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原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原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咽管瘤围 手术 水电 紊乱 处理 原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电解质紊乱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电解质紊乱的处理原则的处理原则蒋海辉蒋海辉颅咽管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上皮源性的颅内肿瘤,发病率高居鞍区原发肿瘤第二位。肿瘤常紧邻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目前治疗效果仍欠理想,且缺乏公认的诊断、治疗标准及规范。概述概述 占颅内肿瘤的3-4,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占60左右。每年每50万人群有0.5-2 个新发病例。在儿童中,占颅内肿瘤的10,幕上肿瘤的18,鞍上肿瘤的55。在成人中,颅咽管瘤的发病率相对较儿童低,成人鞍上占位多见于垂体瘤和脑膜瘤。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新生儿相对少见。三个发病高峰期:7-13 岁;20-25 岁;60-
2、65 岁;60 的颅咽管瘤见于成人,40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发病年龄 在性别分布上,男性稍多见:男性:55 女性:45 性别差异性别差异6体液容量及分布体液体液水+溶质约占体重60%包括包括: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机体水钠平衡的生理调控机制 水平衡与渗透压调节水平衡与渗透压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钠平衡与容量调节钠平衡与容量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包含血浆渗透压的调节血容量的维持调节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调节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出量出量(ml)尿尿1000-1500皮肤蒸发皮肤蒸发(无形失水无形失水)500呼吸蒸发呼吸蒸发(无形失水无形失水)350粪便粪便 150合
3、计:2000-2500 ml入量入量(ml)饮水饮水 1000-1500 食物水食物水 700 内生水内生水 300l成人正常尿量:10002000ml/24小时 l712岁:5001500ml24小时 l16岁:3001000ml24小时l多尿:24小时多于2500mll少尿:24小时小于400ml室旁核室旁核视上核视上核室旁核:室旁核:血管升压素(VP)又叫抗利尿(ADH)催产素(Oxytocin,OT)视上核:视上核:VP,OT,以VP为主漏斗核:漏斗核:可分泌VP 下丘脑解剖颅咽管瘤、鞍区肿瘤、颅咽管瘤、鞍区肿瘤、恶性肿瘤、垂体腺瘤恶性肿瘤、垂体腺瘤 下丘脑上部和下部下丘脑上部和下部
4、下丘脑下部或垂体柄、下丘脑下部或垂体柄、垂体垂体 l尿崩症尿崩症 损伤下丘脑或垂体柄损伤下丘脑或垂体柄暂时性尿崩暂时性尿崩 漏斗部以下漏斗部以下永久性尿崩永久性尿崩 漏斗部以上漏斗部以上术后早期出现高钠血术后早期出现高钠血症症,数天后转为低钠血数天后转为低钠血症症 术后出现低钠血症术后出现低钠血症 手术损手术损伤伤下丘脑上部下丘脑上部较长时间的高钠血症较长时间的高钠血症 水、电解质紊乱发病机制 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底关系越密切,术后发生高钠血症几率越高 水和电解质的变化 手术后1-3天 here无论低渗无论低渗/高渗脱水,受影响最大的是细高渗脱水,受影响最大的是细胞内液、最敏感的是脑细胞;注意尿
5、比胞内液、最敏感的是脑细胞;注意尿比重和尿钠;重和尿钠;ADH分泌障碍、高血钠、低渗尿高渗性脱水 丢水丢钠“医源性”高血钠ADH分泌尿量趋于正常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双向性渴觉减退合并ADH分泌障碍/ADH释放阈值升高高钠血症不伴有多饮多尿手术后4-6天 手术7天以后 常见水、电解质紊乱类型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尿崩症高钠血症 低钠血症脑耗盐综合征 高钠血症高钠血症 血钠的明显增高预示着CVD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血钠越高,预后越差,血钠上升越快,预后越恶劣;Himmelstein报道,当血钠为149-159mmol/L时,病死率为46%;若血钠在48内升高至160 mmol/L,病死率为6
6、0%;若在24h内升高至160mmol/L,病死率升至70%以上;国外Takaku报道,当血钠149mmol/L时,病死率为40%,是非高钠血症住院患者病死率的7倍;高钠血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医源性高钠血症 反复使用渗透性利尿剂、激素;引流管、呼吸道、中枢性高热、致不显性失水;患者常有意识障碍、口渴感消失,不能通过主动饮水来调节血浆渗透性;发热、大汗、呕吐、过度换气,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治疗中过份限制补液或含盐液体补充过多,造成医源性高钠血症;下丘脑外的广泛脑区包下丘脑外的广泛脑区包括脊髓、室管膜下、软括脊髓、室管膜下、软膜下膜下 ADH样样分泌神分泌神经元经元NE神
7、经元ADH分泌分泌核团核团投投射射抑抑制制负反馈负反馈ADH分分泌抑制泌抑制脑损伤脑损伤兴奋兴奋脑脊液中脑脊液中肽类递质肽类递质增加增加抑抑制制ACTH浓浓度增加度增加增增加加增加增加糖皮质激糖皮质激素增加素增加肾脏排肾脏排水增多水增多钠排泄减钠排泄减少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 神经源性高钠血症发病机制 高钠血症临床表现 血清钠离子145mmol/l,渗透压升高 临床表现:口渴、厌食、乏力,重者出现脑功能障碍 危害:SAH、脑内出血 治疗 截流-减少水的丢失 开源-补充水分高钠血症的治疗l 失水量 估计法:症状:2-4%;4-6%6%血钠:150mmol/L 160mmol/L 160mmol/Ll
8、 计算法:缺水量公式:补液量=(血钠值-142)X公斤体重 X 4(男)或 X 3(女)(补液不宜太快,防止痉挛现象及心脏负荷增加)l 途径 胃肠道为主 输液为辅 速尿排钠、补充细胞外液高钠血症的治疗 体重70Kg,血Na160mmol/l 补液量=(160-140)X70X4=5600ml 速度:先补补液量一半加2000ml日需量;0.51.0mmol/h的速度补液来降低血清钠浓度。前24小时内血钠下降勿超过12mmol/L。4872小时之间使血钠水平恢复正常。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临床表现 血清钠离子失水或摄水摄钠;临床表现:与缺钠的程度有关:头晕,视物模糊,软弱无力,脉搏细速,站立 时易 晕
9、厥;严重时神智不清,肌肉痉挛抽搐,肌腱反射减弱,甚 至昏迷、休克;危害:癫痫、精神障碍、脑水肿/颅压高;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利钠肽分泌增多 SIADH脑盐耗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抗利尿激素(ADH)未按血浆渗透压调节而分泌异常增多,致使体内水分潴留、尿钠排出增加,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SIADH研究背景 1957年,Schwartz首先报道了2例肺癌伴严重低钠血症的病例,推测其原因可能与ADH异常分泌有关,并命名为SIADH。此后发现SIADH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所致的跨学科临床综合征,伴发SIADH的疾病高
10、达80余种。除严重颅脑损伤、颈髓损伤、严重颅内感染以及脑血管病急性期外,还有恶性肿瘤和肺部疾患。SIADH发病机制 脑损伤损害下丘脑、垂体功能 ADH分泌过多、血浆ADH浓度增高水潴留及细胞外液增加 肾小管对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 ACTH相对分泌不足,血浆ACTH降低 肾小管排钾保钠功能下降,尿钠排出增多 醛固酮分泌减少 细胞水肿及代谢功能异常 血浆渗透压下降和稀释性低血钠 周围组织水肿 低钠血症(20mmol/L或80 mmol/24h)尿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1血尿素氮、肌酐和血清蛋白浓度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红细胞比容12 cm H2O诊断标准:诊断标准:SIADH的诊断 水负荷试验 患者快
展开阅读全文