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概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然辩证法概论概述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概论 概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课程说明课程性质:课程性质: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方法课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6周共18学时;主讲自学(第6周)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课程论文(60%)选题:本课程教学大纲范围形式:按规定的课程论文模板(另附word模版)打印要求: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论文提交:交纸版论文;教师指定最后期限(第6周16:00)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自然辩证法概论(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参考教材:参考教材: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概论,北航出版社2008教学大教学大纲目录纲目录绪绪 论论第一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
2、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第二节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第二章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第三章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一节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科
3、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第四章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节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第三节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第五章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 绪绪 论论一、自然辩证法是
4、怎样一门学科一、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一门学科l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l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l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二、为什么学习自然辩证法二、为什么学习自然辩证法l感悟人与自然的辩证法感悟人与自然的辩证法l促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一讲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l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l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l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l 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l
5、人工自然观人工自然观l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思考题(一)思考题(一)1、如何理解、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3、如何把握、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
6、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讲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1、历史形成:社会条件、历史形成:社会条件;理论背景理论背景;科技基础科技基础;形成过程形成过程2、基本内容:、基本内容:l 科技内涵:科技内涵:实践、分类实践、分类l 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生产、哲学、制度生产、哲学、制度l 科技异化:科技异化:劳动劳动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二、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1、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的本质特征l 马恩: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实证马恩: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实证-感
7、性感性-理性理性-功能功能l 西方学者:石里克西方学者:石里克-波普波普-库恩库恩-拉卡托斯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牛顿等费耶阿本德;牛顿等l 贝尔纳:多种科学形象贝尔纳:多种科学形象l 特征:客观性特征:客观性-实证性、探索性实证性、探索性-创造性、通用性创造性、通用性-共享性共享性2、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本质特征l 马恩: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和实践关系;本质力量对象化马恩: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和实践关系;本质力量对象化l 西方学者:工程学派西方学者:工程学派-人文学派人文学派l 特征:自然性特征:自然性-社会性、物质性社会性、物质性-精神性、中立性精神性、中立性-价值性价值性3、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8、、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l 马恩:运动形式;客观性马恩:运动形式;客观性-发展性;科学知识类型发展性;科学知识类型l 国外学者:亚里士多德国外学者:亚里士多德-培根培根-芒福德芒福德-星野芳郎等星野芳郎等l 钱学森等:三个层次钱学森等:三个层次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1、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l 马恩:分化马恩:分化-综合、渐进综合、渐进-飞跃、继承飞跃、继承-创新;内外动力创新;内外动力l 国外学者:石里克国外学者:石里克-波普波普-库恩库恩-拉卡托斯拉卡托斯-武谷三男武谷三男2、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l 马恩:需求马恩:需
9、求-水平、目的水平、目的-手段、科学手段、科学-技术技术l 国外学者:技术自主论(埃吕尔、温纳)国外学者:技术自主论(埃吕尔、温纳)-社会建构论(比克、平齐)社会建构论(比克、平齐)思考题(二)思考题(二)1、如何理解、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10、?要差异?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讲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一、辩证思维方法一、辩证思维方法1、分析与综合相映照、分析与综合相映照部分与整体、研究与创造;还原论与整体论部分与整体、研究与创造;还原论与整体论2、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个别与一般、或然与必然;休谟与杜恒个别与一般、或然与必然;休谟与杜恒-奎因奎因3、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概念到内容、两次飞跃;
11、实践论与实在论概念到内容、两次飞跃;实践论与实在论4、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自然自然-社会社会-认识史、概念认识史、概念-判断判断-推理、背景与依据;推理、背景与依据;形式逻辑与悖论形式逻辑与悖论二、创新思维方法二、创新思维方法1、收敛性与发散性结合、收敛性与发散性结合求同与求异、结果与创造;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求同与求异、结果与创造;形而上学与辩证法2、逻辑性与非逻辑性配合、逻辑性与非逻辑性配合归纳归纳-演绎演绎-类比、想象类比、想象-隐喻隐喻-直觉;非理性与理性直觉;非理性与理性3、直觉和顿悟的思维特性、直觉和顿悟的思维特性直接直接-迅捷迅捷-或然、突然或然、突然-诱发诱发-偶然;
12、非逻辑性与创造性偶然;非逻辑性与创造性4、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质疑与评估;探索与追问质疑与评估;探索与追问5、交叉学科方法论、交叉学科方法论移植移植-交叉交叉-跨学科、创造跨学科、创造-对比对比-融贯、联系与发展;融贯、联系与发展;范式与失范范式与失范三、数学与系统方法三、数学与系统方法1、数学方法及其作用、数学方法及其作用空间空间-数量关系、建模数量关系、建模-统计统计-实验、抽象化实验、抽象化-形式化形式化-模型化;模型化;定性与定量定性与定量2、系统方法及其作用、系统方法及其作用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系统综合、信息系统综合、信息-反馈反馈-控制、同步进行控制、同步进行-相互关联;相互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