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976145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PPT
  • 页数:65
  • 大小:181.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池州市 生态环境 保护 实践 课件
    资源描述:

    1、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陈陈 长长 青青 2014年5月20日一、世界一、世界二、二、三、三、环境保护常见的基本概念环境保护常见的基本概念四、四、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五、雾霾及防治五、雾霾及防治六、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六、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七、浅谈环境保护与几方面的关系七、浅谈环境保护与几方面的关系八、生态池州建设的得与失八、生态池州建设的得与失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

    2、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一)探索历程(一)探索历程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3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3、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例如,1943年5月至10月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烟雾事件,大量汽车尾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在5个月时间内造成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产生大量煤烟,引起大面积烟雾,发生严重烟雾事件,能见度突然变得极差,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居民普遍呼吸困难,短短几天就导致4000多人死亡,此后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震惊世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第一本书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美国海洋生

    4、物学家。这本书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天。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5、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以4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期间发生了4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会议开幕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向污染宣战”。第二次飞跃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

    6、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在全世界范围启动了历史性转变。由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基本原则。第三次飞跃是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第四次飞跃是2012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7、,正式通过我们憧憬的未来这一成果文件。(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史(二)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史纵观世界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史。每一次重大环境事件的发生,都会推动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这大致分为3种类型:一是绝路逢生型。以德国为代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国家战略从经济发展优先逐步调整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法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告别唯经济发展时代,严重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河流变清了,空气污染减轻了。二是奋起直追型。以日本为代表。二战后随着工业发展,日本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日本一开始寄希

    8、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结果没有摆脱公害事件爆发的厄运。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日本就有4件。从1970年开始,日本确立环境优先原则,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经过几十年努力,基本解决了工业污染问题。三是跨越发展型。以新加坡为代表。新加坡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始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避免市区环境污染。经过加快建设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保持了清洁和优美的环境,成为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城市”。国际社会为解决环境问题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全球环境问题少数有所缓解、总体仍在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水资源危机、化学品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

    9、基本解决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等因素,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加剧,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主要教训是:发达国家曾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我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努力避免,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基本经验在于:一是建立以高违法成本为理念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严格执法。二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四是政府、企业、公众共

    10、同参与,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一)天人合一(一)天人合一 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数千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自然观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天”,不同于西方的“上帝”,而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荀子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列子认为“捕而放之”会导致“竞而捕之,死者众矣”的局面,要真正保护动物,“不若禁民勿捕”,这种思想,与我们现在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方法是一致的。列子提出“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认为万物

    11、之间“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把保护自然与利用自然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积极的环境保护观。最新考古资料证明,系统体现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生态风格的考古发掘实物已有8000多年历史。中国的古代生态思想被系统、完整地继承下来,直至今天仍然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二)发展历程(二)发展历程 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和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我国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外部条件。我国环境保护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2年召开

    12、人类环境会议时,我国正处于左倾社会主义思潮当中,当时的观点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社会主义没有污染”,“说社会主义有污染是对社会主义的污蔑”,我国不准备派代表参加。周恩来总理首先看到了污染的严重性,他强调不能将环境问题看成是小事,不要认为不要紧,不要再等了。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我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后不久,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保工作方针。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这一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逐渐步入正轨。1983年第

    13、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1984年5月,国务院作出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环境保护开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8年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地方政府也陆续成立环境保护机构。1989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8项环境管理制度。同时,以1979年颁布试行、1989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里

    14、约环发大会两个月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1994年3月,我国政府率先制定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污染源达标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工作,全面开展“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水污染防治,“两控区”(酸雨污染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简称“33211”工程)的污染防治。启动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护天然林等一系列生态保

    15、护重大工程。第四阶段第四阶段:从2002年到201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新思想新举措。2002年、2006年和2011年国务院先后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完善环境法制和经济政策,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提高环境执法监管能力,积极开展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第五阶段第五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将生态

    16、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论断和战略抉择,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昭示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三)生态文明(三)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充分

    17、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和升华。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在今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被正式写入决定案文。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它既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升华,又是对未来持续发展的美好向往和憧憬。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不搞工业文明,放弃对物质生活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工

    18、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为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指导理念和实践取向,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主要目的是解决环境问题,最大制约因素是环境问题,薄弱环节和突破口是环境保护,成效最先体现也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四)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要求来看环境保护(四)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要求来看环境保护 要从“五个高度”上来认识和把握:一是放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自觉行动的高度 二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 三是放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19、高度 四是放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的高度 五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高度。(五)主要成效五)主要成效 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国家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2012年的85,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由14提高到90。“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和2.77。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完成

    20、环渤海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严格建设项目环评,采取“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等措施,2008年以来,我部拒批332个、总投资1.1万亿元涉及“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初步建立起包括绿色信贷、保险、贸易、电价、证券、税收等在内的环境政策框架体系。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达1374项。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2012年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已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时发布数据。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

    21、地下水污染防治,组织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编制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积极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央财政增设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20102012年累计下达资金75亿元,支持重点防控区综合防治。强力推进历史遗留铬渣治理,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深化污染防治。深化污染防治。国务院先后批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深入推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建立重点流域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全国七大水系好于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2012年的64;劣类水质比

    22、例由27下降到12.3。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安排35亿元,支持云南洱海、山东南四湖等27个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机制,有效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国务院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批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3个,已有15个省(区、市

    23、)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县建设,53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35亿元,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支持2.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570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的环境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很多地方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并完善责任制。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保的氛围更加浓郁,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三、环境保护常见的基本概念三、环境保护常见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 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

    24、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给环境环境定义为:“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一定义把环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一类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基础上,人类经过有意识地劳动而构造

    25、出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如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

    26、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什么是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和振动污染、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热污染、光污染等。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工业企业和矿山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气、噪音、赃水、垃圾;(3)交通工具(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

    27、、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及养殖业排出的废水等;(5)电力、电信等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等;(6)景观与视觉污染。什么是重金属污染什么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指比重(密度)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镍、钒、锰、镉、汞、钨等。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

    28、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的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如日本的水俣病汞,痛病镉。什么是酸雨什么是酸雨?酸雨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煤和石油的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1)用煤气或天然

    29、气代替烧煤;2)处处节约用电(电厂是燃煤发电);3)支持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4)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5)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什么是噪声污染什么是噪声污染?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分别占51.8%和24.6%,但生活噪声源的影响范围仍呈逐年增加之势。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性污染,具有瞬时性、偶然性。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

    30、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电磁辐射概念电磁辐射概念: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什么是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种类电磁辐射

    31、污染源的种类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主要部门为各地广播电视的发射台和中转台。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通信,包括短波发射台,微波通信站、地面卫星通信站、移动通信站。工业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频炉、塑料热合机、高频介质加热机等。医疗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高频理疗机、超短波理疗机、紫外线理疗机等。科学研究电磁辐射设备:主要为电子加速器及各种超声波装置、电磁灶等。交通系统电磁辐射干扰,包括:电气化铁路、轻轨及电气化铁道、有轨道电车、无轨道电车等。电力系统电磁辐射,高压输电线包括架空输电线和地下电缆,变电站包括发电厂和变压器电站。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微波炉、无线电话等。什么是温度气体

    32、什么是温度气体?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各种生产活动一方面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排放了大量大气保温气体(俗称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烧、一氧化碳、氧化二氮等,导致全球发生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具有影响范围广、制约因素复杂、后果严重等特点。对策:一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从而削减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二是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水电、核电的比重,开发利用新型绿色能源;三是努力减少农业(稻田)、畜牧业(反色动物,如牛)温室气体的排放;四是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什么是什么是“两高一资两高一资”?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33、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此后,在产业经济、商品贸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始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称为“两高一资两高一资”,将具有这3种特点的行业称为“两高一资”行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这3种特点的产品称为“两高一资”产品。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两高一资”行业发展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2008年12月4日,环境保护部要求对有色金属冶炼及矿山开发、钢铁加工、电石、铁合金、焦炭、垃圾焚烧及发电、制浆、化工、造纸、电镀、印染、酿造、味精、柠檬酸、酶制剂、酵母等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其环评要严把环境准入关,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快增长,推动

    34、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什么是低碳经济什么是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必须澄清认识误区:1、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2、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

    35、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3、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4、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5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什么是排污权交易什么是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即如果A企业2008年的COD排污指标为1000吨,而事实上

    36、它只需排放800吨,那么,它就可以将富余的200吨通过交易中心与需要购买排污权的B企业进行交易,以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指定时期内,综合经济、技术、社会等条件,采取通过向排污源(企业)规定并分配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形式,将一定空间范围内排污源产生的污染物的量控制在环境质量容许限度内而实行的一种污染控制方式。2007年11月10日,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揭牌成立。意味着国内的排污权交易开始实现规模化、制度化。目前在嘉兴,任何市场主体新增的排污权必须从中心交易获得。什么是环境评价?什么是环境评价?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

    37、价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从广义上说,环境评价是对环境系统状况的价值评定、判断和提出对策。环境质量评价实质上是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该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环境识别,因此环境质量评价的正确性体现在上述5个环节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环境影响评价广义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包括建设项目、资源开发、区域开发、政策、立法、法规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包括对 环境的有利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对策。什么是环保验收?什么是环保验收?环保验收环保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规规定,依据

    38、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验收范围包括:1、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什么是环境敏感点?什么是环境敏感点?环境敏感区包括以下区域:1、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的或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39、、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环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产卵场、渔场等重要生态系统。3、社会关注区:指文教区、疗养地、医院等区域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4、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四、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1、宪法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2、基本法基本法,环境保护法;3、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规:(1)环境影响评价法;(2)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

    40、,包括海洋、大气、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放射性污染防治法;(3)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城乡规划法等。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4、自然保护法自然保护法:主要有水法、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5、其他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一是环保行政法规;二是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保的法律规定,如刑法、民法通则、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企业法、农业法等;三是环保地方法规,四是环境标准;五是签署的国际环境公约,中国已加入22项环境公约、7个议定书、5个修正案,涉及大气、危废自然保护与陆地生物资源和核安全。四、环境保护法律体

    41、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解释已于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污染环境”:1.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2.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3.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

    42、污染物排放标准3倍以上的;4.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5.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6.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12小时以上的;7.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5亩以上,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上,其他土地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8.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株以上的;9.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10

    43、.致使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的;11.致使30人以上中毒的;12.致使3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13.致使1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14.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这也让环保法律跟上了时代,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因为环保法牵涉面甚广、争议较多,这次修法破例进行了第四次审议才得以通过。由此,我

    44、们可以说,这是一部凝结了中国环保治理智慧,吸取了之前经验教训、能对症下药的成熟立法。新新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拳头的法律。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刚刚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一是一是新增“按日计罚”的制度,即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按日、连续的罚款。这意味着,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检测等行为,违反的时间越

    45、久,罚款越多。之前法律规定的针对环境违法的罚款,是一个定数,数额并不大,导致违法成本较低,不少企业因而怠于治污。新法施行“按日计罚”之后,罚款数额上不封顶,将倒逼违法企业迅速纠正污染行为。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二是二是新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罕见地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对污染违法者将动用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手段。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三是三是个别地方企业的污染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背后是当地官员基于畸形政绩观

    46、的默许纵容,对此新环境保护法将拿“保护伞”开刀。其具体规定是:领导干部虚报、谎报、瞒报污染情况,将会引咎辞职;面对重大的环境违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领导、环保部门等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将“引咎辞职”。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四、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新环境保护法还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在修订草案二审时,曾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一家“国字号”环保组织;在之后的几次修订中,法律诉讼主体得到进一步扩大,最终被规定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同时,新法还规定:“符合规定的社

    47、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五、雾霾及防治五、雾霾及防治雾与霾的区别在哪里?雾与霾的区别在哪里?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 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

    48、降低到1 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 千米 10 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 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 米,霾则有1千米 3 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五、雾霾及防治五、雾霾及防治霾是如何形成的?霾是如何形成的?作为一种自然现象,霾的形成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

    49、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三是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五、雾霾及防治五、雾霾及防治PM2.5 与PM10 的区别 PM2.5,中文名称为“细颗粒物”,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直径仅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20 左右,它能负载有害物质

    50、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科学研究表明,PM2.5 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因。煤炭燃烧、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是当前我国PM2.5 形成的主要来源。PM10 是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是十个微米,它可吸入呼吸道,从上呼吸道,通过声门能够到下呼吸道。PM10 和PM2.5 的形成规律并不相同。PM10 主要来自直接的污染源排放,PM2.5 则有50%以上来自二次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是复合型污染的结果。所以,相比较而言,PM2.5 的危害性更大。五、雾霾及防治五、雾霾及防治PM2.5 危害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761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