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用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949970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PPTX
  • 页数:48
  • 大小:11.4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用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课件 新教材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资源描述:

    1、第第2 2课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背景背景 经济上:经济上: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壮大。开始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壮大。政治上:政治上: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各国为争霸变法图强,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各国为争霸变法图强,国家由分散走向

    2、统一趋势。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趋势。文化上:文化上:百家争鸣,民族交融百家争鸣,民族交融 阶级关系上:“士士”阶层活跃并日益受到重用阶层活跃并日益受到重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春秋列国形势图春秋列国形势图(一)(一)春秋春秋起止时间:起止时间:起始标志:起始标志:时代特点:时代特点:春秋五霸:春秋五霸: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6476年年平王东迁平王东迁争霸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穆公

    3、、楚庄王)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战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二)(二)战国战国起止时间:起止时间:起始标志:起始标志:时代特点:时代特点: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公元前公元前475475年年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三家分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田氏代齐兼并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三)华夏意识(三)华夏意识中原中原南蛮南蛮北狄北狄西戎西戎东夷东夷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春秋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而自称为华夏族。族。华夏认同华夏认同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进入战国之后,

    4、内迁戎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夏族。族。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周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唐人孔颖达说:唐人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一美,故谓之华。华、夏一也也”。华夏族创造了中国的。华夏族创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历史。公元前绝大部分历史。公元前221221年,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一个幅员秦始皇统一中国,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空前统一辽阔、人口众多、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其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其后,华夏族也曾称为秦人、后,华夏族也曾称为

    5、秦人、汉人,甚至唐人。后来的汉人,甚至唐人。后来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一称,则是涵一称,则是涵盖了我国境内所有民族。盖了我国境内所有民族。齐桓公 越王勾践越王勾践 吴王阖闾吴王阖闾齐桓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楚庄王楚庄王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不论公田私田按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不论公田私田按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加了财政收入,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背景:背景: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1.农业: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

    6、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生产率。(一)经济发展(一)经济发展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新秩序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吕氏春秋审分铁犁牛耕王室衰微兼并战争私田开拓公田不治(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贵族)地主佃农、自耕农(原多为宗法血缘下的庶民)(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土崩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确立(土地私有、户为单位)新兴地主阶层新兴地主阶层的日益壮大

    7、的日益壮大农业: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基本模式,是两千多,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年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济基础。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郑国渠2.2.工商业: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多、商贾

    8、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有的富比王侯。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工商业:范蠡:春秋末政治家、谋士、实范蠡:春秋末政治家、谋士、实业家,后人尊称业家,后人尊称“商圣商圣”。世人。世人誉之: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吕不韦,战国吕不韦,战国时时著名商人,政治著名商人,政治家,在秦为相十三年。家,在秦为相十三年。“兼儒墨,兼儒墨,合名法合名法”,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为先秦杂家代表人物之一。之一。各国变法(以商鞅变法为例)战国七位君主战国七位君主变法变法示意表示意表魏文侯魏

    9、文侯李悝李悝吴起吴起变法变法前前445-387445-387年年楚悼王楚悼王吴起变法吴起变法前前401-381401-381年年秦孝公秦孝公商鞅商鞅变法变法前前364-338364-338年年韩韩昭侯昭侯申不害申不害变法变法前前362-333362-333年年赵武灵赵武灵王王胡服胡服骑骑射改革射改革 前前325-299325-299年年齐威齐威王王邹忌变法邹忌变法前前356-320356-320年年燕昭王燕昭王乐毅变法乐毅变法前前312-279312-279年年 4)思想:1)经济:2)政治: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3)阶 级:秦国的特殊国情:西部边陲(西部边陲(“夷狄遇之夷狄遇之”)落后(经济落

    10、后,世卿世禄)落后(经济落后,世卿世禄)秦王立志改革(献公、孝公)秦王立志改革(献公、孝公),秦孝公下令求贤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史记商鞅入秦商鞅入秦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

    11、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徙木立信徙木立信材料一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不得为属籍有有功者显荣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度。内容根据材料提炼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根据材料提炼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材料二:材料二:鞅以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

    12、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2)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材料三:凡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材料三:凡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随时承担着被征调随时承担着被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皆兵。)建立什伍组织)建立什伍组织材料三:材料三:“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从三晋地从三晋地区招徕无

    13、地农民到秦国垦荒,给他们田宅,并免除三世的区招徕无地农民到秦国垦荒,给他们田宅,并免除三世的兵役和劳役。兵役和劳役。3)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垦荒)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垦荒材料四:材料四:(商鞅)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商鞅)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县。平斗桶权衡丈尺。平斗桶权衡丈尺。4)建立县制建立县制、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材料六:颁布秦律,盗窃牛马者死罪,弃灰于道路者材料六:颁布秦律,盗窃牛马者死罪,弃灰于道路者在过去被斩脚趾,此时要被处以死刑在过去被斩脚趾,此时要被处以死刑。材料五: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材料五:令民

    14、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5)推行什伍连坐制度)推行什伍连坐制度6)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材料七: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材料七: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统称为“六虱六虱”,认为这些是推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以,认为这些是推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以及依法治国的大敌,是亡国之俗,应该统统毁灭。及依法治国的大敌,是亡国之俗,应该统统毁灭。7)焚烧诗书

    15、)焚烧诗书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奖励耕织军功爵军功爵废井废井田,开田,开阡陌阡陌什伍制什伍制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建立县制连坐制连坐制焚烧诗书焚烧诗书军事军事经济经济政治政治文化文化2 2、历史作用、历史作用(积极性)积极性)(1 1)经济上:)经济上:(2 2)政治上:)政治上:确立土地私有制,重视农业,有利封建经济确立土地私有制,重视农业,有利封建经济的发展的发展打击旧贵,创立新制(县制、军功爵制打击旧贵,创立新制(县制、军功爵制)加强中央集权,有利新兴地主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新兴地主的统治(3 3)军事上:)军事上:提高战斗

    16、力,有利于争霸、提高政治地位提高战斗力,有利于争霸、提高政治地位较为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较为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1 1、性质:、性质:有利于有利于富国强兵,富国强兵,为为奠基奠基积极影响:积极影响:1.1.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2.2.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消极影响:消极影响:1.1.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轻视教化轻视教化,鼓吹,鼓吹轻罪重罚、严刑峻法轻罪重罚

    17、、严刑峻法。2.2.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3.3.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划清界限。4.4.文化高压文化高压政策不利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政策不利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1 1)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根本原因3 3)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秦孝公的大力支持2 2)改革措施行之有效,符合秦国国情)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18、符合秦国国情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4 4)商鞅个人因素)商鞅个人因素(政治才干政治才干、铁血手腕、坚持改革、与旧贵斗争、铁血手腕、坚持改革、与旧贵斗争 )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理论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的创始人。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礼乐易传春

    19、秋。他的言行载。他的言行载于于论语论语一书。一书。(一)(一)孔子孔子1 1.孔子的生平孔子的生平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2 2.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思想思想核心:核心:“仁仁”l 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l 子曰:子曰:“夫仁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l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差别的爱有差别的爱 “仁”的目的: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20、,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秩序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2 2.政治政治思想:思想:1.1.推行推行“为政以德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感化来治理国家。2.2.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但也,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3.3.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远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重人事,远鬼神。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思想。孔子过泰山侧,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

    21、墓者而哀。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问之曰:“子之哭也,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壹似重有忧者。”而曰: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死焉。”夫子曰:夫子曰:“何何为不去也?为不去也?”曰:曰:“无无苛政。苛政。”夫子曰:夫子曰:“小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也!”礼记礼记檀弓下檀弓下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子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实

    22、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维护奴隶制,分制度,维护奴隶制,体现了体现了保保守守的一面。的一面。克己复克己复礼礼:意思:按照意思:按照周礼周礼的制度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制度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了的社会等级矫正矫正过来过来含义:就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含义:就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一)(一)孔子孔子2 2.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教育教育思想:思想: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既有世家大族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弟子曾经为盗,因此,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对象是不分高低贵贱

    23、的,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其他教育思想:其他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等。三、孔子与老子三、孔子与老子老子老子,也称老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也称老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曾做过东周典藏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人,曾做过东周典藏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思想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二)(二)老子老子1 1.老子的生平老子的生平2 2.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哲学哲学思想:思想:朴素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

    24、为物极必反,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柔能克刚。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哲学思想:哲学思想:(1 1)核心思想:)核心思想:“道道”是世界的根本。是天地万物是世界的根本。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运行的法则。材料一: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材料二: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 2)朴素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朴素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声音相和,前后相随”2.2.

    25、政治政治思想:思想:(1 1)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而且强调“无为无为无不为无不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为盗;.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则无不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哲学、伦理学、思维方式、道德人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哲学、伦理学、思维方式、道德人格)格)其政治思想悲观消极,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思想

    26、其政治思想悲观消极,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思想(2 2)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主张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学术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的原因百家争鸣的原因1、经济:2

    27、、政治:3、阶级:4、文化:铁犁牛耕使用,促使井田制崩溃,和生产力大发展(物质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不断,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促成了战争不断,缺乏强有力的统治权威,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环境自由)(环境自由)新兴地主阶级崛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私学兴起(造就大批文士)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四、百家争鸣四、百家争鸣(一)(一)孟子孟子(儒家)(儒家)民为贵民为

    28、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水性无分于东西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有不下。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仁政仁政”(核心)(核心)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性善论性善论义利观(先义义利观(先义后利,舍生取后利,舍生取义)义)(亚圣)(亚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1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仁政仁政”(核心)(核心)“不以仁政,不

    29、能平天下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施仁政于民,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赋敛,勿夺农时省刑法,薄赋敛,勿夺农时2 2、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本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治的一种策略。四、百家争鸣四、百家争鸣(二)(二)荀子荀子(儒家)(儒家)从天而颂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用之。荀子荀子天论天论人之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

    30、伪也,其善者伪也。荀子荀子性恶性恶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荀子富国富国唯物思想唯物思想天人观天人观性恶论性恶论礼法并施礼法并施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3.(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2.伦理思想:伦理思想:性恶论性恶论4.4.经济思想:经济思想:强本节用、开源节流、鼓励农业强本节用、开源节流、鼓励农业

    31、1.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A A、君舟民水(民本);、君舟民水(民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B B、礼法并用、王霸并重(、礼法并用、王霸并重(法表礼里)四、百家争鸣四、百家争鸣(四)(四)庄子庄子(道家)(道家)哲学观点哲学观点“齐物齐物”天人观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天与人不相胜”人生态度人生态度“逍遥逍遥”(五)(五)墨子墨子(墨家)(墨家)兼爱、非攻、节用、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力、节葬、尚力、尚贤尚贤。(六)(六)韩非韩非(法家)(法家)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3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今必胜古,主张变法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革新。(七)(七)孙武孙武(兵家)(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论体系体系。(八)邹衍(阴阳家)(八)邹衍(阴阳家)五行说、五德终始五行说、五德终始说说。“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战国)理论来源理论来源法、术、势三派;道家、儒家法、术、势三派;道家、儒家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 1)将)将“法法”、“术术”、“势势”相结合,相结合,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法术势三者不可分

    33、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分离的。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分离的。“君无君无术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2 2)主张加强君主集权)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3)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以法治国)(以法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赏善不遗匹夫(4)反对儒家)反对儒家“以古非今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

    34、革新。主张变法革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历史影响:历史影响:1、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形成中国传

    35、统文化体系,也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点,对后世文化学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性质:性质:“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2.它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3.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通常从情节梳理、情节作用两方面设题考查。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

    36、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和暗线。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线索也一般是单线式。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用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499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