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版生理学本科))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呼吸(版生理学本科))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 生理学 本科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五章第五章 呼呼 吸吸 Respirationp1522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功能n 1.从外界摄入从外界摄入O2,并向外界排出,并向外界排出CO2n 2.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调节体内酸碱平衡PH1H323COHHCO_3n 要掌握呼吸的功能,从理解肺循环和体循环开始4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全过程:呼吸全过程:外呼吸外呼吸气体运输气体运输内呼吸内呼吸 肺通气肺换气5第一节第一节 肺通气肺通气n 概念:概念: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n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l 呼吸道呼吸道l 肺泡肺泡l 胸膜腔胸膜
2、腔l 膈膈l 胸廓胸廓6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1.1.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是肺是肺通气的通气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7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1.1.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是肺是肺通气的通气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n 肺内压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称为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称为肺内压。n 当肺内压大气压时,气体进入肺泡,称为当肺内压大气压时,气体进入肺泡,称为吸气。吸气。n 当肺内压大气压时,气体从肺泡流出,称当肺内压大气压时,气体从肺泡流出
3、,称为呼气为呼气 8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2.2.肺内压的变化肺内压的变化是形成肺泡和外环境之是形成肺泡和外环境之间压力差的间压力差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l 人工呼吸原理:是通过人为的方法造成人工呼吸原理:是通过人为的方法造成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u正压人工呼吸正压人工呼吸(如吸氧,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如吸氧,口对口人工呼吸等)u负压人工呼吸负压人工呼吸(如胸外按压等)。(如胸外按压等)。9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3.3.胸廓容积的变化胸廓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压的
4、变化。引起肺内压的变化。10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4.4.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n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收缩舒张引是指呼吸肌收缩舒张引 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n 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11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n 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n 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l 膈肌:膈肌:u是最主要的吸气肌,其作用是使胸廓上下径增大是最主要的吸气肌,其作用是使胸廓上下径增大12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
5、n 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l 膈肌:膈肌:l 肌间外肌:肌间外肌:u其作用是使胸廓左右径和前后径增大。13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n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主要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l辅助吸气肌:辅助吸气肌:u平静呼吸不起作用。只有在用力呼吸时才发挥。u主要辅助肌有斜角肌、胸锁乳突肌。14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n 主要呼气肌:主要呼气肌:腹肌腹肌(最主要)、(最主要)、肋间内肌肋间内肌。l 在平静呼吸时不起作用,用力呼吸才参与。在平静呼吸时不起作用,用力呼吸才参与。15(1)呼吸运动的过程:平静呼吸 吸气运动(主动过程)膈肌膈肌收缩收缩胸廓纵径
6、胸廓纵径胸廓扩大,肺扩张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容量肺容量平静吸气平静吸气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肋间外肌肋间外肌收缩收缩胸廓横径胸廓横径16(1)呼吸运动的过程:平静呼吸 呼气运动(被动过程)膈肌舒张膈肌舒张胸廓纵径胸廓纵径胸廓缩小,肺回缩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容量肺容量平静呼气平静呼气肺内压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肋间外肌舒张肋间外肌舒张胸廓横径胸廓横径17 (1)呼吸过程:用力呼吸n用力吸气时:用力吸气时:膈肌、肋间外肌膈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收缩辅助吸气肌收缩n用力呼气时:用力呼气时:吸气肌舒张吸气肌舒张+呼气肌收缩呼气肌收缩n特点: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运动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运动。n机体活
7、动时或异常情况下(缺氧或二氧化碳机体活动时或异常情况下(缺氧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深而快的呼吸,也称深呼吸。分压升高)引起深而快的呼吸,也称深呼吸。18(2)呼吸运动的形式n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abdominal breathing)l 以以膈肌舒缩膈肌舒缩活活动为主的呼吸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运动称为腹式呼吸。式呼吸。n 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l 由肋由肋间外肌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为胸式呼吸n 成年人为腹式和胸式混合式呼吸成年人为腹式和胸式混合式呼吸n 妊娠后期妊娠后期n 婴
8、幼儿为腹式呼吸婴幼儿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为主19(2)呼吸的表现形式:n 用力程度:用力程度:平静呼吸:安静时的呼吸平静呼吸:安静时的呼吸 用力呼吸:加深加快的呼吸用力呼吸:加深加快的呼吸 主动主动 主动主动被动被动主动主动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吸气肌舒张吸气肌舒张+呼气肌收缩呼气肌收缩吸气肌吸气肌+辅助吸辅助吸气肌气肌均收缩均收缩吸气肌吸气肌舒张舒张 吸气肌吸气肌 收缩收缩参与的呼参与的呼吸肌吸肌 呼气呼气 吸气吸气 呼气呼气 吸气吸气 用力呼吸用力呼吸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 区别点区别点20n 胸膜腔内负压是维持肺扩张状态的主要因素。胸膜腔内负压是维持肺扩张状态的主要因素。(1 1)胸膜腔
9、:)胸膜腔:l 胸膜的壁层和脏层围成胸膜的壁层和脏层围成的的密闭的密闭的潜在腔隙。潜在腔隙。l 无气体,只有少量浆液,无气体,只有少量浆液,3.胸膜腔内负压胸膜腔内负压21n 这一薄层浆液的作用是:这一薄层浆液的作用是:n 在两层胸膜之间起在两层胸膜之间起润滑作用润滑作用,减少摩擦。,减少摩擦。n 浆液分子的内聚力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不易分开。22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n(2 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n 定义:定义: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简称胸内压简称胸内压。23吸气吸气呼气呼气-7cmH2O
10、胸内压胸内压肺内压肺内压-4cmH2O24成因成因: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胸内压胸内压0 0肺回缩力肺回缩力迫使脏层胸膜回位迫使脏层胸膜回位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肺肺 回回 缩缩 力力 (大大 气气 压压)肺肺 内内 压压 25一、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原理n(2 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n 胸内负压的意义:胸内负压的意义:l 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l 有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有利于静脉和淋巴回流:吸气时静
11、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加快。吸气时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加快。26(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 占占总总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阻力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 70%70%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占总阻力占总阻力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惯性惯性阻力阻力 30%30%粘滞阻力粘滞阻力 27(二)肺通气的阻力n 1.1.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n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具有对抗变形的力。有对抗变形的力。n 顺应性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变形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变形性。n
12、 弹性阻力大者,变形程度小,顺应性小;反之,弹性阻力大者,变形程度小,顺应性小;反之,弹性阻力小者,变形程度大,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者,变形程度大,顺应性大;28(二)肺通气的阻力n 1.1.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n(1 1)肺的弹性阻力和肺顺应性)肺的弹性阻力和肺顺应性n 肺在扩张变形时可产生弹性回缩力。肺在扩张变形时可产生弹性回缩力。n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肺弹性阻力的来源:l 肺组织的弹性成分肺组织的弹性成分:占肺总弹性阻力的占肺总弹性阻力的1/31/3。l 肺表面张力肺表面张力:占肺总弹性阻力的占肺总弹性阻力的2/32/3。29表面张
13、力表面张力n 在肺泡内面覆盖有一层极薄的液体,与在肺泡内面覆盖有一层极薄的液体,与肺泡气体之间形成液肺泡气体之间形成液-气界面。气界面。n 在肺泡内的液在肺泡内的液-气界面上存在表面张力,气界面上存在表面张力,其合力方向指向肺泡中央,使肺泡具有其合力方向指向肺泡中央,使肺泡具有缩小的倾向,产生阻碍肺扩张的弹性阻缩小的倾向,产生阻碍肺扩张的弹性阻力。力。n 表面张力对呼吸的影响:表面张力对呼吸的影响:l 阻碍肺泡扩张,增加吸气阻力;阻碍肺泡扩张,增加吸气阻力;l 使大小不同的肺泡内压不稳定;使大小不同的肺泡内压不稳定;l 容易产生肺水肿。容易产生肺水肿。30来源:由来源:由型肺泡上皮产生型肺泡上
14、皮产生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 (DPPCDPPC)。)。作用:降低肺泡液作用:降低肺泡液-气界面气界面 的表面张力。的表面张力。生理意义生理意义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维持肺泡的稳定性;维持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水肿防止肺水肿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31(二)(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阻力n 1.1.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n(1 1)肺的弹性阻力和肺顺应性)肺的弹性阻力和肺顺应性n(2 2)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l 来自于胸廓的弹性成分。来自于胸廓的弹性成分。l 胸廓的弹性阻力既可能是
15、吸气或呼气的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既可能是吸气或呼气的阻力,也可以是其动力,这取决于胸廓的位置。也可以是其动力,这取决于胸廓的位置。32(二)肺通气的阻力n 1.1.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肺通气阻力。n 2.2.气道阻力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占非弹气道阻力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占非弹性阻力的性阻力的808090%90%。l 气道管径的大小气道管径的大小是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气道管径气道管径4133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34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3536 .肺活量肺活量:
16、n 肺活量肺活量=补吸气量补吸气量 +潮气量潮气量 +补呼气量补呼气量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37 .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38 .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39(二)(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1.肺通气量肺通气量 定义: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定义: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基础状态下测定基础状态下测定)。通气量通气量=潮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500ml12次次/min=6L/min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40(二)(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
17、气量和肺泡通气量n 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 定义: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吸定义: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吸 气时,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气时,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基础状态下测定基础状态下测定)。成人最大通气量一般可达成人最大通气量一般可达70120L.41无效腔无效腔 生理无效腔生理无效腔:有通气但不进行有通气但不进行气体交换的区域。气体交换的区域。*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从鼻到终末细支:从鼻到终末细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气体在此处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在此处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150ml150ml*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未
18、发生气体交换:未发生气体交换的肺泡容积。的肺泡容积。422.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n 定义定义: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量,是与血液,是与血液 进行真正有效气体交换的气量。进行真正有效气体交换的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500-150)12=350 12=4.2 L/minn 浅而快呼吸浅而快呼吸:(250-150)24=100 24=2.4 L/minn 深而慢呼吸深而慢呼吸:(1000-150)6=850 6=5.1 L/min43第二节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44一、气体交换的原理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原理:扩散。
19、原理:扩散。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均以扩散方式进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均以扩散方式进行。速率:速率:=扩散速率(扩散速率(D D)扩散速率与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扩散速率与分压差、温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呈正比;与扩散距离、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积呈正比;与扩散距离、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扩散系数扩散系数。扩散系数大,扩散速率快。扩散系数大,扩散速率快。扩散距离扩散距离分子量分子量分压差分压差温度温度气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扩散面积扩散面积=45 O O2 2、COCO2 2扩散速率(扩散速率(D D)的比较)的比较 分子量分子
20、量 血浆溶解度血浆溶解度 肺泡气肺泡气 A A血血 V V血血 D D O O2 2 32 21.4 13.9 13.3 5.3 1 32 21.4 13.9 13.3 5.3 1COCO2 2 44 515.0 5.3 5.3 6.1 2 44 515.0 5.3 5.3 6.1 2 COCO2 2的扩散系数是的扩散系数是O O2 2的的2020倍;倍;肺功能衰竭患者往往缺肺功能衰竭患者往往缺O O2 2显著,显著,COCO2 2潴留不明显。潴留不明显。(ml/L)(ml/L)(KPaKPa)(KPaKPa)(KPaKPa)46换气动力换气动力:分压差:分压差换气方向换气方向:分压高分压高分
21、压低分压低换气结果换气结果:肺血肺血 组织血组织血 血血 血血CO2O2二、肺换气47肺换气过程肺换气过程48呼吸膜的结构呼吸膜的结构含肺表面活性物质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上皮基底膜上皮基底膜基质层基质层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49 正常呼吸膜非常薄,通透性与面积极大正常呼吸膜非常薄,通透性与面积极大(70m(70m2 2)。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需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需0.7s0.7s,而完成,而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仅需气体交换的时间仅需0.3s(0.3s(前前1/31/3段段)=)
22、=气体交气体交换的时间储备;换的时间储备;安静状态时仅有安静状态时仅有40m240m2参与气体交换参与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面积储备。的面积储备。50 1.1.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反比 正常:呼吸膜很薄,气体交换快正常:呼吸膜很薄,气体交换快 病理:肺纤维化、尘肺、肺水肿病理:肺纤维化、尘肺、肺水肿呼吸膜厚呼吸膜厚度度通透性通透性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特别在运动时,特别在运动时,耗氧量耗氧量肺血流速肺血流速=气体交换时间气体交换时间),呼吸膜),呼吸膜厚度厚度气体交换气体交换 。51 2.2.呼吸膜的面积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正比正常:扩散面积大,气体交换多正常:扩散面积大,气体交换多
23、病理:病理: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肺气肿、肺不张、肺叶切除呼吸膜面呼吸膜面积积气体交换气体交换。523.3.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V/Q)(V/Q)l V/Q=V/Q=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每分肺血流量每分肺血流量l 正常成人安静时为正常成人安静时为0.840.84,此时肺换气效率最,此时肺换气效率最高高(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5L/min)(5L/min)(4.2L/min)(4.2L/min)53通气过剩,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血流相对不足,导致肺足,导致肺泡无效腔泡无效腔通气不足,血流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相当相对过多,相当于发生了功能性于发生了功能性A-V
24、短路短路换气效率换气效率缺缺O2和和CO2潴留。潴留。(主要主要是缺是缺O2)54为什么为什么V VA A/Qor/Qor换气效率换气效率缺缺O O2 2和和COCO2 2潴留的症状潴留的症状;但以缺但以缺O O2 2为主?为主?A-VA-V血间血间POPO2 2PCOPCO2 2 功能性功能性A-VA-V短路时,短路时,A A血血POPO2 2的程度的程度V V血血PCOPCO2 2;COCO2 2 的扩散系数是的扩散系数是O O2 2的的2020倍,倍,COCO2 2的扩的扩散速散速O O2 2,不易出现不易出现COCO2 2潴留的症状;潴留的症状;AA血血POPO2 2和和PCOPCO2
25、 2时,可刺激呼吸,增时,可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CO2 2的排出,而几乎无的排出,而几乎无助于助于O O2 2的摄取(的摄取(O O2 2和和COCO2 2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的)。的)。55 整个肺脏的整个肺脏的VA/Q=0.84,VA/Q=0.84,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是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但因肺脏各局部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量指标;但因肺脏各局部的肺泡通气量和血流量的不均性,故临床上更应测肺脏各局部的的不均性,故临床上更应测肺脏各局部的VA/QVA/Q:人体直立时肺局部的人体直立时肺局部的VA/QVA/Q 肺上区肺上区 肺下区肺下区V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