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收(改)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气体吸收(改)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体 吸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动量传递三传三传 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推动力作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等推动力作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包括相内传质和相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转移,包括相内传质和相际传质两类。际传质两类。第八章第八章 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本章内容:本章内容:l气液相平衡气液相平衡l分子扩散与分子扩散与FickFick定律定律l吸收过程的传质机理(三种基本理论)吸收过程的传质机理(三种基本理论)l吸收过程中速率的确定吸收过程中速率的确定l通过相平衡和物料衡算分析吸收过程,以及主要操通过相平衡和物料衡算分析吸收过程,以及主要操作参数对吸收过程的影响作
2、参数对吸收过程的影响l运用基础理论,进行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与操作计算运用基础理论,进行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与操作计算l常用吸收塔的结构与选型设计计算常用吸收塔的结构与选型设计计算 固固系系统统:如如干干燥燥操操作作气气操操作作固固系系统统:如如结结晶晶、浸浸取取液液作作液液系系统统:如如液液液液萃萃取取操操液液操操作作液液系系统统:如如蒸蒸馏馏、精精馏馏汽汽等等单单元元操操作作液液系系统统:如如吸吸收收、解解吸吸气气 相相界界面面 水水 pG 气气相相主主体体 pe 液液相相主主体体 传传质质方方向向 Ce CL 空空气气+氨氨气气 吸吸收收 气相气相(乙醇(乙醇-水)水)乙醇乙醇 水水液相液相(乙
3、醇(乙醇-水)水)蒸馏蒸馏8.1 气液传质概述气液传质概述 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空气空气水水湿物料湿物料干燥干燥 相相界界面面 苯苯 CG 液液相相主主体体 Ce 液液相相主主体体 传传质质方方向向 CL 煤煤焦焦油油(含含苯苯酚酚)液液液液萃萃取取 非均相混合物非均相混合物均相混合物均相混合物分分离离场、电场、磁场等加场,如浓度场、温度加入能量分离剂加入另外一种物质作为方法8.1 气液传质概述气液传质概述吸收的目的吸收的目的(1 1)分离和净化原料气。原料气在加工以前,其)分离和净化原料气。原料气在加工以前,其中无用的或有害的成分都要预先除去。中无用的或有害的成分都要预先
4、除去。(2 2)分离和吸收气体中的有用组分。如从合成氨)分离和吸收气体中的有用组分。如从合成氨厂的放空气中用水回收氨。厂的放空气中用水回收氨。(3 3)某些产品的制取。如制酸工业中用水分别吸)某些产品的制取。如制酸工业中用水分别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收混合气体中的HClHCl、SOSO3 3制取盐酸、硫酸。制取盐酸、硫酸。(4 4)废气的治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往往含)废气的治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往往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如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如SOSO3 3、H H2 2S S等这类等这类环境保护问题已愈来愈受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已愈来愈受重视。吸收的原理吸收的原理 物理吸收和化学
5、吸收: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物理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气体混合物;解度的差异分离气体混合物;化学吸收则是以气体混合物各组分能否在溶剂化学吸收则是以气体混合物各组分能否在溶剂中发生化学反应来分离混合气体。中发生化学反应来分离混合气体。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或溶剂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或溶剂),用用S S表示;能溶解的组分称为溶质气体或吸收质,表示;能溶解的组分称为溶质气体或吸收质,以以A A表示,不被吸收的组分称为惰性气体,以表示,不被吸收的组分称为惰性气体,以B B表表示。示。吸收的工业过程吸收的工业过程吸收
6、与解吸流程吸收与解吸流程含苯煤气含苯煤气脱苯煤气脱苯煤气洗油洗油苯苯水水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加热器加热器冷却器冷却器吸收设备吸收设备填料塔填料塔微分接触微分接触板式塔板式塔级式接触级式接触 吸收的分类吸收的分类1 1、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2 2、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如制取盐酸、硫、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如制取盐酸、硫酸等为单组分吸收,回收苯、治理酸等为单组分吸收,回收苯、治理NONO等为多组等为多组分吸收。分吸收。3 3、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4 4、低浓度气体吸收和高浓度气体吸收、低浓度气体吸收和高浓度气体吸收 相相界界面面 水水 pG 气气相相主主体
7、体 pe 液液相相主主体体 传传质质方方向向 Ce CL 空空气气+氨氨气气 吸吸收收-相际间传质的最终状态相际间传质的最终状态 相平衡相平衡与热平衡不同之处:与热平衡不同之处:达到相平衡时,一般两相浓度达到相平衡时,一般两相浓度不相等。不相等。达到相平衡时,传质过程仍在达到相平衡时,传质过程仍在进行,只不过通过相界面的某一进行,只不过通过相界面的某一组分的净传质量为零,因此属动组分的净传质量为零,因此属动态平衡。态平衡。8.2 气液相平衡气液相平衡 吸收过程进行时,必定存在一定的推动力,这一吸收过程进行时,必定存在一定的推动力,这一推动力与体系的平衡关系有关。混合气体和溶剂在一推动力与体系的
8、平衡关系有关。混合气体和溶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经长期充分接触后,达到一种动态定温度和压力下,经长期充分接触后,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即:吸收速率平衡,即:吸收速率=解吸速率。这种状态被称为气液解吸速率。这种状态被称为气液相平衡。相平衡。当吸收速率当吸收速率=解吸速率解吸速率mol/(m2 s)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此时,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用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此时,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用平衡浓度(平衡浓度(xe、ce)来表示;溶质在气相中的浓度用)来表示;溶质在气相中的浓度用平衡分压(平衡分压(ye、pe)来表示。)来表示。气液相平衡气液相平衡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 由图可以看出:由图可以看出:温
9、度升高,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气体的溶解度下降;压力升高,压力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上升。气体的溶解度上升。结论:低温高压有利结论:低温高压有利于吸收,高温低压有于吸收,高温低压有利于解吸。利于解吸。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液相中氨的摩尔数液相中氨的摩尔数气相中氨的分压气相中氨的分压60504030亨利定律亨利定律 体系:一定温度;混合气体总压不高(体系:一定温度;混合气体总压不高(Ppe=E x(or x xe)时,过程为吸收过程。时,过程为吸收过程。当当p xe)时,时,过程为解吸过程。过程为解吸过程。2、过程的推动力、过程的推动力浓度差的计算浓度差的计算 平衡是过程的极限,只有
10、不平衡的两相互平衡是过程的极限,只有不平衡的两相互相接触才会发生气体的吸收或解吸。相接触才会发生气体的吸收或解吸。结论:实际浓度偏离平衡浓度越远,过程推动力越大,结论:实际浓度偏离平衡浓度越远,过程推动力越大,过程的速率也越快。过程的速率也越快。以气相分压差表示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以气相分压差表示吸收过程的推动力:p=p pe 或或 y=y ye 以液相分压差表示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以液相分压差表示吸收过程的推动力:x=xe x 或或 c=ce c前提:逆流吸收,塔高无限前提:逆流吸收,塔高无限2,2min2,mxyyLemyxL1max,13、确定过程的极限、确定过程的极限过程的方向、极限过程的
11、方向、极限 相平衡相平衡过程的速率过程的速率?填填料料表表面面气气液液界面界面溶质分子运动过程溶质分子运动过程气相主体气相主体 界面界面 (扩散)(扩散)界面上溶解界面上溶解 (溶解)(溶解)界面界面 液相主体液相主体(扩散)(扩散)吸收包括三个步骤吸收包括三个步骤 合理简化:合理简化:上述过程中,第二步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上述过程中,第二步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很容易进行,其阻力极小。因此,通常认为截面上很容易进行,其阻力极小。因此,通常认为截面上气、液两相的溶质浓度满足平衡关系,即我们可以气、液两相的溶质浓度满足平衡关系,即我们可以认为在气、液两相截面上总保持两相的平衡。认为在气、液两相
12、截面上总保持两相的平衡。总过程速率将由两个单相即气相和液相内的传总过程速率将由两个单相即气相和液相内的传质速率所决定。质速率所决定。气相中的传质速率:气相中的传质速率:根据物质在单相中的传递机理分:根据物质在单相中的传递机理分:分子扩散(靠分子运动)分子扩散(靠分子运动):静止、层流:静止、层流对流传质(分子扩散对流传质(分子扩散+涡流扩散)涡流扩散):湍流:湍流对流传质的速率对流传质的速率 分子扩散的速率分子扩散的速率z 流体内部存在某一组分的浓度差,分子的微流体内部存在某一组分的浓度差,分子的微观运动使组分由浓度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观运动使组分由浓度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流体的宏观运动也
13、将导致物质的传递,对流流体的宏观运动也将导致物质的传递,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相类似,通常发生于流体与某一传质与对流传热相类似,通常发生于流体与某一界面之间的传质。界面之间的传质。dzdCDJAABzA ,相相界界面面 气气相相 液液相相 传传质质方方向向 扩扩散散通通量量,kmol/m2 s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A 在在 B 中中的的扩扩散散系系数数 m2/s 一费克定律一费克定律 8.3 分子扩散分子扩散费克定律的其它表达形式:费克定律的其它表达形式:dzdpRTDdzRTpdDdzdxCDJAABAABAABzA ,说明:说明:(1)JA,z是相对扩散通
14、量是相对扩散通量(绝对扩散通量用(绝对扩散通量用NA,z表示)表示)(2)DA,B是物性之一是物性之一),(,xTPfDBA 一费克定律一费克定律 DA,B(气)(气)10-5m2/sDA,B(液)(液)10-9m2/s DA,B(固)(固)1)代表总体流动的影响代表总体流动的影响 三双组分、一维、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举例三双组分、一维、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举例 阻阻力力推推动动力力 CDzCCCCCCCzzDNmmBAABBBzA212112,NB=0 NA A相相界界面面 单向扩散对对照照:等等摩摩尔尔相相互互扩扩散散 2112,AAzACCzzDN 思考:思考:混合气中混合气中A A组分的浓度愈
15、高,漂流因数则组分的浓度愈高,漂流因数则愈如何变化?为什么?愈如何变化?为什么?NB BNAA相相界界面面等摩尔相互扩散 2112,AABzACCCCzzDNm 漂流因数漂流因数(1)代表总体流动的影响代表总体流动的影响 三双组分、一维、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举例三双组分、一维、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举例若若在在1,1ACz,ACz,范范围围内内积积分分得得:AACCAAzzzACCdCCDdzN11,11lnln11,BBAAzACCzzCDCCCCzzCDN 121121lnlnzzzzCCCCBBBB 1212lnln1212,BBAAzACCzzCDCCCCzzCDN CB2 CB1CA1 CA2
16、 z 相界面相界面 三双组分、一维、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举例三双组分、一维、稳态分子扩散过程举例传传质质系系数数的的确确定定:类类比比法法边边界界层层积积分分解解边边界界层层分分析析解解解解析析法法实实验验方方法法影影响响对对 流流传传 质质系系 数数的的因因 素素:流流体体 物物性性、流流动动状状 况况、界界 面面几几 何何形形状状 等等因因 素素。传质系数传质系数8.4 对流传质对流传质 对流传质通常指运动流体与界面(固体壁面或流对流传质通常指运动流体与界面(固体壁面或流体界面)间由于涡流或脉动作用所造成的质量传递,体界面)间由于涡流或脉动作用所造成的质量传递,是相际间传质的基础。是相际间传质
17、的基础。2121ppkCCkNGLA对流传质方程:对流传质方程:表面更新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双膜模型)停滞膜模型(1、传质理论简介、传质理论简介 一、实验关联法一、实验关联法 pG pi 传传质质方方向向 Ci 气气相相主主体体 液液相相主主体体 CL G L z 距距离离 双双膜膜模模型型 组组成成(1)双膜理论模型)双膜理论模型 要点:要点:(1)相界面两侧流体的对流相界面两侧流体的对流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界面两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界面两侧的两个停滞膜内,膜内传侧的两个停滞膜内,膜内传质方式为分子扩散。质方式为分子扩散。(2)相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相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即可认为所需的传质推动力即可
18、认为所需的传质推动力为零,或气液两相在相界面为零,或气液两相在相界面处达到平衡。处达到平衡。1、传质理论简介、传质理论简介气膜气膜 液膜液膜 气气膜膜 液液膜膜 pG pe 传传质质方方向向 Ce 气气相相主主体体 液液相相主主体体 CL G L z 距距离离 双双膜膜模模型型 组组成成 1、传质理论简介、传质理论简介双膜模型缺陷:双膜模型缺陷:只适用与有固定相界面的情形只适用与有固定相界面的情形;由由 BmLLLCCDk 知知LLDk,与实际不符,与实际不符 界面阻力不计,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界面阻力不计,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 1、传质理论简介、传质理论简介界面界面 CAi 23 4 C
19、A0 10 距界面距离距界面距离经推导,得经推导,得LLDk,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特点:强调形成稳定浓度梯度的过特点:强调形成稳定浓度梯度的过 渡阶段渡阶段 缺陷:认为各批旋涡与气相接触的缺陷:认为各批旋涡与气相接触的 时间相同时间相同(2)溶质渗透模型:希格比()溶质渗透模型:希格比(Higbie)1935年提出,年提出,1、传质理论简介、传质理论简介相界面微团cAeC0AC(Higbie)认为流体在相界面上暴露的时间很短,溶质不可能)认为流体在相界面上暴露的时间很短,溶质不可能在膜内建立起如双膜理论假设的那种稳定的浓度分布。在膜内建立起如双膜理论假设的那种稳定的浓度分布。(
20、3)表面更新模型:)表面更新模型:由丹克沃茨(由丹克沃茨(Danckwerts)1951年提出,是溶质渗透年提出,是溶质渗透模型的修正。模型的修正。1、传质理论简介、传质理论简介ABcSDk 2、对流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对流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传质过程中的重要准数:传质过程中的重要准数:通过因次分析发现,对流传质中涉及的准数共有以下几个:通过因次分析发现,对流传质中涉及的准数共有以下几个:Re-雷诺数雷诺数 Sc-施米特(施米特(Schmidt)准数,)准数,(与传热中的(与传热中的Pr相当)相当)Sh-谢伍德(谢伍德(Sherwood)准数,)准数,(表示分子扩散阻力与对流传质阻力之比,与
21、对流传(表示分子扩散阻力与对流传质阻力之比,与对流传 热中的热中的Nu相当)相当)ABABDD ScABDkL Sh2323Gr AAABgLgL GrAB-格拉晓夫(格拉晓夫(Grashof)数)数 (表示由于密度差所引起的自然对流流动)(表示由于密度差所引起的自然对流流动)对流传质系数的关联式举例:对流传质系数的关联式举例:管内湍流流动传质管内湍流流动传质 ScfShRe,ScGrfShAB,通过无因次分析,可得通过无因次分析,可得 强制对流传质:强制对流传质:自然对流传质:自然对流传质:2、对流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对流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Sh=0.023Re0.83Sc0.33二解析法
22、二解析法由传质微分方程,求得浓度分布。由传质微分方程,求得浓度分布。牛顿粘性定律:牛顿粘性定律:dydu 傅立叶定律:傅立叶定律:ntkq 费克定律:费克定律:dzdCDJAABzA ,dydCDJdyTcdaqdyudAAByApyxyx,)()(dydCDDJdyTcdaaqdyudAEABAByApEyxEyx)()()()()(,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类似性: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三类比法三类比法湍流时:湍流时:一维传递一维传递 气膜气膜 液膜液膜 pG pi 传质方向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液相主体 CL G L z 距离距离 双膜模型双膜模
23、型组成 GiGiGGAGkppppkN1 LLiLiLALkCCCCkN1 8.5 吸收过程模型及吸收速率方程吸收过程模型及吸收速率方程 LLiGiGAkCCkppN11 xiyiAkxxkyyN11 类似地:类似地:-分吸收速率方程 分分传传质质阻阻力力分分推推动动力力 NAGNALNAG=NAL假假设设气气液液相相平平衡衡关关系系满满足足亨亨利利定定律律,则则又又根根据据膜膜模模型型的的假假定定,可可知知 iiHpC LLiGiGAkCCkppN11 GLGKpp1 8.5 吸收过程模型及吸收速率方程吸收过程模型及吸收速率方程-以分压差为推动力的以分压差为推动力的 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气相总
24、吸收速率方程 气膜气膜 液膜液膜 pG pi 传质方向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液相主体 CL G L z 距离距离 双膜模型双膜模型组成总总传传质质阻阻力力总总推推动动力力 LpHPCL*LLGLGLLikHkppkHpp1*LGGkHkK11xyAkmkyyN 1xyAkmkxxN11 yKyy1 xKxx1 气膜气膜 液膜液膜 pG pi 传质方向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液相主体 CL G L z 距离距离 双膜模型双膜模型组成8.5 吸收过程模型及吸收速率方程吸收过程模型及吸收速率方程-以摩尔浓度差为推动以摩尔浓度差为推动力的力的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气相
25、总吸收速率方程-以摩尔分率差为推动以摩尔分率差为推动力的力的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HpCGG/mxy myx 传质速率方程的各种表达形式传质速率方程的各种表达形式相平衡方程相平衡方程吸收传质速吸收传质速率方程率方程吸收或解吸吸收或解吸的总传质系的总传质系数数 amxyxxK yyK xxk yykNexeyixiyAxyxxyykmkKkmkK11111xyKmKbHcpccK ppK cck ppkNeLeGiLiGALGLLGGkHkKkHkK11111LGKHKLMxGyLMxGyKcKpKKkckpkk吸吸收收速速率率方方程程的的分分析析:1 关关于于传传质质推推动动力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