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丧恸的模式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因应丧恸的模式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应 模式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因應喪慟的模式21世紀有很多種悲傷理論的進路,大致可分為三大範疇:一般的壓迫與精神創傷理論 一般的悲傷理論 喪慟特徵模型 適當的因應概念適當的因應概念 一般認為因應應包含了以個人的認知和行為作用去處理個人內外在的需求意即人們會去評估環境事務是自己可以負荷或是超出個人資源的。喪親者都有因應悲傷的方式,在這裡將所謂適當的策略是確實能減少喪慟所帶來的精神上或身體健康上的負面影響或減少悲傷。要評估適當的因應策略是困難的,原因有幾點 不同的策略對不同的悲傷階段或悲傷方式有不同的影響 有些策略在短期內可能是有幫助的,但對長期而言卻是一種傷害 有些策略對身體健康上是有幫助的,但卻會增加憂鬱 在方法上,過去
2、的大多缺乏縱向研究 因應策略的定義通常包括了結果與過程這兩個變數,例如有些評估情緒導向的因應量表其題目混淆了因應策略和因應結果。壓力與精神創傷理論壓力與精神創傷理論 壓力與精神創傷理論可以解釋個人如何回應生活上的壓力 認知壓力理論認知壓力理論 認知壓力理論合併了因應的原則。在一般理論上,將喪親視為一種壓力,是一個生活事件,此事可能會超出個人資源的負荷,因此危及到個人身心健康。問題導向因應方式與情緒導向因應方式,問題導向因應方式是在改變問題所引起的壓力,情緒導向因應方式是在處理壓力所產生的情緒。Folkman解釋到,因應策略的運用通常是隨著時間混合與改變的,從情緒導向的定義或過去的測量工具都很難
3、區別要運用哪種方式才合適。情緒導向的因應方式在不可改變的狀況下不盡然是最好的因應方式。情緒導向的因應方式可能會被提出爭論,有些人認為當失去摯愛的親人時應禁止悲傷,若沒有控制情緒將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困難。精神創傷理論精神創傷理論 Horowitz(1986)以壓力反應的症狀來解釋精神創傷 Pennebake(1995)的工作則是在於精神創傷的處理 Janoff-Bulman(1992)的主要理論是假設的世界觀 壓力反應的症狀壓力反應的症狀 精神創傷科學研究的重要標地就是Horowitz(1986)壓力反應的症狀的分析。在經歷精神創傷事件後隨之而來的反應會越來越強烈且頻繁,到了某個程度可以被診斷出來
4、是創傷後的壓力疾病(Kleber&Brom,1992)。Horowitz(1983,1986)提出侵入-逃避的反應,這是精神創傷反應的獨特特徵,侵入是不由自主的會不斷再次經歷生創傷事件當時的感覺與想法,睡眠與夢失調,以及過度警戒。逃避的是指逃避經歷,其反應包括喪失記憶、無法回憶且拒絕作證。侵入-逃避模型的描述有助於定義人對精神創傷事件反應的困境。Horowitz(1986)主要是想要知道事件中多少的衝擊才會造成症狀,這對病理學的分類是很有幫助的。Horowitz(1986)所指侵入-逃避的反應並不是一種因應的過程,而是區別反應的指標。精神創傷入侵-逃避的反應比起喪慟有更多不自覺的過程。情緒公開
5、與社會分享情緒公開與社會分享 Pennebaker發現不是只要表達情緒或將情緒與他人分享就能處理創傷,研究結論是,公開可以幫助個體了解這個經驗,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況,且可將情緒經驗轉換為語言的工具。公開的干預是有效的,精神創傷者必須積極的經歷混亂的經驗,經歷過干涉過程者其認知會改變並從中得到好處。假設的世界觀假設的世界觀 遇到創傷事件的時候(例如喪親),喪親者原本對自己和世界的假設被粉碎,個人如何因應這種狀況呢?因應就是再建立內在世界和意義或接受部份新假設的意思。有效的因應會尋找意義,並將事件整合至更廣泛的架構中。但困難的是,很難辨別哪些人能有效因應,意義是一個困難的概念,尋找意義對喪慟者更是困
6、難。常態悲傷理論常態悲傷理論 精 神 分 析 理 論精 神 分 析 理 論:精 神 分 析 理 論 起 源 於 F r e u d(1917/1957)。Freud認為喪親者會將精力投注在往生者上,悲傷的功能就是釋放喪親者與往生者的連接,喪親者藉由回顧往生者的方式逐漸脫離往生者,對於往生者的哀悼與現實考驗(reality testing),將可使喪親者逐漸理解往生者不復存在。依附理論依附理論:Bowlby(1980)認為悲傷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重新安置往生者的位置。經歷了震驚、思念、抗議、失望、恢復這幾個階段後,喪親者與往生者原有的關係脫離,往生者在喪親者的心中重新定位,並建立新關係。精神分析
7、理論和依附理論對悲傷的功能有不同的看法,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悲傷工作可以斷絕對不存在實體的依附。依附理論則試著去恢復喪親者與往生者的親密。M.Stroebe(1992)舉出了悲傷工作假說幾個缺點 悲傷工作的定義不明,它沒有區分悲傷工作中對負面的沉思與積極悲傷工作的觀點 操作技巧變化多端,結果變數在因應步驟變數之中 有很多實証研究結果都無法顯示有進行悲傷工作優於沒有進行悲傷工作 缺乏特定文化的適用性 喪慟是心理社會的轉變喪慟是心理社會的轉變 Parkes(1996)的心理社會轉變模式說明了喪慟中確實的改變:當某個人死亡,原有對世界的假設和價值觀突然無效,思考的習慣經過多年後被再建立、再反省與修改。而
8、個人的世界觀必須改變,改變是費時且須努力的。Parkes指出,悲傷過程中交互作用的部分是:(1)喪親者的思緒會被往生者佔據;(2)喪親者會一直回憶喪親的經驗(3)喪親者會修改原有的價值觀。雙路線模式雙路線模式 Rubins(1981;Rubin&Schecter,1997)-的喪慟雙路線模式是在描述喪慟的過程和結果。檢視孩子的失落現象,他提出了兩個路線。路線1是一條結果的路線,描述喪痛的生理反應。路線2則是著重在與往生者的依附,和往生者的關係會改變形式但不會斷裂。喪親者在強烈地全神貫注於往生者的時候,會以雙路線模式移動悲痛的反應。因應喪痛的模型因應喪痛的模型 內在因應模型內在因應模型人際關係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