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汇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汇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 变迁 中华文明 汇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王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然地理特征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km,总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人口978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6%,耕地1.79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2.5%。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0万人,占全国的6.8%,耕地1.1亿 亩,占全国的7.5%(1990年资料)。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为青海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
2、二级阶梯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为华北大平原,海拔100米以下。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黄河流域水系图 从河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到郑州附近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上中游地区占流域面积的97%。曲折的黄河蜿蜒于四川若尔盖草原上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 黄河中游壶口瀑布 “水少沙多”是突出特点。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下游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干支流地区,雨量季节分布不均,大都集中在7-10月份且系暴雨,洪水猛涨猛落。流
3、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根据陕县站观测,多面平均流量不过1546立方米/秒,历史上则出现过36000立方米/秒(1843)、22000立方米/秒(1933)和22300立方米/秒(1958)的情况。黄河上中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均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黄河水量近60%来自兰州以上,近90%的泥沙和粒径大于0.05毫米的全部粗泥沙,集中来自河口镇至潼关区间,60%的水量 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中华文明的摇篮 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先祖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陕
4、西“蓝田猿人”、“大荔人”,汾河流域“丁村人”,河套地区“河套人”,以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等。3000多年前的商、周王朝,开启信史时代。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隋、唐、北宋等王朝的都城均建立于该流域。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战国筑堤以前的黄河 战国开始在下游两岸修筑堤防前,黄河大致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山经河:北山经北次山经 禹贡河:禹贡导水 汉志河:汉书地理志、汉书 沟洫志水经和水经注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战国筑堤以后至西汉末年 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9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
5、水经河水注】公元前332年,齐、魏攻打赵国,赵国决开黄河南岸堤,借助黄河水退敌。【史记赵世家】公元前281年赵国又决开黄河堤,攻打魏国。【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25年,秦将引河水淹灌魏都大梁城。【史记秦始皇本纪】汾河、漳水等也曾被用作兼并战争的工具。防水攻专著,如墨子备水。贾让曰“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
6、【汉书沟洫志】西汉瓠子口河决 垦殖、民埝、悬河 河道的北决、东决、东南决 汉武帝元光三年(132BC),河决东郡濮阳瓠子口,洪水东南入巨野泽,由泗水夺淮入海。田蚡为保护自己的封邑阻挠堵口,散布“天命论”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强塞之未必应天。”迟至元封二年(109BC)才堵住。东汉至北宋前期(11-1047)王莽时期第二次大改道 始建国三年(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从今山东利津县入海。清人康基田曰:“始建国三年为河之一大变,而其实不始于莽也”。在此以前在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黄河决口都东行自千乘入海,“东向之
7、势已成。下流冲刷成渠,形势过大,一遇涨发,不得不仍出馆陶循决河所行之道。”见河渠纪闻卷三。王景治河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
8、,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后汉书王景传】(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辛巳,行幸荥阳,巡行河渠。乙酉,诏曰:自汴渠决败,六十余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瀁广溢,莫测圻岸,荡荡极望,不知纲纪。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乃云县官不
9、先人急,好兴它役。又或以为河流入汴,幽冀蒙利,故曰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渐就壤坟。【后汉书明帝纪】筑堤:治河修渠:治汴 元和三年(86年)当地老百姓在盛赞王景治河的功绩时特别指出:“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后汉书章帝纪】“王景修渠,筑堤,其所治者,即东汉以后大河之经流也。而史称修汴渠,又日汴渠成,始终皆不言河。盖建都洛阳,东方之漕全资汴渠,故惟此为急。河、汴分流,则运
10、道无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胡渭禹贡锥指附论历代徙流】八百年安流的问题 最早注意到这段相对安流的现象的,是在黄河频繁为灾的北宋时期。程颐从五德生克的观点出发,提出唐属土德,土能克水,因而少河患,而宋属火德,水能克火,因而多水灾。宋敏求则以为唐代藩镇割据,故史书少有记载,而实际的河患未必特别少。后代还有人据以引申,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间水灾记载少,也是由于分裂割据军阀混战的关系。明景泰六年(1455年)徐有贞修沙湾决口时,“用王景治水门法以平水道,而山东河患息矣”最先水门法是王景成功的关键的看法。魏源认为王景治河时已修有类似明清间的遥、缕堤制,并在缕堤之上设有一系列水门,这样,洪水可自水
11、门溢出缕堤,暂时容蓄在遥,缕二堤之间。于是,缕堤束水攻沙,遥堤可容异涨,若数午后,新河涤深至五六丈,则大讯不复溢过内(缕)堤,而水门可等虚设,故能千年无患。”(古微堂集筹河篇)。李仪祉认为“王景治河必有其切中肯要之处。以十里水门之法固堤访而深河槽,以疏导之法减下游盛涨,下游减则上游溃决之患自弛。奉此法也,故能使河一大治,历晋、宋、魏、齐、隋、唐八百余年,其间仅河溢十六次,而从无决徙之患。”【后汉王景理水之探讨载水利月刊第九卷第二期】在分析某一历史时段内黄河或安流或为灾的原因时,只考虑当时的含沙量多少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黄河的河道自然状况和工程状况。具体地说,战国以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山陕峡谷
12、和泾渭北洛上游地区基本上是畜牧区,原始植被未被破坏,而到了秦和西汉(特别是汉武帝以后至西汉末的一段时间),这两个地区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总数已达二百四十万,垦用面积增加,这正好和西汉,特别是武帝以后黄河下游的不断决徙相对应。西汉末年以后,中游变农为牧,北魏至安史之乱期间,中游农业发展速度也不快,而安史之乱后,垦田面积迅速扩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此后黄河水灾的严重局面。【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隋唐的黄运关系 江南漕船由洛阳到陕州这段三百里的水路,要过三门砥柱险滩。黄河自潼关以下,流经中条山和淆山之间,两山相夹,河身处在峡谷之中。到了三
13、门峡,狭长的河谷却为雄峙在河中的两天石岛所阻,将黄河一分为三,水势湍急,暗礁、漩涡极多,航运十分困难,经常船翻人亡。唐代邺侯家传:“自集津上至三门,皆一纲船夫并牵一船,仍和雇相近数百人挽之。河流如激箭。又三门常有波浪,每日不能进一、二百船,触一暗石,即船碎如末,流入漩涡,更不复见。”东南运来的漕粮,在小平(今河南孟津县西北)开始陆运,通过淆、函山路运到陕郡(今河南陕县)再转水运,循河西上。但这条经过淆、函山谷的小路,从东淆到西淆的一段山路十分险峻,运输量既小,脚钱又贵。唐人张鹫朝野佥载曰,“苟纤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落栈着石,百无一存,满路悲号,声动山谷”。故谚日:“古无门匠墓,谓皆溺
14、死也。”【新唐书食货志卷53】五代北宋时期的黄河 五代时期,黄河决溢有二十一个年份,平均约三年一次。漫流所至,西到荥阳,东至淄、棣等州,南及开封、单县,曹县。宋代黄河决溢所至,仅以下游而论,西以河阴为起点,东南至宿州,东北至今天津以南,整个扇形面积,几乎包括了历史上黄河成灾的全部地区,其中以澶、滑地区决溢年份最多。决溢月份一般在五月以后到十月以前,即从宋人“以物候为水势之名”的“瓜蔓水至伏槽水”一段时间,十一月后到次年四月前决溢较少。临近改道前夕的京东故道京东故道,是宋人对北宋前期黄河故道的称呼。这条故道自孟州起,经怀州,郑州、开封府、卫州、滑州、濮州、澶州、大名府,郓州、博州、齐州、德州、沧
15、州、棣州、淄州、滨州等府州至渤海湾南部入海。北宋中行流时间前后为八十八年,时间最长。短暂的横陇故道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在今河南濮阳东约四十里),干流流入赤河,经濮州东六十里,沿五代时后梁段凝自酸枣决河东注于郓所冲出的旧道经行。经今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府境,约在今馆陶、冠县一带折向东北流;再经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带,经京东故道之北,下游分赤、金、游等支,经棣(今惠民县)、滨(治今滨县)二州北入海。这是宋代,黄河的一次较大改道,宋人称为横陇故道。商胡故道(北流)的形成 庆历八年(1048),河大决于澶州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决河流经大名、恩、冀,深、瀛、永静等府、州、军
16、,东北至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合御河入海。这是宋代黄河流入渤海的最北端,是历史上黄河又一次著名的大改道,这次改道对宋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很大,在北宋统治集团中引起回河之争,而三次回河的失败,造成朝廷国库空乏,劳动人民倍受灾难。商胡大河形成之后,宋人称为北流。从当时地形条件看,北流情况比较复杂,坡降较大。第一次东流、北流之争河北转运使“李仲昌建六塔河之议,以为费省而功倍”。【宋史周沆传卷331】欧阳修:“不敢远引他事,且如河决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今又闻复有修河之役,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计其所用物力,数倍往年。横陇湮塞已二十年,商胡决又数岁,故道已平而难凿,安流
17、已久而难回。今乃欲于凶艰之年,聚三十万之大众于变异最大之方,臣恐灾祸自兹而发也。况京东赤地千里,饥馑之民,正苦天灾。又闻河役将动,往往伐桑毁屋,无复生计。流亡盗贼之患,不可不虞。宜速止罢,用安人心。”东流的形成 仁宗嘉祐五年(1060),黄河在商胡以下的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县西)决口,派分出一支约二百尺宽的岔流,行130里,经魏、恩、博(今聊城)、德(今陵县)等州境内走四界首河(西汉大河),下合笃马河(今马颊河),又东北经沧州的乐陵、无棣入海,即历史上的所谓“二股河。”为区别于商胡北流起见,宋人称其为“东流”。第二次东流、北流之争 一、“于恩、冀、深、瀛等州,创生堤三百六十七里以御河”
18、,“筑生堤,去河远者至八九十里”,主张筑堤以救河北水患,用意是维持北流。二、“黄、御河带北行入独流东砦经乾宁军、沧州等八砦边界,直入人海”。主张修生堤,维持北流。三、“于二股之西置上约(挑水坝),擗水令东。俟东流渐深,北流淤浅,即塞北流,放出御河、葫芦河,下纡恩、冀、深、瀛以西之患”,用意系塞北流以将大河稳定在东流上。熙宁二年(1069)七月,张巩奏:“东流势渐顺快,宜塞北流,除恩、冀,深、瀛,永静、乾宁等州军水患。又使御河、葫芦河下流各还故道,则漕运无壅遏,邮传无滞留,塘泊无淤浅。复于边防大计,不失南北之限,岁减费不可胜数。”司马光先是同意回河之议,但行视实地之后,认为“东流浅狭,堤防未全,
19、必致决溢,”回河应缓行。他还认为,与其并河为一,不如使分为二,“并为一则劳费自倍,分二流则劳费减半。”【宋史河渠志卷91】熙宁十年(1077)七月,河决澶州,洪水先向东,汇入梁山泊,然后分为二派(一派泗水注淮水入东海;一派经济水故道由利津入渤海),泛滥郡县45个,冲毁房舍数万间,淹没田地30余万顷。八月,又在澶州上游荥泽决口。元丰四年(1081)四月,仍在澶州小吴埽溃决,黄河自澶州北注御河,大致走王莽河故道,再入永济渠,经南乐,馆陶、浅口、永济,临清、宗城、清河,再流入永济渠西,经南宫、信都、阜城,又会永济,经南皮,清池、乾宁军入海。东流于是断流,又恢复了北流的局面。第三次东流、北流之争 元祐
20、元年(1086)哲宗即位,又有人建议在“大吴北岸修进锯牙,擗约河势”,回河东流之议死灰复燃。回河派代表王岩叟列举了河走北流的七大危害:河北边境将有许多塘泊天险被黄河所浸淤;黄河横贯西山之水将泛滥成灾,大名、深州、冀州等腹里郡县将受到威胁;北疆前哨沧州将有被辽国侵占的危险,黄河并吞御河,边城将失转输之便;航运将受阻;将不利于宋辽两国使者的往来。【宋史河渠志卷92】另一代表安焘更声称:“朝廷久议回河,独惮劳费,不顾大患,今欲便于治河而缓于设险,非至计也”。【长编卷408】“河议大臣可否者相半”。【长编卷416】元祐八年(1093)五月,采取回河措施,在梁村置挑水坝束狭河门。结果涨水壅溃,横流四溢,
21、南犯德清,西决内黄,东淤梁村,北出阚村,比熙宁二年(1069)塞北流后的灾情还严重。可是回河派仍极力主回河东流、闭塞北流,然东流地势高仰,水行不快,濒河仍多水灾。元符二年(1099),“六月末。河决内黄口,东流遂断绝。大河水势十分北流”。【宋史河渠志卷93】至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前后才断绝。回河失败的原因 强用人力堵塞北流三次:至和三年(1056)、熙宁二年(1069)、元祐八年(1093)都失败了。东流则自塞三次:皇祐元年(1049)、元丰三年(1080)、元符二年(1099)。当时河道地形东高北低,当时河床泥沙的淤积速度,也是东流比北流为快。一是东流河床狭窄,二是东流下游原属西汉大
22、河下游的支流笃马河,西汉大河改道后水流微弱,河床淤浅,泄水不畅。三是东流两岸堤防在熙宁初还“未全”,到绍圣元年仍“未及缮固,”容易成灾。四是据王安石所说,东流上游在熙宁年间已成了地上河,东流上游如此,东流下游当也可想而知。社会制度和政治方面;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左正言任伯雨奏:“河为中国患,二千岁矣。自古竭天下之力以事河者,莫如本朝。而徇众人偏见,欲屈大河之势以从人者,莫甚于近世。臣不敢远引,只如元祐末年,小吴决溢,议者乃谲谋异计,欲立奇功,以邀厚赏。不顾地势,不念民力,不惜国用,力建东流之议。当洪流中,立马头,设锯齿,梢刍材木,耗费百倍。力遏水势,使之东注,陵虚驾空,非特行地上而已。增堤益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