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7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49791
  • 上传时间:2018-09-01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469.5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7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 通用版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九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17 经济建设 发展 曲折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7 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2认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2017 全国卷 ,41 2016 天津卷, 13 2016 全国卷 ,31 2016 江苏卷, 13 侧重于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考查,尤其是 “ 大跃进 ”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及 20 世纪 60 年代经济调整 分值: 2 10 分 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由于 _帝国主义 _和国民政府的掠夺及 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

    2、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 _经济建设 _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内容:优先发展 _重工业 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 _第一汽车制造厂 _、沈阳机床厂和 _飞机制造厂 _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 _社会主义工业化 _奠定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 1956 年底。 (2)内容 农业:农民参加 _农业生产合作社 _,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组织手工业者加入

    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行业 _公私合营 _。 (3)结果: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_社会主义公有制 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工业化建设需要原始积累。马克思说所谓的原始积累 “ 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原始积累是 ( A ) A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B推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1950 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 解析 建国初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者农民、手

    4、工业者分离,同时通过统购统销等措施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故 A 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B 项错误;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私营企业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合一,故 C 项错误; 1950 年全国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合一,故 D 项错误。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 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 “ 主体 ” 和 “ 两翼

    5、 ”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 “ 主体 ”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是 “ 两翼 ”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3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例题 】 1957 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 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 60%以上。 1957 年与1952 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2%,12 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 29%。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D ) A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C十分雄厚的重工业基础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解析 题

    6、干说明 1957 年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这是因为 “ 一五 ” 计划成功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 D 项; “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 是在 1958 年的 “ 大跃进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运动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社会主义 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奠定经济基础,故 B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故 C 项错误。 1 “ 一五 ” 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以下关于上述材料中工业建设总体布局

    7、设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大力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 B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C充分利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 D布局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 地的建设 解析 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发展,与材料中 “ 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 ” 相符,故 A 项正确; “ 根本上改变了 ” 与材料中 “ 基本完成 ? 东北工业基地建设 ” 不符,故 B 项错误; “ 东南沿海地区 ” 与材料中 “ 东北 ? 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 ” 不符,故 C 项错误; “ 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 ” 与材料中 “ 基本完成 ? 东北工业基地建设

    8、” 不符,故 D 项错误。 2 1955 年底,毛泽东提出: “ 我们要利用目前国际休战时间,利用这个国际和平时期,再加上我们的努力,加快我们的发展,可提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 主义改造。 ” 刘少奇也提出: “ 如果不加快建设,农业和私营工商业未改造,工业未发展,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们的困难就会更大。 ” 据此可知上述认识 ( B ) A成为 “ 一五 ” 计划制定的依据 B缘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政治意识 C吸取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教训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的标志 解析 题中时间是 1955 年,而 “ 一五 ” 计划于 1953 年开始, 1957 年结束,故 A 项错

    9、误;题干中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强调对资本主义的改造和过渡到社会主义,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故 B 项正确;中共吸取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教训的表现 主要是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C 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 D 项。 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历程 1成功探索:中共 “ 八大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2)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 _农业国 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

    10、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_工业国 _。 (3)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 索。 2探索失误 (1)表现 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_多快好省 _地建设社会主义 ” 。 “ 大跃进 ” 运动:片面要求 _大办工业 _、大办农业。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 _公共食堂 _。 (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 大跃进 ” 与人民公社化 (1)“ 大跃进 ” 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2)“ 大跃进 ” 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

    11、;人民公社化错在生产 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3纠正错误 (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 “ 左 ” 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 “_ 调整 _、巩固、 _充实 _、提高 ” 的方针。 (2)结果: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1965 年,国民经济 _调整任务 _基本完成。 4国民经济的劫难 (1)劫难 原因: “ 文化大革命 ” 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到 _经济领域 _。 表现: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 “ 闹革命 ”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调整 1971 年, _周恩来 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

    12、5 年,邓小平提出 _全面整顿 _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下表反映的是 1952 1970 年间各时期投资结构变化情况 (%),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史实的【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是 ( D ) 年份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其他 19531957 7.1 6.4 36.2 50.3 19581962 11.3 6.4 54.0 28.3 19631965 17.6 3.9 45.9 32.6 19661970 10.7 4.4 51.1 33.8 A 1953 1957 年的投资结构受 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影响 B 1958 1962 年重工业投资增长受 “ 左 ” 倾思想影响 C “ 八字方

    13、针 ” 调整了 1963 1965 年农轻重的投资比例 D “ 文革 ” 并没有影响到轻工业领域的投资比例与发展 解析 1953 1957 年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农业比重小,反映了建国初期国际环境恶劣,需要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58 1962 年重工业比重继续增长,轻工业徘徊不前,反映了 1958 年国家开展 “ 大跃进 ” ,大力发展重工业,是受 “ 左 ”倾错误思想影响的结果,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63 1965 年 重工业比重下滑,农业和其他部门增加,反映了 “ 八字方针 ” 对农轻重的投资比例的调整,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66

    14、1970 年轻工业投资比重有一定增加,并不能说明 “ 文革 ” 对轻工业没有影响,相反, “ 文革 ” 严重地冲击了工业领域,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1956 1976 年探索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经验教训 (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7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791.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