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社会动机 社交 情绪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四节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他(它)们为什么这样做?一、社会动机的概念q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q动机是由需要来驱使的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某种客观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二、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 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三、动机的功能q激活功能能够激起某种活动,并且激活功能的大小是与动机的性质与强度有关q指向功能使有机体的行为
2、指向一定的对象q维持和调整功能将活动的结果与个体原定的目的进行对照,它是实现动机的维持功能和调整功能的重要条件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q倒U型曲线q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社会动机q亲合动机(交往动机)q成就动机q权力动机q侵犯行为q利他行为一、亲合动机q亲合动机(affiliation motive)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q亲和动机主要由人类社会生活本身
3、的特点所决定人的幼年期特别长即使是成年人,遇到危险时,也需要他人的保护。从事活动遇到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人类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生产劳动,不能没有分工协作、经验传递、信息交流。(一)、亲和的起源q依恋q依恋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害怕情绪、记忆能力和客体永久性概念)qErik Erikson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婴儿的最初发展任务是建立与抚养者之间的信任感,它对应自尊的归属感;第二个阶段是“自主对害羞和怀疑”对应自尊的掌控感。q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来研究母亲和儿童的依恋以及自尊的关系(二)、亲合的作用q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q
4、获得信息q减轻心理压力q避免窘境(三)、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3.出生顺序q沙赫特(Schachter,1959)以62名女大学生为被试,将被试分为实验组(32人)和控制组(30人)。对实验组被试,主试先让她们看一些令人生畏的仪器,并告诉她们将用这些仪器在她们身上实验,实验会有电击,能使人痛苦但无伤害。对控制组的被试,既不让她们看见仪器,也不告诉她们电击之类的事。然后对两组被试说,实验开始之前要提前几分钟到实验室等候,可一个人到实验室来等候,也可与别的同学结伴而来。q每个人在纸上选择:独自来 或者 结伴来结果,实验组32人中有20人(62.5)选择结伴;控制组30人中只有10人
5、(33.3)选择结伴。说明越是在恐惧的清境下,合群或亲近他人的倾向越强烈。社会情境q曹尔诺夫等人(1961)把被试分成四个组:高度恐惧组、低度恐惧组、高度忧虑组和低度忧虑组,进行合群倾向测验。q在实验时,实验者使两个忧虑组都没有任何恐惧的感觉,结果发现,恐惧与忧虑对合群显示出相反的效应。高度忧虑的人较低忧虑的人倾向不合群,他们和别人在一起会使忧虑增加,因此倾向回避他人。q由此可见,恐惧使合群倾向增加,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情绪因素出生顺序q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q
6、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出生顺序与人的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长子、长女、独生子女的亲和动机较强,在恐惧情境中更多地亲近他人,排行老二及以后者其亲和动机不如老大强列。顿伯(Dember,1964)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老大在婴儿期受到父母较多的关怀和照顾。q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最早研究成就动机的是默里(H.A.Murray),40年代以后,麦克里兰(McClelland)等人系统开展成就动机研究,于1961年出版了成就社会(The achieving society)这本
7、名著。二、成就动机(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q个体发展,有赖于一定的成就动机q经济增长与成就动机关系密切q麦克里兰研究了一些国家1925年使用的儿童语文课本,以此作为成就动机的依据,进而预言这些国家到1950年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以总贸易额、电力消费量等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量数)。1925年使用这些课本的孩子,在25年之后就长大成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了。q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后来的经济发展水平间相关较高(r=0.53)这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成就动机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q中等水平的
8、风险选择(职业角色定位)q更重视工作本身而非报酬,钱的意义更多在于认可和评价而非其带来的物质利益。q责任感强,工作和学习投入高(二)、抱负水平q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q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q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对自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q目标吸引力q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q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四)、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q1.家长的教
9、养方式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合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q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qMcClelland(1975)发现,凡是对工作成就动机高的人,对人事
10、问题均无兴趣。换言之,对工作成就动机高者均无领袖欲。就是说虽然人们通常将社会上追求权力而且位居要职者,也视为一种成就,但在这种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并非心理学家所指的成就动机,因此将这种动机称为权力动机。q权力动机(power motive)是指个人所怀的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与“权力欲”在心理学上的涵义不完全相同。研究发现,凡是对社会事务有浓厚兴趣,极愿作为影响大众的人,行为背后存有强烈的权力动机。3、权力动机权力动机q权力:能改变事情进程的力量,能让人们做他们本不会做的事情。q高权力需要者的特点:喜欢支配和影响别人看重地位和影响力喜欢高竞争性工作和出色业绩是高效管理的重要因素q权
11、力动机分为两种消极的权力动机(personalized power motive):动因为己积极的权力动机(socializedpower motive):动因为人。q喜欢参与社会活动,尽量利用机会表现自己,在团体中如有才能相当或胜于自己的人,就会与之为敌,非将之击败不可。这种人表面热心社会事物,事实上是利用社会形象,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q热衷于追求权位,将权位本身视为目的;甚至不惜以卑劣手段达到目的。q视物质条件为最高价值,不仅尽情享受物质生活,而且也竭尽所能去聚积财富;并企图藉优于别人的财富条件,炫耀自己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影响别人甚至控制社会的目的。消极权力动机者的行为表现q关心社会,但不
12、实际参与社会事务,只在个人专长范围内,以传播知识观念的方式影响别人、助益社会。如一些教师、作家、编辑、记者等q关心社会也走入社会,他们以自己的专长为人群服务;或是解除别人的痛苦,或是维护社会安全,从而达到影响别人与助益社会的目的。社会上凡是不专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人员,如有些医师、律师、牧师、传教士等q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他们爱人类,爱社会,对社会公益与人民福祉,怀有很深的使命感,企图以其才能领导大众,从事改革,藉以达到影响别人与助益社会的目的。q他们居于团体领袖地位时虽然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但他们不重视行施权力的当时得到的个人满足,而重视在行施权力之后产生的利民效果,藉此实现自己的理想。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