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讲义(第01讲)34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逻辑学讲义(第01讲)34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学 讲义 01 34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2/26/20221配套参考书:1.法律逻辑学学习指南 20052.法律逻辑教与学 (雍琦,金承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010203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况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12/26/20223课后辅导“西南法律逻辑教与学”BBS论坛西南政法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网:外网:12/26/202241杜兆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7全国通用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2雍琦、金承光、姚荣茂著: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雍琦、金承光主编:法律逻辑教与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美鲁格罗亚狄瑟著:法律的逻
2、辑:法官写给法律人的逻辑指引,唐欣伟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5波兰齐姆宾斯基著:法律应用逻辑,刘圣恩等译,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6美Patrick J.Hurley: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7th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0。7.7.李顺万著: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进阶阅读12/26/20225第 一 讲引 论关于逻辑学的若干问题12/26/20226一、逻辑科学的产生发与发展 1 1“Logic“Logic(逻辑)”一词的由来及其语义诠释 1.1.1.1.英语中
3、的“LogicLogic”一词,系古希腊文“”“”(逻各斯)经拉丁文“logoslogos”演变而来的音译。u1919世纪末,严复在翻译英国逻辑学家J.S.MillJ.S.Mill(弥尔,1806-18731806-1873)的“A Logical System:Ratiocinative and A Logical System: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1843.”inductive,1843.”(严复译为穆勒名学)时,首次将英语中的“logic”“logic”音译为“逻辑”,后经章士钊等人的推崇,“逻辑”一词渐在国内流行。u此前,中国本土并无“逻辑”这一术语
4、,曾先后用“名理探”(李之藻)、“名学”(严复)、“辩学”(王国维)、“论理学”(梁启超)、“理则学”(孙文)等术语来指称西方所说的“logic”“logic”。12/26/202271.2 1.2 语义诠释 希腊文中的是个多义词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等等。逻辑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因为从来没有两个不同的哲学家曾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逻辑”一词,所以一开始就对我所谓逻辑的涵义作一点解释是必要的”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12/26/20228“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
5、合乎逻辑。”“侵略者奉行的是强盗逻辑。”“提高能力,首先要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学习逻辑是十分必要的。”例如:12/26/20229 “逻辑”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不同含义:(1 1)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客观规律;(2 2)指主观思维的规律性,即思维规律;(3 3)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方法、立场等等,一般指贬义;(4 4)指研究推理、论证以及思维方法、论辩技巧的科学,即关于思维的一门科学逻辑学。12/26/202210创始人是古希腊的圣哲亚里士多德著作:工具论、物理学、政治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Aristotle,-384-322)2.2.逻辑学的产生、发展及类型12/26/20221
6、12.1.2.1.逻辑作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a.a.论辩之风的盛行b.b.自然科学的发展c.c.逻辑思想的萌芽这也是逻辑科学出现的三个必要条件 12/26/2022122.2 2.2 逻辑发祥地问题A 一种:逻辑产生于古希腊和印度;中国人似乎不会用概念来思维。黑格尔逻辑学的发祥地只有两处,希腊和印度,至于中国,我们只偶尔看到一些诡辩,没有陈那(印5-65-6世纪因明创始人)意义下的逻辑。波享斯基瑞 12/26/202213A二种:逻辑产生于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国 (1 1)古希腊AristotleAristotle(亚里士多德,384-384-322BC322BC)的古典演绎逻辑;(2)古印度的
7、因明学说;在古梵文中,因:推理、论证;明:学说 (3)在古代中国战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说。名家、儒家、墨家(墨经)、法家等12/26/202214 邓析(公元前545-545-前501501年););公孙龙(公元前475475公元前221221年);墨子(约公元前479479年前381381年)等 以下是邓析的“两可之说”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吕氏春秋.离谓12/26/202215 墨子的墨辩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逻辑学著作,其中的小取是世界公认的逻
8、辑学专著。墨子逻辑水平达到中国古代最高峰 中国自秦统一后,逻辑学就从此衰落,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导致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滞后的原因12/26/2022162.2.逻辑学的发展()归纳逻辑 F.BaconF.Bacon(培根)的古典归纳逻辑学说;提出了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推理的基础。培根的著作:新工具 (培根,1561-1626,英国)12/26/202217()数理逻辑 G.LeibnitzG.Leibnitz(莱布尼茨,1646-17161646-1716,德国)针对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特征,提出了用符号化来改造自然语言的思路;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先驱。莱布尼茨将数学的方法引入逻辑领域,提出创制数理逻辑
9、,将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和推理。1919世纪末2020世纪初:弗雷格 (FregeFrege)的算术基础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问世哥德尔“两个定理”的证明标志着数理逻辑体系的正式确立。12/26/202218()辩证逻辑 I.KantI.Kant(康德,1724-18041724-1804,德国)和 G.HegelG.Hegel(黑格尔,1770-1831,1770-1831,德国)等人在对传统逻辑批判的基础上首倡了辩证逻辑研究。12/26/202219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逻辑等;(Lmmanue Kant1724-1804)12/
10、26/202220 黑格尔 著作:逻辑学、精神现象学等GeorgewilhelmFriedrichHegel 1770-1831)辩证逻辑产生了12/26/202221 2.3 2.3 逻辑学的类型 传统逻辑,又称普通逻辑,也是狭义的形式逻辑,是指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直至19 世纪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以前的形式逻辑体系和理论,包括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现代逻辑,又称数理逻辑,也称符号逻辑,是以研究推理规律为核心内容并且具有数学性质的工具性学科;辩证逻辑是从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上研究辩证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12/26/2022222.42.4逻辑学的发展趋势u()向现代逻辑方向的高深度发展 譬如,现代逻
11、辑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u()向普及与应用方向发展 譬如:逻辑学研究向部门科学的渗透 逻辑学研究向人们的日常思维靠拢 越来越贴近实际,产生了许多应用逻辑学。如法律逻辑学和侦查逻辑学12/26/202223u逻辑分支一览表:A.A.基础逻辑1 1传统逻辑2 2经典现代逻辑3 3非经典现代逻辑B.元逻辑1逻辑语法学2逻辑语义学3逻辑语用学a逻辑语言论和 自然语言逻辑b修辞学分析c语境蕴涵d非形式谬误理论e逻辑的非古典应用4逻辑语言学a结构理论(形态学)b意义理论C有效性理论C.C.数学发展方面1 1算术2 2代数3 3函数论4 4证明论5 5概率论逻辑6 6集合论7 7数学基础论D.D.科学
12、发展方面1 1物理应用a a量子论逻辑b b物理或因果模态理论2 2生物应用a a伍杰方式的发展b b控制论逻辑3 3社会科学应用a a规范逻辑b b价值逻辑c c法律应用E.哲学发展方面1伦理应用a行为逻辑b义务逻辑c命令(祈使)逻辑d优先逻辑和选择逻辑(效益、价值、对策和决策的逻辑问题)2形而上学的逻辑应用a存在性逻辑b时序逻辑(时态、变化、过程逻辑)c部分与整体逻辑d本体学e构造性逻辑(逻辑还原主义等)f(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意义下)本体论逻辑3认识论应用a问(答)逻辑b认识论逻辑(相信、知道、相干)c假设逻辑(反事实的假设推理)d信息和信息过程的逻辑4归纳逻辑a证实和确证的逻辑b概率逻辑
13、 12/26/202224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功能 1.什么是逻辑学 (1)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thinking)的科学思维有如下特点思维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思维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思维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对象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12/26/202225(2)(2)思维是多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哲学是从思维与存在关系方面研究;心理学是从人心理和自然过程研究;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生理的形成,运行及生理机制;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或规则12/26/202226 2 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侧重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与规则。(1 1)思维形式与思维形式的结构 思维形式
14、(form of thinking):思维反映对象的方式。对抽象思维而言,就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12/26/202227思维形式的结构(structure of thinking form):亦称思维的逻辑形式(logical form of thinking),是指思维形式本身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所有在座的都是西政的学生12/26/202228 以上三个判断的形式结构是:“所有是”“所有S是P”数理逻辑进一步将这一判断形式符号为:(x)(S(X)P(X)这一判断形式中S S和P P是可变的构成,其它的都是不变的构成。12/26/
15、202229推理也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再如:凡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会死。用符号表达如下:所有MM是P P所有S S是MM 所有S S是P PM PS MS P在这一推理结构中,S S、M M、P P是推理结构中的可变构成,其余都是恒定的不变构成。12/26/202230(2 2)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logical constant):某一思维形式中比较稳定、较少变化的部分,它决定着该类思维形式的逻辑性质与逻辑特征。逻辑变项(logical variable):某一思维形式中经常变化,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可以互相替换的部分。12/26/202231例一: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
16、偶数都是能被2 2整除的 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逻辑常项是:所有是逻辑变项是:“金属”、“偶数”、“盗窃罪”、“导电的”、“能被2 2整除的”、“故意犯罪”。若用 S 表示在前的变项,用 P 表示在后的变项,则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就是:所有 S S 是 P P12/26/202232例二:如果天下雨,那么露天地面会湿 如果数x x是偶数,那么数x x能被2 2整除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天下雨”、“露天地面会湿”、“数x x是偶数”、“数x x能被2 2整除”。若 用 p 表示在前的变项,用 q 表示在后的变项,则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就是:如果 p p;那么 q q12/26/20223
17、33 3逻辑学的学科性质(1)工具性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表达都要借助与逻辑。逻辑学既是表述和论证的工具,又是认识的工具。(2)普效性(deductive validity)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逻辑学提供的知识带有普效性。在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属于基础科学。(3)全人类性 逻辑学无民族性、本身没有阶级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12/26/2022344 4逻辑学的作用(或功能)一般作用:对所有思维正常者而言的意义(1)逻辑学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人们从自发的逻辑思维提升为自觉的逻辑思维12/26/202235课堂练习 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等值的命题有 ()。或可得熊掌,或可得鱼鱼和
18、熊掌皆不可得如果熊掌可得,则鱼不可得只要鱼可得,则熊掌不可得如果熊掌不可得,则鱼可得如果鱼不可得,则熊掌可得只有鱼不可得,熊掌才可得只有熊掌可得,鱼才不可得只有鱼可得,熊掌才不可得只有熊掌不可得,鱼才可得 令 p=鱼可得,q=熊掌可得(pq)(qp)(pq)(qp)(pq)(qp)(pq)(pq)(qp)(pq)(pq)(qp)参见指南P29三17题12/26/202236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公务员考试AATAAT误导一例评析 专家谈公务员考试行测之判断推理速解锦囊(见“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址)【山东2008-88】已知: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甲被录取。已
19、知这三个判断只有一个真,两个假。由此推出()。A.甲、乙都被录取B.甲、乙都未被录取 C.甲被录取,乙未被录取D.甲未被录取,乙被录取 12/26/202237第一种方法:对题干条件做“假设”分析。(1)题中提示:三个判断一真两假。分析两个判断都是要么录取甲而不录取乙;要么录取乙而不录取甲,究竟录取谁却不能确定。但两者语义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真或假”也必然相同。假设两者“同真”则不合题义(题:只有一真),即可推知两判断都假。(2)剩余的判断“甲被录取”就是真的。(3)根据“甲被录取”真,又知道都假,可推出:乙也被录取。正确答案为A。第二种方法:对选项做假设分析。(1)假设选项A“甲、乙都被
20、录取”是正确答案,则“甲被录取”就真。而、都说“只能录取一个”皆假。A项刚好符合“一真两假”的题义。假设成立,正确答案A。在应试实战中,通过假设确定选项A已经符合“一真两假”,就果断选择A,若再分别验证其他选项,则不仅影响解题效率,也没有意义。如果验证,情况如下:(2)假设B“甲、乙都未被录取”正确,就构成三个判断都是假的。首先推出“甲被录取”为假;再推出“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也假;同理,最后根据“甲没被录取”从逆否推出“乙被录取”还是假。B项与题干相悖。(3)假设C项正确,则三个判断都是真的,C也不行。(4)假设D项正确,则都真。D也不行。【“专家”解析】12/26/202238若令
21、 P=甲被录取;Q=乙被录取;则三个已知条件命题形式为:(PQ)(QP)P列出上述三个命题形式的统一真值表如下【评析】由上表可知,只有上表的第4 4列,才满足题干所给定的条件,即已知条件、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真、二个假。这就意味着,P P、Q Q均须取假值,亦即,“甲被录取”(P P)、“乙被录取”(Q Q)均须取假值。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只能是选项B B,即“甲、乙都未被录取”。12/26/202239原解析中有“分析两个命题语义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真或假也必然相同”这样的说法,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显然是外行话。从逻辑学角度来看,给定已知条件与是一对下反对判断,二者不能同假(可以同真)。根据
22、等值式的知识,已知条件(PQ)等值于(PQ),其意是“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个未被录取(也可能两个都未被录取”),而已知条件(QP)则等值于(QP),其意是“乙、甲二人至少有一个被录取(也可能两个都被录取)”。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已知条件、这两个判断的语义根本就不相同,其真假也并非“相同”。问: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两个命题语义一样吗?12/26/202240(2 2)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v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