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步态分析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步态 分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二章步态分析姓名:王玉龙单位: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目 录Contents Page第一节:正常步态第二节:步态分析方法第三节:常见异常步态模式的评定重点难点1.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2.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3.常见异常步态模式的评定1.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2.步行中的能量消耗3.步态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1.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2.步态分析方法中评定内容3.行走能力的评定掌 握:熟 悉:了 解:第一节正常步态概述1234 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步行中的能量消耗第一节 正常步态第一节 正常步态一、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1.基本参数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
2、、步幅、步宽、足角、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等,其中步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三大要素。右侧步长左侧步长步宽513cm足偏角约7跨步长步态的基本参数第一节 正常步态第一节 正常步态2.步行周期(1)支撑相:是指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2)摆动相:是指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二、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部位支撑前期支撑初期支撑中期支撑末期骨盆旋转 向前45 向前45中间位向后45髋关节屈30屈30屈300过伸10膝关节完全伸直屈15屈150完全伸直踝关节中间位跖屈15背屈10中间位1.身
3、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1)支撑相下肢各关节的变化第一节 正常步态(2)摆动相下肢各关节的变化部位摆动前期摆动初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骨盆旋转 向后45 向后45中间位向前45髋关节中间位屈20屈2030屈30膝关节屈35屈60屈6030 屈300踝关节跖屈20跖屈10中间位中间位第一节 正常步态(3)下肢关节角度的测量第一节 正常步态2.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1)竖脊肌:使脊柱后伸、头后仰和维持人体于直立姿势。在步行周期支撑相初期和末期,竖脊肌活动达到高峰,以确保行走时躯干保持正直。(2)臀大肌:为髋关节伸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于支撑相中期即足底全面与地面接触时达到高峰。(3)髂腰肌:为髋
4、关节屈肌,髋关节于足跟离地至足趾离地期间伸展角度达到峰值(1015)。第一节 正常步态(4)股四头肌:为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最大值。(5)缝匠肌: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为屈膝、屈髋,在摆动相末期和支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6)腘绳肌:作用为伸髋屈膝。主要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足跟着地时达到活动高峰并持续到支撑相。(7)胫前肌:作用为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8)小腿三头肌:作用为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第一节 正常步态三、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1.步行中的动力学改变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地面的地反应力(grou
5、nd reaction force,GRF)和力矩(torque)。地反应力分为垂直分力、前后分力和侧向分力,此外还有扭矩。第一节 正常步态2.正常行走状态的动力学区别(1)静态站立时,地面反应力(F)等于体重(G)。(2)走路时地面的最大反应力相当于体重的110%125%,即走路时F=1.1G1.25G。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足部承受的重量四、步行中的能量消耗1.影响步行能量消耗的决定因素:身体重心的转移幅度第一节 正常步态2.步行的能量消耗 生理能耗指数(PCI)=(步行时心率-静息时心率)/步行速度(m/min)PCI越大,表明步行能耗越大。步行效率的高低常用每千克体重每行走1m所耗的焦尔
6、数,即J/(m)正常舒适地行走时,此值在3.347J/(m)左右,如数值高于此值,则表明步行效率明显降低。正常成人PCI平均为0.35b/m,范围为0.20.55b/m;青少年为0.35(0.150.65b/m)。第二节步态分析方法概述12 临床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一、临床定性分析1.病史2.体检:全面地检查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脊柱是否有侧弯、头颈的活动度等;重点检查与行走有关部位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肢体长度和周经(围度)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导致步态异常的常见原因有:神经系统疾患、骨骼肌肉疾患、老年步态。(一)评定内容: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3.观察 场地:测试场地内光线要充足
7、,面积至少为6m8m,让 被检查者尽可能地少穿衣服,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内容:能量消耗、安全性、外观;程序:嘱病人以自然、习惯的姿势和速度在测试场地来回步行数次,检查者从前方、后方和侧方反复观察,分别观察支撑相和摆动相步态模式的特征,并注意进行两侧的对比。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二)常用的方法:1.四期分析法:即两个双支撑相、一个单支撑相、一个摆动相。2.RLA八分法:在传统步态时相分期的基础上,利用步态分析棍图处理技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视觉观察分析技术,如在一个步行周期中求出八个典型动作姿位点,即支撑前期、支撑初期、支撑中期、支撑末期、摆动前期、摆动初期、摆动中期、摆动末期。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
8、法RLA八分法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三)行走能力的评定1.描述行走能力的概念 (1)功能性行走 标准:安全、质量、心血管功能、速度和耐力分类:社区性行走标准:终日穿戴支具并能耐受、能一口气走900m左右、能上、下楼梯、能独立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家庭性行走标准:除不能一口气走900m左右外,其他与社区性行走标准同。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2)治疗性行走:行走安全和质量均不符合功能性行走的要求,但有支具或辅助器具的帮助能作短暂步行者。治疗价值:给病人能站能走的感觉,形成巨大的心理支持;减少对坐骨结节等处的压力,减少压疮发生的机会;肢体负重可以防止或减轻骨质疏松;下肢活动改善血液淋巴循环;减缓肌肉萎缩
9、;促进尿、大便的排出;减少对他人的依赖。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2.评定行走能力的方法 (1)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内容 不能行走者;非功能性步行者:训练时用膝-踝-足矫形器、拐等,能在治疗室内行走,但有预防压疮、血液循环障碍、骨质疏松的治疗意义,又称治疗性步行;家庭性步行者:用踝-足矫形器、手杖等可以在家行走自如,但不能在室外长久进行;社区性步行者:用踝-足矫形器、手杖或甚至不用,可以在室外和所在社区内行走,但时间不能长,否则仍需要轮椅。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 静态负重能力:双足站、健足站、患足站。动态重量转移:检查病人能否迅速地将体重从一侧肢体转移到另一侧肢体。基本的步行效率:先让病人在平行杠
10、内尽快地行走6m,记录时间和步数;来回各一次,取平均值。然后让病人在杠外用或不用手杖走6m。来回各一次,记录两次的总时间取平均值,步数也是这样。(2)Nelson步行功能评定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3)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偏瘫病人:用直立控制试验(upright control test,UCT)来评定,通过对病人屈髋、伸髋和伸踝能力的检查,预测病人将来的行走能力的恢复情况。截瘫病人:用步行运动指数(ambulatory motor index,AMI)评定,内容包括:方法和标准:评测髋屈肌、髋伸肌、髋外展肌、膝伸肌、膝
11、屈肌5组肌群的肌力;预后判断:AMI6分,有可能步行;6分AMI8分,需在KAFO支具及双拐帮助下行走;AMI12分,社区内行走。(4)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A.46岁时:4岁时若仍不能独坐或6岁时仍不能独立跪立行走,是将来不能独立步行的指征。B.1岁时:为了预测步行能力可做以下7项检查: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颈反正反射、拥抱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伸肌挺伸、紧张性迷路反射、足放置反应。上述7项,每一项有反应记1分。总分0分,预后良好;1分,慎重考虑预后;2分,预后不良。脑瘫病人: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二、定量分析(一)评价步态参数:常见的步态参数可以在实验室外通过检测病人的
12、行走来测量,如用秒表在设定的场地内让病人行走测量步行速度。同样,通过在特定的场地上撒上石灰粉,让病人在其上行走,可测得步长、步幅、步宽和足角等数据。第二节 步态分析方法1.足印分析法 (1)所需设施和器械:绘画颜料、1100cm45cm硬纸或地板胶、秒表、剪刀、直尺、量角器。(2)步态采集:走廊,宽45cm,长1100cm,在距离两端各250cm处划一横线,中间600cm作为测量正式步态用。被检者赤脚,让足底粘上颜料。然后两眼平视前方,以自然行走方式走过准备好的步道。当被检查者走过起始端横线处时按动秒表,直到走到终端的横线外停止秒表,记录走过的步道中间600cm所需的时间。要求在上述600c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