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行政立法行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讲行政立法行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行政 立法 行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本节内容:本节内容: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与性质一、行政立法的概念与性质二、行政立法体制二、行政立法体制三、行政立法主体、权限与名三、行政立法主体、权限与名称称四、行政立法的程序四、行政立法的程序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及其实践问题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及其实践问题 五、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五、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1、备案审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 2、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 3、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4、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5、行政法规审查制度及其实施存在的问题、行政法规审查制度及其实施存在的问题 六、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性质、种类及六、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性质、种类及其法律效
2、力其法律效力 七、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中外比较)七、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中外比较)如何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如何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参考著作:参考著作:1、刘莘:、刘莘:行政立法研究行政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19版版 2、叶必丰、叶必丰 周佑勇:周佑勇:行政规范研究行政规范研究,法,法律出版社,律出版社,2019版版(一)行政立法程序1、定义: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行政立法程序应由宪法、法律做原则规定,然后再由配套的法规作具体、详尽的规定。2、行政立法程序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
3、结合近年来的立法实践,可对行政立法程序作一概括性的阐述。(1)立项定义:指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制机构或者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所规定的任务,编制有指导性的行政立法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在一定时期里的行政法规、规章的拟定、修改、补充、清理等各项工作。立法项目的选择首先,要认真研究每个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其次,要研究立法项目的可行性。再次,要明确该立法项目在法律、法规、规章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法规、规章相互之间的交叉和冲突。“立项”程序制定行政法规的“立项”程序: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二章(第6条至第9条)制定规章的“立项”程序: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二章(第9条至
4、第12条)u定义:是指对列入计划的需要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由人民政府各主管部门分别草拟法案。u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起草一般有两种:一是较为重要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其主要内容涉及几个业务部门业务的,由政府法制机构或主要的部门负责,组成由有关部门参加的起草小组进行工作。二是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主要内容不涉及其他部门业务的,则由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程序是征求意见。u起草的程序:行政法规的起草程序: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三章(第10条至第16条)规章的起草程序: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3条至第17条)(3)审查 n定义:指行政法规、规章草案拟定之后送交政府主管机构进行审议、核查的
5、制度。n主要内容:1、制定法规、规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上一层次规范性文件的规定3、是否在本机关的权限范围内,是否有越权或滥用职权的现象4、法规、规章草案的结构、文字等立法技术是否规范5、是否符合上报手续,以及相关的资料、说明是否齐备等n审查的程序:行政法规的审查程序: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四章 17条至25条规章的审查程序:规章制定程序条例18条至26条(4)决定l定义:又称“通过”,是指行政法规、规章在起草、审查完毕后,交由主管机关的正式会议讨论表决的制度。l程序: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五章26条规章: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五章27、28条 签署与公
6、布是行政法规、规章生效的必经途径和必要条件。程序: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五章 27至27条规章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五章 29至32条 定义:指将已经公布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上报法定的机关,使其知晓,并在必要时备查的程序。备查的法律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监督管理,有利于行政法律规范本身的内部统一和协调,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注:备案本身只是立法程序的一个后续阶段,而不是立法本身。听证制度的渊源 源于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natural justice),最初是支配法院活动的一个程序规则,即任何人不能不经审问就受处罚,法官必须听取双方意见才能作出判决,这一原则后
7、来就被移用到行政程序中,成为支配行政机关活动的一个原则。它的法律术语为听证(hearing),是公正行使权力的前提和基本内容。美国的听证是公民根据宪法“正当法律程序”条款所享有的权利。美国国会1946年通过的联邦行政程序法对听证作了明确的规定,分为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前者是审判型的听证,指双方当事人提出证据,并反证,经相互辩论,由审理的行政执法机构依听证记录作出决定;后者指当事人在听证会上陈述主张,提出意见,供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或决定行政措施时参考。联邦行政程序法将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的核心,此后各国在制定有关程序的法律、法规时都有所借鉴。德国有“法治国”理论,法国有“行政法治原则”理论等,各
8、国经发展完善,内容虽有差异,但都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和大体相同的内容,即都有着告知和通知、公开听证(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委托代理(允许获得必要的法律帮助)、对抗辩论及制作笔录等共同点,对有关国防、外交的规章,紧急与临时性处分都不适用听证。可见从总体上各国的听证范围都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宽的过程。涵义:指行政机关机关在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过程中,就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以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听取有关团体、组织和公民的意见,特别是听取与该法案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专家学者的一项程序性法律制度。我国的听证制度借鉴于西方国家,但也有着直接的宪法来源,其原则符合我国宪法精神,为我国宪法和行政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