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艾滋病教学.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科大学精品课件:艾滋病教学.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科大学 精品 课件 艾滋病 教学
- 资源描述:
-
1、艾滋病艾滋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 叶寒辉 E-mail:yehanhui 艾 滋 病 全 称 为 获 得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该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或艾滋病病毒) 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份 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 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它是HIV感染后疾病发生发展的发展最后阶 段。 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研究史上的重要事件艾滋病研究史上的重要事件 1981: 世界上首例艾
2、滋病病人被报告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人被报告 1983: 分离出艾滋病病毒分离出艾滋病病毒 : 法国巴斯德所法国巴斯德所 1984: CD4 分子是艾滋病病毒的受体分子是艾滋病病毒的受体 1987: 发现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发现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 AZT CTL 抗抗HIV的作用的作用 1993: 艾滋病的二联治疗艾滋病的二联治疗: AZT + ddI 1996: HAART: 2 RTI + 1 PI = HAART HIV辅受体辅受体: CCR5. 1997: 艾滋病的免疫功能重建艾滋病的免疫功能重建 1999: STI 2001 : T20 治疗性疫苗治疗性疫苗 0 100 200 300
3、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0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D4+ cell Count Asymptomatic HZV OHL OC PPE PCP CM CMV, MAC TB TB Months Years After HIV Infection Natural Course of HIV Infection and Common Complications Acute HIV infection syndrome Relative level of Plasma HIV-RNA CD4+ T cells VL 流
4、行病学流行病学 病原学和发病机理病原学和发病机理 传染性传染性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诊断诊断 治疗和预防治疗和预防 HIV/AIDSHIV/AIDS 2011年HIV全球流行概况 HIV全球流行概况 全世界共有全世界共有 3400万患者感染万患者感染HIV 2011年年 新增新增250万万 感染者感染者 其中41%为青年感染者(15-24岁) HIV流行病学 19851985年年 19891989年年 19951995年年 19981998年年 我国我国HIV感染报告情况感染报告情况 1985:第一例:第一例 1998:全国所有地区:全国所有地区 由高危人群开始,传播到一般人
5、 群全球共同模式 同性恋同性恋 注射毒品者注射毒品者 妓女妓女 嫖客嫖客 家庭妇女家庭妇女 婴儿婴儿 亚洲艾滋病亚洲艾滋病疫情疫情趋势趋势 19851985- -20112011年全国历年报告年全国历年报告HIV/AIDSHIV/AIDS变化变化 趋势趋势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艾滋病疫情依然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 区疫情严重; 从疫情估计结果来看,截止2011年底,估计 我国现有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78万人(62- 9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0.058% (0.0460.070%),仍属于低流行国家。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量继续增加,但 新发感染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 既往感染H
6、IV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发 病和死亡增加;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继续增高;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 危险因素仍然广泛存在,如:吸毒者中共用 注射器、新型毒品愈显流行、多性伴(异性 性伴和同性性伴)现象仍在蔓延、不安全性 行为仍占一定比例; 5064岁年龄组人群报告数增加7.5倍,65岁 及以上增加约为20倍; 流动人口、异地或者异国婚姻 福建省历年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 (1987-2012年9月) 1987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7、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艾滋病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艾滋病 福州市艾滋病疫情福州市艾滋病疫情 疫情流行形势:疫情流行形势: 福州市自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 止2012年10月31日,按现住址累计报告HIV抗 体阳性者1392例,存活1102例,死亡报告290 例。按报告地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989例, 存活1530例,死亡报告459例。 艾滋病流行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总体上看艾滋病流行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总体上看 现在已从低流行水
8、平逐步转向中度流行水平。现在已从低流行水平逐步转向中度流行水平。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6年):年):主要在境外特别是在东 南亚国家感染HIV后传入,病例发现较少,在境 (市)内发现的主要是少数感染者配偶间的传播。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97-2002年):年):在境(市)内性乱高危 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数量增加较为 明显,传播速度有所加快,但总体上处在低流行 水平。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年至今):随着各种流行传播因素 的持续存在和影响,HIV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从 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扩散。 病例主要分布在长乐、福清、晋安、仓山、鼓 楼等经济
9、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区,其中 流动人员占病例总数的34.5%。 男性254例,女性56例,男女之比为5.54:1。 20-59岁HIV/AIDS 280例,占新发病例数的 90.3%。 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三种感染途径并存, 经同性传播途径感染所占比例有较明显上升。 在新发的310例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占 67.10%(208/310);同性传播27.42% (85/310);吸毒传播2.26%(7/310);其它 3.23%(10/310)。 样本来源:主要为自愿咨询检测占29%;其它 就诊者检测26.5%;术前检测10.3%;性病门诊 7.1%。 福州市历年报告HIV/A
10、IDS病例数 (1987年-2012年9月) 福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现住址分布 (1987-2012年9月)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马尾区 晋安区 闽侯县 连江县 罗源县 闽清县 永泰县 福清市 长乐市 HIV/AIDS AIDS HIV 福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传播途径分布 (1987-2012年9月) 81 949 186 4 2 1412 117 118 注射毒品(5.85%) 异性传播68.57%) 同性传播(13.44%) 性接触 + 注射毒品(0.14%) 采血(浆)(0.14%) 输血/血制品(1.01%)
11、 母婴传播(0.87%) 职业暴露(0.07%) 其他(1.23%) 不详(8.53%) HIV流行病学 24 24 11.3 30.6 38.9 40.3 47.1 0.3 2.5 3.4 5.9 8.6 44.2 34.1 29.2 27.9 25.8 29.6 17 9.5 7.7 5.5 1.1 1.5 1.5 1.3 1.4 13.514.3 17.516.9 11.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85-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历年传播途径构成比(历年传播途径构成比(% %) 异性传播同性传播注射毒品经血途径母婴传播不
12、详 性传播持续为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持续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网络直报历年网络直报历年HIV传播途径构成传播途径构成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病原学和发病机理病原学和发病机理 传染性传染性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诊断诊断 治疗和预防治疗和预防 HIV/AIDSHIV/AIDS 病原学病原学 HIVHIV的发现:的发现:HIVHIV1 1,8383年;年;HIVHIV2 2。 HIVHIV的结构:的结构:RNARNA病毒,逆转录。外膜糖蛋白,病毒,逆转录。外膜糖蛋白, 核壳蛋白和病毒核壳蛋白和病毒RNARNA。 理化特性:抵抗力弱,对乙肝有效的消毒剂均
13、理化特性:抵抗力弱,对乙肝有效的消毒剂均 可杀死可杀死HIVHIV。 变异性强变异性强 繁殖过程:靶细胞结合,形成繁殖过程:靶细胞结合,形成cDNA,cDNA,整合,产整合,产 生病毒生病毒RNARNA,形成新的病毒。,形成新的病毒。 HIV的结构 发病机理 球形球形 HIV 核心核心 包膜包膜 HIV RNA HIV 复制必复制必 需酶类需酶类 核心结核心结 构蛋白构蛋白 gp120 gp41 外包抗原外包抗原 P24 p17 P7 P9 反转录酶反转录酶 整合酶整合酶 蛋白酶蛋白酶 与主次要与主次要 受体结合受体结合 感染细胞感染细胞 与细胞膜与细胞膜 融合融合 AIDS viruses:
14、 Color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T- lymphocyte blood cell (green) infected with HIV (red). HIV如何进入细胞内? HIV与主要受体 CD4分子结合 HIV与次要受体结 合(CCR5或CXCR4) HIV与细胞膜融合 HIV进入细胞内 Copyright 1996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细胞膜细胞膜 融合区域融合区域 gp120 gp41 HIV的生命周期 1 2 逆转录酶 HIV 附着附
15、着 CD4 细胞细胞 表面表面 反转录反转录 酶将酶将 HIV RNA 转录为转录为 DNA HIV DNA 融入人体融入人体 DNA 组合成组合成HIV 释放出新的释放出新的HIV颗粒颗粒 Copy right: I-TECH HIV进行复制进行复制 HIV病毒学特点 反转录酶病毒 与宿主基因融合 基因多态性 高度变异性 可长年潜伏在机体 细胞内 发病机理 Courtesy of CDC 成熟成熟HIV颗粒颗粒 未成熟颗粒未成熟颗粒 HIV的理化特性 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对热对热 敏感敏感 5630分钟分钟 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 10%家用漂白粉家用漂白粉 50%乙醇乙醇 不不
16、敏感敏感 紫外线紫外线 射线射线 0.1%福尔马林福尔马林 HIV的类型 HIV-1 全球流行 HIV-2 西非 传播途径相同 机会性感染类似 HIV-1潜伏期较短 可同时感染二者 发病机理 HIV-1分组和亚型 发病机理 M组全球广泛流行 A-D,F-H,J,K 9个 亚型 亚型分布有明显地域 性(我国B亚型全国流 行) 不同亚型的发病机理 或传播能力不同 M组 9个亚型 N组 O组 HIV感染人体的过程 粘膜暴露于粘膜暴露于HIV HIV与与CD4细胞融合细胞融合 进入淋巴结进入淋巴结(2天天) 进入血循环进入血循环(3天天) 播散播散 脑、脾、全身淋巴脑、脾、全身淋巴 发病机理 适应性免
17、疫适应性免疫 分泌特异抗体分泌特异抗体 CD4 (辅助辅助) 细胞细胞 CD8 (杀伤杀伤) 细胞细胞 B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 - 细胞细胞 - 白白细胞细胞 -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补体补体 高特异性高特异性/记忆记忆细胞细胞 固有免疫固有免疫 人体正常免疫应答人体正常免疫应答 Copy right: I-TECH 发病机理 B 细胞细胞 辅助辅助T细胞细胞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受感染 CD4 细胞毒素细胞毒素T细胞细胞 杀死 CD4 图例说明图例说明 HIV颗粒 辅助T细胞 细胞毒素T细胞 B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核 细胞受体 HIV抗体 (抗体分
18、泌细胞) (CD8) (CD4) 人体对人体对HIV的适应性免疫的适应性免疫 Copy right: I-TECH 发病机理 HIV导致免疫损伤 CD4淋巴细淋巴细 胞数量进行胞数量进行 性减少性减少 CD4淋巴免淋巴免 疫功能受损疫功能受损 免疫系统异免疫系统异 常增高的激常增高的激 活状态活状态 HIV导致免导致免 疫系统受损疫系统受损 /AIDS HIVHIV感染的免疫病理改变感染的免疫病理改变 (一)T T4 4细胞数量的进行性减少细胞数量的进行性减少 (二二)T T4 4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淋巴细胞功能受损; (三三)异常的免疫激活异常的免疫激活。 (一)(一)T T4 4 细胞数量的
19、减少 细胞数量的减少 第一期:原发感染期第一期:原发感染期。以以T T4 4 细胞数量一细胞数量一 过性迅速减少为特点过性迅速减少为特点。 第二期第二期,T T4 4 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见见 于临床的无症状期于临床的无症状期。 第三期第三期,AIDSAIDS前期:前期:T T4 4 淋巴细胞数较快淋巴细胞数较快 速的减少速的减少,T T4 4 细胞数在细胞数在350350/mm/mm3 3- -200200/mm/mm3 3。 第四期第四期,AIDSAIDS期:期:T T4 4 淋巴细胞数再次快淋巴细胞数再次快 速的减少速的减少. . HIV感染时感染时T4 细胞的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