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校德育的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九章-学校德育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学校德育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思考题:思考题:1.现代德育课程有哪些本质特点?如何有效发挥各类德育课程的作用?2.简述现代德育方法的特征,如何提高德育方法的有效性?3.为什么说各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础?试用具体案例说明如何进行德育学科渗透。4.论述校园生活的德育化改造。5.传统德育评价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第一节第一节 德育课程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渠道,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载体 一、德育课程的概念与特征一、德育课程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 对课程可以做两点界说:1.课程是教育内容的组织方式,即将一定的教育内容付之实施的形式,而不是教育内容本身。2.课程的要素有三个: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2、的安排以及教育活动的设计。(一)概念 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依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的道德要求,对学校德育目标、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整体建构。德育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狭义的德育课程是指以学科教学形态为载体、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形成与品德建构过程进行引导的教育活动;广义广义的德育课程则包括一切具有育德作用的教育活动。(二)特征 1育德性育德性 德育课程的要旨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德育课程的要旨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这是德育课程的根本特性。德性包长,这是德育课程的根本特性。德性包含有知、情、意、行、信诸多要素,因含有知、情、意、行、信诸多要素,因此,德育课程的学习不是单一的知识学此,德育课程的
3、学习不是单一的知识学习、行为学习或情感学习,而是一种整习、行为学习或情感学习,而是一种整合性学习。合性学习。2体悟性体悟性 道德教育并非只是灌输道德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对道德规范有体验、感悟,成为指导真实生活的道德观念,并在反复践行基础上由观念变成信念。因此,德育课程的教学形态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更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三)德育课程的变革 传统德育课程受主知主义的影响,基本上以道德认知学习为主线展开,较少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学习需要,形成学生的道德感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难以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现代德育课程要引导儿童的道德发展,课程建构的本质是学生道德主体的形成,现代德育课程呈现
4、出四大特征:1生活化生活化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对生活的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现实生活的基本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2自主性自主性 注重学生的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特点和文化,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来看待,引导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力图让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生长。3整合性整合性 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将情感过程、认知过程与行为过程融合一体,共同完成知情行的整合。调动学生的人格因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向。4括展性括展性 现代德育课程的内涵在传统
5、意义上有了很大拓展,包括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等。现代课程的实施空间已远远超越了课堂,是课内外融合,建立在充分开发校本资源、社区家庭资源与社会资源基础上的开放性课程。二、德育学科课程二、德育学科课程 德育学科课程是专门让学生进行道德价值学习的活动,通过系统地学习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课程。(一)德育学科课程的设计模式 德育学科课程的设计模式有两种:1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 传统德育学科课程的设计一般都采用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依据道德伦理学所建立的人伦关系系统,通过“螺旋式”编排
6、方式,以演绎逻辑方式展开。也就是以道德认知为主线,从道德概念的解读到道德观念的理解,到道德行为的导向,典型的学习过程为“揭题明理拓展导行”并依据年级递增,核心概念的内涵逐步加深,外延逐渐扩大。这种课程模式的优势是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训练。有利于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尤其是道德知识点的落实。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容易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足够的情感积淀,将德育课程简化为道德认知课程。2综合课程模式综合课程模式 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现代德育学科课程较多的采用这种模式。综合课程;依据德育的总体目标,按照生活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或通过主题单元,或通过课程模块进行编排,以归纳逻辑方式展开。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
7、情境感受、价值辨析、道德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以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是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二)小学德育学科课程 小学德育学科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我国现行小学开设的德育学科课程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概述概述 2002年5月,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设计,规定小学设品德与生活(1-2 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两门德育学科课程,并颁布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以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生命成长为基本理念,按主题式单元
8、和归纳思维方式呈现教材。品德与生活属于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课程。改变了传统德育学科的“德目”式编排方式,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板块,以富有生命感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使教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孩子的生活。但课程的实施也带来不小的难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标与内容目标与内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课程总目标为课程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具体包括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
9、能、过程与方法四个分目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家乡(社 区)、祖国、世界等生活的不同领域,引导学生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交互活动中,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课程总目标为:课程总目标为: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三)初中德育学科课程 2003 年,教育部规定在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课程,采用综合课程的方式编排,作为初中的德育学科课程,并颁布
10、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成长中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3个版块。第二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3个版块。第三部分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
11、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4个版块。(四)高中德育学科课程 2003 年,教育部颁布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为国家设立的高中德育学科课程。1.概述概述 思想政治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设置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等内容。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12、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三、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 2001 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板块。(一一)内涵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
13、程,是以德育内容来组织实施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中,以主题形式开展道德与社会问题研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资料收集与信息处理,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探究与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并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二)特点特点 一是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读书、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从而突出做中学,突出实践出真知。二是探究性,这种课程以真实性任务为引导,突破了传统德育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框框束缚,以问题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
14、和信息,开展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经验展开的经验课程。三是开放性,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践课程。(三三)价值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以其实践性,使德育贴近学生,面向实际,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产生真情实感,避免知行脱节;以其研究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研究力,为学生的道德批判性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土壤;以其开放性,使德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使德育走进现实生活。这种课程对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弥补了德育学科课程的局限,从而成为德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四四)组织组织 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的四
15、大块内容是统整在一起实施的。首先,要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研究课,然后可以独立或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设计。其次,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或信息处理,形成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付之实施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技术能力。第三,要注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四、地方与校本德育课程四、地方与校本德育课程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必须充分认识到,地方与校本课程中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德育内涵,尤其是要加强地方与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一一)地方德育课程的开地方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发与实施 地方
16、课程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1.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 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培养家乡情感,并由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乡土情结是一个人道德生成的根基。因而,地方德育课程对个体道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力。2地方课程的开发(意义)地方德育课程的开发,一是一是要立足于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文化的研究,地方德育课程是以地域文化为载体而构建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地方德育课程的构建过程也是乡土教育资源
17、的开发与整合过程。二是二是要对各类德育内容进行统整,将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防止艾滋病教育等各类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高德育的效率。三是三是要避免走学科课程的路子,防止出现过分追求课程逻辑性的倾向。3地方课程的实施 地方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在实施中必须注意以实践为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自然,采用考察、参观、调查、小课题研究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受到道德教育;必须注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尽量避免过多的课堂讲授,而是通过讨论、对话、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二二)校本德育课程的开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发与实施 校本课
18、程是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师生共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德育课程是依据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以学校德育资源的整合为基点,以学校文化的凸显为核心而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1.校本德育课程的功能 校本德育课程是促进学生心灵与道德发展中极富生命力的活课程,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往往构成学生最重要的精神成长的土壤。校本德育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德育资源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尤其是满足国家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涉及的德育特殊需要。因而,能够更好地解决德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问题。2 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 校本德育课程的
19、开发要整合学校具有德育意义的一切教育资源,从学校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人和事中提炼出学校精神,纵观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中梳理出学校师生所追寻的共同价值观,将学校传统、特色活动与现实创新结合起来,打造出学校的文化品牌和办学特色。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要依据本校师生的特点,发挥师生的优势,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3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 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比国家与地方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每周安排一定课时进行,也可以相对集中进行;既可以全体学生统一参加,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既可以由某一教师执教,也可以由多个教师协同执教。校本德育课程的实施要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并赢得社区、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20、。第二节第二节 学科德育学科德育 学科课程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抓好学科德育,既是实现教书育人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出路。一、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与特性一、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与特性 在德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靠专门的德育课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必须利用学科优势,把德育融合到各科教学中去,结合各科教学的特点实施德育。(一)学科教学的教育性功能(一)学科教学的教育性功能 1.学科知识是价值形成的前提 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是发展个体道德理性的基本条件,道德真谛的领悟需要广搏的知识基础。但有知识未必就有道德,道德理
21、性的精髓是一种科学价值观,各科教学为道德理性成熟提供最重要的保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2各科教学本身包括诸多价值因素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是内容本身具有道德价值。如社会历史课中的风土人情,语文学科中的自然美与人物美,科学常识课中的生命意识和生态知识等,都孕育着丰富的道德价值。二是二是各科教学过程本身构成一种道德生活场。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围绕教学任务的展开,师生与生生之间会发生多种性质的道德互动,倾听、关注、赞赏、理解、设身处地、竞争与合作等等,都是具有道德意义的课堂行为。3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性 就一
22、般意义而言,科学是求真的过程,艺术是求美的过程,道德是求善的过程。然而,就其本源来说,三者又是统一的。(二二)学科德育的特性学科德育的特性 1间接性 所谓间接性,是指学科德育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或载体得以实现,或通中交过内容的升华、融合,或通过过程的道德互动,力戒用贴标签的方式直接“外加”德育。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科学习的生更命性,使学科教学超越双基与能力的范畴,提升到精神、思想、方法、审美的境界。因而,学科德育是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德育效能,具有间接性。2情感性 情感性首先是指学科德育的实现以情感为中介,实现知识向信念的转化。其次是指通过情感化教
23、学,实现教学过程与道德实践的一体化。3随机性 随机性是指学科德育受具体教育情境变化和教育对象个别差异的制约,使得教师对教育时机难以进行预先设计。学科德育蕴含在各科教学之中,不像知识技能目标那样可以明确地显示出来,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操作控制。因而,学科德育在实现方式上具有随机性特点。(三)“从学科渗透”到“学科德育”从“学科渗透”到“学科德育”,反映了人们对德育与学科学习之间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随着德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借助于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既是开发学科教学资源的需要,也是淡化德育痕迹,提高德育艺术性,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于是,纷纷强调,德育应当融入学科,并超越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