保险)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失业保险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汲水政策:公共投资政策(规模、方向;)汲水政策:公共投资政策(规模、方向;诱导)诱导)(2)补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补偿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 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二)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划分不同功能划分1、扩张性财政政策:减收增支(赤字财、扩张性财政政策:减收增支(赤字财政政策)政政策)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
6、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紧缩性财政政策:增收减支(盈余、紧缩性财政政策:增收减支(盈余财政政策)财政政策)3、中性财政政策:不扩张,不紧缩、中性财政政策:不扩张,不紧缩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l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收入机制(一)收入机制1、“紧紧”财政:增税减支财政:增税减支企业、个人收入企业、个人收入减少减少投资和消费下降投资和消费下降物价稳定物价稳定2、“松松”财政:减税增支财政:减税增支企业、个人收入企业、个人收入增加增加投资和消费扩大投资和消费扩大经济增长经济增长202
7、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货币机制(二)货币机制增支或减税增支或减税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向央行借款或透向央行借款或透支;对央行发行国债支;对央行发行国债Ms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胀)(通胀)(三)价格机制(三)价格机制 1、增税、增税价格提高(税负加重)价格提高(税负加重)需求需求下降(供给下降)下降(供给下降)结构平衡结构平衡 2、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价格回归价格回归供给增加供给增加结结构平衡构平衡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财政政策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l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效应: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为此所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为此所付出
8、的代价出的代价l对一种财政政策进行对一种财政政策进行评价评价非常困难,而且财政政非常困难,而且财政政策往往发生偏差。要求政府在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往往发生偏差。要求政府在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时应进行充分的考虑。策时应进行充分的考虑。l运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对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判断和估测判断和估测,其基本思想就是,其基本思想就是以较小的政策成本以较小的政策成本实现较大的政策效益实现较大的政策效益。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l政策成本:政策成本: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和政策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和政策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补偿费用
9、(或效率损失);l政策效益:政策效益:任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执行都会产任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执行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或效益(即政策目标值的实现生一定的积极效果或效益(即政策目标值的实现程度)。程度)。政策的政策的有效性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研究费用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或效率损失)=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l政府支出、税收以及转移政府支出、税收以及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具有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具有一种乘数效应。一种乘数效
10、应。l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是指某一财政政策变量(如政某一财政政策变量(如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收入府购买性支出、税收收入等)的等)的较小较小变动,就会引变动,就会引起起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的的较大较大变化。变化。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乘数:支出乘数和收入乘数财政乘数:支出乘数和收入乘数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l依据国民收入决定方程式推导出财政政依据国民收入决定方程式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策乘数(一)税收乘数(一)税收乘数-b(1-b)1、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产出呈反方
11、向变动;民产出呈反方向变动;2、政府减税时,国民产出增加,增加量、政府减税时,国民产出增加,增加量为税收减少量的为税收减少量的b/(1-b)倍。当边际消)倍。当边际消费倾向费倾向b为为0.8时,税收乘数为时,税收乘数为-4。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购买性支出乘数(二)购买性支出乘数1(1-b)1、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购买性支出的、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购买性支出的增减与国民产出呈正方向变动;增减与国民产出呈正方向变动;2、政府增支时,国民产出增加,增加量、政府增支时,国民产出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为支出增量的1/(1-b)倍。当边际消费)倍。当边际消费倾向倾
12、向b为为0.8时,支出乘数为时,支出乘数为5;3、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平衡预算乘数(三)平衡预算乘数-b(1-b)+1(1-b)1 增税减少国民产出,但同时等额增支,国增税减少国民产出,但同时等额增支,国民产出也会等额增加民产出也会等额增加l从乘数角度讲,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有意识从乘数角度讲,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有意识地通过变动地通过变动支出变量支出变量G或税收变量或税收变量T来达到调控来达到调控经济总产出的政策目标。经济总产出的政策目标。l居民的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财政政策的调
13、越大,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就越明显。控效果就越明显。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l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一)概念(一)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及其相应的措施。(二)最终目标:币值稳定(物价稳定)(二)最终目标:币值稳定(物价稳定)(三)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三)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14、四)工具(四)工具1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胀通胀: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行可贷资金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物价稳定物价稳定通缩通缩: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行可贷资金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通胀通胀: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物价稳定
15、物价稳定通缩通缩:央行降低再贴现率:央行降低再贴现率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央行再贴现率提高(降低):央行再贴现率提高(降低)商行利商行利率提高(降低)率提高(降低)金融市场利率提高(降低)金融市场利率提高(降低)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通胀通胀:央行卖出国债:央行卖出国债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商行可贷资金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下降物价稳物价稳定定通缩通缩:央行买入国债:央行买入国债商行可贷资金量增加商
16、行可贷资金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量增加经济增经济增长长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央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存款准备;存款准备金制度金制度;利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五)传导机制(五)传导机制 央行商行企业和个人经济变量央行商行企业和个人经济变量(目标)(目标)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l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市场经济发展展的客观要求。的客
17、观要求。l如果把财政政策视作如果把财政政策视作政府经济调控的政府经济调控的“左左翼翼”,那么货币政策,那么货币政策无疑就是的无疑就是的“右翼右翼”。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一)共性: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一)共性: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对道,对AD和和AS进行调节。(配合的可能)进行调节。(配合的可能)(二)差异:(二)差异:(配合的必要功能互补)(配合的必要功能互补)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从收入和支出财政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银行通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银行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
18、资需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求的形成。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银行无能为力;财政对形成中起决定作用,银行无能为力;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银行主要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并通过储蓄存款直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并通过储蓄存款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
19、产业结构,促进国民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银行的作用主要在于调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银行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整总量和产品结构。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财政的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央行的货币政策是
20、制的传导才能发生;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4、二者的政策时滞性不同,需要协调配合、二者的政策时滞性不同,需要协调配合l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时滞比较时滞比较:内在时滞大体一致;财政的决策时滞较长;内在时滞大体一致;财政的决策时滞较长;财政的执行时滞较长;财政的效果时滞较短。财政的执行时滞较长;财政的效果时滞较短。认 识 时认 识 时 滞滞行政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执行时滞效果时滞效果时滞内在时滞内在时滞外在时滞外在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图
21、图15-4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政策组合的主要类型和实施背景三、政策组合的主要类型和实施背景财财 政政 政政 策策松松中中紧紧货货币币政政策策松松双松双松中松中松紧松紧松中中松中松中双中双中紧中紧中紧紧松紧松紧中紧中紧双紧双紧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一)(一)“双松双松”政策:经济极度疲软之时政策:经济极度疲软之时(二)(二)“双紧双紧”政策政策:经济过热,通胀严重:经济过热,通胀严重之时之时(三)(三)“紧财政松货币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控制通胀的政策:控制通胀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消费热、投资冷)(消费
22、热、投资冷)(四)(四)“松财政紧货币松财政紧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胀(消费冷、投资热)长的同时避免通胀(消费冷、投资热)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财政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货币政策实践l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货币政策的实践1 1、1979197919941994年:总体扩张,松紧交替年:总体扩张,松紧交替2 2、199519951997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年: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货币政策3 3、1998199820022002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年:积极财政
23、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策4 4、20032003年年20062006年:稳健财政年:稳健财政/货币政策货币政策5 5、20072007年:稳健财政和紧缩货币政策年:稳健财政和紧缩货币政策6 6、0808、0909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策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二、1998199820022002年:积极财政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一)政策的提出(一)政策的提出1 1、1998199820022002年经济形势:年经济形势:通货紧缩通货紧缩 2 2、通缩的表现和特征、通缩的表现和特征(1 1)物价
24、持续低迷;()物价持续低迷;(2 2)经济负增长或持续)经济负增长或持续下滑;(下滑;(3 3)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率居高不下。3 3、通缩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通缩的原因:有效需求不足 (1 1)消费者捂紧钱袋,不愿消费)消费者捂紧钱袋,不愿消费 (2 2)投资由)投资由“热热”变变“冷冷”(3 3)外需减少人民币坚挺)外需减少人民币坚挺 4 4、政策:、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1、增发国债、增发国债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基础设施、调整支出结构,加
25、大基础设施投资及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投资及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3、调整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政策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收入水平,完善社保体系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农村倾斜政策2023-1-30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三)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1、加大基本建设支出,推动经济增长、加大基本建设支出,推动经济增长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增大教育和科研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