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1章-概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审计学-第1章-概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学 概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审计学审计学第一章 概 论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教材审计学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教材审计学(罗杰主编罗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006年年8 8月月)第一章 概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分类 第四节 审计的目标和标准 第五节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本章小结学习目标了解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了解社会审计组织设立和业务范围。了解审计人员构成及要求一般掌握审计的概念、特征、职能、对象和作用重点掌握审计的目标、标准和分类。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和特征一、审计的概念(一)审计概念的演变我国“审计”一词最早见于宋史。从
2、词义上解释,“审”为审查,“计”为会计账目,由此可见,早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这一定义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在审计一词产生时,记录反映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只是会计记录。因此,此时的审计就是审查账簿记录,审计的对象仅为反映经济活动的账簿记录;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揭)弊;审计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逐项详细审查。由此引起了人们的误解,认为审计就是查账,其实查账只是审计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审计提出新的要求,使审计逐步超越了查账的范畴。审计的目标和对象及方法等发生了变化。审计的目标:由查错防弊转向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到鉴证企业的会计报表能否合法、公允地反映企业
3、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审计的对象:由账簿记录扩大到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发展到抽样审计。(二)美国会计学会的定义l美国会计学会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对审计定义为:l审计是为了查明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表现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将与这种结论有关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三)1989年中国审计学会的定义审计是由专职的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四)本教材
4、的定义l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运用审计标准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活动。l上述的审计定义包括以下内容:(1)审计的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人员(2)审计关系由接受委托或授权形成(3)审计的对象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4)审计工作的执行按审计准则来进行,对审计对象的判断按审计标准来进行(5)审计工作的核心是收集证据(6)审计目标为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社会审计的目标是判断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 政府审计的目标为对财政收支和财
5、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检查和监督。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7)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二、审计的特征(一)独立性独立性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人员进行的监督活动客观、公正,审计工作才能受到社会的信任,审计结论才有价值。审计的独立性有单向独立和双向独立两种类型。审计活动的关系人审计活动由三方面的关系人构成:(1)审计主体,又称审计人或第一关系人,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人员。(2)审计客体,又称审计对象或第二关系人,是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被审计单位。(3)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6、又称第三关系人,是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单向独立和双向独立单向独立:审计人员仅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某一方独立称为单向独立。双向独立:审计人员与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都独立称为双向独立。社会审计是双向独立的审计,即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既与委托人独立又与被审计单位独立。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之为独立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是单向独立的审计。(二)权威性审计的权威性是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有效行使审计权力的必要条件,是审计监督职能正常发挥的保证。(1)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权力受法律保护如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采取临时强制措施
7、权、建议纠正权、通报公布权、处理处罚权等权力。(2)审计的结论或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能取信于审计的委托人和社会公众。(三)公正性审计的公正性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不具有公正性,审计就失去了意义。审计的公正性与审计的权威性密切相关,它是审计权威性的重要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公正性,也就没有权威性。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一)经济监督经济监督职能是指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以保证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合法性和
8、有效性。经济监督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无论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具有监督职能。(二)经济评价经济评价职能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查验证,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经营方针、内部控制制度等的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经济评价包括评定和建议。(三)经济鉴证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查验证,以确定已审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的可信程度,并出具书面证明,以取信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经济鉴证职能包括鉴定和证明两个方面。经
9、济鉴证职能是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特别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这种职能更明显,可以说,它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最主要的职能。二、审计的作用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 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和有效执行 3.证明作用 即证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他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以确定已审计的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审计的这种证明只是一种合理的证明,而不是一种绝对的保证,也不是一种担保。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分类一、审计的对象审计对象为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
10、他有关资料。(一)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营管理活动(审计对象的实质)(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审计对象的形式)二、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1.国家审计 也叫国家审计或官厅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所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是国家监督职能的体现,主要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特点。2.社会审计也叫民间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社会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审计。主要特点是受托有偿审计。3.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的专职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职能的体现,主要具有强制性和内向性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11、统称为外部审计。(二)按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分类1.财政财务审计 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所进行的审计。财政财务审计一般存在于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之中2.财经法纪审计 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个人违反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行为所进行的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多属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一般为专案审计。3.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实现程度及影响因素,主要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审计多为内部审计。(三
12、)按审计施行的时间分类 1.事前审计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生以前所进行的审计,其审计内容包括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2.事中审计事中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审计,如对工期较长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承包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3.事后审计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审计。事后审计是最普遍的审计形式。(四)按审计的范围分类 1.全面审计 全面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及相关资料所进行的审计。2.局部审计局部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部分经济活动及相关资料所进行的审计。3.专题审计专题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某一特定事项
13、所进行的审计。(五)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1.报送审计 报送审计,又称为送达审计,是指审计组织对被审计单位报送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所进行的审计。2.就地审计 就地审计是指审计组织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所进行的审计。(六)按审计执行的强制性分类 1.强制审计 强制审计是指审计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强制进行的审计。一般来说,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强制审计。2.非强制审计 非强制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委托审计组织对其进行的审计。其他分类按是否固定时间可以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按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可以分为:突击审计和预告审计。按审计时间
14、与会计期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期中审计、期末审计和期后审计。按是否收取费用分为:有偿审计和无偿审计。第四节 审计的目标和标准 一、审计目标(一)独立审计目标体系 独立审计目标体系按审计目标的总括程度分为审计总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的,它又分为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二)独立审计总目标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规定,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1.合法性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决定着企业资产是否安全和完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
15、量的报告是否真实等。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发表意见。2.公允性 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只要求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而不是在所有方面都公允地反映。(三)管理当局的认定 管理当局的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其会计报表所作的断言或声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在会计报表中是不言而明的,它随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会计报表的公布而被确认,无需通过出具专门认定书来对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逐项进行认定。审计人员的职责就在于收集审计证据来确认这些认定的合理性和恰当性。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上
16、的认定有两种类型:一是明示性的认定;一是暗示性的认定。例如,某企业2005年的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应收账款5 000 000,这就表明管理当局作了两项明示性的认定和三项暗示性的认定。(1)两项明示性的认定:应收账款客观存在(存在或发生);应收账款在报告日的正确余额为5000000元(估价或分摊);(2)三项暗示性的认定是:所有应报告的应收账款均已包括在内(完整性);报告的所有应收账款均为企业的债权(权利和义务);应收账款在报表中的披露是恰当(表达与披露)。1.存在或发生 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的各项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
17、否确实发生。适用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组成要素,其中,存在的认定适用于资产负债表,发生的认定适用于利润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高估。如果管理当局违背这项认定,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就存在夸大错误。2.完整性 完整性的认定是指管理当局对应该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项目或交易结果是否按规定都已列入所作的断言和声明。适用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会计报表中是否把应当包括的项目漏记、少记掉了或省略掉了。如果管理当局违背这项认定,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就存在缩小错误。3.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的认定是指管理当局对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所报告的各项资产是否属于企业的权利,资产负债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