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历史研讨会分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浙江省高考历史研讨会分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高考 历史 研讨会 分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008年年12月月14日于杭州日于杭州舟山中学舟山中学 朱海燕朱海燕舟山中学舟山中学 朱海燕朱海燕Zhy-新课程高考的特殊性新课程高考的特殊性历史整体复习思路历史整体复习思路复习重、难点与建议复习重、难点与建议2009年高考命题预测年高考命题预测新课程高考的特殊性?新课程高考的特殊性?两个第一:两个第一:浙江省第一次新课程高考浙江省第一次新课程高考第一次文综高考自己命题第一次文综高考自己命题一个原则:一个原则:平稳过渡平稳过渡两个转变:两个转变:教材观转变为教材观转变为课程观课程观知识、能力立意转变为知识、能力立意转变为能力、目标立意能力、目标立意课程观认为,知识点来源是多方面课程观认为,知
2、识点来源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的、多渠道的,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考查内容也不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考查内容也不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内容。因此,高考试题可以动用各。因此,高考试题可以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大量运用新材种课程资源来命题。大量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以此来考查学生料、设置新情景,以此来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情景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如:08年江苏卷年江苏卷20道选择题有道选择题有12道材料选择)道材料选择)比如考查历史常识:比如考查历史常识:20062006年上海试卷考查年上海试卷考查“避讳避讳”20072007年文科综合试卷第年文科综
3、合试卷第1212题考查题考查“谥谥号号”20082008年文科综合试卷第年文科综合试卷第1212题延续了这题延续了这一思路:一思路:中国古代地名中的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阴”,“阳阳”往往体现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阴”的方位的是:的方位的是:A A山之南、水之北山之南、水之北 B B山之南,山之南,水之南水之南 C C山之北,水之北山之北,水之北 D D山之北,水之南山之北,水之南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人物描述和阐释事物和人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一、获取和解
4、读信息 信息的形式:文字、图表、数据、图片、符号等信息的形式:文字、图表、数据、图片、符号等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答题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答题要求 2.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知识:主干知识(历史事实、人物、文明成知识:主干知识(历史事实、人物、文明成 果等)、知识体系(由知识的内在联果等)、知识体系(由知识的内在联 系及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特征构成)系及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和横向特征构成)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1.判断历史事实
5、和历史解释判断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2.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二、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历史事物: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等历史事物: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等历史人物: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人物:中外历史人物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和概括历史人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和概括历史人物 2.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物 3.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6、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问题: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问题问题: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问题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 史问题史问题2.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3.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四、论证和探讨问题四、论证和探讨问题(以单行本为准)(以单行本为准)1.1.文综历史题由文综历史题由必修模块和选修必修模块和选修1A1A模块模块的单项选择题和综合试题的单项选择题和综合试题组成。组成。2.2.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
7、目尽量按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其中历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其中历史学科按史学科按古今中外的顺序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排列)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为指导、以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为指导、以通史为线索、以专题为框架以通史为线索、以专题为框架对必修和选修对必修和选修1A1A有关内容进行有关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梳理、整合。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古代古代古代中国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5.古代中国
8、古代中国的历史人物的历史人物孔子孔子秦始皇秦始皇唐太宗唐太宗康熙帝康熙帝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古代古代古代西方古代西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罗马法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近代近代近代世界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启蒙运动2.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英国殖民扩张英国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工业革命3.人物:人物:华盛顿、拿破仑华盛顿、拿破仑4.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马克思主
9、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际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巴黎公社6.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牛顿牛顿和经典力学和经典力学进化论进化论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近代近代近代中国近代中国1.近代中近代中国的民主国的民主革命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近代中国资本
10、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2、3)】3.近代中国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现代现代现代世界现代世界上上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2.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4.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列宁)(列宁)5.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现代现代现代世界现代世界下下6.二战后世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
11、对峙格局的形成【一9(1)】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9(2)】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7.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趋势趋势8.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和相对论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量子论、现代信息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现代现代现代中国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祖国统一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12、路的探索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20世纪以来的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重大思想理论成果6.现代中国科学技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毛泽东、邓小平)(毛泽东、邓小平)(包含:李四光)(包含:李四光)1.1.明确删减的部分:明确删减的部分:人物人物-甘地甘地2.2.表述不够明确的有两处:表述不够明确的有两处:(1 1)1840-1900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2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体(是指)和平
13、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体(是指2020世纪战争与和平世纪战争与和平单元六单元六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还是单元六还是单元六第三课第三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3.3.与教材相比增加的两处知识点:与教材相比增加的两处知识点:(1 1)海禁政策)海禁政策(2 2)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和发展复习的重点、难点?复习的重点、难点?重点:重点:难点:难点: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的作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的作为和影响为和影响 重大的历史事实的发生、发展重大的历史事实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及其影响 优秀的文明成果及其主要作用优秀的文明成果及其主要作用 这些史实的横向联系
14、与纵向脉络这些史实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脉络 两个注意:两个注意: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三个重视:三个重视:重基础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重材料重材料(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重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关注:三个关注:关注现实关注现实 关注周年大事关注周年大事 关注浙江发展历史关注浙江发展历史一个了解:一个了解:历史常识历史常识关于练习:关于练习:1.1.两个两个“精精”:精选精练:精选精练 2.2.一个强化:答题技巧一个强化:答题技巧 (审题指导、答题格式规范)(审题指导、答题格式规范)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1 1知道史学界形成共识的,对中学生的认知、
15、智知道史学界形成共识的,对中学生的认知、智 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实。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实。2 2理解史学界如何从背景和条件、原因和动机理解史学界如何从背景和条件、原因和动机(或目的)、性质和特征、结果和作用、影响和意义(或目的)、性质和特征、结果和作用、影响和意义 等方面把握这些史实。等方面把握这些史实。把整体表述的史实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把整体表述的史实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 把分散表述的史实组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把分散表述的史实组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归纳和比较史实,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点。归纳和比较史实,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点。透
16、过作者对史实的表述、解释和评价,知晓其情感、透过作者对史实的表述、解释和评价,知晓其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态度与价值取向。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1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从新材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学习从新材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方法。区分作者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含有主观认识的表述、解释区分作者对史实的客观描述和含有主观认识的表述、解释或评价。或评价。初步或基本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初步或基本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和民族民俗学研究成果中的史料价
17、值,汲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和民族民俗学研究成果中的史料价值,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初步或基本懂得初步或基本懂得“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与与“非原始资料非原始资料”、“一手一手资料资料”与与“转述资料转述资料”、“直接证据直接证据”与与“间接证据间接证据”的主要的主要区别,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区别,汲取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初步或基本懂得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获取历初步或基本懂得考古发现、文献阅读、调查访问等获取历史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以及由此所获历史材料所蕴含的信史材料的常用途径和方法,以及由此所获历史材料所蕴含的信息和证据价值。息和证据价值。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8、 初步或基本懂得以时间(公元纪年,历史时段,朝代初步或基本懂得以时间(公元纪年,历史时段,朝代和按生产工具、文化类型、经济特征、社会形态划分的时和按生产工具、文化类型、经济特征、社会形态划分的时期)、空间(基础的自然地理区域与方位、重要的行政区域期)、空间(基础的自然地理区域与方位、重要的行政区域与方位)为经纬,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为类别,用与方位)为经纬,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为类别,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文字、图表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初步或基本懂得以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初步或基本懂得以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资料属于一手资料和
19、直接证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获得的考古资料属于一手资料和直接证据;据;它们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它们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技手段的先进性和运用的正确性。和运用的正确性。初步懂得因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初步懂得因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原始材料尽管可靠,但特定情况下未必有靠性会发生变化;原始材料尽管可靠,但特定情况下未必有效;效;“孤证不立孤证不立”,间接证据的可靠性有赖于,间接证据的可靠性有赖于“证据链证据链”的的有效性与完整性。有效性与完整性。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2 2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体验从易到难、由
20、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或与之相关问题的方法。解决历史或与之相关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社会条件(经济、政治、文化)、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社会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初步掌握或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或较全面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或较全面
21、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从源流际会、基本特征、创新意义初步掌握或运用从源流际会、基本特征、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解释与评价重要文明成果的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解释与评价重要文明成果的主要贡献、影响的基本方法。主要贡献、影响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时序与地域、背景与条件、原因与结果、动机与效果、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概念或范畴,分析、综合、归纳、比较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相应的史料或视角,对有明显缺陷的历史叙述、解释或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
22、的方法;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初步的假设或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包括查证所据史料的可靠性、检验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辨别结论的正确性。3 3体验以口头、书面、信息技术等方式表达体验以口头、书面、信息技术等方式表达思想的过程,习得用思想的过程,习得用“读史心得读史心得”、“调查报调查报告告”、“小论文小论文”、“主题演讲主题演讲”或或“辩论辩论”等等形式,在小组、班级等场合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形式,在小组、班级等场合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按一定要求表达史料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按一定要求表达史料信息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表达思考
23、和探究成果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表达思考和探究成果的方法。的方法。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表达学习过程中情感初步掌握或运用以适当方式,表达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方法。体验的方法。初步掌握以说明论证、补充完善、质疑辩驳等方式,初步掌握以说明论证、补充完善、质疑辩驳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与他人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0707山东)山东)11.11.白居易诗: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
24、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A.B.B.C.C.D.D.(0707山东)山东)12.12.图图8 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题是A.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B.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的变化C.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D.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0707广东)广东)262
25、6(9(9分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时,引用过下列材料: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不改嫁)者,五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以后不改节(节操节操)者,旌表门闾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除免本家差役。役。明会典明会典【材料二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唐书5454人;人;宋史宋史5555人;人;元史元史l87l87人;人;明史明史“不下万余人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材料三】女子周胜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