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88教师课件第23章高考作文备考分类导写.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88教师课件第23章高考作文备考分类导写.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88 教师 课件 23 高考作文 备考 分类
- 资源描述:
-
1、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出现过“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命题形式,“标题作文”是传统形式,其他两种是在实践中一步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三种命题形式在测试功能上各有长短,但在“开放性”这一点上却是逐步递增的。这种逐步递增的“开放性”,越来越有利于考生发挥写作才能,更能催生精彩的考场作文。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所以,审题的训练,首先是自觉排除非智力因素干扰的训练,是养成良好的阅读材料的习惯的训练。所谓良好的阅读材料的习惯,是指冷静、客观、全面地理解材料。冷静是指控制好阅读的心情,别着急,要沉得住气,静心地花五分钟反复琢磨材料。所
2、谓客观,就是尽量排除“先入为主”的干扰,尽可能地对材料进行客观理解。所谓全面,是就材料的整体意思去把握材料,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先全面理解,然后才选择角度。另外,审题训练,还要注意培养考生找提示语的能力。材料中的提示语,有些是明示,如“阅读下面提示”,另一类是暗示,如2009年全国卷的材料,没有提示语言,但寓言中对主题作了多方面提示。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对准确理解材料很有帮助。2构思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转换能准确自然。构思的训练,首先是培养构思的习惯。高考作文一般不能写草稿,这种一落笔就是定稿的文章,更需要想好了再写,要把边写边想的坏习惯改掉。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
3、节第四节第四节构思的任务是,把题意转换成一篇切题的应试文。这“转换”是构思的基本功。依据题意,考生在“转换”时,要想出合适的题材和切题的“思想”。文章主要“写什么”,这是“中心”,这“中心”想表达“什么意图”,这是“思想”。考生动笔前必须想清楚全文的“中心”和“思想”,然后把这个中心思想句写下来。只是大概地想想是不行的,因为这时的想法还模糊不清。写中心思想句的过程,就是逼迫思路成熟的过程。把中心思想句写出来了,说明构思定型了,写起来思路就不飘忽了,可把握了。中心思想句写出来以后,还得反复推敲:“中心”切题了吗?“思想”切题了吗?对“中心”和“思想”都有切题的把握了,还需要对文章的布局作个大概的
4、谋划,怎么开头,中间分几段,详略在何处,都需要考虑。这样,构思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具有构思的能力,那每次“转换”就能切题,这构思的基本功,就是考生高考作文得高分的法宝。3表达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把握能始终清晰。表达阶段的任务是将构思定型的中心思想通过文字外化为一篇应试文章。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表达训练主要是掌握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写作方法。可分别训练记叙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抒情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议论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让应试文字字句句都得分,避免离题的“垃圾”文字出现在文章里,高考作文就能得高分了。具有
5、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功后,还可以进一步训练突出中心思想的各种艺术手法,如语言的艺术、修辞的艺术、过渡照应的艺术、画龙点睛的艺术,等等。4修改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表达能反复推敲。考生平时要养成修改的习惯,要有修改的能力。如果平时修改的能力强,文章水平自然高,那么高考作文虽不经修改,也能写出不是毛坯的文章来。以上分述了高考作文四项基本功的训练。建议训练先分四个单项进行,然后再进行全文整体训练。有分有合,可能更为奏效。考生通过单项训练,把每一步骤的基本功都练扎实了,就能更清晰地掌握写好高考作文的步骤和方法,那写起来一步一步走得更稳当。同时,考生通过分合训练,知道自己影响得分的写作
6、问题在哪,能自主地针对个人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强化训练,这就更奏效了。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第二节标题作文导写第二节标题作文导写一、标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标题作文,即传统上所说的“命题作文”。按照章熊先生(教育部考试中心19871997年高考语文科的命题负责人)的话来说,“命题作文”这一概念并不准确,因为语言科的写作测试,由于要防止宿构,总是要有题目的。出题目就是命题作文,因此各种样式的作文题应该说都是“命题作文”。习惯的理解则是单指提供文章标题,让考生根据标题思考这种试题样式。高考标题作文按其命题形式来分,有以下几种:1纯标题作文。如:2010年北京卷: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
7、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9年高考湖南卷: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2009年高考四川卷: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007年高考安徽卷: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不得抄袭。2007年高考福建卷:题目:季节。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2提示型标题作文。这类作文题目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引出标题的材料,二是作文题目(标题)
8、,三是写作要求。从命题提供的材料来看,既可以看成是材料作文的材料,也可以看成是话题作文的材料,还可以看成是标题作文的引导语。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给材料的标题作文。如:2010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
9、009年高考江苏卷: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要求:自选角度
10、。自定立意。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选择性标题作文。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2007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第二节第二
11、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要求:不得另拟题目。不得透露个人的有关信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4补充式标题作文。如:2009年高考湖北卷:请以站在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不少于800字。2009年高考福建卷:题目:这也是一种_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
12、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二、标题作文的写作思路二、标题作文的写作思路(一)聚敛思维,准确立意。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标题作文,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思辨类的,如“一步与一生”、“人与路”;一是比喻类的,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必须跨过这道坎”、“季节”、“提篮春光看妈妈”,等等。在这两类作文题中,无论是忽视了文体要求还是没有辨明材料中蕴涵的主题,都会造成难以补救的遗憾。因此,加强对标题或材料的审读,至关重要。1思辨类标题作文的审题
13、立意。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尤其是辩证分析的能力,一直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不变的主线,在命题形式上,关键词或题目体现为多元要素的组合或直接表现为关系,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对生活、对人生展开较有深度的反思。同时,重点放在思辨能力的考查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上,目的还在于对散漫思维的纠偏。下面以“一步与一生”、“人与路”为例,具体说说思辨类标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先说“一步与一生”。从词的构成来看,“一步与一生”属于联合词组,从表面上看“一步”与“一生”的位置可以互相置换,实则并非如此。从审题层面来看,这个表面并列的词组之间还暗含了一个条件与
14、结果的关系。“一步”是条件,而“一生”是结果。选择怎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直接决定了你将收获怎样的“一生”。“一步”和“一生”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考生只有洞晓了题目的内核,才可能写出独特和个性的文章来。在立意上可以顺向立意,亦可反向立意。其一,迈出正确的人生起步,收获人生的黄金。其二,迈出错误的人生起步,饱尝人生的辛酸。其三,迈出了人生正确的一步,并不一定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其四,人生第一步迈错了,并不表示一辈子的天空都是阴霾,人生充满变数,还可以在以后弥补。再说“人与路”。“人与路”是一道用虚词“与”连接起非一个逻辑层面关系的两个概念的题目,其中的“路”既可以实化,也可以虚化;“人”既可以
15、实指,也可以泛指。“路”实化之后,可以是大路小路,也可以是老路新路;可以是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乡间小路、柏油马路甚至是高速公路,也可以是泥路、石子路等。“路”虚化之后,可以是人生之路、工作之路、交友之路、学习取经之路、开拓创新之路等;反向则可以是死胡同、不归路等。“人”可以是单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甚至人类;可以是现代人,也可以是古代人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父母、朋友;可以写伟人,也可以写凡夫俗子“人与路”,按常理与“人生之路”、“路”并不是一回事,但事实上,只要写路,就会有人。这样,“与”在审题时可以理解为介词:人在路上;可以理解为助词:人的路。因此,从排列组
16、合的角度来看,这道题目可以演变出无数种复杂的情形,当然,也就可以将许多相关内容都巧妙地演化到这篇“人与路”的文章中来。题目的选择范围与立意取舍远远大于提供的材料。这是一道很有人文情怀的题目,也是一道很传统的题目,通常情况下,不大容易“偏题”、“走题”。2比喻类标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把握题旨,明确要求。高考的作文命题,大都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标题或材料本身,二是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部分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包括字数、文体、重点范围、标题或表述的方式等的限定,这些都是制约作文的因素,必须首先明确。(2)审题目的虚指意或象征意。有的题目,本身就是双关语,其意义既有实指的具
17、体的事物意义,也有虚指的抽象的象征意义。对于这些题目,尤其要审出其虚指的抽象的象征意义。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季节”,就含有两方面的意思,既可实指大自然的季节,也可虚指人生的某个阶段,国家、民族的某个发展时期等。考生必须明确独词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抽象义等等。在了解了“季节”的基本内涵后,再外延并挖掘“季节”的比喻义、抽象义。而无论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人类历史、社会的思考,就一定要将“有特点”这一核心词语呈现出来,如此方能算得上是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有的高考作文的题目,包含一些双关语,考生也应审出其虚指象征意义。如2007年高考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
18、“跨过坎”是题魂,“坎”则是题穴所在,审题的准偏、感发的深浅、文品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系于此。“坎”本是地面上低洼的地方,通常多喻最紧要之处,因为最紧要之处总是充满坎坷,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包括艰难困苦、烦忧困顿、重创失意,甚至灾祸磨难等。过去了又是一片天,过不去生存发展艰难。事实上,忧患的“坎”容易使人清醒,反倒易跨,而安逸中的“诱惑”之“坎”,如权力、金钱、美色等温馨的陷阱,英雄难过,常人更难,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坎”的比喻义,具有共性与个性的多样选择,限定了取材的适切性和体验认知的深刻性。把握不准的考生,很可能滞留在生活学习情感中不足为“坎”的琐琐碎碎,写出没
19、遇“坎”的无病呻吟之作。“跨过”蕴涵的不是一个简单动作,而是一种昂扬的姿态、一番拼搏的过程、一种超越的境界。为何“跨”,怎样“跨”,是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智慧的直接考量,也是对考生体验积累和表达技能的有效测定。把握不准“跨过”一词蕴涵的力度与厚度,写出来的必然是轻飘飘的浅散之文。题目中的“这道”,限定了感发是具体的。之所以限定“这道”,意在深度考查考生的认知和选材能力,即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有价值的写。把握不住的考生,容易泛写“这些坎”,那就偏离了。所以说,作文题有一定的内涵,对考生审题有一定的要求。“坎”意味着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必须”则意味着要发展进步就必然
20、会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出现困难,这是无法避免,必须正视的。题目所涉及范围相当宽泛,提供给考生的思考空间也非常广,既可以引导考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培养自信、坚毅、顽强、乐观的精神,又可以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危机意识。这道题有很强的开放性,兼顾各种不同文体,实写、虚写均可。可以写成记叙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清醒冷静的分析,吐露跨越障碍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谈谈对坎的认识,以及如何跨越坎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带有一定前瞻性地对当今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都能有事可叙、有理可说、有
21、情可抒。(3)审题目中的修饰性词语。有的题目是偏正短语,是修饰限定性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命题人重点表达的题旨所在。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诗意地生活”是一个“状语动词”的结构,这是准确审题的关键,因此命题者特别提示应注意“地”字。有的考生不能准确理解“诗意地生活”的结构,其实它与“勇敢地生活”、“坚强地生活”、“愉快地生活”等短语结构一致。不少考生可能会不注意“地”字,而将标题按照“诗意的生活”去理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解,这就与题旨相差较大,因为“诗意的生活”是“定语名词”的结构,其表意重点是“怎样的生活”,分清二者的区别,就不会偏离题意。因此,考生写作时可以确
22、立“我们要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才能使生活富有诗意”等观点,然后围绕为什么要“诗意地生活”或怎样“诗意地生活”去拓展思路;可以采用中心论点加分论点的结构模式,围绕论点从多个方面去阐述“怎样”诗意地生活。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通过记叙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展现“诗意地生活”的具体过程;也可以采用片段组接式,精选几个富有诗意的生活片段,从而展示在寻求高品位、高境界生活中的动人镜头。(二)拓展思维,联想感悟。伴随着对材料的理解和对标题意义的把握,考生的思维已从具体走到抽象,而进一步的引导,则是再将抽象思维引向具体的构想。如上文的“人与路”,在这个“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运动中,考生能否将抽象出来的标题“
23、人”和“路”转化为表达的意向,使标题的概念演化为可感的内容,关键的一步就在联想力、感悟力的发挥。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三)注重底蕴,提高素养。底蕴指文化底蕴,包括考生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谈古论今,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等。总之,要有文化、有思想、有情感、有人性美的闪光。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文的内容,二是作文的形式。从作文的内容看,主要有:善引名言或历史故事;新解历史故事、人物或经典著作,翻出新意;巧借故事新编,借古讽今。从作文的形式看,主要是语言,主要有:巧选句式,善用
24、修辞;妙语连珠,凸现智慧哲理。素养指写作素养,一般包括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比较成熟的写作技巧、较高的遣词造句能力、较高的谋篇布局能力等。江苏省高考命题人曾说:写人时,能点睛,能传神;叙事时,能开合,能兴波;议论时,能分解,能剖析。在800余字中,山外青山,花明柳暗,谈笑风生,潇洒自如,给人不尽之余味。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四)明确文体,训练得当。针对近几年高考考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训练的重点是文体。1明确文体特征。基本文体的要素与特征要清晰明了,要学会回避常出现的错误。要适当加强文体训练,高三上学期应进行两到三次专项的文体训练。2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利于表现自己水平
25、的文体。在这个过程中,应具备四点意识:一要意识到试题适宜用什么文体。如“一步与一生”、“人与路”就比较适宜于写议论文。二要意识到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如果考生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故事,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小说;如果考生理性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写一篇议论文、杂感;如果考生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介绍,也完全可以写一篇说明文。第二节第二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三要意识到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材料是作文写作的物质基础,如果缺少材料的话,即使自己偏好某种文体,也只能放弃。四要意识到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