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十三章-所得税-税法-教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二-十三章-所得税-税法-教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 十三 所得税 税法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所得税第十二章企业所得税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第第1313章章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和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和税率第三节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第四节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第五节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缴纳概述一、概念一、概念l定义:定义: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税的一个税种。税的一个税种。l性质:性质:属于直接税。属于直接税。l发展历史:发展历史:国外、国内国外、国内二、个人所得税作用二
2、、个人所得税作用l l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l l调节个人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化调节个人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分配公平化l l熨平经济的波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熨平经济的波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l l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就业水平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个人所得税制模式l 分类制:分类制:对不同项目对不同项目分别计算征税。分别计算征税。优点:计算征收简便;可以对不同性质的所得优点:计算征收简便;可以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区别对区别对待待”。缺点:难以缺点:难以判断负税能力,税负相对不公平;所得分解后判断负税能力,税负相对不公平;所得分解后难于适用累进税率,削弱了调
3、节收入的能力。难于适用累进税率,削弱了调节收入的能力。l 综合制:综合制:综合各项所得合并征税。综合各项所得合并征税。能很好地体现所得税能很好地体现所得税“量量能负担能负担”的税收原则的税收原则 。l 混合制:混合制:兼有分项制与综合制之长兼有分项制与综合制之长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l分类征收:分类征收:分别项目扣除费用(且定额定率结合扣除);分别项目扣除费用(且定额定率结合扣除);分别项目制定和适用税率;分别项目计算税款。分别项目制定和适用税率;分别项目计算税款。l多种税率形式并用(累进和比例并用)多种税率形式并用(累进和比例并用)l不同的费用扣除方式不同的费用扣除方式
4、l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纳方法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纳方法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一、纳税人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二、征税对象三、税率三、税率一、纳税人一、纳税人l根据税收管辖原则确定。根据税收管辖原则确定。l根据填报身份确定根据填报身份确定,与婚姻状况挂钩。与婚姻状况挂钩。(一)纳税人:根据管辖权(一)纳税人:根据管辖权纳税人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 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判断两类纳税人的标准判断两类纳税人的标准l 住所标准:住所标准:本国公民和有居留证明的外国侨民均为本国本国公民和有居留证明的外
5、国侨民均为本国居民纳税人,否则为本国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否则为本国非居民纳税人。l居住时间标准:居住时间标准:在本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本国境内在本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本国境内居住满居住满一定时间一定时间的个人均为本国居民纳税人,否则的个人均为本国居民纳税人,否则为本国非居民纳税人。为本国非居民纳税人。(一)居民纳税人(一)居民纳税人l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习惯性居住习惯性居住-判定一个纳税人是否为居判定一个纳税人是否为居民纳税人的重要依
6、据。民纳税人的重要依据。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l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在我国居住满一年的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在我国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个人。“一年一年”: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月1日起至日起至12月月31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天。天。“临时离境临时离境”: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日的离境。临时离境不扣减天数。临时离境不扣减天数。例题q【例题单选题】某外国人2007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8年2月15日回国,2008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8
7、年11月15日至2008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8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9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A.2007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B.2008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9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C.2008年度和2009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D.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二)非居民纳税人(二)非居民纳税人 不符合居民纳税人判定标准的纳税人。包括:不符合居民纳税人判定标准的纳税人。包括:l 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也不居住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的个人
8、;l 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内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对境内居住天数的规定对境内居住天数的规定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计算在华停留天数: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计算在华停留天数:l 2004.7.12004.7.1后,则以该个人实际停留天数计算后,则以该个人实际停留天数计算。对境内居住天数的规定对境内居住天数的规定(2004.7.1(2004.7.1后后)l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
9、际逗留天数。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l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在华实际工作天数。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在华实际工作天数。纳税人的补充规定纳税人的补充规定l税法中关于税法中关于“中国境内中国境内”的概念,仅指中国的概念,仅指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大陆地区,目前还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地区。l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
10、务人。得税的纳税义务人。(2000.1.1起起)纳税人及其义务纳税人及其义务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无限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有住所的个人境内无住所,但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一个纳税年度中住满一年的个人住满一年的个人境内无住所,境内无住所,也不居住也不居住境内无住所,但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中居住不满中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定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和外国侨民(三)纳税义务的具体规定(三)纳税义务的具体规定1 1、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从宽规定:、居民纳税人纳
11、税义务的从宽规定:l 临时居民:临时居民:在我国无住所,但在我国居住在我国无住所,但在我国居住1 1年以上、年以上、5 5年以下年以下的个人,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l 长期居民:长期居民:在我国居住满在我国居住满5 5年的个人,年的个人,从第从第6年起,应就其来年起,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 2、非居民纳税人纳
12、税义务的从宽确定、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从宽确定l 临时非居民临时非居民: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华连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华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90天天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l 长期非居民长期非居民: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连续或多次累计居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连续或多次累计居住超过住超过9090天天但不满一年的个人应但不满一年的个人应就来
13、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税。纳税人与征收范围纳税人与征收范围 纳税人纳税人 境内所得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境外所得境内支付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境外支付境内支付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境外支付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人无无住住所所个个人人居住满居住满5 5年的年的满满1 1年不满年不满5 5年年免税不超过不超过9090天天免税超超9090日但不满日但不满1 1年年辨析题q马丁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自2008年1月至10月在中国居住,取得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薪20万元人民币;期间回美国工作20日,取得美国公司支付的工薪折合人民币10万元。马丁先生应就其全部工薪(30万元
14、人民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q该说法有误。对于无住所个人居住满90天不满1年的,临时离境期间境外所得境外支付的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四)所得来源的确定(四)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 在下列来源地取得的个人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下列来源地取得的个人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l工薪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履行职务或提供劳务活动工薪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履行职务或提供劳务活动的地点。的地点。l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际生产、经营所在地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际生产、经营所在地。l稿酬所得:以稿酬的支付地。稿酬所得:以稿酬的支付地。l特 许 权 使 用 费 所 得
15、:该 项 特 许 权 的 使 用 地。特 许 权 使 用 费 所 得:该 项 特 许 权 的 使 用 地。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l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使用资金并支付利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使用资金并支付利息或者分配股息、红利的公司、企业以及其它组织或者分配股息、红利的公司、企业以及其它组织或者个人的所在地。或者个人的所在地。l财产租赁所得: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财产租赁所得: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l财产转让所得:被转让不动产的座落地。其它财财产转让所得:被转让不动产的座落地。其它财产:转让地。产:转让地。l偶然所得:所得的产生地。偶然所得:所得的产生地。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下
16、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外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外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所得:l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薪所得;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薪所得;l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l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l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l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
17、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所得来源的确定所得来源的确定l 提供在中国境内许可使用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提供在中国境内许可使用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的所得;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的所得;l 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得;l 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奖活动得到的所得;购买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奖活动得到的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
18、部门、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五)扣缴义务人(五)扣缴义务人 支付个人应纳税所得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支付个人应纳税所得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组织、军队、驻华机构、个体户等单位机关、社团组织、军队、驻华机构、个体户等单位或个人。或个人。二、征税对象(二、征税对象(1111项)项)(一)(一)工薪所得工薪所得 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下列补贴、津
19、贴不属于工薪所得项目,不征税:下列补贴、津贴不属于工薪所得项目,不征税:l独生子女补贴;独生子女补贴;l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l托儿补助费;托儿补助费;l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征税项目的特殊规定q1.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q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
20、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例题q【例题单选题】张某还有22个月至法定退休年龄,2005年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从原任职单位取得了一次性收入18000元。张某原月工资为860元,则张某应就其领取的一次性收入的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元。q1800022860800878(元),适用第二档税率,应纳税额(18000860800)10%251781(元)。q【提 示】如 果 是 2 0 0 8 年 3 月 以 后 取 得 的,(18000228602000)0,不纳税。征税项目的特殊规定q个人在办理内
21、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q2.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q3.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l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l 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
22、、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l 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l 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l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q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q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q企业经营成果归承包、承租人所有的,其取
23、得的所得,按照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目征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练一练q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包括()。A.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B.投资的股息所得C.个人按月取得的工薪性质的所得D.储蓄存款的利息所得E.个人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q答案ACE(四)劳务报酬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2929项)项)q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所得(属于独立个人劳动所得)。q与工薪所
24、得区别:独立与非独立;雇佣与非雇佣。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别项目1.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性质,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2.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3.企业和单位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中,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收个人所得税。(五)稿酬所得(五)稿酬所得q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
25、得的所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得。包括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q性质:稿酬所得具有特许权使用费、劳务报酬等的性质。q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q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练一练q【例题单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qA.发表论文取得的报酬qB.提供著作的版权而取得的报酬qC.将国外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