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能力训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协调能力训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协调 能力 训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协调性功能训练1协调功能定义 是人体自我调节,完成平滑、准确且有控制的随意运动的一种能力 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 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达到准确的目标 是正常运动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运动控制的有力指标 2协调功能 即使是很简单的动作也需要许多肌肉的参与它们在动作的不同阶段担任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或固定肌 协调功能主要协调各组肌群的收缩与放松 动作过程是否准确流畅取决于这些肌肉在速度、幅度和力量等方面的密切协调 体现神经系统在不同时间内对各组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数目和冲动频率的控制作用 3反射 一般将受到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形式比较简单固定的,无意识的运动称为反
2、射运动(Reflex action)反射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简单运动,经过综合、统一,并受上位中枢指令性的调节才逐渐形成复杂运动 4反射 反射运动的形态学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以及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等形成 根据组成 反射弧的神经元的多少分为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多突触反射是调节的基础。其中突触处的抑制对中枢神经冲动传出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5 反射 反馈抑制 来自I纤维的神经冲动,在脊髓内传递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此冲动能使支配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并抑制其发生神经冲动 前馈控制 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
3、令受控制部分进行某一活动,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及时地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6反射时间 从施于刺激到发生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射时reflex time)。换言之,也就是神经冲动通过反射弧的时间 突触越多,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脊髓中的突触传导时间(兴奋冲动通过突触的时间)即为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是0.51.0毫秒 7传导的方向性 神经元在生物体内所引起的生理性活动状态,是从树突接受冲动后传向细胞体,再传向轴突。在突触处是从轴突的突触小结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的突触后膜,不能进行逆向传导 8兴奋性传递 兴奋性突触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
4、SP,进行兴奋性传递 9反射中枢的抑制 突触前抑制 突触后抑制 传入侧枝性抑制 来自I纤维的神经冲动,在脊髓内除直接兴奋主动肌的运动神经元外,还发出侧枝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此冲动能使支配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IPSP,并抑制其发生神经冲动 回返性抑制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穿出前根支配外周的骨骼肌之前发出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闰绍细胞(Renshaw)使之反复发放10,000次秒的高频冲动。Renshaw细胞的神经冲动再到达运动神经元,并使之产生IPSP 腱感受器也参与的抑制结构 10促通与闭塞 两个传入神经元同时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大于两个神经元分别受到刺激时所得到的反应代数和的现象
5、称为促通现象,小于其代数和的现象称为闭塞现象 11后发放 在一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元一受到刺激,肌肉就会收缩,刺激停止后收缩仍然持续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神经元的冲动发放持续10一15毫秒之间。此现象称为后发放 12反射的统一 牵张反射 肌肉被拉长时,对牵张显示收缩反应的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 皮肤受到痛觉等伤害性刺激时,来自皮肤的传入神经元的冲动,就会在脊髓内通过几个中间神经元,使屈肌运动神经元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这种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13上位中枢的调节 脑干运动调节系统 网状脊髓束 脑桥网状结构和延髓网状结构两部分。Magoun和Rhines(1946)提出的“抑制区”(
6、inhibitory area)与延髓网状脊髓束的起点大致相同。“易化区”(facilitatory area)相当于脑桥网状脊髓束起点部的上外侧。脑桥网状脊髓束沿同侧下行,延髓网状脊髓束沿两侧下行。延髓网状结构可抑制伸肌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又可兴奋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另一方面,在外侧的延髓,脑桥核或中脑核则相反,是兴奋伸肌的运动神经元。另外,网状结构对运动神经元也进行调节。网状结构还接受来自脊髓的上行传导径,小脑的下行传导径,大脑皮质的下行传导径 14上位中枢的调节 脑干运动调节系统 前庭脊髓束 外侧前庭脊髓束,可兴奋支配伸肌的运动神经元,同时又抑制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即与上述延髓网状脊髓束的
7、作用相反。另外,还调节运动神经元,使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提高所支配肌肉的肌梭感受性。从整体来说,外侧前庭脊髓束起着提高同侧伸肌紧张的作用 15上位中枢的调节 脑干运动调节系统 红核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是交叉性的,用电刺激实验证明其可兴奋支配对侧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抑制支配伸肌的运动神经元 16去大脑动物的姿势反射 局部的姿势反射:四肢一触及地面就强烈地伸展,并反转身体,此反射基本上是牵张反射。节或节间的姿势反射:这种反射是指实现伤害防卫反射时所看到的交叉性牵张反射的例子,即使在脊髓动物中也可看到。全身的姿势反射 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17基底节 基底节的功能相当于“运动程序发生器”,与可随
8、意控制速度的平稳运动的产生有关。基底节损害患者的运动不能是一种功能缺损症状,运动不能表现为患者发动缓慢平稳运动或改变运动型式和速度的能力受损。主要影响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的立起,从站位的开步走动,行走时的转身,停止走动以及在卧位时的翻身。病人随意产生各种运动模式的能力受损,因此常趋向于重复固定的运动模式,而表现模仿动作、重复动作、重复言语和持续刻板的行为 基底节损害时的舞蹈症、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和舞动症等则属于释放症状 18小脑 新小脑(neocereblum)是残留的小脑半球的大部分,可控制随意运动,抑制和停止必要的运动及控制精细的运动 小脑一方面对由大脑皮质编制程序和发动的运动进行调整;另一
9、方面,对不能通过反馈进行及时调整的快速运动进行预编程序。小脑损害时的运动症状之一即产生和调节快速运动发生缺陷,表现为动作发动的减慢,动作幅度障碍,以及快速交替运动不能 19大脑 大脑运动皮质作为进行随意运动的基本结构,通过锥体束可直接作用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后者引起肌肉收缩 但大脑并非运动的原动者,而只是在大脑皮质广泛区域以及小脑、基底节等部位所进行与运动有关的复杂神经整合过程的最后换元站 20大脑 随意动作的发生是在大脑皮质按一定时空构型进行处理的结果 经过皮质广泛区域内大量神经元的活动后才产生有关动作的指令,最后集中至运动区皮质 21感觉传入对运动控制的反馈作用 由某个特定动作所引起的感觉
10、信息(主要是本体感觉信息)又反馈传入运动皮质,调节有关神经元的放电,而改变这个动作或使之更为完善 本体感觉和视觉对运动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触觉对粗大的运动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手指末端的触觉对手的精细运动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在拿起一个硬币或一个小纸片时,触觉的传入对动作的调整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前庭觉对运动控制亦有重要影响 22动作的学习和提高 学习,也就是神经元一系列的组合,选择性地反复活动的结果初学动作阶段因选择性较差,常常全部神经进入活动状态,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多余)动作随着学习的深入,动作出现局限性,多余动作消失。这是由于大脑皮质运动区有抑制活动的参与,积极抑制了动作中不必要的肌肉活动所致
11、更进一步学习,就能顺利完成一连串想做的动作,这是学习的成熟阶段。由于神经元有可塑性(p1asticity)使动作处于定型状态 23反应时间与突触 反应时间以灵敏性为指标的反应时间是指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通过大脑皮质为媒介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否能通过训练而缩短这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突触24运动控制功障碍 运动瘫痪 肌张力异常 过度运动症 协调运动障碍25运动瘫痪 运动瘫痪是在随意运动下行通路的某处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引起的 末梢神经(下运动神经元)障碍会引起其支配区域内的肌肉群瘫痪,这种瘫痪肌紧张消失,叫做弛缓性瘫痪 脊髓前角细胞上位有病变产生痉挛性瘫痪 病变局限于皮质,则瘫痪发生在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