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预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预案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自然灾害 救助 应急 救援 预案 课件
- 资源描述:
-
1、LOGO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情况介绍情况介绍民政部救灾司 张宇星2011年11月引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案预案即预备方案。即预备方案。是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是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制定事先制定的的应急应急处置方案处置方案,或是说,在危机发生前制定一套可行的,或是说,在危机发生前制定一套可行的措施以备用,危机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来应对。措施以备用,危机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来应对。实践表明,应急工作及时高效的核心在于有章可循。目录自然灾害救助的概念理解一背景介绍二预案修订说明三部分预案条款的解释四当前地方预案编制中的问题及工作建议五广义救灾
2、与民政救灾广义广义救援灾后重建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民政救灾两者的关系 从历史沿革来看 受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通信等条件局限,政府受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通信等条件局限,政府的救灾措施滞后,且主要是粮食救济等灾后生活救助(赈的救灾措施滞后,且主要是粮食救济等灾后生活救助(赈灾),而随着当今科技水平日新月异,救灾的应急性由可灾),而随着当今科技水平日新月异,救灾的应急性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并成为时效性不断强化的刚性要求,人的能转化为现实,并成为时效性不断强化的刚性要求,人的生命成为救灾过程中更为关注的焦点。生命成为救灾过程中更为关注的焦点。传统意义上的民政救灾已不足容纳当前救灾的范畴。传统意义上的
3、民政救灾已不足容纳当前救灾的范畴。两者的关系从影响程度来看 自然灾害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管自然灾害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管理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方面发展,新时期下的救灾工作,理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方面发展,新时期下的救灾工作,成为一项跨部门、多层面、宽领域的事业,需要民政和其成为一项跨部门、多层面、宽领域的事业,需要民政和其他众多部门协同配合。他众多部门协同配合。两者的关系 从长远发展来看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自然灾害救助涉及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自然灾害救助涉及成千上万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灾害救助措施及时、妥当,成千上万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4、灾害救助措施及时、妥当,可以安抚受灾人员情绪,迅速稳定人心,化解矛盾,让广大可以安抚受灾人员情绪,迅速稳定人心,化解矛盾,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如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社会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如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中央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形势下,民政在中央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形势下,民政部门从事的灾害救助工作仍是救灾工作中分量最重的内容之部门从事的灾害救助工作仍是救灾工作中分量最重的内容之一(在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中,将自然灾害救助一(在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中,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列为应急预案列为
5、2525个专项应急预案的第一号)。个专项应急预案的第一号)。LOGO 作为民政救灾工作者,一方面,既不宜盲目自大,事事欲作为民政救灾工作者,一方面,既不宜盲目自大,事事欲统揽全局,导致错位;另一方面,也不宜妄自菲薄,弱化自身统揽全局,导致错位;另一方面,也不宜妄自菲薄,弱化自身职能,出现缺位。这一意义上讲,只有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民政职能,出现缺位。这一意义上讲,只有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民政救灾工作的政策法规有明确的认识,才好更好地对我们的职能救灾工作的政策法规有明确的认识,才好更好地对我们的职能和本职工作作准确定位。和本职工作作准确定位。目录自然灾害救助的概念理解一背景介绍二预案修订说明三部分预案条
6、款的解释四当前地方预案编制中的问题及工作建议五(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情况20032003年抗击年抗击“非典非典”后,国家着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后,国家着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0052005年印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年印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20051111号)。号)。u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分为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事件四大类。u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
7、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为四级:I I级(特别重大)、级(特别重大)、IIII级(重大)、级(重大)、IIIIII级(较大)、级(较大)、IVIV级级(一般)。(一般)。u预警级别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预警级别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分为四级:势,分为四级:I I级(特别严重)、级(特别严重)、IIII级(严重)、级(严重)、IIIIII级(较重)、级(较重)、IVIV级(一般),依次用级(一般),依次用红色红色、橙色橙色、黄色黄色、蓝色蓝色表示。表示。四大类n 自然灾害n 事故灾难n 公共卫生事件n 社会安全国家突
8、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警级别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级:一般(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事件分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 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u总体应急预案u专项应急预案u部门应急预案u地方应急预案u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定的应急预案u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等。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25个专项应急预案的第一号(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2010年7月8日2010年9月1日2010年6月30日20102010年年6 6月月3030日日国务院第国务院第117117次次常务会议
9、通过常务会议通过自然灾害救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助条例。20102010年年7 7月月8 8日日自然灾害救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国助条例以国务院令第务院令第577577号号公布。公布。20102010年年9 9月月1 1日起日起自然灾害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实施。条例实施。(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预案的规定(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预案的规定 条例的公布与实施,从法律上肯定了灾害条例的公布与实施,从法律上肯定了灾害救助工作多年来形成的工作原则、制度、方法,确救助工作多年来形成的工作原则、制度、方法,确立了灾害救助工作在国家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立了灾害救助工作在国家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标志着灾害救助工作
10、迈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标志着灾害救助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新台阶,进入依法行政的历史发展新阶段。的新台阶,进入依法行政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条例关于预案的规定和新修订预案的框架结构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预案的规定Step 1Step 2Ste
11、p 3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等级和相应措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等级和相应措施灾后应急救助和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措施灾后应急救助和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措施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资金、物资、设备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和灾情信息的报告、处理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队伍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队伍(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预案的规定20082011200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由民政部牵头编制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4号)。民政部制订了关于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08191号),编制并印发了县级以上(含县级)、乡镇
12、(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11120号)。(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 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省级和地市级应急预案已全部制定完成,99%的县区、90%的乡镇(街道)、55%的行政村(社区)也已制定相应预案,覆盖全国省、市、县和城乡基层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完善,做到救灾人员和物资在灾害发生24小时内基本到位。目录自然灾害救助的概念理解一背景介绍二预案修订说明三部分预案条款的解释四当前地方预
13、案编制中的问题及工作建议五新版1.总则2.组织指挥体系3.应急准备4.信息管理5.预警响应6.应急响应7.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8.附则原版1.总则2.启动条件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4.应急准备5.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6.应急响应7.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8.附则(一)新修订预案的框架结构与旧版比,删掉了原第二部分与旧版比,删掉了原第二部分“启动条件启动条件”,将原来第二部分,将原来第二部分“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改为改为“组织指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将第五部,将第五部分分“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拆分为拆分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和和“预警响应预警响应”两部分。
14、两部分。预警响应u20092009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首次建立了灾害预警响应制度,即根据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首次建立了灾害预警响应制度,即根据气象、水利、地震、海洋等专业部门发布的一省或多省(区、市)行气象、水利、地震、海洋等专业部门发布的一省或多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并可能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政区域内具有发生自然灾害的风险,并可能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形,启动预警响应。影响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形,启动预警响应。u20092009年共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年共启动救灾预警响应1111次。次。u2010201
15、0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救灾预警响应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救灾预警响应1010次,主要针对年初次,主要针对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温雨雪天气过程、汛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温雨雪天气过程、汛期3 3次暴雨过程和次暴雨过程和6 6次登陆我次登陆我国的台风过程,其中有国的台风过程,其中有4 4次转为四级应急响应。次转为四级应急响应。u20112011年以来,共启动预警响应年以来,共启动预警响应9 9次,其中有次,其中有5 5次转为四级应急响应。次转为四级应急响应。(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旱灾 增加了针对旱灾的应急响应及启动标准增加了针对旱灾的应急响应及启动标准u一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
16、一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30%30%以上,或以上,或4004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u二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二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25%25%以上,或以上,或3003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u三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三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20%20%以上,或以上,或2002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u四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四级响应: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5%15%以上,或以上,或100100万人以上。万人以上。(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 过渡性生活救助 “512”“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根据受灾群众生活所需,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根据
17、受灾群众生活所需,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临时生活救助、后续生活救助、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临时生活救助、后续生活救助、“三孤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等政策,即:人员救助安置等政策,即:20082008年年6 68 8月月3 3个月内向受灾个月内向受灾“三无三无”人员每人每天发放人员每人每天发放1010元钱和元钱和1 1斤粮、向受灾斤粮、向受灾“三孤三孤”人员每人每月发放人员每人每月发放600600元钱;元钱;20082008年年9 91111月间对地震灾区月间对地震灾区“三孤三孤”人员等生活困难仍需救助的受灾群众人均每月补助人员等生活困难仍需救助的受灾群众人均每月补助200200元。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
18、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元。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也延续了过渡性救助政策。后,也延续了过渡性救助政策。(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 过渡性生活救助 20102010年年8 8月,在充分总结近年救灾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月,在充分总结近年救灾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报请国务院对中央救灾补的基础上,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报请国务院对中央救灾补助政策作出调整:新增过渡性生活救助项目,对启动国家助政策作出调整:新增过渡性生活救助项目,对启动国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按照每人每天补助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按照每人每天补助1010元钱(启动二元钱(启动二级以上响应的,每人增发级以
19、上响应的,每人增发1 1斤粮)、救助期限斤粮)、救助期限3 3个月的标准个月的标准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生活。(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 过渡性安置是指在应急救助阶段结束后,对于基本生活过渡性安置是指在应急救助阶段结束后,对于基本生活依然存在困难的受灾人员给予的一定时期的救助。依然存在困难的受灾人员给予的一定时期的救助。过渡性安置是完成恢复重建之前的安置,是妥善安排受过渡性安置是完成恢复重建之前的安置,是妥善安排受灾人员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保障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向灾后灾人员生活、维护社会安定、保障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向灾后恢复重建平稳过渡的重要阶段。恢复重建平稳过渡的重要阶段。(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
20、内容就地安置就地安置异地安置异地安置政府安置政府安置自行安置自行安置指在灾区县级区域范围内的就近的安置。指在灾区县级区域范围内的就近的安置。就地安置以外的安置就是异地安置。就地安置以外的安置就是异地安置。指灾区政府通过采取搭建帐篷、篷布房、活动板房,或者指灾区政府通过采取搭建帐篷、篷布房、活动板房,或者通过借用公房、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过渡安置点集中安置通过借用公房、体育场馆等作为临时过渡安置点集中安置受灾人员。可以更好地使用公共设施,也便于管理。受灾人员。可以更好地使用公共设施,也便于管理。指受灾人员采取投亲靠友、自行筹建确保安指受灾人员采取投亲靠友、自行筹建确保安全的临时住所,以及其他方式自
21、行安置,国全的临时住所,以及其他方式自行安置,国家对这部分群众给予适当补助。家对这部分群众给予适当补助。(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 在安置措施的选择上,国家鼓励灾区群众采取自行安置由在安置措施的选择上,国家鼓励灾区群众采取自行安置由国家给予补助的方式。如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国家给予补助的方式。如安排临时住所确实存在困难的,可以采取政府安置措施。采取政府安置措施。就地安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就地安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点,并避开可能发生次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点,并避开可能发生次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占用耕
22、地。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恢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恢复重建。复重建。(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 在安置中,不论是就地安置,还是异地安置,当在安置中,不论是就地安置,还是异地安置,当地政府都要做好安置点的管理,尽早重建临时社区,地政府都要做好安置点的管理,尽早重建临时社区,切实加强防火、防疫等工作,确保安置点的安全、卫切实加强防火、防疫等工作,确保安置点的安全、卫生。生。灾区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灾区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生产自救、互帮互助、重建家园,增强灾区的自救能生产自救、互帮互助、重建家园,增强灾区的自救能
23、力和恢复速度。力和恢复速度。(二)新修订预案的增加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自然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害情况统计制度,做好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2011 2011年年9 9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民政部向各地印发新修订的自然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民政部向各地印发新修订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三)新修订预案的强化内容灾情管理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的职责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地方的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灾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地方
24、的沟通联络,组织开展灾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情会商评估、灾害救助等工作,协调落实相关支持措施。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设在民政部,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救灾司承担。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设在民政部,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救灾司承担。部门应急联动机制 国家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国家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
25、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四级响应的启动条件(四)新修订预案的主要修改内容12345死亡3030人以上,5050人以下;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1010万人以上,3030万人以下;倒塌房屋和严重损坏房屋1 1万间以上,1010万间以下;旱灾需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5%15%以上,或100100万人以上。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删减了减灾委成员单位及职能 删减了原版预案中关于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表述,将职责细化分解删减了原版预案中关于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表述,将职责细化分解至应急响应措施中,进一步增强操作性。至应急响应措施中,进一步增强操作性。目录自然灾害救助的概念理解一背景介绍二预案修订说明三部分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